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杞柳瘿蚊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杞柳瘿蚊(Rhbdophaga salics Schrank)是沿淮地区和黄河流域的一种危害杞柳的重要害虫。笔者通过对该虫的室内饲养观察和田间调查,掌握了其主要的生物学特性,并对其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虫在沿淮地区1年发生5代,以幼虫在当年生被害杞柳柳条上的虫瘿内越冬。第一、二代幼虫发生盛期分别为4月和5月上旬,应作为防治的重点时期。防治试验所使用的四种药剂中,啶虫脒对杞柳瘿蚊的室内毒力最高,LC50为9.1105 mg?L-1,乐斯本的毒力最低;药后7d吡虫啉和啶虫脒对杞柳瘿蚊的田间防效都能达到50%以上,是田间防治杞柳瘿蚊的较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2.
杞柳瘿蚊(Rhbdophaga salics Schrank)是沿淮地区和黄河流域的一种危害杞柳的重要害虫。通过对该虫的室内饲养观察和田间调查,掌握了其主要的生物学特性,并对其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该虫在沿淮地区1年发生5代,以幼虫在当年生被害杞柳柳条上的虫瘿内越冬。第一、二代幼虫发生盛期分别为4月和5月上旬,应作为防治的重点时期。防治试验所使用的4种药剂中,啶虫脒对杞柳瘿蚊的室内毒力最高,LC50为9.1105mg/L,乐斯本的毒力最低;药后7天吡虫啉和啶虫脒对杞柳瘿蚊的田间防效都能达到50%以上,是田间防治杞柳瘿蚊的较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3.
柑桔花蕾蛆又称柑桔瘿蚊,花蛆、花包虫,属双翅瘿蚊科,是柑桔花期的主要害虫。幼虫为害花蕾,在花蕾子房周围取食,蕾内组织被破坏,花蕾膨大变硬变短,形如灯笼,不能开放,以致脱落。花蛆以老熟幼虫越冬,开春化蛹,来年始花期出土羽化为在虫,在虫产卵于花蕾内,卵孵化为幼虫:再度为害,造在花数减少。据我县山岔、瓦又坡等柑桔园两年内抽样调检,被害率达21~25%,严重影响柑桔产量。鉴于目前对防治花蕾蛆的时期、药剂等难以掌握,因此我们于1986年开展了柑桔花蕾蛆的防治试验,目的在于指导柑桔生产,减少损失。现将试验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大豆造桥虫(豆尺蠖)症状:以幼虫咬食豆叶,可将叶片吃成洞或缺刻,甚至吃光叶片,引起落花落荚。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冬耕田地,减少虫源;在成虫羽化初期,采用黑光灯或糖醋盆诱杀成虫;结合农事操作,摘除卵块以及新筛网状被害叶,带出田外深埋;利用幼虫的假死性,摇动豆株,使幼虫掉到地上集中消灭;及时清除杂草和田间落叶,消灭部分越冬蛹;保护和利用小造桥虫绒茧蜂、青翅  相似文献   

5.
<正>经过长期的物种进化,林木害虫对越冬环境的适应能力不断增强,不过越冬习性因虫而异,卵、幼虫、蛹、成虫、若虫等多种越冬虫态并存,越冬场所复杂多样。笔者经过多年的观察、调查,在分析各类害虫越冬习性的基础上,提出常见林木害虫冬季综合防控技术,以供参考。一、越冬习性常见林木害虫越冬方式主要有以下4种:1.以卵越冬(1)刺吸式害虫。主要有青桐木虱、蚜虫类(雪松长足大蚜、栗大  相似文献   

6.
涿县种植水稻有悠久的历史。近几年来因为螟虫的为害产量损失在5%—30%,严重地块白穗和秕穗率在41%—48%。为此我们对此虫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初步结果介绍如下:一、生活习性:越冬幼虫五月中旬开始化蛹,部分已羽化为成虫,五月下旬为化蛹盛期,蛹期十二天半;六月上旬为羽化盛期,直至六月二十日仍有个别羽化者,羽化期前  相似文献   

