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由集壶菌属癌肿病菌(Synchytriumendobioticum)刺激所引起的癌肿病,是世界上许多种植马铃薯的国家在马铃薯上的一种重要病害。1895年匈牙利最先报导这个病害。从那时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发现了马铃薯癌肿病,并认为是马铃薯上一种主要病害。  相似文献   

2.
1979年全省农作物病虫害普查发现马铃薯癌肿病。至今此病不断扩展蔓延,分布范围和发病面积都在逐年增大。1979年普查时有两州4县,14个公社到1986年此病已扩展到9县32区82乡。根据病情蔓延的速度,我认为应该组织科技队伍,对云南马铃薯栽种区作一次彻底普查划出疫区非疫区。在疫区设好检疫卡,严格把好检疫关,严禁疫区的马铃薯、泥土、粪便  相似文献   

3.
Nienhaus和Stille1966年报道,从被马铃薯X病毒(PVX)系统感染的马铃薯植株上发育出来的癌肿病菌孢子囊释放的游动孢子,能将该病毒传播到其它植株上。然而,在接种之前,游动孢子与病毒的悬浮液在试管内混合,使游动孢子与病毒微粒相接触,并不会发生病毒的传播。自从Nien-haus和Stille报导壶菌属的马铃薯癌肿病菌能作为马铃薯X病毒传播的媒介后,这已被广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癌肿病,自1979年8月在四川省美姑县发现之后,从1980年开始,我们在开展普查查清疫情的同时,针对病区自然条件的特点,进行了抗癌品种、三唑酮农药防治试验及综合防治技术的应用推广。兹将试验示范推广情况整理于下。材料和方法1.抗癌品种比较试验先后征集54个马铃薯品种,在美姑县重病区通过抗癌性观察,选出抗癌高产薯种,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加工厂的污水及其废料可能成为马铃薯癌肿病扩散的根源。马铃薯洗净加工后在沉淀池澄清水中有生命的病原菌的游动孢子囊的比重为1.3—1.4,它们随同土粒沉淀到池底。游动孢子囊一般要在50—30度的条件下经过5—40昼夜死掉,沉淀物除必需消毒外,并可用来做堆肥。但在20度以下温  相似文献   

6.
解剖学从幼小的癌瘤或较老癌瘤的周围部分的横切面可以看到位于中央的一股维管束和由皮层组织所形成的一条宽带,在皮层组织的周围细胞内窝藏着病原菌的休眠孢子。未经碰坏的表皮是由柔嫩的细胞组成,这些细胞长宽相等或在辐射方向较长。虽然偶尔可明显地看到有由木栓细胞组成的长的或短的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癌肿病是世界性为害马铃薯生产的严重病害,许多国家都规定为进口和对内植检对象,亦是我国内外植检对象。1895年匈牙利首先作了报道,先后发生于欧、美、亚、非、大洋等5洲50个国家。使病区马铃薯种植业遭受严重损害,公认为毁灭性病害。英、美、加、苏等许多国家植病工作者对病原生理生化、生理小种、发病与环境、品种抗感性,病原在土中存活、检疫手段、土壤消毒、防治技术等方面,都有不少研究和应用成效的报道。  相似文献   

8.
利用来自马铃薯癌肿病疫区的薯块进行工业加工时,癌肿病的游动孢子囊也随薯块及土壤一起带进工厂。在加工过程中,病原菌转移到堆集场地上、填坑中、污水管、污水沟、薯渣等里面(特·西·叶弗来米阔,1976)。积累在这些地方的病原菌,造成随同废物一起扩散病原体的危险,其中最主要的是污水和薯渣。调查契尔诺维茨省加工疫区马铃薯的契  相似文献   

9.
涂锐 《植物医生》2004,17(3):28-30
马铃薯癌肿病(Potato wart)又名黑瘤病、黑痂病,群众俗称"疙瘩洋芋".病菌(属鞭毛菌亚门真菌)以休眠孢子囊在病组织内或随病残体遗落在土壤中越冬.休眠孢子囊抗逆性很强,可在土壤中存活25 a左右,遇适宜的条件,萌发产生游动孢子和合子,从寄主表皮细胞侵入.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癌肿病是1912年引入北美洲东部地区的一种欧洲的马铃薯病害。在北美洲仅局限于宾夕瓦尼亚州、马里兰州和弗吉尼亚州西部的某些局部地区。马铃薯癌肿病一般只发生在小块的田园中或一些马铃薯生产上不大重要的少数单独的地区。然而,它在纽  相似文献   

