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以菌丝长速和浓密程度、液体发酵菌丝体生物量及多糖产量为考核指标,从22个国审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judae)品种中筛选高产多糖的菌株,并对其发酵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木耳2号菌株菌丝浓白、生长速度快,在基础发酵培养基中获得多糖产量是其他菌株的2倍以上,是较优的液体发酵高产菌株;发酵第五天多糖产量最高,在后续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优化试验中可在此时终止发酵。  相似文献   

2.
为了筛选出黄酮和多糖产量较高的优良桑黄菌株,对17株桑黄菌株的生物量、黄酮和多糖含量及总产量进行分析,采用酵母提取物麦芽糖完全培养基(CYM)液体培养基对17株不同的桑黄菌株发酵培养7 d,收集液体菌丝,烘干至恒质量后测定菌丝干质量,用NaNO_2-Al(NO_3)_3比色法测定菌丝黄酮含量,用苯酚-硫酸法测定菌丝多糖含量。结果表明:在17株桑黄菌株中,生物量最大的是JNSH-14,达到0.645 g/100 mL;黄酮产量最大的是JNSH-15,达到42.048 mg/L;多糖产量最大的是JNSH-15,达到834.146 mg/L。由研究结果可以看出,JNSH-15菌株无论是在生物量还是总黄酮、总多糖产量方面,都处于较高水平。研究结果可为下一步桑黄黄酮、多糖发酵工艺优化中发酵菌株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毛慧玲  文春根  万偲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4):6485-6487
以亚硒酸钠作为添加剂,对As-1菌株的富硒能力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As-1在含硒平板培养基中,当硒含量达5μg/ml时菌丝生长几乎不受抑制;在50μg/ml以上,菌丝的萌发定植和生长都受到严重抑制。As-1在含硒5μg/ml液体培养基中,富硒率最高,达56.9%;当液体培养基pH值为5.0、硒含量为5μg/ml、装液量为200~250 ml,于28℃恒温振荡培养10 d左右,As-1的富硒效率及生物量均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平菇菌丝液体培养基的最佳配方。[方法]以平菇为试材,以菌丝干重为检测指标,筛选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碳源和氮源,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供试菌株液体发酵的最佳培养基配方。[结果]供试菌株液体发酵的最佳培养基配方:马铃薯淀粉4%、酵母粉0.100%、硫酸镁0.15%、磷酸氢二钾0.2%。[结论]供试菌株在优化培养基配方条件下,菌丝干重有显著提高,为平菇液体菌种的培养和规模化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水杨酸对3种平菇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水杨酸(SA)对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方法]在PDA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分析研究水杨酸对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低浓度的SA对所试3株平菇(平菇夏王、苏云6号和9400)菌丝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浓度较高时则呈现抑制作用;其中夏王菌株菌丝生长情况以1.0×10^-6g/ml处理最好。苏云6号菌株菌丝生长情况以10.0×10^-6g/ml处理最好,9400菌株菌丝生长情况以1.0×10^-6g/ml处理最好。[结论]水杨酸作为生长调节剂在食用菌生产上应用具有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以优化北冬虫夏草液体培养基为目的,对比分析了不同的碳源、氮源、无机盐对北冬虫夏草液体菌丝生物量及多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用北冬虫夏草液体培养基相比,采用麸皮作为碳源,北冬虫夏草胞内多糖和胞外多糖含量均较高;有机氮作为氮源的菌丝生物量及胞外多糖含量均优于无机氮源;Zn~(2+)对北冬虫夏草菌丝体生长影响较大,当培养基中添加质量分数为0.1%的ZnSO_4,北冬虫夏草的生物量为1.45 mg/mL,菌丝体胞内多糖和胞外多糖含量分别是32.91 mg/g和6.48 mg/100 mL。  相似文献   

7.
筛选适宜高温型香菇菌丝生长的Na2SeO3质量浓度,优化其最佳的富硒液体发酵培养基,拟为富硒香菇的相关产品开发提供参考依据.以高温型香菇Q12菌株为试材,根据菌丝生长状况确定最佳的Na2SeO3质量浓度,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试验、最陡爬坡试验、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试验及验证试验得到其在富硒条件下的最佳液体发酵培养基.结果表明:富硒条件下香菇Q12菌株液体发酵的最佳培养基组合:玉米粉39.74g、红糖15.70g、牛肉粉5.00g、麦麸15.00g、KH2PO40.80g、MgSO4·7H2O 1.00g、Na2SeO330.00mg/L,利用该培养基发酵得到的香菇菌丝生物量为57.56g/L,比优化前提高了1.30倍.数学模型的预测值与试验观察值相符,相对误差约为5.95%,响应面法优化富硒条件下高温型香菇的液体发酵培养基可行.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选取香菇菌株212、868、夏菇3号、武香1号为研究对象,对4种香菇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菌丝形态、液体发酵培养菌丝生物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212在PDA固体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菌丝呈绒毛状,边缘完整,长势较好,液体培养菌丝生物量也高于其余3种菌株。研究表明,212为较优菌株。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较优的菌株,选取香菇菌株212、868、夏菇3号、武香1号为研究对象,对4种香菇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菌丝形态、液体发酵培养菌丝生物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12在PDA固体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菌丝呈绒毛状,边缘完整,长势较好,液体培养菌丝生物量也高于其余3种菌株。综合来看,212为较优的菌株。  相似文献   

