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将莴苣和芹菜2种作物分别与番茄套作,研究了套作对番茄生长、产量、品质及根系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以期明确不同套作模式对番茄连作障碍的影响。结果表明:套作处理可以显著增加连作土壤中微生物总量、细菌数量和细菌/真菌比例,显著降低真菌数量,同时提高土壤中蔗糖酶、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从而减轻连作对番茄生长的影响,提高番茄产量,缓解番茄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2.
长季节设施栽培草莓,一般全年只种一茬草莓,其余时间大棚为自然休闲。这样不但不能缓解连作障碍,而且大棚处于闲置状态。利用草莓和水生蔬菜轮作,可有效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养分状况。试验研究了连作设施草莓田轮作水芹等水生蔬菜后,对后茬草莓的病害发生、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轮作不同叶菜对连作豇豆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豇豆为主茬,分别轮作菜薹(菜心)、苋菜、蕹菜(空心菜)、芥菜、大白菜等5 种作物,探讨轮作不同叶菜对设施栽培豇豆连作土壤养分与微生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轮作苋菜后豇豆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均显著提高,细菌OTU 数与Chao1 指数以及真菌OTU 数与Shannon 指数都显著高于对照。各轮作处理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发生了改变,轮作处理能够提高土壤细菌群落的丰度和真菌群落的多样性,有利于保持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稳定。其中豇豆与苋菜轮作效果最佳,可以在大棚豇豆生产中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4.
甜瓜连作对其根际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棚甜瓜连作土壤为研究对象,选择种植1、3、5、7、9年甜瓜大棚,采集根区土壤,采用平板计数法对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进行统计,测定种植1年和连续种植3、5、7、9年甜瓜大棚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中微生物总量、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真菌数量则呈上升趋势,且连作9年时真菌数量极显著增加。脲酶(Urease,UREA)、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活性也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UREA活性在连作3年时最高,PPO和CAT活性在连作5年时活性最高;而蔗糖酶(Saccharase,SAC)活性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呈降低的趋势,连作7年时活性极显著下降。表明甜瓜连作9年,根际土壤微生物结构失调,微生物由"细菌型"向"真菌型"过渡,土壤酶活性下降,连作障碍明显。  相似文献   

5.
番茄是我区早春大棚蔬菜生产的主栽品种之一,一般每667m2产量3000kg左右。因换茬条件限制,连作障碍发生较为普遍,病虫害发生也日趋严重,导致番茄产量下降,品质降低。近年来,我区引进番茄有机基质高密度栽培技术,大棚内生态条件明  相似文献   

6.
以连作7a的黄瓜试验田为研究对象,通过黄瓜-玉米轮作为栽培模式,设置后茬玉米不同种植密度和不同生长期处理,研究设施黄瓜连作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种群的变化。结果表明:后茬玉米种植密度为4 000株/667m2时,生长成熟模式与对照休闲处理相比较,土壤容重、EC值和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降低,pH值升高;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升高,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降低;土壤微生物结构改变,细菌和放线菌数量上升,真菌数量下降。黄瓜-玉米轮作模式对设施连作土壤性状的改善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7.
采取连作20 a的种植嫁接西瓜的土壤,进行盆栽试验,分别种植芹菜、大葱、大蒜、西瓜.定期测定各处理土壤养分含量、pH值、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等,评估不同蔬菜作物轮作对嫁接西瓜连作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轮作大葱处理土壤中速效氮、速效钾含量最高,轮作芹菜土壤中速效磷含量最高,轮作大蒜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最高;连作西瓜的对照各种土壤酶的活性均显著低于轮作其他作物的处理;种植芹菜的处理土壤微生物总量最高,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AM真菌孢子密度均显著高于连作西瓜处理.表明蔬菜轮作对修复嫁接西瓜连作土壤、改善土壤环境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蔬菜大棚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蔬菜大棚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研究姚圣梅杨晓红郑雪虹刘雄德(华中农业大学武汉430070)(武汉市蔬菜办公室)(华中农业大学)病原菌被认为是蔬菜大棚生产的土壤障碍因子之一。本文对大棚土壤中真菌、细菌、放线菌的数量及其中真菌病原菌的种类等进行了研究,旨在了...  相似文献   

