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采取塑盘育苗,研究夏玉米不同叶龄移栽的生长优势、增产效应及增产原因,为夏玉米工厂化育苗和进一步提高生产水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鲜食玉米营养丰富,是城乡人民十分喜爱的食品,近年辽西地区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为争取鲜食玉米及早上市,抢先占领市场,提高经济效益,早春塑盘育苗移栽技术值得推广。1.品种选择近年来辽西种植面积较大的鲜食玉米品种是富粘1号,株型紧凑,茎秆粗壮,籽粒皮薄金黄色,甜糯适宜,清香可口,出苗至采  相似文献   

3.
选用3个杂交玉米制种组合,针对杂交玉米制种过程中影响制种产量和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塑盘育苗移栽技术应用在杂交玉米制种中,不仅显著提高了制种的产量,有效解决了一直困扰制种产量难以大幅提高的瓶颈问题,而且对制种质量的提升也有明显作用。塑盘育苗移栽技术在洱源县杂交玉米制种中应用前景广阔,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玉米塑盘育苗定向栽培技术不仅可以使玉米早熟7-15天,还能解决了玉米生育期积温达不到足够高的温度,并且由于当地作物收割和播种时间较为紧张的矛盾也能得以解决。此项技术可以在苗棚等地使用,增加当地经济收入,根据气候,以少量的占地面积,系统的调控玉米育苗的各项指标,保证育苗的玉米能够又壮又齐。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生长的各个季节的气候,延长玉米的生育期,从而更有利于其他作物的套种,提高复种指数等。此技术还有利于使玉米的扬花期错过伏旱的天气,提高授粉等。所以,塑盘育苗定向栽培技术对玉米的播种与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减轻劳动强度,利于培育壮苗,促进玉米早发,为此,开展塑盘育苗试验。  相似文献   

6.
1 玉米塑料软盘简介 玉米塑料软盘育苗是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推出的一项新型农业技术措施,是玉米育苗技术上的又一次革新,塑盘长约60cm,宽约33cm,育苗孔深约4.5cm,呈锥形,每盘100孔。  相似文献   

7.
棉花塑盘育苗(又称微钵育苗)技术具有简便、高效、省工、节本等优点,且苗床面积大大减少,同时育苗过程也有所缩短,移栽的劳动强度明显降低,现在已被很多棉农采用.现将其操作技术介绍如下: 1.苗床选择:塑盘育苗的苗床应选择背风向阳、土质肥沃、排水方便、便于搬运、无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史的田块.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长阳县近年引进玉米塑盘育苗移栽技术获得成功,并在不同生态条件下进行示范,深受广大农民的好评。一、技术优势(一)生长优势在育苗下种时,营养土未受到人为或机械压力,直接盛于塑盘盘孔,疏松透气,根系生得快。2叶1心比较:塑盘育苗比营养钵育苗矮2厘米,根量多40%,假茎宽0.2厘米,叶色浓绿,矮壮敦实。塑盘苗栽到大田与土壤融合快,早5天~7天活棵,不象营养钵苗栽后有7天~10天的缓苗期,且根系扎得快,吸收能力强,增强了生长势能。后期雄穗抽齐时间塑盘苗2至3天,营养钵苗7天左右,直播10天以上。成熟期塑盘比营养钵苗早…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玉米塑盘育苗乳苗覆膜移栽的应用机理及其早熟增产节本的效果,提出了盘育乳苗覆膜移栽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石山地区甜玉米采用塑盘育苗移栽的方法,在育苗之前整理大田,做好移栽准备工作,整地施足基肥,覆土和盖地膜,待玉米苗4~5叶时带营养土移栽的高产栽培新技术。  相似文献   

11.
正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不仅能直接作为实物食用,还可以加工为副食品。玉米作为龙街镇的主要粮食作物,虽然种植的历史比较悠久,但对玉米的种植栽培技术一直在进一步的研究中,下面是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一些相关技术,期望给广大玉米种植户提供相关参考。龙街镇辖8个村民委员会,136个村民小组,6768户25822人,其中农户6086户,农业人口23799人。总面积360平方公里,水田面积1.89万亩,旱地0.74万亩。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  相似文献   

