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里有农民讲理的地方我是1999年5月份和《农村发展论丛》交上朋友的。记得当时一位乡干部,拿着一本杂志向我推荐一篇好文章。题目是《贪官想当农民》。我一看吃惊不小,文章中,对腐败现象曝光的胆量,对贪官谴责的程度,可以说在其它报刊上从未见过。再看书中其它文章,也都是篇篇精彩,句句道出了农民的心声。我不由得连声赞叹:“好书!”从此,我便和《论丛》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年多来,目睹《论丛》一件件为农民主持公道的事实,让我更加感慨万千……这里有热忱的工作态度我是农民的儿子,总想为农民代言不平。但由于种种原因,常使自己处于…  相似文献   

2.
精读     
《半月谈》2月27日 改革永无止境;《记者观察》3月5日 贪官的“忠”与“孝”;《凤凰周刊》3月15日 小井庄金融创新困局;《中国新闻周刊》2月28日 医改难改;《南风窗》3月12日 民本政府的未来之路.  相似文献   

3.
文年 《百姓》2001,(4):15-17
都市线人,说白了就是举报人,作为一个准职业的都市线人生涯,我是从憎恨贪官污吏开始的. 老父悲怆而逝,我愤而举报了贪官厂长 我1960年2月出生于鄂南长江边的一个城市平民家庭,我跟我父亲一样,是个憨厚老实安分守已的人,要不是我当了一辈子工人的父亲因病无钱医治,最后悲怆而逝,也许我今生还是本本分分地去修自行车,绝对不会去走线人这条路.  相似文献   

4.
不知从何时起,"官是贪官,民是刁民"的评语像一块烙红的铁,摁在了阜阳这块积贫积弱的土地上. 一位在外谋生的阜阳籍人士说:阜阳是我的根,可我以它为耻.不知从何时起,"官是贪官,民是刁民"的评语像一块烙红的铁,摁在了阜阳这块积贫积弱的土地上,天灾不断,人祸频仍:艾滋病、洪患、王肖案、劣质奶粉事件、假药案、豪华"白宫"案……  相似文献   

5.
《百姓》2002,(5):14-16
全国妇联的一个调查显示,在被捕的涉嫌贪污的官员中,95%有“包二奶”或养情妇的现象。男性贪官污吏的犯罪过程中,几乎都搅和着不干不净的女人,而且形形色色污秽不堪。所以有人说,“女人既是贪官的温床,也是贪官的鬼门关”,并将其总结为“贪官难过女人关”。这两年被处决或重刑、重处的几位省部级贪官在经济上的贪赃枉法,生活上淫逸堕落,已成为一个定律。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1998,(3)
我是本刊读者,每期《新农村》我都要认真阅读,受益确实匪浅。为使《新农村》办得更好。我作为本刊读者提出一些意见供参考。1.能否将《乡村工作》、《经济管理》合并成一个栏目,因两拦目所刊文章内容很接近。2.《致富门路》每期都刊登介绍致富带头人怎样先致富的内容,文章是很好的,只是栏目名称不够贴切。人们常说:想致富无门路,主要是指想致富没有信息,  相似文献   

7.
康慨 《百姓》2004,(4):13-16
古人云:"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想这个"善"应该理解为"真".面对死神的召唤,人不得不丢掉一切伪饰,不得不把真实的一面示人.比如有些贪官临行前,过去的假面再也不能欺骗世人时,贪生怕死的丑恶嘴脸就暴露出来了.但也不尽然,有些贪官,由于几十年的修炼,功力深厚,死到临头还在演戏--  相似文献   

8.
腐败伪装     
赵泽波 《百姓》2005,(11):30-31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由社会体制调整和市场经济运行带来的诸多问题便日益暴露出来,其中令国人一直诟病不已的便是官员腐败.透视近年来全国各地查处的大大小小的贪官腐败轨迹,不难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长"--善于伪装.以下的几种"伪装",是贪官们日常惯用、蒙蔽组织和群众并屡屡得逞的六大伪装"法宝".  相似文献   

9.
短信平台     
正1.江西读者(手机号:159××××8626)问:我订阅《农村百事通》10多年了,前不久我在一档《书里书外》的电视节目中看了一个有关《农村百事通》的简短视频,当时我很激动,也为《农村百事通》喝彩。我想再次观看这个视频,并把它推荐给邻居观看,我要怎样才能找到呢?答:您可以通过《农村百事通》的  相似文献   

10.
严羽 《百姓》2001,(3):32-33
掀起盖头:贪官背后情人多多 贪官与情人,几乎成了一对畸形的双胞胎,大多贪官不是金屋藏娇包养"二奶",便是风流成性情人一串.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赵登举透露,近年来查处的部级以上领导干部受贿案中,几乎每人都有情妇.那么,这些情人是冲着什么与贪官们勾搭到了一起的呢?综合近年来的权色交易案件,大体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3月29日报道,这两天,成都大邑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的微博很是热闹,因为他要做一件不寻常的事——筹建“贪官博物馆”。  相似文献   