9.
设施番茄长期连作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宁宁  李天来 《园艺学报》2013,40(2):255-260
 利用PCR-DGGE 技术,研究了裸地及不同连作年限的设施番茄栽培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的群 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设施条件下种植番茄明显改变了土壤土著细菌的群落结构,但 连作年限对土壤细菌多样性影响较小,细菌群落结构变化不大;土著真菌的群落结构稳定性优于土著细 菌,但土壤真菌的优势种群在不同连作年限的土样中变化较大,连作显著降低了某些真菌的数量,同时 显著增加了另一些真菌的数量,其中,连作20 年番茄的土壤真菌新出现的优势种群最多,且与非优势种 群的真菌数量差异较大,这种番茄连作后改变土壤真菌种群平衡的现象可能是导致番茄产生连作障碍的 重要原因之一。通过电泳条带的回收、测序,可知所取土样中的细菌优势种群属于Clostridium butyricum、 Uncultured bacterium、Bacillus 和Arthrobacter,真菌优势种群属于Saccobolus dilutellus、Uncultured fungus、 Lasiobolus ciliatus、Spooneromyces laeticolor 和Lasiobolidium orbiculoides。  相似文献   

10.
不同蔬菜轮作对设施连作黄瓜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葱和苦瓜2种轮作作物为试材,分析了轮作不同蔬菜对连作黄瓜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轮作大葱和苦瓜可显著降低根际土壤EC值,提高pH。2种轮作作物根际土壤中的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均有显著提高,真菌和镰刀菌数量显著降低。在拉秧期大葱和苦瓜根际土壤转化酶活性高于连作95.96%和44.44%,脲酶活性高于连作52.94%和29.41%,过氧化氢酶活性较连作高182.69%和100.00%,多酚氧化酶活性高151.11%和75.56%。黄瓜-大葱、黄瓜-苦瓜2种轮作模式有效缓解黄瓜连作障碍,防止土壤肥力衰退,以大葱轮作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通过植物-土壤反馈试验,研究连作及轮作土壤微生物菌群对黄瓜幼苗生长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轮作土壤微生物处理黄瓜植株鲜质量、叶绿素含量、土壤中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显著高于连作土壤微生物处理;连作及轮作土壤微生物处理增加了黄瓜幼苗干质量、鲜质量、叶绿素含量及总叶面积,显著提高了土壤中性磷酸酶、蔗糖酶、脲酶活性。综上,连作及轮作土壤微生物菌群对黄瓜幼苗生长均产生正反馈作用,并且轮作土壤微生物的正反馈作用大于连作土壤微生物。  相似文献   

12.
以番茄、瓠瓜、大白菜、花椰菜、辣椒、茄子、长豇豆、大蒜、芹菜和玉米为试材,研究了
蜗牛对蔬菜和玉米的危害与趋向性。结果表明:蜗牛能啮食大白菜、花椰菜、瓠瓜、辣椒、茄子、玉米苗、
芹菜等7 种作物,在移栽后1 d 即能取食,且有正趋性;番茄、长豇豆和大蒜上未发现蜗牛取食迹象,并
有负趋性。蜗牛最喜欢啮食大白菜,趋性最强;其次是花椰菜;大蒜对蜗牛的负趋性最大。  相似文献   

13.
菊芋秸秆对连作番茄幼苗生长及根结线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种不同品种菊芋秸秆(‘J04’‘J06’‘J01’‘J13’‘J15’)为研究对象,以番茄为试材,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不同品种菊芋秸秆对连作番茄幼苗生长及根结线虫的影响,以期筛选出利于番茄生长及防治根结线虫的优良菊芋品种。结果表明:番茄连作土中添加菊芋秸秆后,前期(30d)番茄幼苗生长受到抑制,后期表现为促进番茄幼苗生长。不同品种的菊芋秸秆对番茄幼苗生长影响不同,J13和J04处理番茄长势最好,其次是J01、J06、J15。不同品种的菊芋秸秆对于根结线虫虫卵孵化及二龄幼虫均有抑制作用,J13、J04、J06秸秆浸提液对虫卵孵化抑制效果较好,J06和J13对于根结线虫抑杀效果最好,J01对于根结线虫的抑杀效果最弱。综上,J13可作为菊芋秸秆新型开发利用及防治番茄连作障碍的参考材料。  相似文献   

