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鸭病毒性肝炎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雏鸭以肝脏呈现出血性炎症为特征的急性烈性传染病。本病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病鸭临诊表现为角弓反张,病理变化为肝炎和出血。本病常给养鸭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病毒有三个血清型,即Ⅰ、Ⅱ、Ⅲ型。我国流行的鸭肝炎病毒为血清Ⅰ型,主要特征为病鸭肝脏肿大,有出血斑点和神经症状。在新疫区,本病的死亡率很高,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
鸭脑炎病鉴别诊断与防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永坤  田慧芳 《中国家禽》2003,25(15):3-5,11,12
在鸭传染病中,以脑组织炎症为主要病理变化的有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鸭大肠杆菌性脑炎、鸭病毒性肝炎和鸭病毒性脑炎,此四种疫病的鉴别诊断,必须从流行病学、特征性症状和病变,以及实验室病原微生物分离与鉴定和血清学试验进行,而防制则需采用有效的疫苗和切实的免疫措施。  相似文献   

3.
对成都市郊区5个商品肉鸭场的以神经症状为特征的发病鸭群进行了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大肠杆菌性脑炎。比对24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对阿米卡星高度敏感,对其它抗菌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而且还存在多重耐药现象。选择敏感药物有效地控制了本病在发病鸭场的流行。  相似文献   

4.
对成都市郊区5个商品肉鸭场的以神经症状为特征的发病鸭群进行了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大肠杆菌性脑炎.比对24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对阿米卡星高度敏感,对其它抗菌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而且还存在多重耐药现象.选择敏感药物有效地控制了本病在发病鸭场的流行.  相似文献   

5.
鸭疫里默氏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断及防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某鸭场发生了一起20日龄雏鸭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嗜睡、缩颈、拉稀及神经症状为特点的疫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变观察及病原分离鉴定为鸭疫里默氏菌和鸭大肠杆菌混合感染,针对分离菌作药敏试验,用对分离菌敏感的药物治疗及采取综合性的防制措施后,疫情很快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6.
鸭病毒性脑炎(暂定)病原分离与鉴定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以腹泻和腿麻痹为主要症状的康贝尔鸭肝、脾中分离到1株病毒。该病毒能适应于鸡胚、鸭胚,胚接种后不死亡,但有出血点。小鸭人工感染病毒后出现与自然病例相似的症状,并能回收到病毒。电镜观察病毒主要呈球形,有囊膜,大小约为30nm;病毒有3种结构蛋白,VP1(17KD)、VP2(41KD)和VP3(50KD),其中VP3为主要结构蛋白,病毒核酸为单链RNA。  相似文献   

7.
雏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us hepatitis,DVH)是由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ds Virus,DHV)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由Levine等(1949)最先在美国长岛白色北京鸭群中发现,并于1950年首次用鸡胚分离出鸭肝炎病毒。1953年以后,本病一 蔓延至世界许多养鸭地区。我国黄均建等(1963)首次报道了上海某些鸭场于1958年秋和1962年春发生该病。王平等(1980)在北京地区首次分离上炎病毒。郭玉璞等证实我国当地流行的DVH多为I型肝炎病毒所引起的。随后研制出DVH的弱毒苗和相应的卵黄抗体,使该病得到了一定程度控制,但最近随着我省养鸭业的发展,该病仍时有流行。对我省养鸭业造成亚重威胁。1999年,我省某市禽业公司雏鸭发生一起以肝脏出血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及病理解剖观察、病原分离诊断为鸭病毒性肝炎,并通过免疫卵黄液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有效地控制了本病继续发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一种从鸭新分离的黄病毒研究初报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从以产蛋下降为主的樱桃谷种鸭以及出现神经症状的雏鸭各分离出1株病毒,分别命名为BZ株和LC株.该2株病毒对SPF鸡胚和健康鸭胚均能产生相同的病变,分离病毒不能凝集鸡、鸭、鹅、鸽等的红细胞,在鸭胚成纤维细胞(DEF)能够产生典型的细胞病变(CPE),电镜下观察到约50 nm的病毒粒子.病理组织学研究表明,二者在临床上均可导致脑组织危害,表现为脑膜水肿、血管充血和皮质层神经胶质细胞增生等.血清学检测表明,分离病毒与禽流感病毒(AIV)、鸭瘟病毒(DEV)、新城疫病毒(NDV)等病原无交叉.生物学特性鉴定该病原为有囊膜单股RNA病毒.利用不同禽病的特异性引物分别进行PCR或RT-PCR,均未扩增出特异条带.设计随机引物进行RT-PCR,扩增出基因片段,利用GenBank进行Blast同源比较,结果发现,分离病毒与以色列火鸡脑膜脑炎病毒(Israelturkey meningo-encephlitis virus,TMEV)和在马来西亚发现的Tembumu病毒至少在2段基因上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属于黄病毒属.测序表明,分离病毒与Tembumu病毒的非结构蛋白(NS5基因)和囊膜蛋白(E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6.7%~90.2%和87.0%~91.8%,与TMEV的NS5基因和E基因的同源性为72.4%~73.2%和72.7%~72.8%.2分离株之间E基因和NS5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均为99.5%.血清中和试验表明,BZ株阳性血清可以中和LC病毒,因此证实二者可能是同一种病毒.综合以上研究,建议将该病命名为"鸭病毒性脑炎"(Duck viral encephalitis disease).  相似文献   

