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筛选出双孢蘑菇菌种菌丝长势较好、生长速度快、颜色较白、污染率低的培养基配方,以高粱粒为主要原料,再加上少量麦粒和辅料为培养基,对双孢蘑菇菌种的原种和栽培种进行不同培养基配方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培养效果较好的原种培养基配方为配方A(麦粒32.5%,高粱粒65.0%,石膏1.0%,轻质碳酸钙1.5%,灭菌土封面)和配方C...  相似文献   

2.
双孢蘑菇野生种质杂交育种研究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建立双孢蘑菇野生种质杂交育种技术平台,选育出具有适应性强的高产优质双孢蘑菇杂交品种,应用双孢蘑菇同核不育株间的杂交育种技术,进行国内外野生菌株间及野生菌株与栽培菌株间的配对杂交。结果表明:双孢蘑菇四孢变种菌株的同核不育株分离比率最大,达92.6%;传统栽培菌株分离的同核不育株分离比率较小,仅8.7%。单孢分离的同核不育株菌落形态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中杂交菌株分离的同核不育株菌落形态类型变化较多,传统栽培菌株的变化较少。四川野生菌株分离的同核不育株与国外野生菌株及国内栽培菌株分离的同核不育株间均可杂交,进一步证实四川分离的野生菌株是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双孢蘑菇野生种质。  相似文献   

3.
复配杀菌剂对双孢蘑菇疣孢霉病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决单一药剂的长期使用使致病菌产生抗药性及复配剂对双孢蘑菇疣孢霉病的防治问题,以双孢蘑菇疣孢霉为检测菌,对21种复配杀菌剂进行了实验室平板药效检测试验,并筛选对疣孢霉抑制力强的药剂组合进行菇床应用验证。结果显示,对疣孢霉病的防治效果和对双孢蘑菇生长的影响,不同复配杀菌剂存在很大差异,其中用4000倍与4800倍的复配杀菌剂(25%腐霉·福美双可湿性粉剂+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体积比1:1)和4000倍的复配杀菌剂(40%多·福可湿性粉剂+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体积比1:1)处理覆土材料,对防治疣孢霉病均有较好的实效,且对蘑菇的菌丝生长与子实体发育无不良影响,生产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球孢白僵菌不同菌株酯酶同工酶酶谱与RAPD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球孢白僵菌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通过酯酶同工酶技术及RAPD-PCR技术,对实验室保存的15株球孢白僵菌,从蛋白水平与分子水平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酯酶同工酶酶谱所显示的菌株间的相似性范围在0.125~1.000,而应用RAPD技术所得到的菌株间的相似性范围在0.4848~0.8848,酯酶同工酶酶谱所表现出的遗传差异性要大于RAPD谱带的差异性。可见球孢白僵菌种间存在着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稻、麦秸秆工厂化栽培双孢蘑菇的理化性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稻、麦秸秆工厂化栽培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的差异,以60%稻草配方和100%麦草配方的培养料为栽培基质,研究发菌料在工厂化栽培双孢蘑菇过程中的p H、电导率、含水量、灰分、碳氮含量、C/N等理化性质及木质纤维素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100%麦草配方相比,60%稻草配方栽培双孢蘑菇的培养料电导率、灰分含量较低,而第二潮菇后的碳氮含量迅速升高。三潮菇结束后,60%稻草配方的培养料纤维素与木质素的降解率低于100%麦草配方,而半纤维素的降解率差异不大。研究初步探明了稻、麦秸秆在双孢蘑菇栽培过程中的理化性质差异,为进一步利用稻秸秆工厂化栽培双孢蘑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研究以废棉种植草菇的菇渣为主要原料,设计双孢蘑菇的堆肥配方并在工厂化条件下种植。[方法]通过在堆肥期和栽培期样品采集,从培养料理化性质、木质纤维素含量及相关降解酶酶活、蘑菇生物学效率等方面,探究该菇渣培养料栽培双孢蘑菇的可行性。[结果]结果表明:以废棉基质为主的草菇菇渣含氮量1.8%以上,本试验配方二次发酵结束后含氮量达2.37%;在堆肥阶段,有62.03%的纤维素被利用,39.2%的木质素被利用;在发菌阶段,有29.32%的半纤维素被利用,木聚糖酶活性呈上升趋势,有21.38%木质素被利用,漆酶活性在发菌阶段达到最高,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与其相关降解酶变化呈正相关;在出菇阶段,各组分利用率均有所下降,有15.38%的纤维素被利用,有19.60%的半纤维素被利用,9.54%木质素被利用,相关降解酶活性变化与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变化呈正相关。双孢蘑菇产量为22.48 kg/m2,生物学转化率达51.38%,表明以草菇菇渣为主要原料,添加豆粕、石膏、黍杆的配方生产双孢蘑菇效果良好。[结论]本试验获得了高效高产的以草菇菇渣为主要原料生产双孢蘑菇的配方,达到了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图4 表5 参31)  相似文献   

7.
