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在茶叶初制中,除了锅式炒制机械外,还有筒式炒制机械。这类机械既有用于杀青的,也有用于炒干的,它们都有一个筒体部件。我们把主要工作部件为一筒体的制茶设备,统称为筒式炒制机械。一、性能特点我国筒式机械的研究,可追溯到50年代初。1955年后,浙江、安徽、贵州等省研制成功了滚筒杀青机,瓶式和滚筒炒干机。  相似文献   

2.
夏狄刚 《中国茶叶》1996,18(6):14-16
西湖龙井茶历来为手工制作,炒制主要分青锅、煇锅两道工序,炒茶手法不下十种,技术要求很高,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一个熟练的炒茶师傅一天只能炒制500g特级龙井。为实现龙井茶炒制机械化,经过近40年的努力,已取得重大进展,研制的龙井茶炒制机械正逐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龙井茶制作机械的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3.
刘新  朱守贞 《中国茶叶》2000,22(5):34-35
随着材料工业的发展,茶叶加工机械选材越来越广泛,中国绿茶加工除揉捻工序以外基本上都是热加工过程,在选用工作部件的材料时,除了要注意符合食品卫生安全标准外,还要考虑材料的传热性能,提高热效率和工作效率。笔者使用在茶叶加工机械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两种材料进行对比试验,以说明茶叶加工机械的选材对制茶效果的影响。 一、试验材料和方法 1.试验原料 龙井群体种,秋季适制龙井茶鲜叶。 2.试验机具 6CMD-40型电脑控制龙井茶炒制机。 3.试验方法 用1Cr18Ni9Ti不锈钢材料的5槽锅和普通碳素钢冷轧材料(简称…  相似文献   

4.
扁茶是我国的特种绿茶,如龙井、旗枪、大方和峨眉竹叶青等,其中龙井最著名,向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著称于世,特级龙井外形扁平光滑,挺秀尖削,芽锋显露,香气高鲜,滋味甘醇。但扁茶的炒制历来都靠手工完成。龙井和旗枪的炒制工艺通常分为青锅和煇锅两个过程。青锅除了杀青的作用外,还有初步理条,压扁的作用,煇锅则是在茶叶干燥的  相似文献   

5.
一、茶叶机械的回顾我国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过去由一家一户小农经营,完全以手工操作。1915年实业部在祁门县平里设立了祁门茶叶改良场,1935年在江西修水设立了宁州茶叶改良场,湖南安化设立了茶事试验场,云南昆明设立了第一茶事试验场,这些场以改进红茶为主。1936年浙江嵊县三界设立了浙江省茶业改良场,以改进绿茶为主,由日本引进了一套蒸青机臼井式及桥本式揉捻机,旧中国茶叶公司与福建省合作的福建示范茶场仿制了大成式烘干机。我国国营茶场才有一些小型制茶机械,做了一些示范工作。  相似文献   

6.
由浙江富阳茶叶机械总厂研究设计成功的6CDM—42型名优茶多功能机,采用五只槽形锅往复运动达到炒制目的,运动速度快慢可调,热源采用柴、煤、炭为燃料,适用于制作中低档龙井、旗枪等扁形茶.茶叶界有关专家、西湖龙井茶区炒茶老师傅以及个体茶农从现场观察炒制作业后,一致认为,该多功能机的研制是成功的,设计合理,性能可靠,制茶品质好,用该机炒制龙井茶、旗枪茶,可大大减轻劳动强度,增加茶农经济收  相似文献   

7.
《茶叶》2015,(3)
<正>产品说明本产品在投料输送上采用双层网带优化落料方式。确保鲜叶均匀入锅;在控制上采用全电脑控制,根据茶叶炒制过程中在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的温度和速度,产品内设杀青、理条、成型、炒干四个模块,炒制完成,槽锅单边能自动升起倾倒茶叶出锅,操作简单实用方便。  相似文献   

8.
往复槽锅龙井茶成形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往复槽锅龙井茶炒制机加工过程中,茶叶水分变化由恒率失水和降率失水组成。往复槽锅为一典型的对心曲柄滑块机构,写出了位移S、速度V和加速度a与时间t的运动方程。将茶叶视为质点,计算出茶叶的受力的大小。茶叶在槽锅内受往复撞击力被理直、受压棒滚压而成扁平形状。  相似文献   

9.
手工制茶是繁重的体力劳动。茶叶初制机械化解放了大批劳动力,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但是,初制机械在设计、加工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毛茶的品质。一、存在问题炒茶机械从整体说,包括炉灶、机架、炒茶锅(简)及传动设备等。炒青毛茶成形主要是在热(温度)的配合下,机械炒手和炒锅锅壁对茶坯综合作用的结果。下面试从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茶叶机械化事业的发展,最早可追溯到唐代甚至唐代以前,至宋、元到明清,随着茶叶加工技术不断发展,先后创制出蒸青团茶、炒青茶、花茶等炒制器具,清代开始从引进国外茶机,开始了茶叶加工机械的研制历程。一、《茶经》——唐代茶叶采、制器具之大全公元8世纪末,陆羽在世界第一部茶叶著作《茶经》的"二之具"中详细记述了5类19种蒸青团茶的采、制器具。这些器具集中总结了唐代和唐代以前我国茶叶采、制器具的发  相似文献   

