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重庆不同品种葡萄营养成分和原花青素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选出综合表现最好、最适合重庆地区栽培的葡萄品种,以重庆地区主栽的‘蜜莉’、‘巨峰’、‘夏黑’和‘巨玫瑰’等葡萄品种为材料,测定果实的物理指标以及糖、酸、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等品质指标和原花青素含量,为品种选择提供依据。实验结果表明:‘巨峰’总糖含量最高,‘巨玫瑰’含量最低;总酸‘蜜莉’含量最高,‘巨玫瑰’含量最低;‘夏黑’维生素C含量最高,‘蜜莉’含量最低;可溶性固形物‘夏黑’含量最高,‘巨峰’含量最低。果皮和果汁原花青素含量是‘巨玫瑰’>‘夏黑’>‘巨峰’>‘蜜莉’,种子原花青素含量是‘巨玫瑰’>‘巨峰’>‘蜜莉’,‘夏黑’为无核品种。同一品种不同部位原花青素含量是种子>果皮>果汁。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砧穗苗龄对嫁接番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金棚砧木1号’为砧木,‘金棚8号’为接穗,砧木苗龄为4~6叶,接穗苗龄3~5叶,采用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分析不同砧穗苗龄对嫁接番茄嫁接苗成活率、嫁接苗生长指标、叶片色素含量及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并采用综合满意度法对砧穗苗龄嫁接组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砧穗苗龄共同影响着嫁接番茄苗的愈合、成活、生长及产量和品质,交互作用显著。接穗和砧木苗龄相近嫁接成活率较高,‘穗4/砧4’组合具有较高嫁接成活率。砧木苗龄对嫁接番茄植株生长发育、叶片色素含量及果实产量的影响较大,接穗苗龄对嫁接番茄果实品质的作用显著。较大苗龄砧木嫁接番茄植株杆茎粗壮,根系发达,地上、地下、全株干物质量明显增加,产量增加显著。采用满意度法综合评价番茄嫁接苗嫁接成活率、嫁接植株生长发育、产量及果实品质,发现接穗苗龄3~4叶、砧木苗龄6叶的番茄嫁接植株生长健壮,产量及果实品质显著提高,可作为番茄嫁接较适苗龄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根域限制栽培对葡萄生理特性的影响,以3年生‘宝满’葡萄植株为试验材料,采用根域限制处理方法,对光合特性及糖代谢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根域限制处理的‘宝满’葡萄植株与对照Pn日变化趋势一致,而处理植株Pn、Gs、Tr显著低于对照,处理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低于对照;在果实发育中后期,根域限制下‘宝满’葡萄果实的可溶性总糖含量、糖代谢相关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这些结果表明,根域限制可能主要影响果实发育后期糖代谢相关酶活性进而影响‘宝满’葡萄的糖代谢和积累,并显著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4.
不同施肥量对‘巨玫瑰’葡萄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求设施栽培条件下追肥水平对葡萄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连续2年在‘巨玫瑰’葡萄果实膨大期开展不同追肥量的施肥试验,对果实品质指标、肥料吸收指标、净光合速率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超过300 kg/hm2的施肥量对‘巨玫瑰’葡萄果实的平均果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果实硬度等品质指标没有显著影响;不同施肥量对叶柄的氮、磷、钾含量没有显著影响;而且施肥后虽然能比对照增加叶片净光合速率(Pn),但施肥量超过300 kg/hm2后,增加施肥量对叶片净光合速率没有显著影响。综合以上结果认为,设施栽培条件下‘巨玫瑰’葡萄的适宜施肥水平应为30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5.
同品种香蕉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如何评价不同品种香蕉品质优劣的问题,对广东省湛江市香蕉资源圃8个香蕉品种的果实外观品质进行调查评价,并分析测定果实的糖、有机酸、VC、单宁、淀粉等的含量。结果表明,香蕉不同品种之间的外观品质存在显著差异,‘威廉斯’、‘巴西诱变’、‘北大矮蕉2号’外观品质较优;所测定的香蕉不同品种间各内在品质指标有显著差异,淀粉、VC、单宁含量各品种间变化幅度较大,可溶性糖、有机酸含量不同品种间变化幅度较小。综合分析可知,‘威廉斯’、‘巴西诱变’、‘北大矮蕉2号’的品质较优。  相似文献   

