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舍镇某养鸭户饲养肉鸭3000羽,16日龄(元月25日)开始发病。病鸭精神萎顿,不愿走动,缩颈,共济失调。18日龄陆续发生死亡,到我们出诊时(元月28日)已死亡320羽。该养户用环丙沙星治疗未有明显效果,由于当时正值我国部分地区禽流感流行之际,该养户担心自己的肉鸭暴发了禽流感,遂请求出诊。经过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验,确诊为传染性浆膜炎。经过药物治疗病情得到控制,病程约13天,共死亡肉鸭1261羽,死亡率高达42%。 相似文献
2.
<正>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全身浆膜面发生纤维性炎病为特征。对养鸭业危害严重,是规模化内养鸭场重点防治的疫病之一。一、发病情况本病主要以2~3周龄鸭最易感。1周龄内和8周龄以上不易感染发病。近一段时间此病在我地呈流行趋势,个别鸭群的感染率、死亡率高的可达80%死上。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寒冷季节发病较多,本病主要经呼 相似文献
3.
肉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巴氏杆菌引起的主要侵害小鸭的传染病,亦称鸭疫巴氏杆菌病。本病是肉鸭养殖业中的主要疾病,急性型发作的特点是发病迅速,高的发病率以及出现神经症状,由于高死亡率、体重下降以及淘汰,造成很大经济损失。1流行情况1~8周龄的肉鸭都易自然... 相似文献
4.
5.
肉鸭传染性浆膜炎是一种条件性疾病,与鸭舍内卫生条件差以及各种不良因素应激等有关,该文介绍肉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生、诊断及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7.
肉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县城乡结合部的广大农村,利用其得天独厚的水源优势,大力发展肉鸭养殖,现已形成年出栏肉鸭300万只的规模,但由于广大养殖户普遍存在鸭舍简陋,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鸭舍潮湿,不注意消毒等现象,造成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生和蔓延,给广大养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现根据我站十余年来对该病的诊断、防治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肉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可分为急性、慢性和败血性三种、主要侵害1~4周龄的鸭。其特征是纤维素心包炎、气囊炎、干酪性输卵管炎、脑膜炎、关节炎及麻痹,一旦发病,传染性很快,死亡率高、给养鸭户造成极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1999年 6月下旬 ,金湖县某鸭场饲养的樱桃谷商品代肉鸭共计 4883只 ,暴发鸭传染性浆膜炎 (又称鸭疫巴氏杆菌病 ) ,共引起 3 0 5 2只肉鸭发病、死亡 2 2 2 9只 ,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为 62 4 %和 73 %。发病率和病死率之高为金湖县养鸭史上所罕见。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调查1996年 6月下旬 ,某鸭场从江苏省六合县 2炕坊分 3批购进 4883只樱桃谷商品代肉鸭 ,其中第 1,3批来自同一炕坊 ,第 2批 70 0只来自另 1炕坊。 1周内雏鸭基本正常 ,从 8日龄起 ,第 1,3批的肉鸭开始有少量的出现不吃 ,精神差 ,卧地不愿行走 ,拉黄绿… 相似文献
10.
11.
鸭肉产品是广受人们青睐的肉类产品之一,鸭肉内蕴含丰富的蛋白质以及营养元素,是人们日常餐桌中常见的肉类产品。随着我国食品市场的持续性发展以及鸭肉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多,肉鸭养殖过程中的安全性及疾病防范工作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近年来,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已经成为制约养鸭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疫病之一。该文主要分析肉鸭传染性浆膜炎的临床特征,就肉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治方法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保障我国鸭肉产品的流通安全性及区域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巴氏杆菌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其发病率可达90%,死亡率为5%~8%,是危害鸭和其他家禽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本文对一例肉鸭传染性浆膜炎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1997年8月以来,在我市养鸭户中不断发生鸭的以下痢和神经失调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经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兽医门诊及其化验室检验,综合诊断为鸭传染性浆膜炎,其病原为鸭疫巴氏杆菌。1流行情况据中心门诊统计,1997年8月至1998年11月,先后在1... 相似文献
14.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新鸭病或鸭败血病,是由鸭疫巴氏杆菌引起的侵害雏鸭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是肉鸭养殖业中的主要疾病,发病鸭群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病程也较短,发病率最高可达90%以上,死亡率在5%~80%之间,其中以2~3周龄鸭最易感,1周龄内和8周龄以上不易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15.
16.
以氟苯尼考治疗鸭传染性浆膜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新鸭病或鸭败皿病。该病由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性疾病。近几年江西省大部分县市均有发生,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是危害养鸭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该病的临床表现特点为缩颈,眼鼻有分泌物,拉黄绿色稀便,全身发抖,共济失调和抽搐;病发特点为广泛性纤维素性炎症。2002年10月,笔者应用氟苯尼考对一典型病例进行治疗,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19.
自 2 0 0 0年 6月以来 ,兰溪市兰江镇下余养鸭专业村许多蛋鸭在进入产蛋高峰期后 ,发生一种以产蛋率锐减为特征的新疾病。该病发病急 ,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无效 ,用鸡减蛋综合征 ( EDS76V)灭活苗免疫预防也未能有效保护。后经浙江省农科院病毒室病料及血样鉴定 ,确诊为非 EDSV引起的鸭传染性减蛋症。现介绍如下 :1 发病情况 兰溪市兰江镇下余养鸭专业村有 2 0 0多养鸭专业户。 2 0 0 0年 6月 ,有 2户养鸭户的蛋鸭在 3d内由产蛋率 93%下降到 2 0 %~ 30 % ,畸形蛋、沙壳蛋增多 ,鸭群精神状态基本正常 ,增加维生素、Ca等营养元素后 ,仍未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