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水稻各生育期需水量预测的综合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模型(Grey Model)与时间序列方法ARMA模型,提出了水稻各生育期平均日需水量预测的时间序列综合模型。根据看出的模型,利用沈阳农业大学15年的水稻需水量试验资料,分别建立了沈阳地区水稻各生育期平均日需水量向前l步的预测模型,并提出了水稻全生育期需水量的向前l步的预测模型,这是水稻需水量预测的最新理论与方法。该方法建模简单,所需资料较少,并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2.
该文运用灰色预测方法进行作物需水量预报.除以1980~1991年实测数据序列进行整体建模外,还以降雨频率为基础分为正常年及灾变(丰、枯)年型的子序列建立全生育期G(1,1)模型.同时按水稻不同生育期需水量本身及同相应的积温建立G(1,1)与G(1,2)预测模型.经水稻需水量观测数据建模预测,其结果效果好,精度高,利于在灌溉水量预报,制定用水计划、水源调度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该文运用灰色预测方法进行作物需水量预报。除以1980-1991年实测数据序列进行整体建模外,还以降雨频率为基础分为正常年及灾年(丰,枯)年型的子序列建立全生育期G(1,1)模型。同时按水稻不同生育期需水量本身及同相应的积温建立G(1,1)与G(1,2)预测模型。经水稻需水量观测数据建模预测,其结果效果好,精度高,得于在灌溉水量预报,制定用水计划,水源调度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混沌预测与传统的时间序列预测方法有较大的不同,它较传统确定性和随机性预测方法更多地利用了时间序列中包含的丰富信息,因此能够得到更精确的结果。城市需水量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各影响因素与需水量之间存在着高度的复杂性和非线性,利用混沌理论重构相空间方法,将需水量时间序列扩展到三维或更高维的相空间中去,充分表现需水量时间序列的信息。通过对某城市月需水量的分析,计算出相应的Lyapunov指数;由于Lyapunov指数大于零,定量地说明了月需水量序列具有混沌性,并估计了可预测的时间尺度,同时根据最大Lyapunov指数,建立了预测模型,其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较小,精度较高。因此基于混沌理论的城市需水量的预测分析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应用灰色新陈代谢GM(1,1)模型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灰色系统理论在中长期城市需水量预测中的应用。由于常规GM(1,1)模型被用于预测时,精度较高的仅仅是最近的几个数据,越往未来发展,该模型的预测意义就越弱。针对常规GM(1,1)模型存在的不足,建立了灰色新陈代谢GM(1,1)需水量预测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对北方某缺水城市未来10年的需水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模型精度较高,预测误差较小。对于中长期城市需水量预测这样复杂的问题, 灰色新陈代谢预测模型具有预测精度高、简捷实用等优点,该方法可作为中长期城市需水量预测预测的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前,水面蒸发量预测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时间序列分析法,二是气候学模型法。本文采用灰色理论对辽阳市水面蒸发量进行建模,利用Visual Basic开发水面蒸发量灰色预测模型软件,并根据辽宁省辽阳站1993~2005年的年蒸发量,建立灰色预测模型,并对2006~2010年的辽阳市蒸发量进行了预测与预报。  相似文献   

7.
基于灰色神经网络与模糊控制的寒地水稻灌溉制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精确判断寒地水稻的灌溉水量并建立适当的灌溉管理方式,保证作物正常生长需求,起到节水效果。【方法】根据寒地水稻特殊的生长环境和作物各生育期需水量,设计了基于灰色神经网络与模糊控制的寒地水稻灌溉制度,该智能灌溉制度通过建立微型气象站监测、传输稻田环境数据,并通过灰色神经网络预测理论预测出作物灌溉需水量和灌溉制度影响因子;以预测作物灌水量和作物最佳灌水量的差值及差值变化率作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入,灌溉时间长度为输出,驱动电磁阀,达到适时适量灌溉的目的。【结果】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该灌溉控制方式比传统控制方式响应速度快、超调量小、控制效果好。在东北农业大学水稻试验田的试验结果表明该灌溉控制制度的节水率为11.59%,水稻产量和结实率也有所提高;在黑龙江省建三江农场的田间试验表明该灌溉制度的节水率高达13.54%。【结论】该灌溉制度与传统控制方式相比具有很好的节水效果,能对作物各生育期灌溉需水量进行综合判断和管理,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实现精细农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工业需水预测对于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有重要的作用。依据区间灰数的灰色预测模型,采用区间灰数标准化,将常年工业需水统计数据分解成基于实数形式的"白部"和"灰部"建立预测计算模型,完成山东省工业需水量序列数据的预测。预测效果验证了区间灰数的灰色预测模型的有效性及实用性,为工业需水量数据预测提供了一种计算方法,有助于水利管理部门更有效地进行水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粮食产量进行准确预测,使用组合模型对粮食产量进行预测研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确定了构成组合模型的三个单项模型:灰色预测GM(1,1)模型、多元回归预测模型、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并明确了确定组合预测模型权重的方法。使用4种预测模型对2015—2020年的粮食产量进行预测,结果显示组合预测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最小。因此,通过对预测模型的检验证实了模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确定了组合模型可以充分地利用各种预测方法所提供的信息提高预测精度,使得预测结果更加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10.
基于冠气温差的淮北地区水稻日需水量估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水稻日需水量估算模型,为灌区动态用水管理提供科学指导。【方法】以淮北淮涟灌区水稻为研究对象,通过称质量法获取水稻日需水量,同步采集水稻冠层温度和相关气象要素,分析各要素与实测水稻日需水量关系,构建了以太阳净辐射和冠气温差为参数的水稻日需水量估算模型,并利用叶面积指数对其进行修正。【结果】太阳净辐射量和冠气温差是反映水稻日需水量的关键因子,水稻日需水量与太阳净辐射呈正线性相关,与冠气温差呈负线性相关,冠气温差随着生育期延续有增大的趋势。通过叶面积指数修正的模型相对误差为5.07%,均方根误差为0.183 mm/d。【结论】利用冠气温差估算水稻日需水量,方法较为简单,精度满足灌溉管理要求。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三次指数平滑预测法、修正指数曲线预测法、部分信息的灰色GM(1,1)预测法对广东省水稻联合收割机保有量的需求建立了预测模型,并通过精度比较及与2006年的实际数据比较,选用适合广东省水稻联合收割机保有量发展规律的三次指数平滑预测和部分信息的灰色预测模型的组合预测模型,对广东省"十一五"期末和"十二五"期末的保有量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2.
水稻节水高产灌溉模式及土壤水分能量调控标准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198 9~ 1998年在沈阳农业大学灌溉试验场通过盆载、蒸渗仪、小区及大田进行试验研究 ,分析了水稻的需水规律及稻田土壤水分能量的变化特点 ,论述了土壤水分状况与水稻腾发强度之间的关系、不同灌溉模式对水稻腾发量的调控作用以及水分胁迫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提出了水稻节水高产灌溉模式和土壤水分能量调控标准。  相似文献   