6.
以‘磨盘柿’为试材,研究90%浓度的CO2气体处理10~12 h对‘磨盘柿’货架期间柿果果胶、硬度、可溶性固形物、Vc、可溶性单宁、可溶性滴定酸等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CO2处理可促进‘磨盘柿’果实货架期间果胶含量、硬度、Vc含量、单宁含量的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保持稳定;CO2处理后的‘磨盘柿’果实在21天的常温货架下能保持硬脆而且完成脱涩。  相似文献   

7.
丝瓜砧木对夏秋连作苦瓜产量及品质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苦瓜嫁接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和筛选优质苦瓜嫁接砧木,以‘翠绿’苦瓜为接穗,以5个自育及3个省内外常用丝瓜为砧木,开展不同砧木嫁接对苦瓜农艺性状、产量和果实品质的评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丝瓜砧木对接穗苦瓜成活率、主蔓第一雌花节位、枯萎病发病率等的影响均有一定差异,对接穗苦瓜产量影响差异显著。参评的8个砧木的接穗苦瓜在水分、Vc、蛋白质、钙、纤维素等含量上与实生苗无显著差异,以‘砧-6’与‘砧-14’为砧木嫁接的苦瓜中,不同氨基酸的含量均基本上高于实生苗。综合分析表明:‘砧-6’(银砧1号)和‘砧-14’(银砧2号)适合作为‘翠绿’苦瓜的嫁接砧木,可作为夏秋苦瓜嫁接砧木的新品种使用。  相似文献   

8.
彩色甜椒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获得适合广东大棚栽培种植的优良彩色甜椒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对引进的5个彩色甜椒品种‘锦紫’、‘锦玉’、‘锦黄’、‘锦红’和‘锦桂’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品种间植物学性状、产量、商品性和果实品质分析的结果表明:品种间植株生长势差异显著;‘锦紫’和‘锦红’单株产量和小区产量高,但‘锦紫’果实品质差;‘锦红’和‘锦黄’维生素C含量高、含糖量高、口感好、商品性最好,可作为广东大棚大面积推广的优质品种。  相似文献   

9.
不同‘安梨’株系后熟前后果实营养成分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燕山地区7个‘安梨’株系果实为试材,自然室温下贮藏,研究安梨不同株系后熟前后果实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安梨’后熟后果实软化、硬度降低,是果实结构中果胶和纤维素含量下降的结果。7个‘安梨’株系果实后熟前后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酚类物质、石细胞含量均升高,果胶、pH值、固酸比、纤维素含量均下降。在这7个株系中,以东乐村10-7、10-8果实品质最好,几种营养成分含量最高,果实不易褐变;大崔庄11-2果实耐贮藏性最好,贮藏期间营养成分损失少,明显优于其他株系,可以作为优良株系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甜瓜中间砧对嫁接西瓜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甜瓜中间砧对日光温室西瓜生长发育的影响,以‘京欣2号’西瓜为接穗、‘伊丽莎白’甜瓜为中间砧、‘德高铁柱’南瓜为砧木,研究了南瓜砧木、中间砧、甜瓜砧木嫁接对西瓜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自根苗对比,南瓜砧木能显著增强嫁接苗长势、提高嫁接苗光合特性、增强抗病性,株高分别增长27.8%、25.5%、25.5%,茎粗分别增长42.2%、33.6%、38.5%,枯萎病发病率分别降低71.5%、57.2%、60.5%;甜瓜砧对西瓜生长发育影响不显著;甜瓜中间砧处理各项指标介于普通嫁接与自根苗之间,且显著优于自根对照。  相似文献   

