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38种植物除草活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以油菜、黄瓜、小麦、高粱等4种作物种子为供试对象,用种子萌发法测定了采自西北地区的21科34属38种植物样品的除草活性.结果表明:有32种植物样品对至少一种供试作物种子芽后生长有70以上的抑制作用;蓼科的大黄、锦葵科的圆叶锦葵和野葵、大戟科的蓖麻等4种植物样品对4种供试作物种子幼根生长的抑制率大于70;商陆科的商陆对4种供试作物种子幼根及幼芽生长的抑制率均大于80.  相似文献   

2.
几种菊科植物杀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9  
以小麦赤霉病菌 (Gibberella zeae (schw.) Petch)、番茄灰霉病菌 (Botrytis cirerea Pers et Tris)、辣椒疫霉病菌 (Phytophthora capsici L eon)、苹果炭疽病菌 (Glomerella cingulata )、玉米大斑病菌 (Exserohilum turci-cum L eonard) 5种病原真菌为供试菌种 ,对菊科 15属 2 5种植物的丙酮提取液进行抑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 ,除蒙山莴苣和千里光 2种植物外 ,其他 2 3种植物的提取液对至少 1种供试菌种有 6 0 %以上的抑制作用。臭蒿、大花金挖耳、猪毛蒿 3种植物提取液对 5种供试菌种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大于 70 %;大花金挖耳、猪毛蒿、天明精、苍耳、蓼子朴等 5种植物样品对 5种供试菌种的孢子萌发抑制率大于 93%;尤其是大花金挖耳、猪毛蒿 2种植物样品的提取液对 5种供试菌种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均大于 70 %,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3.
25种菊科植物提取物对3种植物病原菌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在室内以组织筛选法测定了菊科 15属 2 5种植物的丙酮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 (Botrytis cirereaPers et Tris)和苹果炭疽病菌 (Glomerella cingulata Schr)的抑菌活性 ,并采用盆栽试验测试了其对小麦白粉病菌(Erysiphe graminis DC)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 ,蓼子朴、天明精、大花金挖耳等 16种植物样品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作用 (抑制浸染率 )达到 6 0 %以上 ;大花金挖耳、旋覆花和猪毛蒿 3种植物样品对苹果炭疽病菌具有 6 0 %以上的抑菌作用 ;对小麦白粉病菌有 5 0 %以上保护作用的有大花金挖耳、蓼子朴、臭蒿、苍耳、旋覆花、大刺儿菜等 6种植物样品 ,有 5 0 %以上治疗作用的有大花金挖耳、蓼子朴、天明精等 9种植物样品。综合分析认为 ,大花金挖耳、天明精、蓼子朴、猪毛蒿和旋覆花等 5种植物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4.
31种植物提取物除草作用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反枝苋、野燕麦、紫花苜蓿、多年生黑麦草等4种杂(牧)草种子为供试对象,用种子萌发法测定了筛选出的31种植物样品乙醇提取物的除草活性。结果表明,有24种植物样品对至少1种供试杂(牧)草种子幼芽和幼根的生长有90%以上的抑制作用,其中锦葵科野葵、大戟科蓖麻和葫芦科苦瓜等3种植物样品对供试的4种杂(牧)草种子幼根和幼芽生长的抑制效果均大于85%。  相似文献   

5.
大花金挖耳杀菌活性的进一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大花金挖耳(CarpesiummacrocephalumFranch.etSav)是菊科中杀菌活性较强的一种植物。研究进行了该植物全株及其根、茎、叶和花等5个部位6种溶剂的18种提取物对5种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大花金挖耳的活性成分主要集中在花中;大花金挖耳花的丙酮提取物对供试的小麦赤霉、苹果炭疽、玉米大斑、番茄灰霉和辣椒疫霉等5种病原菌菌丝生长的EC50分别为3280.34,3932.28,100.97,5259.20和1278.49μg/mL;在系统提取中发现,大花金挖耳花的活性成分主要分布在乙酸乙酯和乙醇相中;温度对大花金挖耳活性成分的提取影响不大。大花金挖耳全株的丙酮提取物对黄瓜霜霉菌的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均在50%以上。上述结果表明,大花金挖耳全株,尤其是花中含有高活性的抑菌成分。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核桃青皮水提液石油醚萃取相对供试作物的化感活性,结果表明:(1)核桃青皮水提液在供试浓度为30 mg·mL-1时,对6种供试植物(绿豆、小麦、萝卜、油菜、黑麦草及高羊茅)的发芽率和幼苗生长均有较好的化感抑制作用.(2)核桃青皮水提液石油醚萃取相中的活性物质对植物幼苗生长的抑制有一定的选择性.对小麦、油菜和高羊茅幼根的抑制大于对幼芽的抑制;对绿豆、萝卜和黑麦草幼芽的抑制大于对幼根的抑制.(3)不同浓度处理液对小麦、油菜和黑麦草的化感抑制作用随石油醚萃取相浓度的增大而增强.(4)小麦是进一步研究的良好受体.  相似文献   

