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形态特征  1 )成虫。体长 3mm左右 ,形似小蝉 ,全体淡黄白色。头部向前成钝圆锥形突出 ,有淡黄绿色纵条斑 2个。前翅黄白色 ,基部、中部和端部各有一条桔红色不规则斜斑纹 ,翅面散生若干红褐色小点。前胸背板中央有一淡色“山”形斑纹。 2 )卵。白色 ,长月牙形 ,表面光滑。3 )若虫。共 5龄 ,初孵若虫淡黄白色 ,随龄期增长体色渐变为黄色 ,羽化前前翅芽黄色加深 ,易识别。2 为害状 成虫、若虫在叶背刺吸汁液 ,被害叶正面呈现退绿斑点 ,严重时斑点密集成片 ,使全叶呈现苍白色 ,造成早期落叶。由于若虫及成虫均喜栖息于叶背中脉附近吸…  相似文献   

2.
二、梨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成虫体长6—7毫米,全体灰褐色或灰黑色。前翘与体同色,前缘有8—10组白色短斜纹,翅中央有一个白色小点是此虫的主要特征。卵扁椭圆形,直径不到1毫米,周缘扁平,中央微隆起,白色,半透明,孵化前透过卵壳可见小幼虫的黑色头壳。老熟幼虫粉红色或黄白色,10—14毫米。蛹褐色,第3—7腹节背面有两排小刺,腹末有八根钩刺。(图均见封二)  相似文献   

3.
<正>1形态特征1.1成虫白色,体长1315 mm。复眼黑褐色,口器短而纤细;胸部背面密布白色绒毛,多数个体腹部白色,无斑点,少数个体腹部黄色,上有黑点。雄成虫触角黑色,栉齿状;翅展2315 mm。复眼黑褐色,口器短而纤细;胸部背面密布白色绒毛,多数个体腹部白色,无斑点,少数个体腹部黄色,上有黑点。雄成虫触角黑色,栉齿状;翅展2334 mm,前翅散生黑褐色小斑点。雌成虫触角褐色,锯齿状;翅展3334 mm,前翅散生黑褐色小斑点。雌成虫触角褐色,锯齿状;翅展3344 mm,前翅纯白色,后翅通常为纯白色。1.2卵圆球形,直径约0.5 mm,初产卵浅黄绿色或浅绿色,后变灰绿色,孵化前变灰褐色,有较强的光泽。  相似文献   

4.
1 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4~6mm,雄虫略小,翅展10~12mm,黑色,触角9节;雌虫第1节黑色,2~9节褐色,雄虫淡黄色。头部密生微毛,中胸脊板有“X”形纹。膜翅透明,雌蜂翅棕灰色,前缘及翅脉黑色,胸部棕灰色,产卵器上有10个尖锐锯齿。雄蜂翅淡黄色,翅脉棕色,前、中胸、足污黄色。2)卵。乳白色,长0.8~1.0mm,宽0.6mm。3)幼虫。老熟幼虫9~10mm,黄白色,胸足3对,腹足7对,头褐色,体背暗红色。4)蛹。以老熟幼虫入土结茧化蛹,茧长约8mm,表面粘着土粒。蛹长6mm,前期淡黄色,后期黑色。  相似文献   

5.
<正>1桃红颈天牛1.1形态特征1)卵。椭圆形,乳白色,长约1.5 mm。2)幼虫。体长约50 mm,初龄乳白色,老熟幼虫黄白色,头部棕褐色,前胸背板为扁方形。3)蛹。裸蛹,体长26~36 mm,初为黄白色,羽化前变成黑色。4)成虫。体长28~37 mm、宽8~10 mm,虫体黑色,前胸背板颈部棕红色是其主要特点。前胸两侧各有1个侧刺突,背面有瘤状突起,雄虫前胸腹面密布黑点,触角长于  相似文献   

6.
<正>梨茎蜂又名折梢虫、截芽虫等,属膜翅目,茎蜂科。在梨产区均有危害,以干旱地区较为严重,新梢危害率往往在70%~80%,影响梨树正常生长。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9~10毫米,细长、黑色。前胸后缘两侧、翅基、后胸后部和足均为黄色。翅淡黄、半透明。雌虫腹内有锯状产卵器。卵长约1毫米,椭圆形,稍弯曲,乳白色、半透明。幼虫长约10毫米,初孵化时白色渐变淡黄色。头黄褐色。尾部上翘,形似"~"形。蛹体白色,离蛹,羽化前变黑色,复眼红色。  相似文献   

