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赤霉病是三麦的重要病害之一,患有赤霉病的三麦不仅产量低,粮质差,而且病麦含有毒素,食后能引起人畜中毒,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人民身体健康。如去年我县农村中三麦扬花乳熟期间连续阴雨,加上温度又高,导致了赤霉病的发生。据调查,元麦中的海麦,小麦中的扬麦一号、宁麦三号等赤霉病率普遍都在20~30%,严重的在50%以上。农民们对此非常关切。显然这对今后如何加强指导广大农户处理后食用这类病麦与储藏方法,打出门去,支持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展为民服务提到重要位置,也是重要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麦类赤霉病是我国南方地区小麦的主要病害。这是一种由镰刀菌属(FusariumSpecies)的某些菌株在田间侵染了植物所引起的植物病害,它不仅能在小麦、大麦上发生,而且在玉米、高粱甚至水稻上也屡有发生。该病分布范围相当广泛,在欧、亚、南非,北美、大6洋洲等处均有发现。1886年开始见于我国的史料记载。早期载于史料的尚有1936 相似文献
3.
4.
由镰孢属(Fusarium)真菌侵染引起的赤霉病是严重威胁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但小麦育种中可直接利用的抗源非常有限。采用单花滴注法接种赤霉菌株F0609,对来源于中间偃麦草或长穗偃麦草的119份小偃麦衍生品系进行3年6个环境的抗病鉴定,发现平均病小穗率<10%的材料有13份,抗性评价为抗病(R);平均病小穗率介于10%~25%之间的材料有61份,抗性评价为中抗(MR);其余45份材料的平均病小穗率介于25%~50%或>50%,抗性评价为中感或高感(MS和S)。在13份高抗赤霉病材料中,CH16387的抗性显著优于苏麦3号和望水白,CH16371和CH16379的抗性显著优于望水白,其余10个品系与抗病对照苏麦3号和望水白的抗性水平相当。这13份材料分别来自小麦-中间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TAI8045和小麦-长穗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TAP8430与普通小麦的杂交组合,TAI8045抗性显著优于对照品种望水白, TAP8430与苏麦3号和望水白的抗性相当,而杂交组合中的小麦亲本对赤霉病表现感病,推测这些材料的抗性可能来自TAI8045和TAP8430。这些抗病材料为小麦抗赤霉病育种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5.
用化学方法脱除赤霉病麦毒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天然污染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毒素的小麦,进行机械加工去皮和化学试剂处理脱毒。结果机械加工去皮可以去除23.6%~34.7%的DON毒素。化学试剂处理中,对麦粒的脱毒效果以0.1mol/L碳酸钠为最好,去毒效果达到82.1%~85.0%,平均为83.9%;其次是1%亚硫酸氢钠,其DON降低率为69.9%;4%过氧化氢和5%石灰水对DON降低率分别为45.1%和21.8%;对麸皮的脱毒效果也 相似文献
6.
山葵为十字花科的植物 ,原产于日本 ,现在除日本之外 ,在韩国、泰国及台湾均有栽培。近年来在我国西南地区云南、四川的山地也开始种植 ,是生产芥末的主要原料 ,其根、根茎、叶都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是出口创汇的重要特种经济作物。1 山葵的开花特性山葵为异花授粉作物 ,由根、根茎、叶、花茎、花及种子组成。花茎圆形中空 ,长 1.5 m左右 ,花同同科植物萝卜花相似 ,为种状花序。自花授粉率低于 30 % ,主要由昆虫传粉受精结实。种子小 ,长约 2毫米 ,通常呈褐色或黑褐色。山葵花茎着生于叶柄基部。通常生育期一年以上的植株 ,其叶柄基部出现… 相似文献
7.
一、试验目的赤霉病是三麦危害较重的病害之一。江苏、尤其是苏南地区,气候温暖、多雨、湿度大,病害流行的频率很高。平均两年就要流行一次,据统计,1983年含病率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病麦要在五十亿斤以上。造成大面积减产,还严重影响麦子的品质,出粉率低,粉色差,粘性劣。病麦含有毒素,人、畜食用都出现中毒症状。为了摸索用赤霉病小麦饲养鸡的限量以及对鸡生长,产蛋的影响情况,开辟赤霉病小麦饲养鸡的途径。为此,我们在省饲料公司,常州市粮食局中心化验室,市防疫站,武进县饲 相似文献
8.
9.
10.
平湖剑子麦、洪湖大太宝、崇阳红麦、延岗坊主、万年2号抗赤霉病性基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将抗性组分分析法与单体分析法相结合,进行了小麦抗性基因染色体定位和抗性评价。结果表明,平湖剑子麦是抗性较稳定的中抗至抗病品种,其抗性基因涉及6D、7A、3B、5B和6B 等染色体。洪湖大太宝抗性基因和感病基因并存,是一个中抗偏感或中感品种。崇阳红麦属感病品种。延岗坊主的抗性基因位于染色体3A 上,感病基因位于5D 上,是一个中抗品种.万年2号麦穗前期抗病基因位于4D 和5A 上,是中抗品种。两种方法结合研究多基因控制的赤霉病抗性,能获得比较准确的结果和较多的遗传信息。 相似文献
11.
