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本试验利用目前市场上常见的3种用于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种衣剂对该病进行防治效果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种种衣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效果显著;种衣剂能有效地控制丝黑穗病的发生,降低发病率,提高玉米产量,与对照差异显著。黑败种衣剂的防效最佳,黑虫双全次之,立克秀最差。  相似文献   

2.
玉米丝黑穗病,农民称为“乌霉”或“乌米”,是由孢子菌侵染所引起的玉米系统性病害。近两年,此病在吉林省发生普遍且严重,并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今年,许多地区出现了丝黑穗病爆发的情况,造成了玉米产量的大幅度减产,已引起各级领玉米丝黑穗病,农民称为“乌霉”或“乌米”,是由孢子菌侵染所引起的玉米系统性病害。近两年,此病在吉林省发生普遍且严重,并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今年,许多地区出现了丝黑穗病爆发的情况,造成了玉米产量的大幅度减产,已引起各级领导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1表现症状玉米丝黑穗病在种子萌动到五叶期都能感…  相似文献   

3.
玉米在生长过程中易受到多种病虫为害,其中玉米丝黑穗病直接为害产量器官,是玉米生产中的重要病害和主要防治对象。玉米丝黑穗病俗称乌米,是一种重要的土传和种传病害,主要发生在我国春玉米种植地区(冷凉地带),一般年份发病率在2%~8%。丝黑穗病基因属分子性状遗传,其优势性状在品种选育过程中很难与丝黑穗病基因分离,是目前通过育种方式较难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玉米黑穗病和丝黑穗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黑穗病和丝黑穗病都是真菌性病害,但是两种病害的病原菌不同,症状不同,防治药物不同。介绍了玉米黑穗病和丝黑穗病的发生时期。危害症状、发病条件及防治措施,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帮助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玉米丝黑穗病,有的农民称其为“乌米”,是我国玉米生产中的常见病害,并对玉米生产危害极大。由于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在我国的耕地面积中,适合种植玉米的地块难免造成连年重茬,再加之受到近年一些特殊的气候影响以及引进一些对丝黑穗病抗性较差的品种等因素,在土壤中积累的菌源数量不断增加,致使近年来玉米丝黑穗病发病普遍且有上升的趋势,有的地方甚至造成减产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6.
2005~2006年,在玉米丝黑穗病发生较为严重的山西省寿阳县,开展了以覆盖农膜为主,结合抗病品种和杀菌剂处理对玉米丝黑穗病控制效果以及玉米生长和产量影响的初步研究。结果显示,2005年和2006年,覆膜使玉米丝黑穗病的平均发病率分别从15.5%和8.9%降低到6.3%和6.5%,防治效果分别达59.4%和27.0%;使玉米产量分别提高746.2kg/hm2和1410.0kg/hm2。选种抗丝黑穗病品种能显著降低丝黑穗病的发病率。晋单34号在2005年和2006年较宽诚1号和张玉1号丝黑穗病的发病率分别从17.3%和9.5%降低到4.5%和6.0%。本研究所选用的杀菌剂15%三唑酮、CAM和黑虫双全均未显著降低丝黑穗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胡安龙  杨再能 《种子》2012,31(8):92-94
建立玉米苗期抗丝黑穗病快速鉴定方法,对开展抗病种质资源收集,加快玉米育种进程,保障玉米质量安全有重要意义。丁布(DIMBOA)是玉米植株重要的抗菌、抗虫次生代谢物。本试验测定了12个对丝黑穗病抗性不同的玉米材料播种后7 d幼苗丁布含量,结果表明,玉米幼苗丁布含量与丝黑穗病发病率呈极显著负相关(r=-0.955 4,p=0.000 1),表明通过丁布含量可初步鉴定玉米对丝黑穗病抗性。  相似文献   

8.
玉米丝黑穗病是我国各玉米产区普遍存在的病害,对玉米安全生产构成威胁。通过种子包衣剂处理和田间试验,明确了不同种衣剂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根穗宝(44%氟唑环菌胺悬浮种衣剂,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0.9mL/kg处理种子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最好,达到96.53%,玉米增产16.5%。  相似文献   

9.
高艳 《种子科技》2014,(6):51-52
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生产中危害较严重的病害之一。阐述了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病条件、传染途径、发病原因及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10.
在人工接种条件下,使用7.5%克·戊醇(双全)种衣剂对6个高感玉米品种的丝黑穗病进行了防治效果试验.结果得出:7.5%克·戊醇(双全)种衣剂可以有效地控制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与危害,防治效果达95.66%.  相似文献   

