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温度和盐度对斜带石斑鱼幼鱼生长与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水温及盐度渐变和突变条件下斜带石斑鱼幼鱼的生长和存活情况.结果表明:1)斜带石斑鱼幼鱼在温度15—32℃的海水中均能存活和生长,最适温度范围为22~28℃.在突变条件下,斜带石斑鱼幼鱼在温度为14—32℃范围内48h的存活率均在92.5%以上,其中17~29℃的存活率为100%;在渐变条件下,温度为12—32℃范围内幼鱼存活率可达80%-95%.2)斜带石斑鱼幼鱼的盐度适宜范围是9~39.在突变条件下,斜带石斑鱼幼鱼在盐度为4—39范围内48h的存活率均在95%以上,盐度为0时不能存活;在渐变条件下,盐度为4~39范围内幼鱼存活率可达91%-1130%,其中盐度为14-39范围内幼鱼的存活率均在98%以上.  相似文献   

2.
淡水石斑鱼(Cichlasoma mangguense)为原产中美洲尼加拉瓜的慈鲷科鱼类。1996年广东、汀西一些养殖单位从台湾引入。淡水石斑龟为热带鱼类,适温范围在25—30℃之间,水温降至15℃时失去平衡,致死低温10℃、高温40℃。其具有耐低氧、生长快、抗病力强等优点,较适合有热水条件的工厂化养殖。为了研究淡水石斑鱼养殖技术,我们从2001年9月.2002年3月在通辽市早繁鱼苗试验场二口池塘中进行养殖试验,现将试验方法与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王红勇 《农村百事通》2010,(8):46-46,81
青石斑鱼俗名青斑,隶属鲈形目、鳍科、石斑鱼属,是暖水性近海底层名贵鱼类。广泛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国主要分布在南海及东海南部,其中南海较多。常年可捕获,以春、夏季为渔获  相似文献   

4.
<正>石斑鱼新品种珍珠龙胆2009年在市场上推广后,由于其具备一定的抗病能力及生长速度较快,再加上繁育、养殖及各饲料企业针对这一品种研发饲料的力度不断加大,使珍珠龙胆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增加,并逐渐成为石斑鱼市场的主要品种。随着珍珠龙胆的强势崛起,原本以青斑、老虎斑等品种为主的  相似文献   

5.
青石斑鱼配合饵料中脂肪节约蛋白质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在适宜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下降低蛋白含量的配合饵料对青石斑鱼生长的影响。试验设5组,在适宜蛋白南含量下设脂肪梯工9.87%和16.25%;在降低蛋白质含量下设脂肪梯度9.66%和16.04%;对照组投喂冰冻参科鱼类。在水温20.0-27.5℃,比重1.0185-1.0220的条件下,经35d的试验得出;青石斑鱼配合饵料中在一定范围内提高脂肪含量能使更多的蛋白质用于鱼体的生成,而不是作为能源物  相似文献   

6.
采用定点采样检测和重点区域重点检测的方法,调查了2014—2015年间海南岛主要石斑鱼养殖区刺激隐核虫病的发病情况和流行规律。结果显示,石斑鱼刺激隐核虫病总体发病率稍微降低,其中,点带石斑鱼、斜带石斑鱼、豹纹鳃棘鲈最容易寄生暴发刺激隐核虫病;从石斑鱼养殖区发病地理位置分析,刺激隐核虫病主要集中在文昌到万宁等东部沿海地区;从流行季节分析,当水温低于25℃时文昌至万宁沿海每年的春夏、秋冬之交均会大量发病,在琼海欧村、万宁港北均出现大量暴发而导致整塘死亡的个案。  相似文献   

7.
由于许多地方葡萄栽培密度大,田间通风透气不畅,加之果农在沟墒贮水的栽培,使葡萄根系发育不良.夏季一旦遇到连续暴雨,葡萄园就会爆发“气灼病”等病症,其根系死亡、果皮出现青斑、凹陷变褐,果粒脱落现象突出。  相似文献   

8.
石斑鱼Epinephelus人工繁殖研究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全世界约100个种的石斑鱼中,开展人工繁殖研究的至少有13个种。许多作者研究了石斑鱼的雌雄同体,雌性先熟及尾转化现象,并对其产卵习性,卵发生腑卫稚鱼的形态,生长发育进行生物学,生理生态学的研究,其中研究最多的是赤点石斑鱼E.akaara及巨石斑鱼E.tauvina。石斑鱼的要工育苗仍未能达到稳定地进行大批量生产的规模。存在的问题有3个;1.卵质不育;2.仔鱼的个体弱小,口径小,对开口饵料要求严惩;  相似文献   