12.
刮地皮     
正这个笑话反映了人们对贪官的痛恨。今天的反腐败就是就是对人民的一个交代,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保证。1.古时候,把对百姓的剥削行为叫刮地皮。有个贪官,将要调走,查点行装,把土地爷也装在箱里。2.百姓怨声载道。临行时,竟无一人来送行。3.他慢悠悠地走出城。忽然间,看到路旁有一张桌子,桌旁有几个人,个个面目狰狞,人人弯腰驼背。  相似文献   

13.
我是农村青年,因为有了《农村新技术》相伴,才使我这几年打了一个翻身仗.十年前,我初中毕业辍学,家里一贫如洗,父母体弱多病.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在农村闯出一片新天地.于是借钱订了几份农业科技刊物(包括《农村新技术》).许多亲戚朋友都劝我出去打工,父母也不再支持我"瞎折腾".  相似文献   

14.
正我这次到国外去工作,是第二次出国常驻。第一次是在1988—1989年,当时是作为大学的一个老师,是去进修。《世界农业》这个杂志,我认为是一本非常好的杂志。若让我给《世界农业》杂志定位一下,它在我的心目当中是一个窗口、一座桥梁、一个平台。说它是一个窗口,是因为我通过《世界农业》这个窗口看世界,我确实是这样的,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就是这样做的;我说它是一座桥  相似文献   

15.
孙贵颂 《百姓》2000,(1):41
这几年,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越来越关心起贪官来了.一看到电视、报纸上又公布了一个,心里便"咯噔"一下,不知是喜是悲.第二天上班时,大家免不了要议论一番.  相似文献   

16.
<正>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亲戚家里看到了《农家科技》,高清晰度的印刷、独具匠心的版面设计、丰富多彩的栏目内容,都深深地吸引了我。当天我就到邮局订了1份,从此,我便成了《农家科技》的忠实读者。在我看来,我认为贵刊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只需1份《农家科技》在手,读者便可以轻松地了解到有关养殖、种植、市场行情、产品销售等方面的信息。这不,  相似文献   

17.
贪官的艺术     
《百姓》2003,(6)
凡是做官的都不是傻瓜,都是有办法的人。贪官虽然惹人痛恨,但是他们的方法颇为实用,就像李宗吾先生总结的《厚黑学》,一直是畅销书,成了官员案头的必备教材,厚黑的原则深入官心。好多人明着大喊马克思主义,嘴唇都磨出茧子,其实最坚信的却是“脸皮要厚,心要黑”的真理。精明的书商这几年因此出版了很多厚黑系列——《商场厚黑术》、《推销厚黑学》、《厚黑秘籍》、《办事厚黑学》,似乎发誓要把那些原来应用于官场的学问发扬光大,让其在社会生活中遍地开花。原湖北江门市委书记张二江先生不甘落后,写了一本《下级学》,教给人们怎样做合格的下级、好下级,有宏观的理论,也有各种拍马舔腚的小窍门,湖北的一个出版社还真给出版了。张二江被判了18年刑,好多官员还想弄一本《下级学》读读呢。然而,张二江只作到了市委书记就栽了跟头,可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个偏僻山区的农村青年,我订《农村百事通》已有十几年了,积攒的杂志足足有1米多厚.每逢农闲、天阴下雨和过年时,我总是要拿出来翻翻,几年来,我从刊物上学到了许多种植和养殖技术.我用《咋防西瓜枯萎病》一文介绍的方法,保住了我种的3亩地的西瓜;还用刊物上面推荐的母猪下奶法为邻居的猪催下了奶,救活了10只嗷嗷待哺的小猪娃;通过刊物介绍,我顺利地引进了金华藤稔葡萄、无核大红柿、中华圣桃、日本二号草莓等十余种新型水果.我把《农村百事通》当作我永不分离的良师益友,在新的订刊季节到来的时候,我要大力宣传她,让她成为更多农民的良师益友,帮助更多人走上科技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19.
吴学安 《百姓》2002,(3):49-50
巨额财产何以"来源不明"? 近年来,随着一批又一批贪官不断落马,"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的罪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这些贪官们的罪状之中,仔细阅读他们的罪状,就会发现这些贪官"来源不明"的巨额财产数额之大触目惊心,有不少远远高于他们被查明来源的贪污受贿数额.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个农村青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农村百事通》.那是1992年的事,如今仍记忆犹新,当时我中学刚刚毕业,想在农村干一番事业,由于自己不懂农业知识,于是就经常到报刊亭看看,《农村百事通》刊名取得好,我一眼就认出了她,翻开里面的内容一看,贴近农村现实,从此就订阅至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