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陆水产》2004,29(6):11-11
最近,长江新螺白鳍豚自然保护区对从2001年起发现死亡的10头江豚进行了整体分析,结果触目惊心:非正常死亡率竟占  相似文献   

2.
为支撑鄱阳湖长江江豚保护方案制定,及时准确掌握鄱阳湖长江江豚种群动态,2019年11月-2021年11月开展了4次同步监测,并采用 Distance 7.4 软件估算了其种群数量和密度。研究结果表明,总有效航程为1846 km,累计在429个位点观测到长江江豚,累计观测到长江江豚1001头次,母子豚130对次。2021年11月在139个位点观测378头个体,2019年11月仅在123个位点观测到225头。两年间鄱阳湖长江江豚观测个体数量增长了68%,观测位点数量增长了13.0%,估算的种群密度也增长49.2%。鄱阳湖长江江豚在集群规模方面,1-2头个体组成群体的频次最大,占比60.43%-90.24%,年际间差别较大,占比逐年下降;5头(含)以上群体,占比4.88%-12.20%,占比逐年上升,均与水位关系不明显。鄱阳湖长江江豚平均遇见率为 0.418-0.804头/ km,不同水位差别较大,低水位遇见率高,2021年11月长江江豚以及母子豚遇见率和幼豚所占比例均最高,说明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幼体和可育雌性群体在种群中所占比例均呈现稳中有增趋势,表明鄱阳湖长江江豚种群可能已经实现了正增长。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经国务院批准,调整后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已正式向公众发布。其中,长江江豚等65种野生动物由国家2级保护野生动物升为国家1级。长江江豚俗称江猪,已在地球上存在2 500万年,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确定的13个全球旗舰物种之一。在白暨豚被宣布功能性灭绝后,它是长江中唯一的哺乳动物。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快速衰减。调查显示,1991年,长江江豚数量为2 700多头。2006年,  相似文献   

4.
<正>长江,曾经是全球独特的长期生活着两种淡水豚类——白鱀豚和长江江豚的河流;但随着水域环境质量持续恶化,鱼类资源急剧衰退,人类活动造成的高强度、高频率扰动不断增强,白鱀豚和长江江豚的种群数量大幅下降,"长江女神"白鱀豚已经被宣告功能性灭绝。长江江豚,世界上唯一的淡水江豚,这种头部钝圆、性情活泼,  相似文献   

5.
《水产养殖》2012,(10):53-53
据英报称,中国国宝江豚的生存很成问题。从2007年白鳍豚被正式宣告功能性灭绝后,江豚就成了长江和两个淡水湖——洞庭湖和鄱阳湖——仅存的鲸类动物。据估计,现存野生江豚的数量在1200头左右。这种动物的数量正在以每年6.4%的速度递减,它现在比中国国宝大熊猫都稀有。英国《卫报》网站报道称,2012年,江豚死亡数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 5月9日,农业农村部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在位于珠海市长隆海洋王国的农业农村部长江江豚人工繁育和科普教育基地联合开展2021年长江江豚保护暨科普宣传主题活动.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广东省委常委叶贞琴出席活动.  相似文献   

7.
长江铜陵段江豚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铜陵江段是长江下游长江江豚(Neophocaenaphocaenoidesasaeorientalis)种群数量最集中、密度最大的江段之一。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江豚的资源保护也凸现出诸多问题。综合已有的研究资料和最新的调研结果,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植被人为演替、肆意采挖江砂、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和江湖通道阻隔等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针对性地提出加强部门协同管理、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恢复江湖连通等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水产养殖》2012,(7):39-39
鄱阳湖是长江江豚最为重要的繁殖栖息地之一,近几年丰水期江豚种群数量维持在450头左右。近段时期以来,长江流域的洞庭湖、鄱阳湖等地不断出现长江江豚集中死亡事件。长江江豚是生活在我国长江流域中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讯11月10日,农业部长江办在武汉启动2017年长江江豚生态科学考察。农业部长江办赵依民副主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曹文宣院士、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李彦亮会长出席活动并讲话。长江江豚等珍稀物种保护区管理机构、有关渔政部门、科研院所、NGO组织及媒体代表100多人参加了活动。赵依民指出,自2007年白鱀豚宣告功能性灭绝以后,长江江豚成为中国内  相似文献   

10.
<正>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是鼠海豚科(Phocaenidae)中唯一的一种小型淡水鲸类动物,也是继白鱀豚功能性灭绝以后长江流域仅剩的一种淡水豚类[1]。江豚位于长江淡水生态系统的食物链顶端,因此也被认为是一种可以反映长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指标性物种。近年来,由于遭受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等不利因素的影响,长江江豚的种群数量持续降低,目前其数量已不足千头,种群已处于十分濒危的状态。据统计资料显示,2012年长  相似文献   

11.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全国重要淡水渔业基地之一。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渔业资源急剧衰退,面临枯竭的危险,产量锐降,品种减少,个体小型低龄化。保护增殖鄱阳湖渔业资源,已成为关系渔业生产发展和湖区  相似文献   