7.
2010年中国草地螟轻发年份的新特点与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娟  姜玉英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8):273-281
为揭示草地螟在中国北方农牧区发生危害的年度间变化规律,探明轻发年份的成因和警示意义,通过10个主发省份多个监测点规范连续、广泛系统的测报调查及历史数据比对,得出以下结论:2010年草地螟发生面积是第三个暴发周期以来最小的一年,在这一轻发年份中,出现了山西北部一代成虫集中迁入、二代幼虫局部成灾,新疆阿勒泰地区首见二代幼虫和越冬茧等新的特点。分析讨论了2010年北方大部农牧区草地螟轻发的主要原因有:2009年境内越冬虫源量少,2010年春季无大规模境外虫源迁入,且大部地区气候和生态条件不适于草地螟的发生。重点指出了境外虫源和小生境条件对山西等地草地螟异常发生的影响,新疆阿勒泰地区发现二代幼虫和越冬茧的意义,虫源保留地对草地螟种群延续的作用以及在轻发年份加强监测和研究工作的理由。  相似文献   

8.
为了阐明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 (Herbst)]体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在其各虫态间的变化关系,以期为该虫的综合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试验采用微量滴度酶标板法,分别对其10d龄和20d龄幼虫、蛹及成虫体内AChE的生化及毒理学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赤拟谷盗各虫态AChE酶源蛋白含量、酶活力和比活力差异显著,酶源蛋白含量从低到高依次为:10d龄幼虫<20d龄幼虫<成虫<蛹;AChE活力和比活力依次为:成虫<蛹<10d龄幼虫<20d龄幼虫。酶动力学分析发现,AChE米氏常数Km值大小依次为:蛹<成虫<10d龄幼虫<20d龄幼虫,但成虫和蛹之间的差异不显著。此外,幼虫AChE的最大反应速度Vmax亦显著高于成虫和蛹。通过对幼虫AChE离体抑制作用测定表明,毒扁豆碱、马拉氧磷和西维因对20d龄幼虫的抑制中浓度I50均高于10d龄幼虫,说明20d龄幼虫体内的AChE对3种抑制剂的抑制作用更不敏感。  相似文献   

9.
斑雅尺蛾Apocolotois arnoldiaria(Oberlhiir)在辽宁朝阳危害水腊绿篱.该虫在朝阳市每年1代,以蛹在枯枝叶内越夏,以卵在寄主枝干上越冬.5月份是幼虫为害期,也是最佳的防治时期.采用人工、生化、化防措施均有效控制其危害.又因该虫在权威资料中没有幼虫及寄主的记载,连雌成虫是否有翅都没有记录.本文比较详细地描述了雌成虫、幼虫、卵的特征及寄主树.  相似文献   

10.
旨在为乐山稻区稻水象甲的检疫防控提供依据,采用田间调查的方法研究稻水象甲种群动态和危害规律,用线性回归法分析成虫危害程度与幼虫数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稻水象甲在乐山地区1年发生1代,越冬代成虫迁入稻田时期不一致,且其产卵期长,幼虫发育、化蛹和羽化时期极不整齐,各虫态交叉现象明显。稻水象甲越冬成虫主要分布在离稻田10 m范围内的坡地和树荫下0~5 cm浅土中,其中树荫下的越冬虫量最大。开春后平均温度达12℃以上,越冬成虫逐渐复苏并取食周边寄主。调查表明,乐山地区共有5个县(区)发生稻水象甲疫情,涉及乡镇73个,发生面积约8000 hm2。  相似文献   