9.
文中对来自江都,福建的白灵菇菌种.在不同温度,pH值。营养物质条件下菌丝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27.5℃时.低于22.5℃或超过30.0℃,菌丝生长明显战缓.在pH4.5—8.5范围内菌丝均可生长。但最适宜pH为6.9—7.7蛋白胨,白糖和硫酸锌利于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为研究不同运输温度和体外成熟时间对卵母细胞的影响,从屠宰场共采集894枚屠宰绵羊卵母细胞,分两批处理,一批分别处于10~15℃,20—25℃,30~35℃三种不同的运输温度;另一批通过16—18h,20—22h,24~26h,28~30h四种不同的体外成熟时间,后经体外受精观察其发育情况。结果发现:①在不同运输温度的卵母细胞中,温度为20~25℃时卵母细胞能够进行最好的发育,达到第一极体的卵母细胞为64.86%,达囊胚的卯母细胞为34.58%。②在不同体外成熟时间的卯母细胞中,时间为20—22h时卵母细胞能够最好的发育,达到第一极体的卵母细胞为62.79%,达囊胚卵母细胞为31.70%。  相似文献   

11.
对两种杂交石斑鱼子一代(青龙斑和虎龙斑)及其亲本(斜带石斑鱼、棕点石斑鱼和鞍带石斑鱼)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氧化酶Ⅰ(COⅠ)基因序列进行了测序分析。在15个样本中,同源序列片段(1551bp)中共检测到9个单倍型和249个核苷酸多态位点。序列差异分析和遗传距离比较结果显示,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88.1%-100%之间,无明显遗传分化。虎龙斑的2个COⅠ基因单倍型与母本棕点石斑鱼单倍型的同源性为99%和100%,而与父本鞍带石斑鱼的同源性均为88.1%。青龙斑的2个单倍型与母本斜带石斑鱼的3个单倍型的同源性在99.7%-100%之间,而与父本鞍带石斑鱼的同源性分别为89.3%和89.4%,结果表明两种杂交子一代在线粒体DNACOⅠ基因上严格遵循母性遗传规律。  相似文献   

12.
象山港海区石斑鱼网箱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几年的石班鱼网箱养殖试验表明,海水温度在8-30℃,密度在1.00以上的内湾浅海均适宜石斑鱼的生活。在适温季节里,一般生长规律可用平均生长速度公式k=0.02766W0^-0.3181表示;其体重与全长关系式为W=0.01653L^3.0205;并得出钢箱养殖密度以10kg/m^2为宜,最佳投饵次数为一天一次。  相似文献   

13.
一、变温管理 早上拉开草苫后.放风排湿半小时.然后紧闭棚室,将棚温迅速提高列28℃以上.温度上升到30℃时开始放小风.上午将温度控制在28—32℃,午后如果棚温继续升高,可加大放风量.将温度降到20-25℃。入夜后.前半夜将温度控制在18—20℃,后半夜将温度控制在14℃以下。  相似文献   

14.
温度对爆裂型玉米萌发和出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水分等条件适宜的条件下,沪爆1号种子发芽所需最低温度7—8℃,最适温度23—32℃,最高温度40℃,当温度≥8℃的有效积温达35℃以上时,种子萌发;达90℃以上时种子出苗.  相似文献   

15.
温、湿度对空心莲子草叶甲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温度25℃、空心莲子草叶甲卵、幼虫、蛹期最长分别为6.8.11和11.6d,最短为2.8,6和7.6d.3种虫态在5种温度下,随温度的提高,发育历期呈明显下降.成虫寿命比雄虫长.成虫产卵前期为1.5—5.0d,产卵期11.5-116.0d.产卵量为29-2636粒,平均为1295粒.相对湿度越大,卵的孵化率越高;在湿度22-28℃时,孵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高于28℃时,温度升高,孵化率减少;大于32℃时卵不发育。关键词  相似文献   

16.
用湿颗粒饲料(试验组饲料)与小杂鱼(对照组饲料)对点带石斑鱼进行为期65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点带石斑鱼的尾平均日增重差异不大,平均饲料系数分别为1.43、4.75,点带石斑鱼增重1kg所需饲料成本分别为8.01元和9.50元,试验组比对照组每公斤鱼增重节省饲料成本1.49元;试验组与对照组点带石斑鱼平均内脏比、平均丰满度、肌肉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等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萝卜是半耐寒性蔬菜,生长适宜温度在20℃左右,气温高于25℃时植株生长衰弱,6℃以下时生长缓慢。种子在2—3℃温度条件下就可发芽,但适宜温度为20~25℃。幼苗生长适温15—20℃,肉质根膨大适温18~20℃,肉质根膨大盛期所需昼夜温差为7~12℃,肉质根受冻温度2—一1℃。萝卜属中等光照强度的蔬菜,在叶片生长盛期和肉质根生长盛期,充足的光照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其生长期需水较多,但不同生育阶段有异,  相似文献   