14.
蔬菜连作对土壤生物化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综合分析了由蔬菜连作导致土壤条件恶化引起的土壤生物化学性质变化.分别从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的变化阐述土壤微生物种群与数量的变化,从土壤脲酶活性、转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磷酸酶活性等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论述了连作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并分析了连作条件下,植物残体和根系分泌物产生的自毒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菜心和油麦菜两种蔬菜作物为受体,通过测定辣椒植株水浸液对两种蔬菜作物幼苗生长的影响,对辣椒化感物质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低浓度(0.02g/mL)的辣椒水浸提液对菜心的苗长和油麦菜苗长、根长和苗质量均表现为促进作用,对菜心的根长、根质量和油麦菜的根质量有抑制作用;②高浓度(0.06g/mL、0.08g/mL)的辣椒水浸提液对菜心和油麦菜幼苗根长和根质量均表现为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加大,抑制作用增强,对菜心幼苗苗长和油麦菜的苗质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浓度的加大,促进作用减弱;③浓度为0.04g/mL的辣椒水浸提液对菜心根质量、根长和油麦菜根质量、苗长表现为抑制作用,对菜心的苗长和油麦菜苗质量、根长表现为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大棚基质栽培的大蒜在单、套作条件下生长及产量的差异,设置番茄单作、番茄/大蒜
套作、大蒜单作3 个处理,测定大蒜生长量、产量及基质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与番茄套作的大蒜形态指
标显著低于单作大蒜;套作显著降低了大蒜的鳞茎质量和总产量,同时显著提高了独头率和独头蒜产量。
番茄/大蒜套作土地当量比高达1.56,具有明显的套作优势。在及时摘除番茄老叶、精细管理的栽培措施下,
套作大蒜独头率高达58.1%。大蒜单、套作基质的氮、磷、钾含量均较高,蔗糖酶和脲酶活性、细菌和放
线菌数量也无显著差异,套作大蒜生长的限制条件是光照。  相似文献   

17.
沼渣混配基质对黄瓜和番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应用,减少无土栽培基质生产成本,以黄瓜和番茄为试验材料,将沼渣、醋糟、蛭石按一定比例混配,研究混配基质在黄瓜和番茄育苗与栽培中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混配基质T_4(沼渣∶醋糟∶蛭石=4∶4∶2)黄瓜出苗率、壮苗指数、根系活力等均较高,分别比对照增加了7.95%、17.65%和32.14%;混配基质T_6(沼渣∶醋糟∶蛭石=2∶6∶2)番茄出苗率、株高、茎粗、根系活力、壮苗指数等高于其他处理。另外,混配基质T_4黄瓜和番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较高,产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维生素C含量最高。综上所述,沼渣混配基质T_4和T_6可分别作为黄瓜和番茄育苗基质,获得优质壮苗;沼渣混配基质T_4可作为黄瓜和番茄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18.
椰糠与蛭石不同配比对番茄穴盘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番茄品种金棚11号为供试材料,研究椰糠、草炭、蛭石及珍珠岩不同配比育苗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对番茄幼苗生长指标、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椰糠与蛭石不同配比均可明显改善基质的理化性质。综合植株长势、G值、鲜质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及根系活力等重要生理生化指标,椰糠与蛭石(5V∶5V)的基质配方最利于番茄穴盘苗生长。  相似文献   

19.
张娜 《蔬菜》2022,(11):29-31
摘要:为探索微生物菌剂对番茄连作障碍的防治效果,通过在3个地点5年连作番茄的设施地块 上施用不同用量微生物菌剂,以98%棉隆M G处理为对照,比较分析番茄生育性状、产量和效益。 结果表明:667 m2 用20 kg微生物菌剂效果最佳,可改善番茄生育性状,与对照相比较,株高增加 4.8~6.0 cm,茎粗、单果质量、单株结果数、病株率均无显著差异,667 m2 节本增效480~840元;同时 省时省力,无环境污染,能够优化土壤微生态结构。  相似文献   

20.
以番茄品种"福美十号"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基质配比对番茄幼苗生长与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A3[V(草炭)∶V(玉米秸秆)∶V(牛粪)∶V(食用菌下脚料)∶V(蛭石)=1∶2∶0.5∶0.5∶1]的基质配比,幼苗在出苗率、株高、茎粗、叶片数和根冠比等性状上表现最优,分别为98.25%、44.60 cm、0.50 cm、9.12片与7.95;叶片光系统Ⅱ(PSI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与PSⅡ潜在活性(Fv/Fo)的值在幼苗生长前期、中期和末期也均为最高,Fv/Fm值分别为0.82、0.74和0.79,Fv/Fo值分别为3.92、2.97和3.23;其叶片内丙二醛(MDA)含量最低为6.02μmol/g,其根系活力最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与可溶性蛋白含量等指标最高,分别为158.26μg/(g·h)、386.23 U/g、6.26 U/(g·min)和0.203 mg/g,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说明采用处理A3的基质配比更适宜于番茄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