7.
茄链格孢毒素的抑菌除草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军  付洁 《宁夏农林科技》2006,(4):10-10,51
采用生长速率法和种子萌发法测定了茄链格孢毒素的抑菌和除草活性。结果表明:茄链格孢毒素对油菜菌核病菌、玉米大斑病菌、番茄灰霉病菌均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活性,发酵液抑制率分别为73.0%、58.0%和84.5%;茄链格孢毒素对黑麦草种子的幼根幼芽生长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在供试浓度下菌丝提取液的抑制率分别为53.3%,50.6%。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固体和液体发酵粗提物对小麦、高粱、黄瓜、油菜的幼苗和幼根生长抑制活性。浓度20 mg/mL的固、液粗提物对4种供试植物的幼苗和幼根的抑制率均达到100%;对4种植物的幼苗和幼根同时具有抑制作用的最小有效浓度均为0.62 mg/mL;相同浓度的粗提物(5 mg/mL),液体发酵粗提物对小麦幼苗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固体粗提物,而对高粱幼根和黄瓜幼苗的抑制作用却显著低于固体粗提物(p<0.05),对高粱幼苗、小麦幼根、黄瓜幼根、油菜幼苗和幼根的抑制作用与固体粗提物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评价除草活性效果,灰葡萄孢菌固体和液体发酵粗提物均有很高除草活性,而固体发酵因原料廉价、操作简单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灰葡萄孢及其毒素的生物活性测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对峙培养法和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灰葡萄孢及其毒素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 ;用抑菌圈法测定毒素对植物病原细菌的抑菌活性 ;用浸渍法测定毒素的杀虫活性 ;以种子幼根幼芽生长抑制率为活性指标 ,测定毒素对杂草种子发芽力的抑制活性及对农作物种子发芽势的影响 ;在杂草出苗后喷施毒素 ,测定毒素对杂草幼苗的杀伤活性和对出苗后农作物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 ,3d内灰葡萄孢毒素对小麦纹枯病菌、小麦根腐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率达 5 6 %以上 ;1d内毒素对马铃薯环腐病原细菌的抑菌圈直径为 6 mm,对白菜软腐病原细菌的抑菌圈直径为 9m m;毒素原液对黏虫、小菜蛾和菜青虫的杀伤活性很小 ,对反枝苋和牵牛花等双子叶杂草幼苗的杀伤活性达 10 0 % ,对禾本科作物和杂草苗后生长影响很小。毒素对单子叶杂草和双子叶杂草的种子发芽均有抑制作用 ,对禾本科作物种子发芽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灰葡萄孢毒素的生物活性测定和除草活性成分分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分别用生长速率法和抑菌圈法测定灰葡萄孢毒素对部分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的抑菌活性,用浸渍法测定其杀虫活性,以杂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阻为指标测定其除草活性。结果表明,灰葡萄孢毒素对小麦纹枯病菌、小麦根腐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66.2%、61.6%和56.4%;对马铃薯环腐病和白菜软腐病病原细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6和9 mm;对杂草和禾本科作物种子发芽均有抑制作用;在供试植物出苗3 d后喷施毒素,24 h对反枝苋和牵牛花等双子叶杂草幼苗毒杀活性达100%,而对禾本科的作物影响很小;对黏虫、小菜蛾和菜青虫  相似文献   