11.
气候变化对临沂小麦越冬期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研究气候变化对临沂小麦越冬期的变化影响,合理应对气候变化,提高当地小麦生产能力,利用临沂气象台1981—2010年小麦发育期观测资料和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临沂小麦越冬期期间各气象因素和越冬期变化特征,并利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影响小麦越冬期的主要气象因子。结果表明:临沂市小麦越冬期间各种气象要素也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1981—2010年临沂冬小麦越冬期日平均气温平均升高0.3℃/10 a,升温趋势较为明显;降水量的平均变化倾向率为-2.8 mm/10 a,有减少趋势;越冬期日照时数的平均变化倾向率为-32.9 h/10 a,有明显减少趋势。临沂小麦越冬开始期平均推迟1.5 d/10 a,返青期平均提前1.6 d/10 a,导致整个越冬期平均缩短3.3 d/10 a;期间日照时数的变化是影响越冬期的主要气象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枣食芽象甲越冬幼虫的空间分布和抽样技术,为该虫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应用8种聚集度指标、Taylor幂法则和Iwao线性回归分析法,对枣食芽象甲越冬幼虫在枣园土壤中的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枣食芽象甲越冬幼虫的空间分布呈聚集分布,种群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且聚集是由环境因素或者自身的聚集习性引起的;根据Iwao m*-m关系的序贯抽样决策模型确定了枣食芽象甲越冬幼虫的序贯抽样模型和最适理论抽样公式;当枣食芽象甲幼虫防治阈值为30头/株,10株调查枣树虫口密度大于342头,则需采取措施及时进行防治。本研究建立的序贯抽样模型和最适理论抽样公式可用于该象甲越冬幼虫调查、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3.
昆虫越冬虫态及耐寒策略概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昆虫作为生物界种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类群之一,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种提高耐寒能力和适应低温变化的策略,以度过不良环境、完成生活史和繁衍后代。为了全面深入了解昆虫的越冬耐寒性特点,本研究总结了昆虫的越冬虫态和昆虫在行为及生理生化方面的耐寒策略。重点分析归纳了昆虫如何调节体内含水量、形成体内冰核物质、改变代谢途径、积累抗冻小分子物质、产生与耐寒相关的蛋白、构成抗冻物质系统以抵御寒冷的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未来昆虫耐寒性研究提供了详细全面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科学评估气候变化对中国产区苹果安全越冬的影响,结合现有成果提出了分别表征果树初冬低温伤害风险、冬季持续性低温伤害风险、冬季极端低温危害风险和脱驯化期的低温伤害风险4个农业气象指标,利用1961—2015年中国苹果主产区的气象资料,分黄土高原、环渤海湾、黄河故道、西南高地和新疆5个产区,评估了气候变化对苹果安全越冬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苹果产区越冬期升温明显,霜冻日数和极端低温事件发生频次显著减少。初冬首次低温与初霜日间隔缩短导致渤海湾北部产区、黄河故道及北疆苹果的初冬低温伤害风险增加。越冬期持续性低温伤害风险和极端低温危害风险总体降低,特别是中高纬度表现明显,而黄土高原和新疆产区的极端低温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较大。同时黄土高原、辽宁、川西和北疆等产区苹果脱驯化期的低温伤害风险有所增加。总体上,苹果深度休眠期的冬季极端低温和持续性低温冻害风险有所降低,而初冬和脱驯化期低温冻害风险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品种三角梅的低温适应能力,以2年生健康成熟的‘巴西紫’、‘花叶大红’、‘绿樱’、‘云南紫’、‘珍珠白’、‘柠檬黄’和‘中国红’7种三角梅为试验材料,测定其在自然越冬过程中的丙二醛(MDA)、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超氧自由基(O2·-)产生速率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三角梅的MDA、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和H2O2含量在自然越冬期间的变化趋势显著不同,‘柠檬黄’的脯氨酸含量随着温度降低而逐渐降低;‘绿樱’和‘巴西紫’随着自然温度变化出现先降低后升高。‘巴西紫’、‘花叶大红’、‘绿樱’和‘云南紫’的H2O2含量在越冬期间均随着温度降低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然后又降低。‘云南紫’的P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而‘中国红’的POD活性则表现为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逐渐降低。因此,不同的三角梅品种间的低温适应力存在极大差异,‘中国红’、‘巴西紫’和‘柠檬黄’表现了较强的低温适应能力;‘绿樱’、‘云南紫’低温抵抗能力稍弱,但也正常完成越冬;而‘花叶大红’和‘珍珠白’则需要通过落叶来适应越冬期间的低温环境。  相似文献   