11.
目前,长板式单锅自动扁形茶炒制机已在我国扁形茶产区获得较广泛使用,但在应用过程中因参数设置和使用维修不当,往往会造成机器不能正常运转,影响茶叶加工的正常进行.为此,特将该机的技术特点、安装使用和维护保养技术介绍如下. 一、长板式单锅自动扁形茶炒制机的技术特点 长板式单锅自动扁形茶炒制机,是在我国广泛推广使用的长板式单锅扁形茶炒制机基础上,经创新设计而形成的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化作业的新机型.由浙江茶区所开发的长板式单锅扁形茶炒制机,因为结构简单,加工出的扁形茶产品色泽绿翠、外形扁平、香气良好而受到广大扁形茶生产厂家的欢迎.自本世纪最初两年投入使用以来,在全国的保有量达30万台以上.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龙井茶品质好坏,在制作工艺上,炒制温度与手法的掌握尤为关键。本文拟以单片机,实现升温,保温、降温过程人工编程自动控制,具有积极意义。根据设计原理制成样机,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应用,可为龙井茶炒制温度与工艺的改进提供参考。一、概述龙井茶品质的好坏,除了与茶树品种,采摘精细、地理条件等有关外,还与炒制技术有关。在炒制龙井茶时,对电炒锅温度掌握是否信当关系重大,锅温过高,茶叶易出现焦边、爆点,产生焦味;锅温过低,茶叶易红梗红叶,茶汤汽红,也会影响品质。因此准确掌握炒制的温度,是提高龙井茶制茶品质的…  相似文献   

13.
扁形茶加工机械选型与加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多用机的运动机构与制茶性能目前多用机的运动机构主要有:曲柄导轮、曲柄导轨和曲柄摆杆三种类型。由于多用机运动机构不同,其槽锅运动轨迹亦不同,茶叶在槽锅中运动的受力方向、运动状态等亦不相同。而茶叶在多用机中要完成杀青、理条、辉锅等作业,每一作业要求茶叶在柄槽锅中运动状态亦不尽相同。如茶叶杀青要求茶叶在多用机槽锅中受到足够的上抛力作用,在某一瞬间锅内茶叶在力的作用下被推离锅壁作抛物线运动,由于茶叶的个体质量、形态的差异,茶叶散落现象明显,水分散发较充分,能及时带走湿汽以保持茶叶色泽的翠绿和清香,这是绿茶杀青…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 眉茶是我国茶叶生产中主要茶类之一。它的原料为长炒青,解放以前均以手工炒制,解放后经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出现一些简单的初制机械。1958年大跃进期间,浙江省在各部门的配合下。总结了群众经验,设计出成套的“浙江58型”长炒青初制机械,为长炒青全程机  相似文献   

15.
连续型多功能茶炒制机的研制及全程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周光  胡金华 《茶叶科学》2006,26(2):154-158
连续型多功能茶炒制机由温度测控模块、压力测控模块、自动转锅装置和三口锅及压块等机械装置四部分组成。对该系统应用于扁平类茶的加工工艺进行了试验,通过比较各道工序各茶样的感官品质,获得了各工艺参数的大致范围,并采用正交试验法重点研究了对成品的色泽和香气影响较大的青锅工艺,研究结果表明:连续型多功能机炒制的龙井茶品质接近手工炒制的茶样,是一种加工效率高、发展潜力大的茶炒制机。  相似文献   

16.
扁形茶炒制机(龙井茶机)是按照扁形茶手工炒制工艺要求生产的,集手工炒制工艺杀青、理条(压扁)、辉干为一体的多功能茶叶加工机械,以其生产效率高、加工质量稳定等优点赢得了广大茶农的青睐和好评。扁形茶炒制机在全国特别是浙江、江苏、江西、福建等省区广泛推广和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当地名茶生产机械化,促进了茶叶产业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7.
信阳毛尖茶属特种绿茶,被誉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外形光、圆、紧、直,形如松针,内质具有独特的板栗香气。传统的炒制工艺为生锅一熟锅—烘干。生锅主要完成杀青和茶叶初步成条,杀青是用重约1.5kg的特制茶把,通过抖散、揉捻、吞吐推作、赶条等多种手法使茶叶形成紧细的松针形。手工杀  相似文献   

18.
茶叶机械标准化与茶叶机械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茶叶机械标准的制定、实施和推广的全过程,称之为茶叶机械标准化。现就茶叶机械标准化与茶叶机械标准两者之间的关系和我国茶叶机械行业标准现状作如下论述。一、茶叶机械标准与茶叶机械标准化的定义标准、茶叶机械标准和茶叶机械标准化,既相互关联,涵义又有所不同,其具体含义如下。1.标准是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  相似文献   

19.
绿茶炒制过程是决定绿茶品质的重要工序。在热能和机械力的作用下,茶叶在炒制运动中蒸发水分,内含物质发生有水参预的热物理化学变化,最终获得清汤绿叶,香高味浓的优良品质。  相似文献   

20.
信阳毛尖等名茶多以手工炒制而成,炒制中的热处理作业一般都分为炒茶(包括初揉)、做形(包括提毫)和烘焙3道工序完成。用于制茶的老式灶都是炒茶、做形和烘焙分别独立建灶的,即需要建3台炉灶才能完成炒制过程。这种老式灶炒制茶叶存在三大缺点:一是不能利用余热,能源浪费大,制茶成本高;二是只能烧木柴或木炭,适应性差,与保护山林确保茶区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相矛盾:三是火力难以控制,锅温时高时低,制茶品质不稳定。因此,这种老式灶在生产上已不适用,亟需研制出新型的茶灶。笔者根据毛尖茶炒制过程对锅温的要求是“由高到低”,对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