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赤岸蚝学名为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 Gould),俗称"大蚝",已有150多年的人工养殖历史,因其养殖所在地为惠东县铁涌镇考洲洋海边一个叫"赤岸村"的渔村,故名"赤岸蚝"。赤岸蚝蚝肉个体肥满鲜美、爽脆无渣,是非常有特色的地方名优特产,已注册"赤岸"商标,是惠州市"名优产品"。2014年赤岸蚝养殖综合标准化示范区获批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示范区仅考洲洋养蚝区就有6000多亩。本文从标准化角度详述赤岸蚝育肥养成技术。一、养殖方式的选择牡蛎养殖方式较常见的有插竹养殖、底播养殖、条石和立  相似文献   

2.
人工养殖牡蛎的方法,大体可归纳为三大类型,一是地播养殖法,如地播石头、地播蛎壳、地播瓦片等;二是插立养殖法,如插水泥柱、插石柱、插水泥片、插竹和桥石等;三是垂下养殖法,如栅架式吊养、筏式吊养、延绳式吊养等。同一海区采用上述三种类型的方法,把近江牡蛎(ostrearivnlarisGould)养成收获规格院长15厘米左右),其养殖时间和每1/15公顷产量(鲜肉)分别是:地播石头养殖法为5年和0.15-0.25吨;水泥柱插养法为5年和0.3(030-0.40吨;栅架式垂下养殖法为3年和2.00-2.50吨。栅架式垂下养殖法不但养殖周期短,而且单产高…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普兰店市长店堡村利用当地的资源,搞牡蛎底播养殖生产,试验获得成功并收到了较高的经济效益。1993年底播养殖牡蛎面积1000多亩,目前壮蛎长势良好,预计总产牡蛎可达600吨(带壳)。  相似文献   

4.
广东珠江口镇海湾的台山、恩平两县群众养殖近江牡蛎经验丰富,养殖技术比较全面。该海湾几千亩滩涂地播式牡蛎养殖平均亩产鲜  相似文献   

5.
台湾牡蛎产业过去一向以传统方式生产,消费以剥肉为主,近年有企业尝试在天然海域及鱼塭养殖单体牡蛎,在技术难关上已经能够克服,开始生产单体牡蛎。甚至一般鱼塭也能混养单体牡蛎,营造生态养殖环境,增加收益。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海水池塘内放养不同密度的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日本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和硬壳蛤(Mercenaria mercenaria),构建"红鳍东方鲀-日本对虾-硬壳蛤"海水池塘多营养层次养殖模式;将养殖尾水排入养殖尾水处理池塘,在尾水处理池塘内采用池塘表面栽种海马齿,池塘中层吊养牡蛎,池塘底层底播硬壳蛤的方式对养殖尾水进行净化处理。该养殖模式不仅提高了养殖效益,生态效益也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7.
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亲贝进行升温促熟,有利于早出苗、出大苗、海区吊挂养殖、滩播养殖、虾池混养等,当年即可达到商品规格进行收获,缩短了养殖周期。同时升温促熟进行太平洋牡蛎控温育苗,可进行多茬育苗,提高了育苗池的利用率。升温促熟与产卵时间的确定是太平洋牡蛎人工控温育苗的关键之一。具体方法: 1.亲贝的入池时间 亲贝入池在3月份为主,最晚不要迟于4月初。北方沿海自然水温在5~10℃范围内,此时将壳长8.0cm以上的亲贝经挑选、洗刷干净后,按每层5~7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乳山县海阳所镇渔民辛启伦充分利用泥质滩涂插苗养殖牡蛎获得高产。辛启伦有丰富的滩涂养贝经验。他根据牡蛎适应性强的特点,把蛎苗均匀地插在泥质滩涂上进行养殖。春天插  相似文献   

9.
广西壮族自治区有部门积极扶持牡蛎(大蚝)生产,位于钦州湾要冲的康熙岭乡被确定为牡蛎和海水鱼虾的养殖基地。1986年组建的康熙岭水产养殖公司,利用地处近江牡蛎采苗区的优势,大力发展牡蛎自然苗的采集生产,改过去单支插植为15支一丛的“枪架式”插植法,大大提高了附苗量,成为全区的牡蛎采苗基地之一。目前这批苗  相似文献   

10.
张东 《河北渔业》1992,(2):19-20
<正> 牡蛎是一种世界性的食物,食用牡蛎已成为人们的传统。无论是高级饭店还是穷苦人家的餐桌都有牡蛎的踪迹。人们对牡蛎的喜爱促进了牡蛎养殖业的发展。除了南极洲外。世界各大洲均养殖牡蛎,养殖规模大小不一,养殖方式多种多样。1988年世界牡蛎总产量为109.4万吨,其中养殖产量为100.9万吨。从品种看,养殖产量最高的是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产量达  相似文献   