12.
长江新螺段江豚保护水域水质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护极度濒危的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asiaeorientalis),了解其生活水域长江新螺段白鱀豚自然保护区水质的时空变化特征,探究水质状况的季节变化与地理变化差异,选用1992-2008年长江新螺段的水质监测数据资料,利用Kendall非参数趋势检验法分析枯水期、平水期和丰水期水体中溶解氧(DO)、氨氮(NH3-N)、总磷(TP)和总氮(TN)的变化趋势,并于2013年4月至2014年1月对该江段18个监测点的水温(T)、溶解氧(DO)、电导率(EC)、p H、总氮(TN)、总磷(TP)、硝态氮(NO3-N)、亚硝态氮(NO2-N)、氨氮(NH3-N)和六价铬[Cr(Ⅵ)]共10种水质指标进行监测分析。Kendall检验结果表明,1992-2008年长江新螺段水质状况整体无显著性变化,其季节性变化特征为枯水期水体污染物浓度高于平水期和丰水期。2013-2014年的水质监测结果表明,与2008年前相比,长江新螺段水质状况明显恶化,水体中的TN、TP和Cr(Ⅵ)污染情况较为严重,其中TP和Cr(Ⅵ)的平均浓度均超过Ⅳ类水质标准,且水质季节性变化特征也发生了相应改变。层次聚类分析将长江新螺段的18个监测点分为5个地理组,水质指标差异比较结果表明,陆溪河口的水质状况最好;临湘市化工园区排污口的水质状况最差,是长江新螺段的主要污染源;洪湖市生活废水的输入可能是新港码头附近水域中NH3-N浓度较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长江江豚的饲养和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了对饲养下的长江江豚的行为、食物数量的观察和疾病治疗实验结果。在饲养状态下,江豚除正常的游泳姿势外,也表现侧游、跳跃、直立、滚游和滑行等姿态。呼吸间隔大多在10~20秒之间,最短为3秒,最长为43秒。每日3~8时的呼吸间隔均值略大于其它时间。一般游泳速度为1.3米/秒。日投喂量可达其体重的10%左右。对鱼类没有选择性。对疾病治疗可参考家畜的用药种类和剂量。  相似文献   

14.
<正>10月24日是第8个国际淡水豚日。作为我国唯一的淡水豚类,长江江豚的保护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时隔5年后,国家农业部在11月再次启动对长江江豚的科考活动。据悉,长江江豚是目前我国内陆水域存活的唯一水生哺乳动物,是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的指标物种,也是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志。目前整个长江流域江豚的种群数量在1000头左右,种群状况极度濒危。5年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如火如荼,"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长江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正>自从白鳍豚被宣布功能性灭绝以来,长江江豚是长江中仅存的淡水鲸类(TURVEY S T,2007)。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长江江豚数量持续下降,针对长江干流的调查显示,长江江豚从1991年的2 546头下降至2006年的1 225头;长江湖口以下的安庆段是长江干流中江豚密度最高的江段之一(Zhao X,2008;Huang J,2020)。目前,该江段已成立安庆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对江豚野生种群进行全面保护。然而至目前为止,  相似文献   

16.
对长江幼鲥鱼在江西鄱阳湖生长阶级的形态,生长、食性及出湖活动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幼鲥和成鲥形态学可数性状比较、二者无大的差异,系属同一种鲥鱼.8~9月鄱阳湖湖口水位的回落幅度、湖水的流速大小可以作为幼鲥鱼出湖高峰期预报的主要水文生态因子。  相似文献   

17.
<正>饵料鱼资源是影响长江江豚个体营养状况、生长和繁育的关键因素。调查发现,贝氏鰲、鰲、短颌鲚等1 1种优势种是天鹅洲故道长江江豚的主要饵料鱼类;放流长江干流鱼类早期资源对保护区长江江豚饵料鱼增殖具有关键作用;丰富和稳定饵料鱼供给是天鹅洲保护区长江江豚种群稳步增长的重要原因。长江江膝(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asiaeorientalis)是仅分布于长江及附属通江湖泊的濒危保护动物;2017年考察结果显示,当前长江  相似文献   

18.
环境DNA在长江江豚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从水体环境中提取到高质量的eDNA环境DNA(environmentalDNA,eDNA),应用于长江中长江江豚(Neophocaenaphocaenoidesasaeorientalis)的分布调查,本研究比较了滤膜孔径和水样保存方式对eDNA获取的影响,同时对比了eDNA技术与传统调查法对长江江豚的检测结果。结果显示水样抽滤时间与滤膜孔径大小呈负相关关系,且都可以检出目标生物;水样采集后需在6 h内完成抽滤处理,或在冷藏条件下短期保存48 h;长江流域江苏段中观测到长江江豚出现的8个检测点均检测出长江江豚eDNA,而在10个未观测到长江江豚的水域中有3个检测出其eDNA。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目视监测方法, eDNA技术在长江江豚监测中不仅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还具有更高的灵敏性,可作为长江江豚种群调查的有效辅助检测工具。  相似文献   

19.
网围内长江江豚群体行为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先后三次将捕捉到的长江江豚群体,置于干流江豚经常栖息活动的水域内,对其野生行为习性进行了网围观察,累计观察42天。本文根据观察记录,对江豚的集群、抚幼、捕食、性行为、玩耍、利它、避害、歇息等行为作了细致的描述和分析。本项研究不仅有利于江豚的保护和饲养,亦可为白鱀豚的迁地保护、就地保护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20.
最近,江西省有关部门在深入鄱阳湖区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加快鄱阳湖资源深度开发的初步意见和“十五”规划,计划用5年时间,初步形成河蟹、青虾、彭泽鲫、鳜鱼、黄颡鱼、珍珠、南美白对虾、乌鳢、黄鳝、泥鳅等十大特色品种养殖与加工销售配套的渔业产业化;以莲、藕、藜蒿、马铃薯和水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