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沼气供暖是高寒地区沼气推广的重要课题,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因为燃烧器是锅炉构造中最主要的部分,所以燃烧器的设计是整个沼气锅炉设计中的重点。本文通过选取一栋标准农村住宅,测算其采暖热负荷,通过计算燃烧器的各项参数,确定燃烧器的结构形式,在此基础上,根据该燃烧器制造出的锅炉才能达到预期的热负荷,才能利用锅炉内部换热的设计和烟气回收过程来提高锅炉的热效率。  相似文献   

2.
农村户用小型沼气池在我国农村地区被大量建立,对农村生活、产生有重要作用.但是,农村户用小型沼气池在冬季使用安全隐患层出不穷,严重制约农村沼气健康发展.本研究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旨在提高农村户用小型沼气池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龙海市养猪业向集约化、规模化的迅速发展,高浓度和高度集中的畜禽粪便污水对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已呈现“点-线-面”的污染态势。大力发展农村沼气生产,是治理畜禽粪便污水污染的经济有效措施和途径之一。农村沼气主要用于农户日常生活(炊事、照明、沐浴)和规模化养猪场猪舍的照明、沼气火焰消毒、仔猪保温和煮水喂养等生活、生产用能需求。但经调查发现,龙海市沼气池产气率偏低是当前农村沼气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1龙海市农村沼气生产现状我市农村规模化养猪场小型沼气工程建设主要集中分布在白水、程溪等乡镇,而户用沼气池相对…  相似文献   

4.
根据当地的气候特征,理论计算当地地下温度分布,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对这些地区新农村建设中沼气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研究。把沼气池和青料贮存池结合,利用青料贮存池内较高的温度,能够保证寒冷地区冬季顺利产生沼气,提高沼气的产气效率。  相似文献   