13.
节水灌溉的作物需水量试验研究   总被引:28,自引:6,他引:28  
对节水灌溉条件下的冬小麦、夏玉米、棉花和水稻需水量进行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节水灌溉模式对作物需水量变化产生较大影响。与浅水灌溉模式相比 ,控制灌溉模式的水稻需水量减少 3 4.6% ,覆膜旱作节水模式的水稻需水量减少 3 9.94%。采用节水灌溉模式后 ,冬小麦需水量减少 1 0 %左右 ,夏玉米需水量减少1 3 % ,棉花需水量减少 3 0 %。因此 ,对大田农作物进行高效节水灌溉 ,能在获得高产 (增产 )的前提下 ,较大幅度地减少作物的蒸发蒸腾量 ,其中无效蒸腾量的减少成为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apply the 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 (SWAT) to develop total maximum daily load (TMDL) programs for a small watershed containing rice paddy fields in the Republic of Korea. The total maximum daily load system (TOLOS), based on ArcView SWAT (AVSWAT) us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and remote sensing (RS), was incorporated with the SWAT model to simulate water balance and water quality from irrigated paddy fields. Model parameters related to hydrology and water quality were calibrated and validated by comparing model predictions with the field data collected for 4 year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imulated runoff and water quality values were acceptably close to the observed data. Water quality parameters also appeared to be reasonably comparable to the field data.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system for TMDL development was tested in terms of TMDL allocations and the redistribution of load reductions to 23 sub-areas within the watershed.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urbanized subwatershed #2, with residences and other community activities, required the largest allocation of road reduction. TOLOS thus appears to be a useful tool for planning TMDL for a small watershed including rice paddies in Korea.  相似文献   

15.
沈阳地区作物需水量的预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水量平衡法实测和模型模拟对两种作物的需水状况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对预测作物需水量的模型在本地区的有效性进行检验;目前,沈阳地区作物需水量的研究尚少,本研究对沈阳地区作物需水情况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作物需水量的预测和实测值非常接近,相对误差和绝对误差很小,另外,对多气象因素和土壤蒸发的关系进行了拟合。得到拟用模型对沈阳地区大豆和玉米作物的需水量预测精度很高,在缺失土壤蒸发资料时,可用气象数据对其预测。  相似文献   

16.
覆膜旱作水稻需水规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覆膜旱作水稻需水量试验资料 ,分析了节水高产技术条件下水稻各生育阶段和月旬的需水量、需水强度、模比系数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与浅湿晒灌溉 ( CK)相比 ,覆膜旱作水稻蒸发蒸腾量减少 1 95.9mm( 2 9.94 %) ,需水强度减少 1 .7mm/d,比现有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更节水。模比系数变化更符合水稻高产特点 ,水分利用更趋合理。成果为水稻覆膜旱作节水高产技术的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气候变化对长江流域早稻灌溉需水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长江流域种植早稻的35个站点1961-2003年气象数据,分析气候变化对长江流域早稻灌溉需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早稻需水量、灌溉需水量均有减少的趋势.需水量、灌溉需水量同生育期年降雨量、日平均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关系,同生育期日平均气温、日平均风速、年日照时数呈正相关关系,其中灌溉需水量与年降雨量呈极...  相似文献   

18.
2BFS-8型水稻芽种播种施肥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了2BFS-8型水稻芽种播种施肥机,可一次完成平田、开沟(厢沟、畦沟、肥沟)、作畦、播种、施肥、压种、盖肥等工序。采用振动阀门的槽轮排种器,可实现水稻芽种定量精密分行条播,并防止伤芽和断条。采用常规槽轮排肥器与施肥开沟器,可实现常态化肥分行深施。由组合式开沟器形成的多沟并举,有利于水肥有效管理和光、温充分利用。室内台架和田间生产试验表明,该机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均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规定。  相似文献   

19.
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需水量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桶栽试验,研究了在不同灌溉方式及不同蒸发渗漏处理下的水稻需水量和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以拔节孕穗期需水强度最高,无水层、干干湿湿和70%水分处理需水量分别比有水层处理减少42.5%、51.3%和57.6%;水稻叶面蒸腾量、棵间蒸发量与田间渗漏量占总耗水量的百分比分别为60.1%、16.4%和23.5%;干干湿湿处理水分利用率达到1.6 kg/m3,叶片光合速率最大,收获指数最高,从节水和增效的角度看,以干干湿湿灌溉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