11.
玉米瘤黑粉病由瘤黑粉菌引发起病,属担子菌亚门,常危害玉米叶、秆、雄穗和果穗等部位的幼嫩组织,产生大小不一的病瘤,是我国玉米上同丝黑穗病一样分布最广,发生较为普遍的一种常见病害。  相似文献   

12.
5%烯唑醇微粉种衣剂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制了以烯唑醇为主要成份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微粉种衣剂及其应用效果。经室内及盆栽试验筛选出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微粉种衣剂配方,并确定烯唑醇种衣剂加工工艺流程。通过盆栽试验、田间小区试验和区域试验,明确了烯唑醇种衣剂使用剂量、处理方法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及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5%烯唑醇微粉种衣剂对玉米的发芽率、发芽势有提高的趋势。用烯唑醇微粉种衣剂包衣,在接种条件下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效果在51.2%~60.3%,增产率38.6%~58.7%。异地试验示范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效果在71.7%~96.2%,增产率6.8%~15.6%。生产上推荐剂量药种比1:200~1:300为宜。  相似文献   

13.
玉米丝黑穗病和瘤黑粉病是我国部分玉米产区的重要病害。瘤黑粉病又称普通黑粉病或灰包,可危害玉米植株地上部各器官,受害部位形成大小不等的肿瘤.最后呈黑粉。丝黑穗病又称乌米或黑疸,主要危害玉米的果穗(雌穗、雄穗),受害果穗完全呈黑粉,仅剩下丝状纤维组织,故名“丝黑穗”。由于近年来玉米长期连作和秸秆还田,再加上农民对这两种病重视程度不够,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由于耕作制度的改变和作物生长环境的日趋恶化,以及种子市场的放开和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玉米丝黑穗病已成为影响我省玉米产量的主要病害之一,充分认识和普及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病原因和防治常识对玉米产量的提高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钱思平 《种子世界》2021,(10):0063-0065
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是保障玉米种植产量与质量的关键。针对玉米丝黑穗病与顶腐病两大常见病害,要针对性采取有效措施以保障防治效果,促进优质高产实现。本文对玉米丝黑穗病与顶腐病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就相应防治技术展开探讨,以期能为当地玉米种植的科学化、高效化发展提供些许支持。  相似文献   

16.
李静 《种子世界》2005,(2):40-41
玉米丝黑穗病(Sphacelotheca reiliana)又称乌米、哑玉米,是玉米的重要种传、土传病害,主要发生在我国的春玉米区,其中以东北春玉米区最为严重。主要侵害玉米的雌穗和雄穗。一般在出穗后显露症状,但有些自交系在苗期显露症状。对玉米产量影响极大,随着近些年感病品种的种植,该病明显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已经成为影响玉米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应用鉴别寄主鉴定技术对吉林省、辽宁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丝黑穗病菌的致病性情况进行了鉴定,共划分为4个不同的致病类型,其中黑龙江省玉米丝黑穗病菌致病性较强,发病率为29.34%,辽宁省玉米丝黑穗病菌致病性较强,发病率为18.00%,说明玉米丝黑穗病菌的致病性存在明显差异。应用RAPD技术对4个省区玉米丝黑穗病菌的生理分化进行了分析,不同菌株的相似系数在0.40~0.64之间,在0.58的相似系数水平上共划分为4个类群,其中505号和506号菌株相似性最大,相似系数达到0.64;504号和507号菌株相似性最小,相似系数达到0.40,说明丝黑穗病菌存在着丰富的生理分化现象。  相似文献   

18.
杨献才 《种子世界》2004,(11):30-30
玉米种子活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幼苗建成群体的速度,对此,高活力种子可降低玉米丝黑穗病菌的侵染机率及苗期矮化病害致病损伤机率。  相似文献   

19.
田甜 《种子世界》2009,(6):43-44
1病害 1.1玉米丝黑穗病:许多地区常将本病与玉米黑粉病混同一起,统称“乌米”和“灰包”,但两种病实际上是由不同病菌为害产生的不同病害,应加以区别。  相似文献   

20.
邢光耀 《种子科技》2008,26(6):58-59
玉米丝黑穗病和瘤黑粉病是我国部分玉米产区的重要病害。瘤黑粉病又称普通黑粉病或灰包,可危害玉米植株地上部各器官,受害部位形成大小不等的肿瘤.最后呈黑粉。丝黑穗病又称乌米或黑疸,主要危害玉米的果穗(雌穗、雄穗),受害果穗完全呈黑粉,仅剩下丝状纤维组织,故名“丝黑穗”。由于近年来玉米长期连作和秸秆还田,再加上农民对这两种病重视程度不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