18.
以日本海域捕获的宝石石斑鱼(Epinephelus areolatus)、黑边石斑鱼(E.fasciatus)、赤点石斑鱼(E.akaara)、尾纹九棘鲈(Cephalopholis urodeta)、蜂巢石斑鱼(E.merra)和纹波石斑鱼(E.ongus)成鱼为对象,比较其性腺发育和脑垂体结构以及垂体中FSHβ和LHβ免疫信号的分布。结果表明:宝石石斑鱼、黑边石斑鱼、赤点石斑鱼和尾纹九棘鲈性腺发育为未成熟阶段,蜂巢石斑鱼和纹波石斑鱼性腺发育为成熟阶段。6种石斑鱼的脑垂体位于间脑腹面,由神经垂体(NH)和腺垂体(AH)组成。腺垂体从左至右进一步细分为前外侧部(RPD)、中外侧部(PPD)和中间部(PI)。在宝石石斑鱼、赤点石斑鱼和纹波石斑鱼中NH结构被PPD隔开分为上下两部分,而在黑边石斑鱼、尾纹九棘鲈和蜂巢石斑鱼中NH为一个整体。6种石斑鱼脑垂体中FSHβ和LHβ细胞的免疫信号主要分布在PPD和PI区域,且FSHβ信号强度均较LHβ强,推断在石斑鱼性腺发育成熟前后,FSHβ较LHβ重要。为石斑鱼的资源保护及人工繁殖方面提供基础生物学资料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一、甘薯烂窖的原因 1.温度:温度低于9℃并保持一段时间.甘薯就会发生冷害。温度低于-2℃即发生冻害。受冷害和冻害的甘薯一般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开始发生腐烂。如果在入窖前受4—7℃冷害。入窖后15—40天就开始大量腐烂.如果在入窖后受冷害或冻害,则2月份后开始烂窖。高温同样对甘薯的贮藏不利。当窖温超过15℃时甘薯就容易发芽,发芽的甘薯不但消耗养分而且常常伴有高温发生.很容易感染病菌.因此甘薯贮藏期间保持窖的温度在10—15℃是安全贮藏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石斑鱼寄生鱼蛭的基本特征和生态防控。【方法】通过提取石斑鱼寄生鱼蛭遗传物质,构建COI、NDI、18s rDNA基因的系统发生树;在实验室条件下培养采自广东大亚湾的石斑鱼寄生鱼蛭,研究其生长发育等特征,从而确定该鱼蛭的分类地位、基本特征及其生活史;通过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和石斑鱼混养,开展石斑鱼寄生鱼蛭生态防控技术研究。【结果】石斑鱼寄生鱼蛭与菲律宾蛭(Zeylanicobdella arugamensis)生物学特征一致,可认定为同种。在实验室条件(温度25~27℃,盐度28.0‰,pH 7.5~8.0,溶氧量5.30~5.80 mg/L)下,石斑鱼寄生鱼蛭卵从产出到孵化出幼虫所需时间为10~11 d,以虎龙杂交斑(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pinephelus lanceolatus♂)为宿主,从幼虫到成虫产卵所需时间为9~11 d,完成1个完整的生活史周期需要19~22 d。石斑鱼寄生鱼蛭幼虫和成虫均不能在淡水长时间存活,最长存活时间分别为60和200 min。鱼蛭成虫在没有宿主的条件下,水体温度25~27℃,在盐度40.0‰、30.0‰、20.0‰和10.0‰下分别最长能存活12、14、18和19 d。鱼虾混养时,2种对虾对石斑鱼寄生鱼蛭均有清除能力,其中凡纳滨对虾对石斑鱼寄生鱼蛭的清除率最高,在24 h内清除率可达100%。【结论】本研究确定了广东大亚湾养殖石斑鱼的寄生鱼蛭为菲律宾蛭,其完整生活史为19~22 d;本试验条件下,菲律宾蛭幼虫和成虫在淡水中均不能存活超过200 min,故可以用淡水浸泡的方法清除该鱼蛭;在缺乏宿主的条件下,菲律宾蛭存活不超过20 d,故可以通过隔离宿主的办法使该鱼蛭自然消亡;凡纳滨对虾或斑节对虾与石斑鱼混养能主动摄食菲律宾蛭,将其清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