7.
桃小食心虫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形态特征1)成虫。全身淡灰褐色,雌虫体长7~8 mm,雄虫略小。前翅前缘中央处有1个近似三角形蓝黑色的大斑,后翅灰色。2)卵。淡红色,近孵化时呈暗红色,椭圆形,顶端环生"丫"形外长物。3)幼虫。初孵化幼虫乳白色。老熟幼虫体长13~16 mm,桃红色。越冬茧呈扁圆形,质地紧密,坚韧结实。夏茧呈纺锤形,质地疏松,一端有羽化孔,幼虫在其中化蛹。4)蛹。黄白色,体长6.5~8.6 mm,体壁光滑无刺。  相似文献   

8.
正1形态识别1.1卵体长0.3~0.4 mm,长椭圆形。乳白色至黄白色。孵化前呈红褐色。1.2幼虫初孵化幼虫乳白色,头部黄褐色,体背中间有紫红色斑点,腹足趾钩为单序环状。1.3蛹体长4~7 mm,纺锤形,初为黄褐色,羽化时蛹体及翅变为黑色,复眼呈暗黑色。1.4茧体长7~10 mm,褐色,长椭圆形。1.5成虫雌蛾体长4~7 mm,翅展13~15 mm,体黑褐色,有金属光泽,触角丝状,密被白色绒毛。复眼朱红色。下唇须发达,呈牛角状弯向内方,向前突出。前翅狭长,翅基部有半月形和椭圆形白斑。前后翅有长缘毛,后翅披针形。后足较长,胫节和跗节被黑色毛  相似文献   

9.
1虫体特征美国白蛾[Hlyphantria cuuea(Drury)l又名美国灯蛾、秋幕毛虫,属鳞翅目,灯蛾科,是世界性检疫害虫。初孵幼虫有吐丝结网、群居危害的习性,对果树林木等造成严重的危害。成虫白色中型蛾子.体长9~12mm。复眼黑褐色,口器短而纤细:胸部背面密布白色.多数个体腹部白色,无斑点.少数个体腹部黄色,上有黑点。雄成虫触角黑色,栉齿状:翅展23~34mm.前翅散生黑褐色小斑点。雌成虫触角褐色,锯齿状;翅展33~44mm,前翅纯白色,后翅通常为纯白色。  相似文献   

10.
葡萄园绿盲蝽重发原因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形态特征 绿盲蝽属半翅目,盲蝽科.若虫头、胸、腹均为浅绿色,密生黑色绒毛,翅芽顶部黑绿色,触角、足褐色.成虫呈长椭圆形,体长约5 mm,浅绿色,触角和足褐色,前胸背板深绿色,上有许多小黑点,小盾片上有2个黄色斑,前翅绿色,膜质部分为灰色,半透明,体背圆凸,胫节刺黑色.  相似文献   

11.
1 梨小食心虫(东方蛀果蛾、桃折心虫、梨 小) 1 2 4 3 1成虫2卵3幼虫4被害果剖面 梨小食心虫1.1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4.8~7毫米,翅展11~15毫米,体灰黑色,前翅前沿有8~10组短斜纹,前翅外缘有近10个黑斑点,翅中间有一白色斑点。卵椭圆形,扁平,中间稍隆起,乳白至淡黄色。幼虫小时,头及前胸背板黑色,老熟幼虫,体粉红色,头褐色,前 胸背板与体色相近,蛹褐色,长7毫米,腹部背面3~7节各有 2排短刺。 1.2 分布与寄主 分布于京…  相似文献   

12.
绿盲蝽属半翅目,盲蝽科。若虫头、胸、腹均为浅绿色,密生黑色绒毛,翅芽顶部黑绿色,触角、足褐色。成虫呈长椭圆形,体长约5mm,浅绿色,触角和足褐色,前胸背板深绿色,上有许多小黑点,小盾片上有2个黄色斑,前翅绿色,膜质部分为灰色,半透明,体背圆凸,胫节刺黑色。  相似文献   

13.
张建国 《果农之友》2003,(10):41-41
白粉虱,又名温室白粉虱,是大棚草莓和葡萄上常见的害虫。同时也对露地果树造成危害。由于该虫繁殖力强、速度快,种群数量大,形体小易于隐藏,给防治上造成很大难度。1危害症状白粉虱能对寄主植物造成多种危害。(1)成虫和若虫通过刺吸寄主植物吸食植物汁液,造成被害植株叶片褪绿变黄,萎焉甚至枯死。(2)在寄主植物上分泌蜜露,引起煤污病,污染叶片或果实,影响果实质量。2形态特征2.1成虫体形小、淡黄色,雌虫体长1~1.2毫米,翅展2~2.3毫米;雄虫较小,体长0.8~1毫米,翅展1.7~2毫米。翅膜质覆盖白色蜡粉。有趋嫩性,在寄主植物打顶以前。成虫总是随着…  相似文献   