通过重点走访食用菌产业部门分管部门、菌包加工企业及典型种植户等方式,对兵团第六师双孢蘑菇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本地区双孢蘑菇的栽培已初具规模,但存在栽培技术水平低、菌种生产单位较少、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并从加大双孢蘑菇规模化生产、菌种科研攻关、技术培训和制定栽培技术标准等方面对兵团第六师双孢蘑菇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优化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覆土技术,以泥炭为覆土材料,研究泥炭覆土搅拌时间对覆土物理结构以及对双孢蘑菇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证实,随搅拌时间的延长,泥炭覆土充气孔隙度降低,容重增加。充气孔隙度与双孢蘑菇产量高度正相关,但是与双孢蘑菇子实体大小及商品菇率高度负相关;覆土容重与双孢蘑菇产量高度负相关,但是与双孢蘑菇子实体大小及商品菇率高度正相关。搅拌时间较短的覆土(5~20 min),双孢蘑菇总产量较高,且每潮菇产量更均匀,更有利于工厂化生产。搅拌时间较长的覆土(40~120 min),双孢蘑菇子实体较大,但是会降低双孢蘑菇的总产量以及影响每潮菇产量的均匀性。本试验条件下泥炭覆土最适搅拌时间为10 min,双孢蘑菇3潮菇总产量34.5 kg/m~2,商品菇产量27 kg/m~2。研究初步揭示覆土物理结构对双孢蘑菇产量及质量的影响,为优化覆土技术及筛选优质覆土材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抚香一号是辽宁省抚顺特产科学研究所依据生物学、遗传学理论,选用长白山优良野生香菇菌株与当地栽培品种A3-3为亲本,采用单孢远缘杂交方式选育出的香菇新品种.该菌株1994年组配成功.通过与亲本间拮抗反应与酯酶同工酶谱测定,确定其为双亲杂交所得新菌株.1995-1997年,通过出菇试验筛选与复选试验.1998年在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地试种栽培,表现遗传性状稳定、经济性状优良、抗杂能力强、产量高、菇质优.2002年8月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列入辽宁省政府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开发推广项目.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北京地区的秸秆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将其应用于双孢蘑菇栽培领域作为生产资源。在传统双孢蘑菇麦草配方的基础上,分别添加玉米秸、菇渣代替部分麦草,以干燥称重法、凯氏定氮法、灼烧重量法等对3个不同配方双孢蘑菇栽培期培养料的理化性状进行分析,以DGGE技术分析细菌群落特征。添加玉米秸、菇渣后,培养料的含水量、含碳量有所提高;培养料的含氮量越高其产量也越高,产量高低依次为传统麦草配方>玉米秸配方>菇渣配方。不同配方栽培时期共有的优势菌有高温单孢菌属(Thermomonospora sp.)、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微小杆菌属(Microvirga sp.);在原基形成时不可培养细菌(b13)占有绝对优势,可能与原基形成有关;全麦草配方的细菌群落演替最慢。传统麦草配方具有良好的理化性状和稳定的细菌群落,玉米秸、菇渣代替部分麦草的配方仍需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1.
