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亚麻是黑龙江省垦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主要作物,现亚麻种植面积占全省的2/3.但该区域农田开垦年限较短,杂草基数大,种类多,严重的草荒,影响亚麻产质量和机械作业,束缚了该区亚麻的发展.本文重点阐述亚麻田几种常见难以防治的杂草的鉴别和防治方法,对该地区亚麻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亚麻田间杂草的种类、密度和生长发育等情况进行了综述。针对亚麻田间杂草种类多,密度大,草害严重等诸多问题,提出了亚麻田间杂草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冬季亚麻杂草种类危害及防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调查研究了州内亚麻种植地区的田块杂草种类、分布和发生规律。查清杂草共有101种,隶属25科,发生危害重的有7科26种,占25.74%;双子叶杂草77种,占76.23%,单子叶杂草22种,占21.78%,蕨类杂草2种,占1.98%。一年生杂草42种,占42.58%,越年或一年生杂草29种,占28.7l%,多年生杂草30种,占29.7l%。杂草随亚麻的播种而生长,至枞形期达最高峰,88—1231株/m^2。防治上在亚麻枞形期(株高5—10cm)、杂草2—3叶期选择50%敌草隆+5%精喹禾灵或50%敌草隆+56%二甲四氯钠盐,兑水喷雾,防除效果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亚麻田间杂草的种类、密度和生长发育等情况进行了综述.针对亚麻田间杂草种类多,密度大,草害严重等诸多问题,提出了亚麻田间杂草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调查研究了州内亚麻种植地区的田块杂草种类、分布和发生规律.查清杂草共有101种,隶属25科,发生危害重的有7科26种,占25.74%;双子叶杂草77种,占76.23%,单子叶杂草22种,占21.78%,蕨类杂草2种,占1.98%.一年生杂草42种,占42.58%,越年或一年生杂草29种,占28.71%,多年生杂草30种,占29.71%.杂草随亚麻的播种而生长,至枞形期达最高峰,88-1231株/m2.防治上在亚麻枞形期(株高5-10cm)、杂草2-3叶期选择50%敌草隆+5%精喹禾灵或50%敌草隆+56%二甲四氯钠盐,兑水喷雾,防除效果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6.
南方亚麻田杂草防治药效试验及应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南方冬春季种植的亚麻,田间主要杂草有看麦娘、牛繁缕、man草及碎米荠。试验表明:72%郁尔乳油每666.7m^2用量130ml,在亚麻播后发芽前封土处理,其鲜重防效达84.7%;17.5%快刀乳油、10.8%高效盖草能乳油及5%禾草杀星乳油每666.7m^2用量60ml,在亚麻出苗后20~30天喷雾,其鲜重防效分别为98.1%、87.1%和92.7%。上述药剂对亚麻安全无药害,一次用药能完全控制亚麻全生育期的杂草危害。  相似文献   

7.
新疆亚麻主要病害发生概况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疆伊犁、塔城、昌吉等亚麻主要种植县(市)亚麻病害发生与危害调查认为,近年来危害新疆亚麻的主要病害有亚麻立枯病、亚麻白粉病和亚麻枯萎病。通过试验研究,提出了新疆亚麻主要病害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采用倒置“W”9点取样法对新疆亚麻主栽区——伊犁地区亚麻田进行了杂草调查。结果表明伊犁地区亚麻田的杂草有15科26种,单子叶杂草狗尾草、稗草、野燕麦,双子叶杂草灰绿藜、卷茎蓼的相对多度在20以上,是亚麻田杂草的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9.
南方冬季种植的亚麻,田间主要杂草有看麦娘、牛繁缕。芝麻春季育苗苗床地主要杂草为看麦娘、马唐、牛繁缕。用5%金草克乳油每666.7m2用量45-50ml。在亚麻、苎麻播后45-90天,即杂草3-9片真叶时喷雾,其鲜重防效分别为87.1%和81.5%,对亚麻、苎麻安全无药害。一次用药后能完全控制亚麻全生育期和苎麻育苗期间的草害。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对冬季亚麻苗期安全、高效、低成本的除草药剂,本研究比较了不同化学除草剂及其不同用量对亚麻田间杂草的防除效果,并以人工除草和不除草方法为对照,对比分析不同除草方法的投入和产出情况。结果表明,90%异丙甲草胺乳油2250 ml/hm2处理对冬季亚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较好,对亚麻生长安全,能显著降低劳动力和生产成本投入,提高亚麻种植效益,可以作为冬季亚麻田芽前化学除草方法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亚麻白粉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粉病是亚麻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由于全球温度升高等原因,该病在亚麻主产区时有大面积爆发流行,严重影响了亚麻的产量和质量。本文概述了亚麻白粉病的发生特点及规律、抗病种质资源的鉴定筛选、抗性遗传与抗性基因、防治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一直以栽培纤维型亚麻为主,进入21世纪后,国内外亚麻纤维市场需求发生较大变化,致使我省纤维亚麻种植面积逐步减少。为发挥我省亚麻产业资源优势,我省亚麻主产区用油用亚麻替代部分纤维亚麻种植,相继建设以亚麻籽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开发出亚麻油、阿尔法亚麻酸、亚麻胶、亚麻冲剂等多个新产品,销往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本文主要阐述黑龙江省油用亚麻栽培需要的生态环境,土壤、品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点。同时提出油用亚麻和纤维型亚麻不同的技术要求及对策。  相似文献   