11.
葡萄砧木抗寒性的鉴定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选择10个葡萄砧木品种的1年生枝条为试材,分别在-10℃、-15℃、-20℃、-25℃、-30℃、- 35℃下进行低温胁迫处理,未处理沙藏的枝条为对照,测定其萌芽率、生根率、电导率、褐变指数、自由水束缚水含量、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淀粉含量等生理指标,并通过电导率结合Logistic方程计算出10个葡萄砧木品种的半致死温度,同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葡萄砧木的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半致死温度的计算,对供试品种的抗寒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10个供试葡萄砧木品种抗寒性强弱顺序为‘贝达’>‘101-14’>‘山河1号’>‘5A’>‘5BB’>‘188-08’>‘山河3号’>‘5C’>‘SO4’>‘8B’。  相似文献   

12.
两个杏品种不同成熟期果实品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金太阳(Prunus armeniaca Golden-sun)和魁金杏(Prunus armeniaca Kuiijn)为试材,研究其在绿熟期、商熟期和完熟期果实中类黄酮、类胡萝卜素等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两个杏品种果实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可溶性糖、类黄酮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随着果实的成熟不断升高,在完熟期达到最高,魁金高于金太阳;果实硬度和有机酸含量均随着果实成熟度的增加而降低,在完熟期达到最低,魁金低于金太阳,魁金果实品质优于金太阳。  相似文献   