G. Hahne  H. Lörz 《Plant Breeding》1987,99(4):330-332
Embryogenic callus cultures of barley (Hordeum vulgare L.) were frozen in the presence of a cryoprotector and subsequentjy stored in liquid nitrogen. After thawing, a high percentage of cultures resumed growth after a lag-period of 2–4 weeks. Plant regeneration was achieved at a frequency comparable to that observed in control cultures.  相似文献   

12.
施氮水平对优质稻产量、品质及稻米Hg、As、Cd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优质稻桂小占为材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空白,低肥(75 kg/hm2)、中肥(150 kg/hm2)、高肥(225 kg/hm2)4种施氮量对水稻产量、稻米品质和食用安全性(稻米Hg、As、C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施氮量低于150 kg/hm2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水稻有效穗数显著增加,从而显著提高水稻产量,而当施氮量超过150 kg/hm2时,增产效果不显著。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出糙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和蛋白质含量也逐渐增加,而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则有所降低。其中出糙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在高肥、中肥、低肥3种施肥处理下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中肥、高肥水平下的垩白粒率、垩白度无显著差异,并均显著低于低肥处理。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在不同施氮水平间的变化最大,各肥料处理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施氮量的提高对稻米中Hg含量的影响不明显,但可导致As、Cd含量的升高,其中稻米Cd含量在高肥与中肥水平下的差异显著,As含量在各施氮水平处理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此试验条件下,适量的增施氮肥,有利于优质稻获得高产并将稻米品质提升到较高水平;通过降低施肥量可减少稻米对As、Cd的吸收和积累,提高食用安全性。在优质稻栽培过程中应适量增加氮肥,施氮水平以不超过15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3.
过量施氮、降雨变率大和水氮耦合差是渭北旱地春玉米生产中氮肥高效利用的主要难题。构建渭北旱地不同降雨状况下春玉米临界氮稀释曲线,分析采用氮营养指数NNI诊断和评价旱地玉米氮素营养状况的可行性,为实现旱地玉米因雨合理施氮提供理论依据。以郑单958和陕单8806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施氮量处理, 2016—2017年5个施氮量处理分别为0、75、150、270和360 kg hm-2, 2018—2019年施氮量调整为0、90、180、270和360 kg hm–2,文中依次用N0、N1、N2、N3、N4表示。其中2016年和2018年降水状况表现为穗期多雨,花粒期干旱; 2017年和2019年降水状况表现为穗期干旱,花粒期多雨,利用4年田间定位施氮试验数据构建并验证2种降雨状况下旱地春玉米临界氮稀释曲线模型。结果表明:(1)增施氮肥显著提高了旱地春玉米地上部生物量和植株含氮量,不同施氮量处理间差异显著。2种降雨状况下春玉米临界氮浓度和地上部生物量均符合幂指数关系,但模型参数之间存在差异(a.穗期多雨:Nc=35.98DM–0.35;b.穗期干旱:Nc=35.04DM–0.23)。模型拟合的植株氮浓度和实际氮浓度线性相关,穗期多雨年RMSE和n–RMSE分别为1.03、5.75%,穗期干旱年分别为1.53、6.78%,模型均具有较好稳定性。(2)在试验施氮量范围内,不同生育时期NNI随氮肥用量增加而增大,不同降雨状况下最佳施氮量存在差异。渭北旱地玉米最适施氮方案为基施氮肥150~180kghm–2,穗期多雨年追施氮肥45~75kghm–2。(3)氮营养指数NNI与相对吸氮量(RNupt)、相对地上部生物量(RDW)和相对产量(RY)均极显著相关,穗期多雨年NNI为1.02时, RY获得最大值,为0.95;穗期干旱年NNI为1.08时, RY获得最大值,为0.92。