13.
亚麻种子及麻屑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胡鑫尧 《中国麻业》2003,25(5):235-238
亚麻是我国西北及华北地区主要的油用经济作物,也是东北地区及云南、新疆的主要纤维用经济作物。亚麻种子的综合利用可带来很高的经济价值。综合利用亚麻种子、亚麻根、亚麻茎可生产多种工业化产品;如可降血脂的亚麻油胶丸、高发泡性食品用亚麻胶、高蛋白饲料、植物雌激素-木酚素、膳食纤维素、建筑复合材料等。进行亚麻种子高技术水平的研究,对亚麻种子进行综合利用将对人类健康起到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对云南冬季亚麻主产区七个试点的亚麻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分析。主要经济性状标准差差异不大,表明其对原茎产量和纤维产量的贡献比较稳定,各产区均能获得较高产量。且符合生产16#以上机制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关凤芝 《中国麻业》2007,29(A02):396-398
本文提出了我国亚麻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具体差距,品种水平落后和机械程度低等六方面原因是制约我国亚麻原料产业发展的瓶颈。为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增加科研投入、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和发展机械收获等方式是解决产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合理轮作对作物生产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明确不同轮作模式和前茬作物对旱地胡麻生长发育和籽粒产量的影响,通过田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胡麻-胡麻-胡麻-胡麻(FFFF)、胡麻-小麦-马铃薯-胡麻(FWPF)、胡麻-马铃薯-胡麻-小麦(FPFW)、胡麻-胡麻-小麦-马铃薯(FFWP)、胡麻-小麦-胡麻-马铃薯(FWFP)和胡麻...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亚麻专用除草剂在亚麻田上应用效果,我们在黑龙江省四个种麻区开展了两年小区试验和一年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杂草2—5叶期,亚麻专用除草剂用药商品量1050ml/hm2,喷液量405㎏/hm2,苗后茎叶处理,可以完全控制亚麻田杂草危害。亚麻原茎和种子产量比不除草田分别增产28.41%和39.59%,增加工农业产值5865.35元/hm2;比常规药剂除草田分别增产9.16%和25.28%,增加工农业产值3000元/hm2左右,对亚麻安全,无药害。  相似文献   

18.
利用亚麻显性雄性核不育基因,通过多亲本杂交和互交,组建原始基础群,对不育株进行抗枯萎病抗性的轮回选择,以改良群体,从而培育出了以抗枯萎病为主、兼抗立枯病,丰产、优质的油用亚麻品种——轮选一号,为油用亚麻抗枯萎病育种开辟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磷素养分和外源赤霉素(GA3)对旱地胡麻干物质积累特征及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采用田间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磷素水平(0、67.5和135 kg P2O5·hm-2)下于现蕾期和盛花期不喷和喷施15 mg·L-1、30 mg·L-1 GA3对胡麻干物质积累规律,花前、花后转运特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磷素...  相似文献   

20.
赴捷克亚麻科研及生产考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捷克亚麻生产及科研水平、亚麻生产方式的转变、主要亚麻科研机构设置、亚麻科技发展动态、共同进行的亚麻转基因实验和单倍体育种实验。借鉴捷克有关经验,对我国亚麻的科研与生产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