16.
塑料温棚在星洲红鱼安全越冬与提早繁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永春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4):403-407
本实验主要是对星洲红鱼的温室大棚安全越冬和亲鱼的早春繁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温室大棚进行保温,可以使棚内的平均气温和水温分别保持在28.3℃和25.2℃以上,分别比室外温度高出8.1℃和6.1℃,亲鱼越冬期间成活率93.7%,比室外越冬池的82.9%提高13.0%;棚内温度高而稳定增加了星洲红鱼的性腺生长发育积温,性腺由入温棚时(1月份上旬)的第Ⅲ期,成熟度0.98%,经温棚内强化培育40-50d,2月中旬达成熟的第Ⅳ期,成熟度为3.12%,繁殖积温1280.5℃.d,而自然环境中星洲红鱼性腺在4月中下旬才能达到成熟,繁殖积温需2198.7℃.d ,减少41.8%,使其繁殖时间提前了2个月,为延长星洲红鱼的养殖时间增加产量提供了保障。棚内产后亲鱼,经40d左右产后强化培育,4月上旬再次达成熟,1#温棚和3#温棚在2-4月间比露天池多生产100万尾鱼苗量,增加60.6%。  相似文献   

17.
The study investigated the cultivars of non‐obligatorily requiring vernalization plant Festulolium braunii and assessed the influence of non‐hardy reproductive and hardy vegetative structures on overwintering effect.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taking into account systemic relations between these types of structures. The results show the cultivars differ according to the percentage of headed and overwintered plants, when the cultivars with the most abundant heading – ‘Felopa’ and ‘Sulino’ – are also better at overwintering.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heading and overwintering characteristics was also observed, what seemed to be a rather new finding. It can be explained by systemic effect: non‐hardy later reproductive structures induce the post‐generative regrowth of vegetative shoots, which during shorter days halt development and become potentially hardy. More detailed interpretation is also provided including discussion of causal mechanisms of the detected phenomenon. The authors suppose that these mechanisms constitute a survival strategy for such perennial plants. The observed late heading which represents reproductive structures could be applied in plant breeding as a marker of winter‐hardiness among perennial grass plants which non‐obligatorily demand vernalization.  相似文献   

18.
播期对紫花苜蓿草产量、生长发育及越冬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不同播种时间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草产量、生长发育及越冬率的影响,以紫花苜蓿品种‘公农1号’为试验材料,于2013—2014年在在吉林省中东部地区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延后,出苗所用的时间及各生长性状呈下降趋势,越冬率及翌年草产量以5月9日、5月24日处理最高,8月9日处理最低。其中,5月24日播种的紫花苜蓿的越冬率达98.95%。结果显示,早播促进植株单株的生长,但由于越冬率较低,影响翌年的总产量。综合2年试验结果可以认为吉林省中东部地区紫花苜蓿最佳播期在5月份,最晚也应在7月9日前。  相似文献   

19.
Summary Under phytotronic conditions investigations were made on the effect of important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temperature, water and an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 of atmospheric CO2, on the hardening of young cereal plants.In all the varieties derived from the major wheat growing regions of the world the hardening process was favourably influenced by a doubling of atmospheric CO2 content, so that a significantly larger number of plants survived the frost test than for plants of the same variety raised under normal conditions.A reduction in freezing temperature and an increase in soil moisture content caused a slight reduction in survival % for varieties with excellent frost resistance and a great reduction for those with medium or poor frost resistance.Predictions suggest that in Central Europe, as the result of global climatic changes, there will be a reduction in the quantity of winter precipitation, a considerable rise in winter temperatures and an increase in atmospheric CO2 concentration. Judging b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se changes could improve the overwintering of winter cereals; at the same time, however, a number of factors (mainly the reduction of precipitation) leading to yield losses must be expected during the vegetation peri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