11.
以大花金挖耳(C arp esium m acrocepha lum F ranch.et Sav)种子为材料,进行了种子消毒和愈伤组织诱导及继代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对大花金挖耳种子进行消毒的最佳条件为,以体积分数70%的乙醇消毒5 m in后,再用50%的N aC lO3处理30 m in。在大花金挖耳无菌苗的根形成愈伤组织的正交试验中,基本培养基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最大,NAA次之,6-BA影响最小,对愈伤组织诱导的较优组合是B5+NAA 3.0 m g/L+6-BA 0.2m g/L,诱导率为100%;在优化诱导愈伤组织的激素浓度配比试验中,B5+NAA 2.0~3.0 m g/L+6-BA 0.2~0.4m g/L对大花金挖耳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为100%,且产生的愈伤组织多为淡黄色、质地疏松、生长势极好、褐化时间长,适合于大花金挖耳愈伤组织的诱导。在培养基中分别添加500 m g/L VC和10 000 m g/L PVP能抑制大花金挖耳愈伤组织的褐变,且有利于愈伤组织的继代。  相似文献   

12.
李玉平  王永宏  易晓华  张强  张兴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160-9161,9233
[目的]研究大花金挖耳果实和细胞培养物总黄酮含量的定性和定量测定。[方法]采用试管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大花金挖耳果实和细胞培养物中的黄酮进行定性鉴定;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试管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到大花金挖耳果实细胞培养物含有黄酮;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时,在其最大吸收峰510 nm处测得对照品在8.00~48.00μg/ml范围内线形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8.60%,RSD=1.12(%n=5)。[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准确、稳定、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大花金挖耳果实和细胞培养物总黄酮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
盐碱地野生能源植物筛选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有效利用盐碱荒地,发展适合生长的能源植物,测定了16种植物的植株含油量和8种植物的抗性生理指标。结果显示:野生蓖麻含油量(13.9%)最高,其次分别是小蓟(12.5%)、萝摩(11.2%)、地锦(10.0%)、大蓟(9.27%)、续随子(9.25%)、蒲公英(7.75%)、山苦荬(7.63%)、乳浆大戟(6.57%);8种植物的抗寒性强弱为:麻疯树、野生蓖麻>乌桕>银合欢>蒲公英、山苦荬>地锦、萝摩;8种植物的抗旱性强弱为:麻疯树、乌桕>银合欢>野生蓖麻、萝摩>地锦>山苦荬>蒲公英。综合考虑,野生蓖麻植株和种子含油量高,植株高大,抗逆性强,是有潜力的野生草本能源植物;麻疯树植株和种子含油量亦高,抗逆性最强,是有潜力的野生木本能源植物。  相似文献   

14.
7种木本豆科植物抗氧化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峰鸽  杨立峰  周建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4909-4909,4911
对国槐、黄金槐、金叶槐、蝴蝶槐、毛刺槐、四倍体刺槐和香花槐等7种木本豆科植物抗氧化酶的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叶国槐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均最高,但其他几种植物的SOD活性与POD活性大小不一致;槐属植物叶片的POD活性均高于刺槐属和香花槐属。抗氧化酶的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植物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34种植物丙酮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为开发植物源杀菌剂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活体组织法,测定了采自内蒙古、宁夏草原和荒漠地区34种植物丙酮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在0.1 g/mL质量浓度下,白沙蒿、黑沙蒿、蓼子朴、地肤、中间锦鸡儿、黄芪、甘草、骆驼蓬、圆叶盐爪爪、雾冰藜、滨藜和大麻12个植物样品丙酮提取物对黄瓜炭疽病菌、黄瓜枯萎病菌、番茄灰霉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中的至少一种病原菌的抑制率大于70%;蓼子朴、黑沙蒿、柠条锦鸡儿、中间锦鸡儿、矮葱、乳浆大戟、沙打旺、甘草、虎尾草、猪毛菜和角蒿11种植物样品丙酮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的保护作用大于75%;而碱蓬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则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促进效果为55.56%。【结论】黑沙蒿、蓼子朴、中间锦鸡儿和甘草的抑菌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兰科植物的4个新记录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兰科植物在甘肃省的分布新记录种4种,即:卵唇红门兰(Orchis cyclochila(Franch.et Sav.)Maxim.)、长瓣角盘兰(Herminium ophioglossoides Schltr.)、肾唇虾脊兰(Calanthe brevicornu Lindl.)、象鼻兰(Nothodoritis zhejiangensis Z.H.Tsi).其中,作为中国特有分布型属的象鼻兰属(Nothodoritis Z.H.Tsi)为甘肃省和陕西省的分布新记录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