5.
周培霞  杨波 《河南农业》2011,(11):19-19
从寒露到翌年春分的这段时间,大气温度会低手沼气池内的温度。沼气池由吸收热量转为释放热量。池内温度下降较快。因而造成大多数沼气池冬季不能正常产气使用。近年来。笔者对户用沼气冬季提高温度,使其多产气,保证一日三餐正常使用做了一些尝试,效果十分明显。现将几项关键技术做一介绍。希望能对沼气工作者及其农村户用沼气的广大农户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孙敏  唐守寅  张晶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1):61-63,70
以农村户用沼气事业发展十分迅速的湖北省松滋市红花村为例,以问卷和走访调查的形式,对目前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和使用情况进行了调研,利用数学方法对调研数据进行计算,量化分析了农村户用沼气使用的节能、减排效应,重点计算了红花村农户建设沼气池后经济改善情况,针对调查过程中发现的户用沼气在使用和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沼气的发酵中,温度是影响沼气发酵速度的关键因素,在一定的范围内,温度越高,产气速度越快,随着冬季的到来,气温逐渐降低,沼气的产气速度会越来越慢,甚至停止产气,由于户用沼气发酵一般都采用自然温度发酵,因此沼气池冬季管理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8.
农村沼气生产广泛应用于农户日常生活炊事、照明、沐浴和养猪场猪舍照明、沼气火焰消毒、仔猪保温以及煮水喂养等生活、生产用能需求。但据调查,农村户用沼气生产中普遍存在沼气中水分含量偏高,严重影响沼气的正常使用。成为当前农村户用沼气生产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现将高效排除沼气水分的三个主要措施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9.
从寒露到翌年春分的这段时间,大气温度会低于沼气池内的温度。沼气池由吸收热量转为释放热量,池内温度下降较快,因而造成大多数沼气池冬季不能正常产气使用。近年来,笔者对户用沼气冬季提高温度,使其多产气,保证一日三餐正常使用做了一些尝试,效果十分明显。现将几项关键技术做一介绍,希望能对沼气工作者及其农村户用沼气的广大农户有所帮助。一、尽可能地将沼气池建在院内猪圈下将沼气池建在院内猪圈下,既可以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这对新时期农村沼气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明了发展方向。同时随着城镇化建设的脚步推进,小型联户沼气工程也逐步替代了户用沼气建设。成为农村百姓清洁方便的炊事能源。然而,由于小型联户沼气工程将分散用气变为集约供气,在方便用户使用的同时,由于工程规模相对较大,在地域建设、运行等环节产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算例对比分析等效表面散热系数法、等效厚度法、导热系数法、导温系数法在计算保温板保温效果方面的异同,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表面保温的计算提供依据。【方法】从热量平衡原理出发,推导了直接以导热系数、表面散热系数和热量为热传导方程基本参数的温度场计算方程,据此修改了以导温系数为基本参数的温度场有限元计算程序RCTS。【结果】利用修改后的温度场有限元计算程序RCTS,能够合理地计算由不同热学性能材料组成的复合结构的温度场,能模拟计算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任意部位在任意时段的表面保温效果。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导热系数法与等效表面散热系数法的计算结果比较接近;由于等效厚度法是等效表面散热系数法的近似处理,计算结果与前二者有一定差异,但相差不大;导温系数法往往得不到合理的结果。【结论】等效表面散热系数法计算方便,工作量小,效率高,精度能满足工程要求,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毛徐辛 《油气储运》1997,16(5):50-52
在工业锅炉自动控制系统中,燃烧过程控制是关键,它的基本任务是使燃料在炉膛内燃烧产生热量以适应用汽设备的用汽需要。以燃煤锅炉为例,燃烧过程的自动控制系统通常类,即“燃烧-空气”燃烧控制系统,利用热量信号的燃烧控制系统,采用氧量信号的燃烧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3.
针对船舶燃油锅炉控制对象多元性的特点,构建了一种基于PLC的新型船舶燃油锅炉实验模拟系统.为了逼真反映船舶燃油锅炉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建立了锅炉本体及燃油锅炉控制箱的仿真实物模型,设计了燃烧、水位信号检测电路,利用PLC开发了燃烧过程和水位控制程序.实际应用验证了该模拟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高效沼气微生物菌剂的冬季产气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筛选出了具有耐低温和分解秸秆性能的菌种,并经复合成为沼气发酵菌剂。在试验基地对该菌剂的冬季应用效果做了试验验证,分别在采用保温材料、暖棚以及太阳能措施的沼气池内添加菌剂,考察不同条件下菌剂对沼气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各组试验池产气量提高38.2%~45.5%,平均日产气量可达0.47~0.80 m^3。对沼气池采取保温升温措施并添加高效微生物菌剂,可显著提高沼气池的水温和产气量,确保沼气池在冬季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寒区沼气池增温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方寒区常用日加料6 kg干物质的8 m3户用沼气池为研究对象,测算其在中温发酵温度水平上日需热负荷为217.6 W,并在此热负荷下,将常用的几种增温方式与本课题组正在研究的生物质热水发生器增温技术的投入进行成本计算与对比分析,得出电热膜、太阳能及锅炉增温技术的效益在冬季11月份到第2年3月150 D的时间里,其效益分别为-35.96、118.34、59.94元,而生物质热水发生器增温技术产生的效益为220.44元,由此得出生物质热水发生器增温技术从经济效益角度分析,优势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船舶辅锅炉热效率,减少燃油消耗率,保护燃烧室组件,预防机械故障,利用CFD商业软件Fluent6.2作为仿真求解器,用欧拉-拉格朗日模型对船舶辅锅炉喷油器的喷射雾化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油滴轨迹及雾滴空间散布情况等雾化特性数据,为船舶燃油锅炉雾化器设计、故障诊断与选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姜维刚 《油气储运》1994,13(6):24-30
加热炉是长输管道和油田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加热设备,要求热效率高、安全可靠、适应性广、性能稳定、操作简便。综述了加热炉技术的发展状况,介绍了5000KW微机控制直接式原油加热炉的性能,特点和研制,测试、运行结果。该加热记已正式投入生产运行一年多,与相同热负荷的热煤间接加热,造价为后者的60%-70%,占地面积也大为减少,以濮临线输油量计算,年节约燃料油费用人民币100万元,1993年12月通过了中国石  相似文献   

18.
通过计算分析说明仅凭能量平衡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能量利用的合理程度,必须既要考虑“量”的守恒性,又要考虑“质”的不守恒性,才能找到提高热媒炉(火用)效率的途径。提高热媒炉(火用)效率的关键是降低燃烧过程和传热过程的炯损失。从实际出发采用提高绝热燃烧温度的措施,如减小过剩空气系数或预热空气等;在热媒炉工艺允许的情况下提高热媒温度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杜秋平 《油气储运》2002,21(2):56-58
锅炉尾部排烟温度高,对流管束翅片积灰和过量空气系数偏大是导致高压直流锅炉热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指出合理利用烟气余热,采用超声波等方法清除积灰,改进燃烧器的调节机构和性能,可支较好地解决高压直流锅炉热效率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产机组的燃烧监测手段落后,作为设计和指导锅炉燃烧调整的重要参数——锅炉一、二次风喷口风速,一直没有能实现实时、准确的测量,电站锅炉的燃烧调整缺乏科学的手段,直接影响着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现就该问题的现状进行技术分析,通过介绍锅炉一、二次风风速在线监测系统的研制,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