本研究建立的旱地玉米临界氮稀释曲线和氮营养指数,能够精准预测2种降雨状况下旱地春玉米拔节期至完熟期的氮素营养状况,对玉米生育季氮诊断及指导精确施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磷素对不同大豆品种籽粒异黄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索磷素对不同大豆品种籽粒异黄酮含量的影响,寻找不同基因型大豆品种最佳施磷水平,以期提高大豆籽粒异黄酮的含量,改善其品质。选用‘黑农48’(高蛋白品种)、‘黑农37’(中间型品种)、‘黑农44’(高油品种)3个大豆品种作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在每kg土壤施N和K2O各为0.033 g基础上,设P1、P2、P3、P4 4个P处理(即每kg土壤分别施P2O5 0、0.033、0.067、0.100 g)。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大豆品种籽粒总异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同一品种P2处理大豆总异黄酮含量显著高于P1、P3、P4处理,‘黑农37’、‘黑农44’、‘黑农48’3个品种大豆P2处理大豆总异黄酮含量分别比对照组增加3.7%、4.3%、3.8%;不同品种同一处理都是‘黑农44’总异黄酮含量最高;在12个处理组合中‘黑农44’P2处理总异黄酮含量最高,3个大豆品种异黄酮含量在品种间和施磷处理间差异显著。施磷对3个大豆品种异黄酮含量有影响,适宜的施磷量有利于提高大豆籽粒异黄酮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在大田条件下,以多穗型小麦‘烟农19’和大穗型小麦‘兰考矮早8’两个不同穗型的冬小麦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及氮肥基追比例对小麦营养器官花前贮藏同化物再运转,花后同化物输入籽粒量,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水平在225~300 kg/hm2范围内,多穗型小麦‘烟农19’和大穗型麦‘兰考矮早8’籽粒产量的形成均以花后绿色器官光合同化为主,其次才是花前积累干物质的再动员分配。大穗型品种‘兰考矮早8’籽粒产量的形成较多穗型品种‘烟农19’更依赖于花后绿色器官同化,积累干物质再运转分配只占籽粒产量的15%左右。两种穗型品种小麦花前贮存物质再动员分配对籽粒产量的贡献都随着氮肥后移而降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运转物质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呈降低趋势。综合物质运转和产量表现,‘烟农19’施氮量300 kg/hm2,基追比例5:5时较适宜;‘兰考矮早8’施氮量262.5 kg/hm2,氮肥基追比例7:3时较适宜。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内蒙古燕山丘陵区不同水肥管理条件对春玉米籽粒灌浆特性、氮素利用和产量的影响。以京单128为供试品种,采用不施氮(N0)、农民常规施氮+漫灌(CK)、农民常规施氮+膜下滴灌(DI)、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施氮(WF)4种水肥管理方式,并对其进行了对比研究。连续2年试验结果表明,在籽粒灌浆特性方面,WF处理表现最优,能有效延长灌浆期、提高灌浆速率,持续灌浆期较对照平均延长4.4 d,平均灌浆速率提高19.5%,且灌浆速率、灌浆时间均与籽粒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在氮素利用方面,氮肥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率以及氮肥生理利用率均以WF处理最高、DI处理次之、CK处理最低,其中WF处理氮肥利用率最高达到了60.8%,平均值较对照处理(CK)提高了33.4个百分点;在产量方面,各处理表现为:WFDICKN0,WF处理较对照平均增产47.1%。综合分析,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施氮(WF)模式较适宜在该地区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电子束辐射对玉米及陆地棉花粉萌发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电子束辐照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为电子束辐射诱变育种提供实验基础。对‘京糯28’玉米花粉和陆地棉花粉进行不同剂量的电子束辐照,在液体培养基中对辐照的花粉进行培养,观察并统计二者的花粉萌发率。玉米‘京糯28’花粉在200~600 Gy辐射剂量范围内花粉萌发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以600 Gy辐射剂量的萌发率最高;而陆地棉在300~1000 Gy辐射剂量范围内花粉的萌发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在50 h后对其花粉进行培养时,各辐照组的花粉萌发率均高于对照组。电子束辐照剂量在200~600 Gy范围内对‘京糯28’玉米花粉萌发率有促进作用,在300~1000 Gy范围内对陆地棉花粉萌发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陆地棉花粉生活力。  相似文献   

18.
