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地处高原平台的若尔盖地区下垫面的变化影响地气界面的热质传递.多种数据表明,若尔盖高原的水汽输送情况直接影响中国北部地区的干旱情况.本文采用多种蒸发公式计算若尔盖不同下垫面蒸发量的差异,分析了若尔盖高原盆地中下垫面的状况对蒸发量的影响,讨论了不同下垫面对若尔盖地区水汽输送、土壤沙化退化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2.
若尔盖高原的水汽输送直接影响中国北方地区的干旱情况。本文采用不同的蒸发公式计算若尔盖高原不同下垫面蒸发量的差异,分析了若尔盖高原盆地下垫面的状况对蒸发量的影响,进而针对不同下垫面对若尔盖地区水汽输送、土壤沙化退化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若尔盖退化湿地恢复关键技术与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野外现场基础研究数据的基础上,从改善退化湿地热质传递关系入手,通过土壤层结构调整、区域水体停留时间调整、地气界面的密度处理等绿色生态生物措施、水利工程技术以及围栏封育工程措施,有效地改善了项目区湿地的生态环境,退化湿地得到了有效地治理.  相似文献   

4.
在野外现场基础研究数据的基础上,从改善退化湿地热质传递关系入手,通过土壤层结构调整、区域水体停留时间调整、地气界面的密度处理等绿色生态生物措施、水利工程技术以及围栏封育工程措施,有效地改善了项目区湿地的生态环境,退化湿地得到了有效地治理。  相似文献   

5.
浅析若尔盖沙化区地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处青藏高原东隅的若尔盖湿地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长江、黄河流域重要的生态屏障,素有"高原之肾"的美誉.近几十年来该区湿地萎缩、草原沙化严重,直接威胁到该区域及相邻区域的生态环境.通过卫星遥感动态监测显示,沙化地主要分布于黄河两岸河谷地带(首曲、黑河、白河的中游)[1]及其故旧河道,沼泽边缘退化地带以及高山垭口.古河床和河流附近的风积母质上发育的风沙土为沙化区提供了沙源,气温升高、降水减少以及大风因素为沙地的扩展提供了必要的气候条件,而人为的扰动是河谷、沼泽边缘生态脆弱带沙化的诱导因素.  相似文献   

6.
地处青藏高原东隅的若尔盖湿地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长江、黄河流域重要的生态屏障,素有"高原之肾"的美誉。近几十年来该区湿地萎缩、草原沙化严重,直接威胁到该区域及相邻区域的生态环境。通过卫星遥感动态监测显示,沙化地主要分布于黄河两岸河谷地带(首曲、黑河、白河的中游)[1]及其故旧河道,沼泽边缘退化地带以及高山垭口。古河床和河流附近的风积母质上发育的风沙土为沙化区提供了沙源,气温升高、降水减少以及大风因素为沙地的扩展提供了必要的气候条件,而人为的扰动是河谷、沼泽边缘生态脆弱带沙化的诱导因素。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若尔盖地区不同退化程度的草地土壤理化性质随土壤深度(0~60cm)的变化特征和草地的沙化机制。结果表明:草地退化是以0~30cm土层,土壤N、有机质和腐殖酸的流失为主要特征,当三者的流失率分别达到95.45%、98.85%、98.36%时,土壤P、K含量降低,草地盖度下降、生物量减少;随着草地退化程度的加深,在0~30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不断降低而沙含量不断升高,全沙化草地水分含量在5%以下,沙含量达到98%;草地沙化从0~30cm土层开始,尤其是在20cm,土壤水分含量和沙含量的变化使得该土层成为沙化敏感区。  相似文献   

8.
川西北若尔盖草原地处黄河、长江上游的四川省、甘肃省、青海省结合部,素有黄河“蓄水池”之称,近年来在外界干扰作用下,草地生态系统严重退化。文章对若尔盖草地生态系统退化的现状、退化驱动力、生态恢复治理及对策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之上,探讨了若尔盖草地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9.
基于不同下垫面的农业干旱遥感监测方法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瑶瑶  崔霞  宋清洁  朱高峰 《草业科学》2017,34(12):2416-2427
干旱是我国农业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利用遥感手段监测农业干旱,针对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下垫面状况选取适用的监测指标,可以及时、有效地评估干旱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从而为各级政府部门制定防灾减灾政策提供重要的依据。本文总结了目前广泛应用的基于不同下垫面状况的农业干旱遥感监测方法,并将这些方法分为适用于裸露地表与低植被覆盖条件的监测方法、适用于中高植被覆盖条件的监测方法及适用于各种下垫面状况的综合监测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农业干旱遥感监测发展方向进行了研究与探讨:1)监测数据源由单一数据源向多源数据转变;2)监测指标由单一的气象监测指标向气象、卫星遥感与作物生理物理特征相结合的综合监测指标转变;3)逐步实现"3S"技术集成与数据共享。  相似文献   