12.
夏玉米塑盘育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玉米采用塑盘育苗移栽技术,可比直播早熟7-10d,有效解决了玉米生育期积温不足,两料作物争时争地的矛盾。克服了传统营养钵育苗制钵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移栽运输困难等弊端。同时,选择增产潜力大的中晚熟品种,适时育苗,培育壮苗,并通过规范化的栽培可比直播增产883.5 kg/hm2,增幅18%。  相似文献   

13.
玉米肥床育苗新技术是根据水稻肥床旱育秧原理,利用深厚、疏松、肥沃的苗床,在塑料小棚中育苗,于5叶期移栽到地膜覆盖的大田中.与地膜直播比,有利播期前移,提高整齐度.与钵育移栽比,优势相仿,但省去制钵、运输用工.与塑盘乳育相比,省去塑盘成本,解决秧龄弹性过小.我市从1999年开始研究,并经沈高、姜堰等镇示范,均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4.
沿江地区春玉米不同种植方式的生育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春玉米营养钵苗+地膜、塑盘苗+地膜、营养钵育苗移栽、地膜直播4种方式进行对比试验,研究了春玉米不同种植方式对植株的生育进程、株高增长、叶片生长、群体叶面积消长、干物质积累、植株性状以及产量和产量构成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菜用玉米系指利用糯玉米收青穗,作蔬菜用,这是近几年来开发的一种新的蔬菜品种.菜用玉米营养丰富,食味好,易消化,深受人们喜爱.通过提早播种、塑盘育苗、双膜栽培、合理密植等多种栽培手段,使菜用玉米比常规玉米上市期提早15~30d,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从品种选择、播期安排、塑盘育苗、苗床准备、播种、苗床管理、移栽、田间管理等方面总结了鲜食糯玉米早春塑盘育苗移栽技术,以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玉米综合增产技术的大面积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阳肥实施玉米综合增产技术大面积推广项目,即在全县全面推广“优良品种包衣剂、保温栽培微膜盖、科学配方专用肥、塑盘育苗两段栽、化控培土抗倒伏、病虫草害综合防”的玉米综合高产配套技术,取得良好效果。项目实施4年累计面积3.80万hm^2,单产比项目实施前3年平均单产增1095kg,增29.2%,共增加粮食4161万kg,增加总产值4993.20万元,农民获得净效益3994.56万元。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优化,鲜食玉米在生活中所占份额日渐增加,市场需求随之攀升,农民种植效益得到增加,生产前景广阔。通过玉米塑盘营养钵育苗,对大田采取地膜覆盖移栽钵苗等技术的研究、示范推广,有效地提高玉米鲜食品质、早熟和产量、实实在在为农民增加了经济收入。农民种植鲜食玉米可获纯收入36 895.0元/hm2。  相似文献   

19.
玉米塑盘育苗可在较小的环境下进行,根据节令,适时调控温、水、肥,保征苗齐、苗壮。能够充分利用生长季节,延长玉米生育期,有利于套种,提高复种指数。可比直播提前10~15d成熟,有利于扬花期避过伏旱,提高授粉,促进穗大粒多,抗倒伏,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20.
育苗技术对花椰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花椰菜大棚塑盘育苗、工厂育苗以及大棚土壤育苗(常规育苗对照)三种育苗技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花椰菜大棚塑盘育苗和工厂育苗有利于种子出苗,成苗率高;定植后具有成活快、僵苗少、生长势强等优点。产量和出口商品率分别较对照(常规育苗)增加11.83%、17.37%和11.27%、21.65%,经济效益分别增加77.55元/667m^2、73.73元/667m^2。在目前花椰菜种植规模较小(散户为主)条件下,选择大棚塑盘育苗方法最为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