11.
在马铃薯癌肿病病原菌的发育史中,形成休眠孢子囊是由于不利因子(变动的气候条件、缺乏寄主、应用化学药品等)影响的一种保护性反应。休眠孢子囊按照生理学的成熟等级分为一年的、二年的和多年的。当条件最适宜而无寄主时,个别孢子囊在土壤中达10—30年而不失去活性(M.Pratt,1976)。实验室测定病原体活性多半采用质壁分离法,该方法由苏联的研究家们提出,其依据是:活的原生质比较易于渗水而对溶质有阻留作用(克·耶·沙利阔夫,1951,1954;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癌肿病综防措施的推广陈永康,王小可,李世才,王成华(四川省植物检疫站610041)(四川省凉山州植保站)勒舍沙且,廖启茂,姐罗,姚锡平(四川省昭觉县植保站)(四川省美姑县植保站)阿说所布,阿海赤哈(四川省越西县植保站)马铃薯癌肿病,被许多国家和...  相似文献   

13.
陈永康  兰顺海 《植物检疫》1989,3(2):116-118
马铃薯是美姑县首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6万亩左右,收成好坏对当地彝族人民生产生活关系极大。1979年发现马铃薯癌肿病,大面积危害损失常在30~40%,重病地基本无收,薯块病组织大量消耗养料,不能积蓄淀粉,大大地降低了食用、  相似文献   

14.
永善县是云南省、昭通地区马铃薯癌肿病发病中心之一。70年代初就有零星发生,1984年达到高峰,该年全县发生112个乡,面积达8683亩,损失率在30%左右。近几年通过推广优良抗癌马铃薯品种,品比4号,77—克实单选一号,4043—①,马铃薯癌肿发生面积逐步减少,1985年发生面积为6467亩,1986年为3054亩,1987年为2893亩。马铃薯癌肿发生最早最严重的马楠区,1987年基本上全部种植了抗癌品种,亩产量平均在2000kg 以上,较当地感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赫章、威宁两县以马铃薯为主食,其产量仅次于玉米,居第二位。近几年由于马铃薯癌肿病的严重为害,使一些群众惶恐不安,忧心忡忡,因为这将关系到他们的温饱问题。威宁县植保站曾于1981、1982年按照云南“湿度线”区划,用马铃薯癌肿病调查分布划线的方法对该县境内进行了选点调查,结果均无发现马铃薯癌肿病。1986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癌肿病[Synchytrium endo-bioticum(Schilb.)Perc.]是危害马铃薯生产的严重病害,被许多国家列为检疫对象。亦是我国禁止进口和内检对象,经普查,四川省有4个地、市、州,17个县,157个乡的44917.7亩薯地发生了此病,产量一般损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癌肿病发病原因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涂锐 《植物医生》2004,17(2):40-42
马铃薯癌肿病(Potato wart)又名黑瘤病、黑痂病.被当地群众称为"疙瘩洋芋",是一种危险性、毁灭性的真菌病害,属国际国内植物检疫对象.植株感病后,块茎不能食用,同时也不能用作饲料,给马铃薯生产造成极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8.
进一步较系统地研究了马铃薯癌肿病的生物学特性、宏观与微观危害特征及在我国的病害发展。对马铃薯块茎休眠芽癌肿病的早期(潜伏期)诊断、土壤休眠孢子囊及其活力测定等快速检测方法与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取得预期结果。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癌肿病的发生将有100年的历史了。此病原最初以不明显的方式发生于英国,或许还发生于欧州的其它地方的一些茄科植物上。把马铃薯引入欧洲,英国起了重要的作用。上个世纪曾用了很大的力量于马铃碧育种和将新品种输往世界各地,使马铃薯癌肿病菌在马铃薯上得到了新的和更适合的寄主品种。但英国的环境对它的发展和致病力并不特别适宜。由于墨西哥暖流的影响,温暖的冬天使得在马铃薯上的生命力强的游动孢子大量发芽,于是减少了  相似文献   

20.
云南昭通苹果早期落叶病流行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苹果早期落叶病是影响苹果生产的重大病害,据报道苹果早期落叶病是褐斑病[Marssonina coronaria(Ell.et Davis)Davis]、斑点落叶病(Alternaria mali Roberts)、灰斑病(Phyllosticta pirinaSacc.)等多种病害的统称。通过在云南昭通系统调查影响苹果早期落叶病的主导因素品种及栽培模式,检测和统计病原菌种类及数量,调查早期落叶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结果表明云南昭通苹果产区早期落叶病主要包括由M.coronaria引起的褐斑病和由A.mali引起的斑点落叶病,没有发现由P.pirina引起的灰斑病和其他病害。早期落叶病发病时间与品种关系密切,‘金帅’从5月下旬开始发病,8月初为发病高峰,9月底病害结束。‘红富士’则5月中旬开始发病,8月底达到发病高峰,10月底结束。不同品种和栽培方式对早期落叶病的发生程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