不同保藏温度及光照条件对北冬虫夏草菌种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实验模拟常见自然条件,以白昼散射光、夜晚黑暗,10/5℃、15/10℃、20/15℃、25/20℃等不同昼夜温度,30天、60天、90天等不同保藏时间为实验组,以4℃恒温、昼夜黑暗及30天、60天、90天为对照组,比较观察各菌种在平板培养基上萌发速度、菌丝生长状况、菌落形态及角变率、转扩液体菌种、栽培出草等情况。结果表明,菌种质量保藏较好的条件依次为10/5℃ 30天>15/10℃ 30天>4℃(黑暗)30天>20/15℃ 30天>4℃(黑暗)60天>10/5℃ 60天>25/20℃ 30天;说明一定条件下采用白昼散射光、昼夜10/5℃及15/10℃、保藏30天优于传统冰箱保藏。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目前农村劳动力缺乏,探讨南方麦区种植方式和氮肥施用水平对优质高筋‘西科麦6号’小麦品种产量和效益的影响,为广大农户选择适宜种植方式及施肥技术,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南方麦区常用的开沟条播、撬窝点播以及人工撒播3种种植模式和不同氮素水平的产量效应和增收效益。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方式、不同氮素水平以及种植模式和氮素的互作都会对‘西科麦6号’叶片的SPAD值、净光合速率Pn、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增产收益产生不同影响。3种种植方式的最大SPAD值都出现在开花期,开沟条播出现在氮处理N3水平,SPAD值为60.1;撬窝点播氮处理N2水平时最大,SPAD值62.3;人工撒播氮处理在N4时,SPAD值62.8最大。净光合速率最大值为开沟条播,氮素水平N4处理时的灌浆前期为高,达19.5 μmol/(m2·s);以撬窝点播高光合速率持续时间较长。3种种植方式在试验中,以撬窝点播和氮素水平N3结合产量最高,达到8962.07 kg/hm2;其次为开沟条播和N3结合,产量为8791.39 kg/hm2;人工撒播产量较低,和氮处理N4的结合仅为8594.76 kg/hm2。而扣除投入成本后,净增收益为:人工撒播>开沟条播>撬窝点播。研究认为,广大农户在种植‘西科麦6号’时,为提高小麦产量可采用撬窝点播种植模式;而要以较少投入获得较高收益则可采用人工撒播种植小麦。  相似文献   

20.
Storage of sugarbeet polle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ummary To develop the technology for long-term pollen preservation, sugarbeet pollen was collected from plants grown in the greenhouse and in the field, and was stored 1 day to 1 year at 5, -18, and -196°C. Pollen containing about 12% moisture was successfully stored in liquid nitrogen (LN2) up to 1 year; this pollen effected fertilization of male-sterile flowers as well as freshly collected pollen. Germination of the resultant seed was good and not different from seed from fresh pollinations. Pollen stored at -18°C for 1 year did not result in as much seed set as fresh pollen, and 1 year at 5°C was essentially lethal. In vitro pollen germination served as a post-storage viability measure, provided the pollen was hydrated before germination. The methods tested in these experiments provided a relatively simple, reliable, and inexpensive means for preservation of sugarbeet pollen for breeding purposes and for preservation of genetic resources.Joint contribu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Research Service, USDA, and the Beet Sugar Development Found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