针对长江中下游麦区历年受赤霉病严重危害的生产实际问题,自七十年代后期开始致力于抗赤霉病品种选育。从1000余个单、复交组合中,先后选育出丽麦16、丽麦77、丽麦153、丽麦331、丽麦4710、丽麦8109及丽麦384等一批丽麦系列抗赤霉病品种(系)。其中的丽麦16曾被省列为重点推广的抗赤丰产品种。作者还就抗赤育种研究中的亲本选择及小麦植株形态与抗赤性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搪塞。 相似文献
12.
13.
小麦赤霉病危害及处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霉病主要分布于世界温暖湿润和半湿润的温带和亚热带小麦种植区.在我国南方冬麦区经常流行为害;东北三江平原春麦区在多雨年份也易受到赤霉病大量侵染和蔓延,对小麦产量和品质造成重大损失.近年来随着耕作栽培制度的变革、品种的更换、氮肥的大量施用、灌区水浇地面积的扩大及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小麦赤霉病为害地域有扩大趋势,并已成为江淮和黄淮冬麦区的常发病害.赤霉病主要为害大、小麦等禾谷类作物,它不但造成产量、品质损失,而且能产生多种毒素,对人畜食物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4.
冀、京、津产麦区小麦赤霉病菌原体形成期的气象要素演变特征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22个代表站1960—2000年逐日平均气温、降雨量、相对湿度以及日照时数等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京、津、冀地区小麦赤霉病菌原体形成期各相关气象因子的年际、年代际变化及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日平均气温≥12℃日数大部地区呈弱增加趋势,降雨量和雨日呈减少趋势,中部以南地区的日照条件向降低小麦抗病能力的方向转化;贴近度分析表明,塘沽一天津一保定以南地区秋季小麦赤霉病菌原体形成期的气候条件是最适宜或适宜小麦赤霉病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不同贮藏温度和保鲜处理对黄秋葵贮藏品质及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采后不同贮藏温度对黄秋葵贮藏品质的影响以及不同保鲜剂对黄秋葵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台湾“五福”黄秋葵为试材,分别置于低温((4±1)℃、(9±1)℃、(14±1)℃)和常温((20±1)℃)条件下贮藏,研究温度对其贮藏品质的影响;采用1.0%壳聚糖、5.0 mmol/L水杨酸、0.5片安喜布、5%O2+8%CO2处理黄秋葵,研究保鲜处理对其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9±1)℃贮藏组的保鲜效果最好,显著改善了贮藏期间黄秋葵的失重率、硬度、叶绿素含量、VC含量、L值、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MDA含量、细胞膜相对电导率;4种保鲜处理均能显著提高黄秋葵的SOD、POD、CAT活性,并维持其活性在相对较高的水平;同时,显著抑制黄秋葵果实MDA含量的升高。通过研究发现,壳聚糖涂膜液处理组的效果最佳,水杨酸处理组次之并优于1-MCP处理组,气调处理组的效果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6.
花椒(zanthhal;mbu。;gea,;u,nMaxim)为艺香科(Rutaceae)花椒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原产于中国,是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很广的香料和油料树种,除东北和内蒙等少数地区外,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四)11、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等地均有分布。花椒果实为青荚果,球形,表面浅红色或紫红色,表皮粗糙。顶端有不甚明显的住头残迹,基部常见的小果柄及未发育的l~2个离生心皮,吴小颗粒状。外果皮表面极皱缩,可见许多疣状突起的油腺;内果皮光滑,灰色,常由基部与外果皮分离而向内瓦卷,果皮革质,具特殊的强烈香气,味… 相似文献
17.
万青英 《农产品加工.学刊》2007,(2):91-92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生产中的主要病害。小麦赤霉病粒的含量直接影响小麦的品质,必须严加控制。识别赤霉病粒的方法是一看、二捏、三解剖,处理方法有风除法、水漂法和分离法3种。 相似文献
18.
麦胚稳定化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三种不同处理方式对麦胚进行稳定化处理研究,为综合开发利用小麦胚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新鲜小麦胚芽为原材料,研究了焙烤、微波和常压蒸汽加微波综合三种提高新鲜小麦胚芽稳定性的方法,即对麦胚水分含量、色泽、气味、口感、脂肪酶和脂肪氧化酶酶活的影响,得出三种不同稳定化处理方式下各自的最佳处理条件,[结果]分别是:焙烤处理最佳的处理条件为250 ℃4 min、最佳的微波处理为640 W4 min、最佳的常压蒸汽加微波综合法为常压蒸汽5 min加800 W微波4 min。再按照3种不同的最佳处理条件稳定化处理麦胚后于50 ℃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加速储藏稳定性试验,以酸价和过氧化值作为评价指标,[结论]得出最佳处理方法是常压蒸汽加微波综合法,经综合法处理后的麦胚真空包装于室温(20 ℃)下可安全储藏8个月左右,且麦胚经综合法处理前后基本营养成分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9.
龙井、旗枪是炒青绿茶中一种带扁形的茶类。杭产西湖龙井,向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著称于世。旗枪盛产浙江,也是一种很名贵的扁形炒青绿茶。它们的精制方法,根据其品质的高、中、低,可划分为三种不同的方法。第一种制法:适用于外销龙井极品、特级、内销龙井特级、上级。这些茶叶,因其品质优异,芽锋细嫩,为了保持其芽叶完整,一般以手工采取小批快制为好。在当前机制尚不能完全取代手工“软件技术”的情况下,采取以手工为主,机器为铺的方法是适当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