9.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传播迅速和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主要特征为肝脏肿大,有出血斑点和神经症状。在新疫区,本病的死亡率很高,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鸭病毒性肝炎 (DVH)病是雏鸭的一种迅速传播和高致死性传染病 ,以突然发病 ,运动失调 ,神经症状和迅速死亡为特征。对养鸭业造成很大经济损失 ,现将对该病的诊断鉴定及防治简介如下 ,以供养殖业主及各界同仁共同探讨。1流行病学调查及症状本病多发生在三周以内的雏鸭 ,最早  相似文献   

11.
鸭病毒性肝炎诊治及病原血清型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就四川省泸县某鸭场一次雏鸭暴发以急性死亡、肝脏出血为特征的传染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分离鉴定,确诊为雏鸭病毒性肝炎。利用鸭胚分离到的病毒株,经血清学中和试验证明为鸭病毒性肝炎Ⅰ型。 1 流行病学调查及病理剖检 泸县某养鸭场饲养天府肉鸭4500只,雏鸭饲养至6日龄开始出现死亡,一个星期内雏鸭死亡1200余只。发病初期雏鸭为突然死亡,后期病鸭表现精神不振,常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某养鸭场送检的7-17日龄疑似鸭瘟的病、死雏鸭进行了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及动物回归实验。结果显示:送检鸭和试验鸭皆表现出典型的鸭瘟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经组织病原分离及病毒中和试验、PCR试验、免疫保护试验,鉴定得出所分离的病原为鸭瘟病毒。临床采用鸭瘟弱毒疫苗紧急接种,获得了好的防制效果。  相似文献   

13.
1997年夏,白湖某农场饲养的10250只18日龄雏鸭发生以下痢、跛行及神经症状为特征的疾病,根据流行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雏鸭副伤寒病.经药物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该病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us hepatitis,DVH)是雏鸭的一种高度致死性的病毒性传染病,以发病急、传染快、病程短、死亡率高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痉挛抽搐和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病理变化以肝脏肿大和出血为DVH特征性病变,DVH严重影响养鸭业的发展。引起DVH的病毒有3个血清型,即Ⅰ、Ⅱ、Ⅲ型。Ⅰ型(古典型)鸭肝炎病毒最  相似文献   

15.
鸭病毒性肝炎多流行于冬、春季节,是鸭急性接触性传播病。主要以运动失调、转圈、双脚痉挛向后踢,头向后背等神经症状为特征。本病的病程急促,发病急,传播快,常在发病后3~4天内死亡。但仅是流行于鸭雏期的急性传染病,故又称雏鸭病毒性肝炎,尤其1~2周龄雏鸭最易感。本病发病多,其中个  相似文献   

16.
一种新发现的鸭病毒性肿头出血症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对1998年以来在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和云南省等养鸭省份发生的一种以鸭头肿胀、眼结膜充血出血、全身皮肤广泛性出血、肝肿胀呈土黄色并伴有出血斑点、体温43℃以上、排草绿色稀粪等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观察、病理组织学检查、病原分离鉴定、人工感染试验、电镜观察、防治试验,确诊为一种新病,暂时将其命名为“鸭病毒性肿头出血症(Duck viral swollenhead haemorrhagic disease)”。用鸭胚原代成纤维细胞自不同地区病死鸭分离到12株抗原性一致的病毒,病毒粒子呈球形或椭圆形,直径约80nm,无囊膜,核酸为RNA,不凝集鸡、鸭、鹅、鸽、黄牛、水牛及猪的红细胞,在pH4.0~8.0稳定,对氯仿有抵抗力,与鸭瘟病毒和鸭病毒性肝炎病毒无抗原相关性,琼脂扩散试验证实与番鸭细小病毒、禽流感病毒、鸡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禽病毒性关节炎病毒和鹅副黏病毒无抗原相关性。分离毒经口服、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和滴鼻途径感染鸭均能成功复制出与临床病例一致的症状和病变,而不能感染SPF鸡(鸡胚)和鹅。制备的超免疫血清和康复鸭血清具有良好紧急预防和治疗效果,利用病死鸭内脏制备的组织灭活疫苗和分离毒制备的油剂灭活疫苗具有良好预防效果。根据分离病毒特性建议将分离毒划归呼肠孤病毒科。  相似文献   

17.
李军 《四川草原》2010,(4):43-43,58
<正>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具有明显的神经症状和肝脏肿大、表面呈斑点状出血为特征。主要侵害6周  相似文献   

18.
鸭病毒性肝炎(Duckviral hepatitis,DVH)是由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us。DH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具有明显的神经症状和肝脏肿大、表面呈斑点状出血为特征。主要侵害6周龄以内雏鸭,尤以2日龄至3周龄的雏鸭最为易感.成年鸭有抵抗力,不同日龄的雏鸭发病后,死亡率有所不同。有的高达95%,有的低于15%。耐过的鸭成为僵鸭。生长和发育受到阻碍。  相似文献   

19.
雏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刘深廷(山东省莱西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66611)近几年,沽河、五龙河流域的鸭场和养鸭户在春季的育雏鸭群中流行一种以气喘、拉稀及脚软并伴有神经症状为特征的疾病,该病传播快,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对该病...  相似文献   

20.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雏鸭的一种传播迅速并且致死性极高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危害4-10日龄雏鸭,死亡率高达95%。主要特征为肝脏肿大,有出血斑点和神经症状。病毒抵抗力强,在自然环境中可较长时间存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