10.
高温富硒平菇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菇的耐硒和富硒能力较强。在含硒80~160 mg/kg的固体培养基上,菌丝生长良好,当硒含量超过240 mg/kg时,菌丝生长受抑制。在液体培养条件下,硒含量超过3μg/ml时,菌丝产量降低。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高温富硒平菇适宜的培养基配方为以棉籽壳为主料,并添加如下辅料:硒〈30 mg/kg含水培养料,玉米粉30 g/kg棉籽壳,麦麸50 g/kg棉籽壳,磷酸二铵2 g/kg棉籽壳。  相似文献   

11.
张晓瑞  张润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809-7810
研究了无机盐和生长因子对双孢蘑菇原种(斜面菌种)和液体菌种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0.1%KH2PO4和MgSO4能较好地促进双孢蘑菇菌种的生长;在培养基中添加0.15μg/ml Vc、0.15μg/ml VB1、0.1μg/ml VB6和0.05μg/ml VB7最有利于原种的生长,添加0.05μg/ml Vc、0.1μg/ml VB1、0.1μg/ml VB6和0.1μg/ml VB7最有利于液体菌种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化生防菌菌株A的培养条件与液体发酵工艺。[方法]采用均匀试验设计方法、回归分析方法和分批补料发酵工艺,研究生防菌菌株A的培养条件与液体发酵工艺的优化。[结果]结果表明,适合菌株A摇瓶培养的最佳条件为:培养温度35℃,摇瓶装量12%,接种量3.0%,初始pH值7.2。20L发酵罐分批补料发酵参数为:种子培养基为YDC培养基,培养时间24h,接种量3.0%;发酵培养基:葡萄糖1.0%,酵母膏1.0%,CaCO3 1.0%,pH值7.2;流加培养基:葡萄糖1.5%,酵母膏0.5%,制成混合液一起流加,发酵8h开始流加;发酵周期(34±2)h,在以上发酵条件下,发酵液芽孢浓度达(3.410±0.151)×10^9cfu/ml。[结论]该试验条件下所获得发酵液芽孢数浓度较高,可用于进一步制备生防菌剂。  相似文献   

13.
张健  汪桐  徐争辉  郭莹莹  李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773-12777
[目的]从自然界中筛选出具有木聚糖酶活力的菌株,为今后降解农作物秸秆提供材料。[方法]以木聚糖为唯一碳源,从土壤中筛选能够降解木聚糖的菌株,并对其进行鉴定和发酵条件优化。[结果]从土壤中筛选出一株能够降解木聚糖的菌株,综合菌落、菌体形态特征和18S rR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该菌株为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 thom.)GY-1。单因素试验研究表明,菌株GY-1最佳碳源为蔗糖,Mg2+能提高其木聚糖酶活力,最佳氮源为硝酸铵,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为6.0,该菌在培养52 h时木聚糖酶活力最高,为880.11 U/ml。L16(45)正交试验结果表明,GY-1的接种量以及培养基中蔗糖、Mg2+和硝酸铵的添加量对其木聚糖酶活力均有显著影响,GY-1菌株的最优发酵条件为:50 ml基础发酵培养基中,接种量2%,蔗糖1 g,硝酸铵0.03 g,Mg2+0.004 mol。[结论]该研究首次报道了土曲霉具有木聚糖酶活力,为研究土曲霉降解木聚糖提供了一定的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过氧化氢酶高产菌株EIM-70进行鉴定,并对其产酶培养基进行优化。[方法]对EIM-70菌株进行形态学分析及16S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进化分析,以鉴定其所属菌种;在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EIM-70产过氧化氢酶的最适碳、氮源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出对产酶影响显著的因子,再利用最陡爬坡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最适产酶培养基配方。[结果]试验将EIM-70菌株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itilis);EIM-70的最适产酶培养基为:葡萄糖19.25 g/L、NaNO39.25 g/L、FeSO4.7H2O2.46×10-3g/L、MgSO4.7H2O 0.50 g/L、Na2HPO4.12H2O 9.25 g/L、KH2PO40.60 g/L、2°麦芽汁,优化后Bacillus subitilis EIM-70的液体发酵产过氧化氢酶的活力可达6 927.45 U/ml,比优化前提高1.87倍。[结论]该研究为过氧化氢酶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对灯盏花遗传转化中组织培养受体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使用MS+BA 0.2(mg/L,单位下同)+NAA 2.0的培养基,播种10 d的幼苗,0.5 cm×1.5 cm大小的真叶作为外植体,能在2周内形成愈伤组织;使用MS+BA0.5+NAA0.5培养基,附加30 g/L蔗糖,以真叶为外植体,能在2周内诱导不定芽形成;使用75μg/ml的氯霉素(Chl.)作为土壤农杆菌转化培养的选择压力,使用50μg/ml的庆大霉素(Gent.)作为转基因植株的选择压力,使用300μg/ml的头孢霉素(Cef.)作为土壤农杆菌转基因的抑菌抗生素,对灯盏花遗传转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灵芝小试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619-5620,5775
[目的]探讨灵芝小试发酵的工艺条件,为灵芝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不同培养基、温度、菌种种龄、接种量和搅拌速度条件下灵芝多糖含量的变化。[结果]灵芝小试最佳发酵条件为:种龄72h,接种量为10%~15%,发酵温度28℃,搅拌转速350r/min,此时的灵芝多糖产量可达到0.27g/100ml。[结论]灵芝小试发酵工艺具有周期短,产量大和成本低等优点,具有很好的工业化前景。  相似文献   