11.
褶牡蛎是电白县海养贝类的主要晶种.传统约方法是以石块和瓦片作附着器平播养殖,有效酣苗面积少,场地利用率低,而且场地多在中上海带,牡蛎露空时间长,摄食机会少,生长慢,甚至在夏季易被曝晒死亡.为探索提高养殖褶牡蛎单位面积产量,我们借鉴水泥棒养近江牡蛎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南安市棚架式吊养褶牡蛎增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吊养牡蛎技术是近几年大力推广的养殖新技术,平均亩产比传统条石养蛎提高一倍以上,经济效益显著。通过吊养牡蛎养殖技术的推广,可充分利用低潮区深水区,并逐步向浅海发展,扩大养殖面积,改善养殖条件。我市在推广惠安县吊养牡蛎养殖技术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3.
对虾池内混养海湾扇贝及牡蛎是一种新型的海水养殖模式,最近在江苏省连云港市实验成功并通过市级验收。该市在4亩水面投放虾苗20万尾,笼养扇贝苗2万粒、底播扇贝苗1.2万粒,还适  相似文献   

14.
州市过西镇以南,约有长达35km的海滩地势平缓,饵料丰富,水质清.上于没有合适的养殖品种。这一广阔的浅滩一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从1993年开始,我们先后在该海区进行了太平洋牡蛎筏式吊养,底播养殖、平拉式养殖3种养殖方式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潮下带平拉式养殖能够当年投苗,当年收获,亩产6000-7000kg,亩效益3000元,是开发利用这部海滩的一条成功之路。现将1998年的养殖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梁成满 《水产科技》1996,(2):7-8,20
牡蛎(欲称蚝,我市养殖品种主要是近江牡蛎)养殖业是我市的传统产业,沿海群众历来以投石养殖和滩涂插养为主,产量低,周期长,效益不高,且养殖场地有严格的选择性和明显的局限性,生产徘徊不前。从1991年以来,由于改革了养殖技术,试验推广浅海桩架吊养牡蛎模式,产量、效益得到大幅度提高,生产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16.
国外简讯     
澳大利亚养殖牡蛎的方法位于新南威尔士纽卡斯尔附近的斯蒂芬斯港咸淡水鱼类养殖研究站,推广了一种牡蛎深水养殖法,这种养殖法可以比目前插竹法的生产效率每公顷提高45~90倍。从稚贝长到可食用的牡蛎,只需要六个月时间。这种养殖法就是把许多装有牡蛎贝苗的盘子叠在一起,吊在深水浮筏下,每盘一般装牡蛎贝苗100只,可以叠到十只盘的高度。每一个深水养殖单位的规模取决于适用的水深和养殖人员使  相似文献   

17.
鲍鱼被列为海产八珍之首。近年来,由于海产资源供给有限,鲍鱼人工养殖蓬勃发展。鲍的养殖方式有底播、潮间带底播圈养、沉箱养殖、岸上水泥池养殖、海上筏式养殖等。沉箱养殖模式则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的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8.
正进入下半年,广西伏季休渔时间也过了半,菜市上不见了捕捞来的海鲜河鲜,居民买得更多的是人工养殖的鱼虾贝。卖家总是喜欢告诉顾客:"放心,现在时兴生态养殖!"记者从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了解到,时下广西出产的水产品,来源于生态渔业的比重已占近七成。在大王滩、星岛湖、青狮潭等水源地或备用水源地水库,养殖鲢鱼、鳙鱼等滤食性鱼类,早就完全不投放饲料。沿海浅海滩涂采用浮筏、吊笼吊养或底播大蚝、文蛤等,以  相似文献   

19.
<正> 牡蛎味鲜美,富营养,是人们喜爱的海产品。据联合国粮棉组织报道,七十年代中期以来,世界牡蛎的年产量在85~90万吨之间,其中,约有10%来自养殖。生产牡蛎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有美国、日本、南朝鲜、法国等。日本的牡蛎养殖是从地播式养殖开始的,十七世纪上半叶在广岛发展插枝养殖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1923年东京水产学院生物学家妹尾和堀二氏在垂下养殖上取得突破,从此,日本牡蛎养殖迅速  相似文献   

20.
惠安县大力改革牡蛎传统养殖老法,积极推广棚架式、浮筏式和蛎石挂养的吊养牡蛎新法。至3月底,全县已落实这种新法的养殖面积3千亩,比去年增加2千1百94亩。过去,惠安县养牡蛎都采用竖石老法,操作笨重,产量较低,生产范围只限于潮间带。近两年来,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惠安县水产部门积极组织和发动群众进行牡蛎养殖方法的改革,取得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