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7月,中国农垦经济研究会在吉林垦区召开了“农垦系统中小垦区体制改革研讨会”。来自吉林、辽宁、内蒙古、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安徽、浙江和福建等11个垦区的领导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与会代表围绕“国有农场管理体制创新及经济发展新模式的选择”这一主题进行了研讨与交流。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主任吴恩熙作了会议小结。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垦》2006,(7):7-7
中国农垦经济研究会于2006年5月在河南郑州市召开中、小垦区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中国农垦经济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陈生斗出席并主持了会议,秘书长贾大明出席了会议。河南、河北、山西、吉林、辽宁、四川、湖南、浙江、内蒙古、陕西、昆明等11个垦区的主要领导及代表陈聚才、孙荣弟、陈宝珠、宿录瑞、马继良、方丽槐、周惠正、郭剑、杨玉璞、朱宝、刘康福等出席了会议。与会代表围绕中、小垦区总体经营状况、隶属关系、历史演变过程、经费及人员状况等,分析了中、小垦区管理体制运行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3.
雷扬 《中国农垦》2006,(3):26-27
企业规模小、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单一,这种类型的垦区怎样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以发挥自己优势、克服劣势,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富裕企业和职工,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确实值得探讨。福建三明市农垦和宁德市农垦改革发展的实践和探索,可以作为同类型小垦区工作的借鉴。[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省一级的、地区一级的、县一级的以垦荒、垦地为基业而逐步形成的区域性农垦企业集群,习惯上都可以称之为“垦区”。所谓“中小垦区”其实也没有一个非常严格的界定,本文为了方便论述,姑且把全国农垦系统除了历史上形成的“中央四大直属垦区”之外的大大小小的各类各层次由各级地方政府管理的垦区都作为“中小垦区”来进行研究和论述。  相似文献   

5.
上海垦区集团化改革的成就有目共睹,不少垦区争相学习。上海垦区集团化改革的经验千百条,其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坚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不动摇。本文围绕这样一个主题阐释了上海农垦在集团化改革中的理性认识,概括总结了自己的改革经验。不仅对于整体集团化改革的垦区,而且对于所有垦区的体制改革,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操香水 《中国农垦》2005,(11):26-27
对大部分没有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的农垦企业,宜实行属地管理;对少部分产业规模特别大、区域功能很强的农垦企业,可成立开发区。  相似文献   

7.
循环农业是指在农作系统中推进各种农业资源往复多层与高效流动的活动,以此实现节能减排与增效,同时促进现代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它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农作方式,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发展循环农业是广东农垦湛江垦区"十二五"时期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重要内容。垦区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  相似文献   

8.
9.
江西农垦创建于1957年。当时在省委开发山区,建设山区的号召下,全省五万多党政机关干部、转业军人、知识青年积极响应号召分赴人烟稀少的荒山、丘陵和湖滩地区,开始了我省最大的农业垦殖运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垦经济。五十多  相似文献   

10.
山西祁县区域站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县是全国12个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试点县之一.根据国家"四部一办"的批复,祁县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试点是按照"两个分开,突出六大创新,达到四个确保"的总体思路进行的."两个分开",即:行政和事业分开,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职能分开;"六大创新",即:创新管理体制,创新机构设置,创新服务体系,创新推广队伍,创新服务手段,创新人事管理制度;"四个确保",即:通过改革,实现四个确保,确保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加强,确保公益性职能强化,确保国家农技推广队伍优化,确保公益性机构经费保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工作,预期目标基本实现.  相似文献   

11.
皖南丘陵为黄山、九华山余脉,这里坐落着安徽农垦系统的十字铺、敬亭山、九连山、祠山岗等4个茶场,基地范围占地20万亩,5.2万亩优质茶园集中连片,青翠叠嶂,浩瀚如海,“江南茶海”由此得名。在夏秋之际晴朗的夜晚,天上群星灿烂,茶海里同样也是“繁星点点”,天地浑然一体,宛如人间仙境!点点繁星,原来是茶区为有效控制茶尺蠖、绿叶蚕等害虫而大面积安装的频振式灭蛾灯。  相似文献   

12.
目前,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功能和种类非常广泛,主要用于农村灌溉、生活用电、防涝、排水等方面,农村小型水利的建设有利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进一步做好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建设新农村,水利要先行。1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1.1进行科学管理注重向管理要效益,扭转重建轻管的局面。建后形成的小型水利资产要及时移交给有关单位和个人,以便形成切实有效、适合当地社会情况和不同工程类型的运行管护模式,使新老水利工程都进入良性运行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