17.
胶孢炭疽菌菟丝子专化型可产生有致病力的外毒素 ,毒素引起菟丝子产生类似于接种分生孢子所引起的症状。菟丝子蔗糖培养液、改良的Czapek Dox培养液和摇瓶液体发酵培养基均可产毒。毒素经 10 0℃水浴 30min后仍保持较高的致病率 ,而 5mol/L盐酸水解处理 4h后致病率明显下降。初提纯毒素液的 pH值对毒素影响较小。毒素易溶于水 ,难溶于多种有机溶剂 ,透析实验结果表明毒素为大分子物质 ,推测毒素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聚糖类物质  相似文献   

18.
盖芳  纪明山  谷祖敏  王英姿  张杨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5480-5480,5482
蜡蚧轮枝菌VL17是沈阳农业大学农药科学实验室筛选出的对温室白粉虱和蚜虫具有高致病力的菌株。对VL17菌株的液体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蜡蚧轮枝菌VL17菌株的最适培养液为PSK和SCSC;最佳温度为25℃;于250 ml摇瓶恒温振荡培养5 d,加入150 ml培养液,菌丝干重达到0.7 g以上,孢子增长倍数达50倍以上。  相似文献   

19.
高温纤维素分解菌筛选及JSU-5产纤维素酶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为产纤维素酶菌株的选育和产酶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牛粪和麦秸秆堆肥中筛选出高温纤维素分解菌,对其产纤维素酶的条件:碳源、氮源、pH值、NaCl浓度、装液量等进行研究,并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发酵条件。[结果]从筛选出的分解纤维素的11株高温菌种中选出产酶活性较高的JSU-5。其高温产酶条件优化结果表明,当pH值在6左右时,产酶活性最高;培养时间为5 d时,产酶活性最高;以麦草为碳源,产酶活性最高;以黄豆饼粉为氮源,产酶活性最高;较为适合的钠盐浓度为0.2%。培养基组分中影响纤维素酶活性的主要因素为碳源、水分和氮源。[结论]菌株JSU-5产纤维素酶培养基的最佳营养组成为麦草装量50 g/L,黄豆饼粉30 g/L,NaCl2 g/L,装液量60 ml,pH值为6.0,发酵温度为50℃。该条件下所产酶活力为113.4 U/ml。  相似文献   

20.
[目的]确定芽孢杆菌发酵生产水蛭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枯草芽孢杆菌为供试菌种,研究菌种活化时间、接种量、培养基装量、温度、初始pH值、碳源、氮源等对发酵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7 ℃,初始pH值7,培养基装量20 ml/250 ml,菌种活化时间6 h,接种量3%,氮源为1.5%Tryptone,碳源为9.0%大豆浸出液,转速220r/min,16 h后添加0.3%Tween 80,发酵时间29 h。[结论]优化条件下,发酵液活性可达210 ATU/ml,较优化前提高13.1倍;优化条件上50 L罐放大后具有很好的重复性,发酵液活性可达208 ATU/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