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雏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us hepatitis,DVH)是由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ds Virus,DHV)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由Levine等(1949)最先在美国长岛白色北京鸭群中发现,并于1950年首次用鸡胚分离出鸭肝炎病毒。1953年以后,本病一 蔓延至世界许多养鸭地区。我国黄均建等(1963)首次报道了上海某些鸭场于1958年秋和1962年春发生该病。王平等(1980)在北京地区首次分离上炎病毒。郭玉璞等证实我国当地流行的DVH多为I型肝炎病毒所引起的。随后研制出DVH的弱毒苗和相应的卵黄抗体,使该病得到了一定程度控制,但最近随着我省养鸭业的发展,该病仍时有流行。对我省养鸭业造成亚重威胁。1999年,我省某市禽业公司雏鸭发生一起以肝脏出血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及病理解剖观察、病原分离诊断为鸭病毒性肝炎,并通过免疫卵黄液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有效地控制了本病继续发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3.
雏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和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4.
5.
2002年5月,我市新店镇某养殖户饲养的600羽13日龄雏鸭,发生一种以肝脏呈出血性炎症的传染病。发病呈急性经过,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经市兽医站诊断为雏鸭病毒性肝炎,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2002年5月,新沂市新店镇某养殖户饲养的600只13日龄雏鸭,发生一种肝脏呈出血性炎症的传染病,发病呈急性经过,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经市兽医站诊断为雏鸭病毒性肝炎,现报告如下:1临床症状雏鸭常突然发病,发病后雏鸭精神萎顿,行动迟缓,离群独处,停止活动,食欲废绝,眼半闭,翅下垂,间或有腹泻,继而雏鸭倒卧,两腿痉挛划动,呈游泳状,头向后仰,呈角弓反张状的死亡姿势,一般在出现神经症状后数小时死亡。2剖检变化剖检病的雏鸭或濒死雏鸭,可见主要病变在肝肿,肝肿大、质地脆、易碎,肝脏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斑…  相似文献   

7.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具有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的传染病,俗称"大头瘟",现普遍认为其病原有3个血清型,即1、2、3型.20世纪50年代末在我国首次发现以来,我国流行的鸭肝炎病毒血清型主要为1型,并已广泛分布于全国各省市,成为危害养鸭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8.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具有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的传染病,俗称“大头瘟”,现普遍认为其病原有3个血清型,即1、2、3型。20世纪50年代末在我国首次发现以来,我国流行的鸭肝炎病毒血清型主要为1型,并已广泛分布于全国各省市,成为危害养鸭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鸭病毒性肝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相似文献   

9.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和高度致死性传染病.本病主要发生于雏鸭,且10日龄内的病鸭死亡率很高.临床以发病急、死亡快、死前呈角弓反张姿态和病鸭肝脏肿胀、出现淡红色斑点、表面有出血斑点为病变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一、发病情况 我县某镇养殖户从邻县购进未经病毒性肝炎疫苗防疫的雏鸭1300多只,按常规育雏管理至19日龄时发现近70%的雏鸭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怕水、眼半闭,呈昏睡状。其中约占发病数的一半,出现神经症  相似文献   

11.
12.
雏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ushepatitis,DV H)是由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virus,DH V)引起的雏鸭急性败血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其特征是患鸭呈现沉郁、转圈、抽搐、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并具有肝脏肿胀、出血,胆囊充盈,胆汁颜色变淡等病理变化。鸭肝炎呈世界分布,其病原具有三个  相似文献   

13.
雏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该病主要特征是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近几年,我区年饲养出栏樱桃谷肉鸭达500万只以上。随着饲养量的增加,雏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以5-15日龄较多,且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7日龄内的雏鸭死亡率可达95%,给肉鸭养殖户造成极大经济损失。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西药结合方法,共诊治该病肉鸭127批(次)、26.48万只,治愈23.67万只,治愈率达89.4%,收到良好效果。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1临床症状该病主要表现为病程短、发病急、死亡快,往往在短时间内出现大批死亡。感…  相似文献   

14.
1 发病情况 2003年5月22日黑龙江省兰西县某镇养殖户从邻县购进未经病毒性肝炎疫苗防疫的雏鸭1300多只,按常规饲养管理至19日龄时发现近70%的雏鸭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怕水、眼半闭,呈昏睡状.其中约占发病数一半的发病鸭出现神经症状,共济失调,身体多偏向一侧倒卧,两腿抽筋呈痉挛状,死亡的雏鸭呈角弓反张.曾使用蒽诺沙星、氟哌酸等药物进行治疗,效果不佳,随后送省兽医卫生防疫站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5.
鸭病毒性肝炎是危害养鸭业的重大传染病之一,近几年来我省断断续续有鸭病毒性肝炎发生,给养鸭专业户造成了巨大损失,严重挫伤了专业户的积极性和养殖信心。在该病的诊断上,依据其发病日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但确诊必须依赖实验室诊断。目前该病防治尚无特效药,故该病重在预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2011年7月底,安徽省郎溪县南丰、涛城两镇养鸭户的雏麻鸭发生大量死亡,郎溪县畜牧局技术人员通过临床诊断,初步诊断为鸭病毒性肝炎,随后采集病鸭的病料送至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经PCR检测确诊为鸭病毒性肝炎Ⅰ型感染。通过采取综合措施,取得较好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17.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它可引起雏鸭高度致死和高速传播,该病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和接触传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在冬春季节发病。5周龄以内的雏鸭是感染群,而2周龄内雏鸭最易感,其潜伏期为24~48 h。鸭  相似文献   

18.
雏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本病发病急、传染快、病程短、死亡率高,主要危害5~10日纷的雏鸭,特别是孵化维鸭的季节更易传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做好防治工作.确保养鸭业的发展。一、发病的症状:本病的病毒有Ⅰ、Ⅱ、Ⅲ型,感染后的潜伏期不一,一般为1~4天。鸭发病初期精神萎靡、困顿、减食或停食,后期缩预、弓背、翅膀下垂;离群,眼半闭如睡眠状;病鸭侧卧,角弓反张;两脚痉挛,在地上作旋转运动,出现神经错乱症状后几小时就会死亡。二、防治方法:1.调运检疫。调运鸭苗,畜禽部门要认真做好检疫把关…  相似文献   

19.
2004年8月,宣城市郊某养鸭户雏鸭发生以肝脏肿大和出血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发病率49.1%,病死率13.7%,通过临诊检查和实验室诊断为雏鸭病毒性肝炎.经紧急注射程中没有出现同样疫病.高免血清,并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并在后续两批鸭群饲养过  相似文献   

20.
1.病原和流行情况:其病原是一种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在污染的育雏室内能存活70天以上,在阴湿粪便中能存活37天.在2%的来苏尔液中于37℃条件下能存活三小时,在0.l%的福尔马林液中能够生存8小时。此病毒主要侵害3~25日龄的雏鸭,尤以5~10日龄的雏鸭为甚,成年鸭及其他禽均不感染发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2~4月份的孵化季节呈流行性发病。若饲养管理不当,缺乏维生素、矿物质,鸭舍潮湿,密度大等均能导致本病发生。2.主要症状:雏鸭突然发病,传播迅速,病程短促,2~3天后大批死亡。病鸭离群,缩头供背,呆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