10.
11.
李梦  胡容  蒲玉琳  张世熔  李婷  贾永霞  李云 《草地学报》2021,29(5):1025-1033
为明晰退化高寒沼泽湿地土壤氮矿化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本研究采用淹水培养法研究相对原生沼泽(RPM)向轻度退化沼泽(LDM)、中度退化沼泽(MDM)、重度退化沼泽(HDM)退化过程中土壤氮矿化特征及温度效应.结果表明:不同退化程度土壤铵态氮累积量、氨化速率和氮矿化势的大小都是MDM>RPM>LDM>HDM;退化沼泽土壤...  相似文献   

12.
翟星  王继燕  于冰  苏勇  杨莹辉 《草业科学》2021,38(3):544-553
若尔盖高原作为全国三大草原牧区之一,牧草资源丰富,但受放牧的影响,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相继出现了湿地和草地的退化、土地沙化等现象.为准确、快速估测若尔盖区域尺度放牧情况,合理安排人类活动,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数据与理论支持,本研究利用MODIS-NDVI数据,结合地面实测数据及气象数据,分别模拟了地上生物量及净初级生产力(a...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若尔盖地区浅层土壤持水量和有机碳关系,以若尔盖地区主要覆被类型(沼泽化草甸、非沼泽化草甸和天然林地)浅层(0~20 cm)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有机碳和水分特征,探究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最大持水量关系。结果表明:3种覆被类型浅层土壤总孔隙度、最大持水量和有机碳含量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沼泽化草甸土壤最大持水量最高(2 592.46 g·kg-1),是非沼泽化草甸和天然林地的4.0和1.9倍;沼泽化草甸土壤有机碳含量(416.11 g·kg-1)约为非沼泽化草甸和天然林地的4.2和2.7倍;若尔盖地区浅层土壤最大持水量与有机碳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2=0.92,P<0.01),每一种覆被类型土壤水碳也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3种覆被类型浅层土壤水碳拟合曲线斜率范围为4.11~7.43,天然林地最大,依次为非沼泽化草甸和沼泽化草甸。研究揭示该地区天然林地土壤最大持水量对有机碳含量变化最敏感,沼泽化草甸土壤水碳关系相对稳定。研究结果对科学判断全球变化背景下区域碳水功能评估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灭菌与否和不同含水量对玉米(Zea mays L.)青贮的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以阴干的全株玉米为试验原料,罐装后分别进行灭菌与不灭菌处理,处理后添加至四个梯度(25%,40%,55%,70%)的含水量。青贮42 d后取样分析样品的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和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不同含水量的青贮玉米发酵品质差异较大,但不同处理组间营养成分差异不显著;不灭菌组含水量为70%的玉米青贮发酵品质最佳,含水量为25%的青贮发酵品质最差;灭菌处理可以抑制所有微生物的繁殖;在有氧暴露过程中,不灭菌组含水量70%玉米青贮有氧稳定性高于含水量25%玉米青贮。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探讨添加剂和水分对苜蓿(Medicago sativa L.)青贮品质的影响,苜蓿经晾晒其原料含水量分别达到51.29%,58.9%和70%后,分别添加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蔗糖、纤维素酶、绍曼乳酸菌、亚芯乳酸菌及复合添加剂并制作青贮饲料,在室温条件下袋贮30天后开启,分析其青贮品质。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剂和晾晒处理均可以有效提高苜蓿青贮的发酵品质(P0.05)。当青贮原料含水量为51.29%时,植物乳杆菌+纤维素酶混合处理的改善效果最好;当青贮原料含水量为58.9%时,纤维素酶处理组和植物乳杆菌+蔗糖混合处理组效果最好;当青贮样品含水量在70%时,蔗糖处理组和植物乳杆菌+蔗糖处理组效果最佳。原料含水量越低,其青贮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6.
袁柱  孙彦  陆继肖  冯子蓉 《草地学报》2015,23(1):194-199
采用比色法测定5个不同品种苜蓿(Medicago sativa)在2种含水量与添加剂处理条件下青贮前后总皂苷含量,研究其总皂苷含量的变化规律,以期为苜蓿青贮质量安全方面提供一定的依据.结果表明:青贮前5个不同品种的苜蓿总皂苷含量在8.0~10.0 mg·g-1之间,其中‘402MF’含量最高,为9.93 mg·g-1,‘Dormancy 6'最低仅为8.27 mg·g-1,表现出遗传差异.青贮后的总皂苷含量显著高于青贮前(P < 0.05),青贮前后‘多叶'紫花苜蓿总皂苷含量相差最大,达5.82 mg·g-1.含水量高青贮总皂苷含量高于含水量低青贮(P < 0.05);而同一含水量青贮下植物乳杆菌剂和干酪乳杆菌剂总皂苷含量显著低于对照(P < 0.05),其中含水量高青贮下,‘多叶'紫花苜蓿变化最大,干酪乳杆菌添加剂比对照低20.6%.表明苜蓿青贮后会增加其总皂苷含量,高含水量青贮要比低含水量的青贮变化大.  相似文献   

17.
放牧强度对土壤物理性质影响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0  
在华北农牧交错带,研究放牧强度对新麦草人工草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土壤孔隙度和水分渗透率随之降低,而土壤容重则呈增加趋势.土壤表层(0~10cm)的物理特性对放牧强度的反应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