13.
广东江门菠萝的寒害调查和品种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历了2013年冬季低温胁迫之后,根据寒害等级比较品种抗寒性差异,对4个菠萝品种‘金菠萝’(MD-2)、‘黄金菠萝’、‘巴厘’、‘卡因’进行了寒害调查。结果表明,这4个品种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寒害,其中‘金菠萝’和‘卡因’的寒害等级较低,‘巴厘’和‘黄金菠萝’的抗寒性相对较弱,抗寒能力依次为‘金菠萝’>‘卡因’>‘黄金菠萝’>‘巴厘’。叶绿素的荧光特性决定作物的光合产量,为此,比较了不同菠萝品种的叶绿素荧光参数。‘金菠萝’的Fo和Fm均显著高于‘巴厘’,但是4个品种的Fv/Fm却没有显著差异。‘金菠萝’和‘黄金菠萝’均适合在江门进行推广种植,寒害等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可以为抗寒品种筛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小麦新品种‘烟农5158’的光合生理基础,以其亲本之一‘鲁麦14号’为对照,研究了‘烟农5158’与其亲本‘鲁麦14号’之间的生物学特点及灌浆期的光合生理指标。结果表明:‘烟农5158’与‘鲁麦14号’相比,具有更好的株型结构和更大的产量潜力;花后不同时期籽粒的灌浆进程和灌浆速率、旗叶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花后旗叶蒸腾速率、旗叶原初光化学效率的日变化、旗叶最大和实际光化学效率、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非光化学能量耗散等光合生理指标都优于对照‘鲁麦14号’。这是‘烟农5158’具有高产特性的生理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钾对不同品种大白菜生长、品质及钾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在有限钾素资源条件下充分利用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pekinensis)遗传性状获得高产和高质,对不同品种大白菜(‘德丰1号’、‘德高8号’、‘丰抗70’、‘大江78’、‘巨龙83-24’和‘义和秋’)幼苗在低钾和高钾2种钾水平下生长及品质的差异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低钾条件下‘德丰1号’的生物量和钾积累量都是最高;除‘德丰1号’外,高钾处理的大白菜生物量明显高于低钾处理;与低钾处理相比较,高钾处理明显提高大白菜的钾积累量,但不同品种变化程度不一,‘德丰1号’变化幅度最低。施钾提高所有大白菜品种的可溶性蛋白和VC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表明施钾促进大白菜幼苗生长,提高营养品质,‘德丰1号’对低钾环境的适应性最强。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不同果间距留果对‘翠冠’和‘丰水’梨产量与果实品质的问题,本试验以‘翠冠’和‘丰水’梨为试材,采用果间距法留果,研究了不同果间距留果对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翠冠’和‘丰水’2个品种的单果重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含量均随果间距的增加呈升高趋势;而单株产量、石细胞含量却随着果间距的增大呈降低趋势;但不同果间距留果对果形指数、果心比例、果实硬度影响不大;可滴定酸与维生素C含量均随果间距的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都是在果间距25 cm处理时达到最大。研究表明,‘翠冠’和‘丰水’在疏果时将果间距控制在25 cm时产量和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不同采收期对黄桃果实品质特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以4种不同采收期的锦绣黄桃为试验原料,对果实感官品质、质地、色差、微观结构、营养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期的黄桃品质特性和微观结构不同。I期(7月25日采摘)到III期(8月8日采摘),随采收时间的推迟,黄桃果肉可溶性固形物、水溶性果胶、可溶性蛋白、VC含量逐步积累上升,但可滴定酸、原果胶含量逐步下降。I期和Ⅱ期(8月1日采摘)采收的果实硬度较高,微观组织结构紧密,营养品质低于III期。IV期(8月15日采摘)采收果实已过熟,果实软化,组织结构疏松,口感甜软,营养品质低于III期。III期(8月8日采摘)采收果实营养、感官品质最佳,为黄桃鲜食的最佳采收期。本研究为湖南炎陵锦绣黄桃的鲜食适期采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阐明高粉和低粉木薯叶片光合作用及淀粉累积的日变化规律,以高粉木薯品种‘辐选01’和低粉品种‘华南124’苗期叶片为对象,对叶片光合作用的日变化、叶片中的可溶性糖(葡萄糖、果糖、蔗糖)及总糖、淀粉含量、气孔密度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光强的增加,高粉品种‘辐选01’的光合速率较低粉品种‘华南124’高;且‘辐选01’叶片上表皮与下表皮的气孔密度都显著高于‘华南124’;2个木薯品种叶片中蔗糖、可溶性总糖含量在一天中是不断积累、逐渐增加的。在一天当中,木薯叶片中淀粉含量在18:00时达到最高。而高粉品种‘辐选01’的光合作用能力在一天当中与低粉品种‘华南124’存在较大差异,在8:00—14:00之间,‘辐选01’的光合作用能力与糖分积累较‘华南124’高,而在16:00—18:00之间,‘华南124’的光合作用能力与糖分积累较高,这可能与午后温室温度上升引起叶片温度过高,叶绿体活性与Rubisico活性降低、RuBP羧化酶再生能力降低导致了‘辐选01’的光合作用能力比‘华南124’的低。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天达2116’对冬小麦膜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室内栽培冬小麦幼苗,在人工气候箱内模拟低温(2℃)冷害条件,冷害前后对冬小麦叶片喷施‘天达2116’,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NBT光还原法、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Bradford法和蒽酮比色法分别测定冬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研究‘天达2116’对冬小麦抗低温冷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天达2116’对低温冷害冬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的影响差异显著;低温冷害处理后冬小麦叶片MDA、可溶性糖含量增加,经‘天达2116’处理后可使两项指标均显著下降;随着冷害时间的延长,MDA、可溶性糖含量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低温冷害处理对冬小麦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影响较小。‘天达2116’对冬小麦叶片的生长状况起到积极的保护作用,能够提高冬小麦抗低温冷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Breeders have seldom considered the selection for root traits during the genetic improvement in soybean. It is hypothesized that grain yield would be increased by the root function improvement, especially for the current cultivars. The objective of this grafting experiment was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record‐yield cultivars L14 or Z35 as rootstocks on agronomic traits of cultivars released in different decades. A total of 11 cultivars, released in different decades, were used to graft onto L14 or Z35 rootstocks. The agronomic traits were measured in the pot‐culture experiments. Grafting cultivars released in different decades onto L14 or Z35 rootstocks resulted in higher yield, 100‐seed mass and apparent harvest index as compared with those of non‐grafted or self‐grafted plants. Grain yield gain of cultivars grafted onto record‐yield cultivar rootstocks was 0.40 g/plant/year from 1966 to 2006, which was larger than that of non‐grafts and self‐grafts (0.27 g/plant/year). The yield of current cultivars should increase more if their root functions were impro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