14.
三十二、苹果黄蚜苹果黄蚜又名苹果蚜、绣线菊蚜、苹叶蚜,俗名腻虫、蜜虫、油旱.此虫在我省各果区普遍发生,干旱年份为害猖獗.寄主有苹果、梨、桃、李、杏、槟沙果、海棠、樱桃和山楂等果树.成虫和若虫都刺吸叶片汁液,被害叶向背面横卷,为害严重时新梢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此虫无翅胎生雌蚜体长约1.5毫米,黄色、黄绿色或绿色.蜜管中等长,圆柱形,末端渐细.头部、复眼和蜜管均呈黑色,触角基部淡黑色.有翅胎生雌蚜较无翅胎生雌蚜小,头胸部、蜜管黑色,腹部黄绿或绿色,两侧有黑斑,翅透明.  相似文献   

15.
<正>1形态特征1.1成虫体长58 mm,前翅前缘中部有一蓝黑色三角形大斑,翅基和中部有7簇黄褐或蓝褐色斜立鳞毛。后翅灰白色。1.2卵椭圆形,深红色。卵壳上有许多近似椭圆形的刻纹,顶部环生28 mm,前翅前缘中部有一蓝黑色三角形大斑,翅基和中部有7簇黄褐或蓝褐色斜立鳞毛。后翅灰白色。1.2卵椭圆形,深红色。卵壳上有许多近似椭圆形的刻纹,顶部环生23圈"Y"状毛刺。1.3幼虫成龄幼虫体长133圈"Y"状毛刺。1.3幼虫成龄幼虫体长1316 mm,头褐色,前胸背  相似文献   

16.
1龟蜡蚧长盾金小蜂 龟蜡蚧长盾金小蜂成虫体长1.8~2.4mm,翅展2.5~2.6mm,体黑色,具蓝色金属光泽,复眼黑色,触角膝状。前翅宽大,后翅狭小。卵椭圆形,乳白色,有卵柄。幼虫蛆形白色,活动能力差,只能在蚧虫卵堆中蠕动取食,一头幼虫可平均吃掉蚧虫卵688粒。  相似文献   

17.
<正>栗瘿蜂又叫栗瘤蜂,属膜翅目瘿蜂科,在我国各板栗产区几乎都有分布。发生严重的年份栗树受害株率可达100%。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2~3 mm,翅展4.5~5 mm,黑褐色,有金属光泽。头短而宽,触角丝状,基部两节黄褐色,其余为褐色。胸部膨大,背面光滑,前胸背板有4条纵线。两对翅白色透明,翅面有细毛。前翅翅脉褐色,无翅痣。足黄褐色,有腿节距,跗节端部黑色。产卵管褐色。仅有雌虫,无  相似文献   

18.
1形态特征1)成虫。体长8~10mm。体细长、黑色,有光泽。翅透明,翅脉黑褐色,雌虫腹部内有锯状产卵器。2)幼虫。体长8~11mm。头部淡褐色,体稍扁平,头胸下弯,尾端上翘。3)卵。椭圆形,白色,半透明,略弯曲。4)蛹。长7-10mm。初化蛹时为乳白色,渐变为黑色,复眼红色。茧棕黑色,膜状。  相似文献   

19.
王铤 《河北果树》2012,(6):16-16
<正>梨网蝽又名梨花网蝽,梨冠网蝽,梨军配虫,是危害梨树叶片的重要害虫之一,除危害梨外,还危害苹果、桃、李、杏、樱桃等果树。近几年在成都市主要桃产区大面积发生,危害严重,已成为桃的主要害虫。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3.3~3.5mm,扁平,暗褐色;头小、复眼暗黑色;触角丝状4节,翅上布满网状纹;前胸背板隆  相似文献   

20.
刘卫国 《果农之友》2003,(11):35-35
近几年蝽象已成为梨树的主要害虫,发生种类多,数量大。豫东梨区蝽象主要有茶翅蝽、斑须蝽、梨蝽和黄斑蝽等。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作物布局的变化,目前梨园蝽象发生和危害以茶翅蝽和斑须蝽为优势种,呈不断加重趋势,常常造成梨树幼果脱落和大量缩果,严重降低梨果品质和产量。1形态特征及区别茶翅蝽:又称“臭板虫”,成虫体长15毫米,体扁平茶褐色,带紫绿光泽,小盾片基缘有5个隐约的小斑,前胸背板前缘有4个黄色横列斑。卵短圆筒形,灰白色,常28粒并排在一起。若虫前胸背板两侧有刺突,腹部各节背面有黑斑。斑须蝽:成虫体长9~11.5毫米,体灰黄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