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雷锋精神与时俱进的基本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大学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群体,也是弘扬雷锋精神的主体,高校应加强舆论引导、发挥时代雷锋典范的引领示范作用、推动实践活动的常态化、扩大群众参与度,将弘扬雷锋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推进雷锋精神育人常态化。  相似文献   

2.
雷锋精神不仅是特定时代的产物,而且在新时期仍然具有强烈的社会价值导向作用,值得继续大力弘扬和提倡。在新形势下,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高等学校如何有效地学习雷锋精神值得关注。本文通过对学校"雷锋公司"的运行分析,探讨其紧密结合高校大学生实际,通过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创新组织形式等,有效地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倡导新型的价值观,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提高其就业和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3.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如何做好立德树人的工作是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雷锋精神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弘扬雷锋精神,做好高校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也达到了新的高度,弘扬民族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雷锋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精神品质,探讨如何弘扬时代化雷锋精神,可以进一步探索民族精神的现代化发展,为其注入新的活力。为此,阐释了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并通过回顾雷锋精神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总结了半个世纪以来学雷锋活动的历史经验,从而探讨出雷锋精神时代化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5.
现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蒸蒸日上,各城市的道德建设也正突飞猛进。将新时代雷锋精神作为城市道德建设的标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内涵。如今城市建设发展迅猛,要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产生新的时代道德模式,通过优化高校教育、丰富社会活动载体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等多种途径,来进一步推动我国城市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及非结构式访谈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太平桥村雷锋精神的传承与弘扬现状展开调查,有助于在红色乡村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和加强道德风尚建设。调查表明:村民对雷锋精神普遍持认同态度,村民践行雷锋精神形式多种多样,村委会对雷锋精神进行了一定宣传,雷锋精神传承途径呈现多元化趋势;但在传承与弘扬雷锋精神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村民对雷锋精神的理解狭隘、践行过程中顾虑较多,村委会宣传方式创新不够,国家及社会关注度有待提高等;针对这些问题,着重从村民、基层党组织、地方政府等层面提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7.
“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福建的时代表达,是实现更加优美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福建的强大精神动力。必须通过深挖红色资源内涵,弘扬海洋文化传统,倡导公益仁爱理念,传承闽商文化精髓等举措弘扬福建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原有社会核心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和特征,其中以道德观的变化较为明显,一度被学者称之为"价值失衡、道德迷失"。市场经济、中外文化和社会变革影响了中国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变迁。2008年频发的灾难产生了巨大的物资损失,对重构社会核心价值观体系提供了难得的契机。自然灾难激发了民众回归核心价值观的意识,灾难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灾难催生新的社会核心价值观体系:即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树立社会责任意识与历史使命感,回归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回归和谐的民族精神,回归"重义轻利"的传统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核心价值观体系。  相似文献   

9.
小岗精神是在中国农村改革和建设实践中产生的以改革创新为特点的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成果。其主要包括的"大包干"精神和沈浩精神,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容和价值导向上相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结合新时代要求对小岗精神做出意义解读,不仅具有重要学术价值,而且现实意义深刻。弘扬小岗精神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价值准则提供一条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0.
马鑫 《甘肃农业》2021,(4):77-79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固有的根本和深厚源泉,本文概述了崇信县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成效,以农耕文化、军旅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民俗文化、古树名木文化为载体,以典型村创建工作为抓手,以"尊崇诚信"为价值引领,...  相似文献   

11.
春耕在即,农事不待。重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志愿服务队伍,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和志愿精神,在抓好疫情防控同时,广泛开展助耕支农学雷锋志愿服务,全市9300多支志愿服务队伍、21万余名志愿者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民群众开展春耕春播、技术指导、配送物资,"志愿红"成为巴渝大地上的一道亮丽风景。  相似文献   

12.
2012年太原市提出以"包容、尚德、崇法、诚信、卓越"为城市核心价值观,针对此次活动,作者从公共图书馆社会职能方面浅谈了如何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开放性优势、便捷检索优势、技术设备优势,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市民素质、弘扬城市精神和践行城市核心价值观活动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3月5日,是全国学习雷锋纪念日,湖北祥云(集团)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开展了"学雷锋、树新风,争当祥云文明大使"活动,向全体党员职工发出了"学习雷锋精神"的倡议书。广大党员职工利用晨会时间,紧紧围绕雷锋精神,对照自身说感想、谈体会,大家一致认为,虽然时代久远,但雷锋精神永远都不过时,永远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决心把这种精神融入实际工作中,为祥云新一轮"升级提速再创业"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图为祥云股份举行的"学雷锋、树新风"宣誓仪式。  相似文献   

14.
雷锋对党、对国家、对社会主义、对人民无限热爱,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满腔热情,对自己严格要求。自从60年代,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发表以后,雷锋精神即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共产主义道德相结合的典范、作为崭新的社会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迅速传遍全国。一句"向雷锋同志学习"迅速在全国形成体现雷锋精神的社会实践活动,雷锋成为亿万中国人的楷模。  相似文献   

1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19):293-296
将红色资源用于培养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落实关于"把核心价值观落实到位于社会各个方面"及"继承和弘扬好红色基因"等中央文件精神的实际需要,是培植新时代青少年"家国情怀"这一重要教育实践任务的根本要求,也是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三观"及"四个自信"的内在要求。为了增强红色资源利用于培养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必须以强化学校主管部门、学校及各任课老师重视红色资源的利用为前提,以把红色资源适时渗透课堂教学内容为重点,以有计划地组织青少年参加红色资源实践教学为补充,以红色资源打造校园文化为载体。  相似文献   

16.
当代大学生具有独特的思想意识、价值观,能够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同时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然而,大学生因面对新鲜事物多元化,在理论学习上缺少系统性与稳定性,创新意志相对匮乏,难以持之以恒。在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背景下,高校积极引入"大思政"理念,把弘扬井冈山精神与"双创"教育相融合、与红色文化育人相贯通,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两个课堂"双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广大师生激活和传承红色基因,切实把弘扬井冈山精神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立足实际,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来抓,坚持用"最美精神"净化社会风气、用草根模范引领社会风尚,汇聚正能量,提振精气神,在推动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方面探索新路子。1.初步成效2011年11月,衢江四小三名教师用爱心、责任心和"一个都不能少"的执著精神,挽救了因煤气中毒而命悬一线的三个鲜活生命。"最美教师"这一事迹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各地纷纷前  相似文献   

18.
在五四运动100周年之际,五四精神以爱国、进步、科学和民主为基础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对新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具有重要意义。新疆大学生可以借助五四精神更深刻的领会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学生组织的工作为新疆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添助力。  相似文献   

1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8):198-199
焦裕禄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本质,以"科学求实,实事求是"为精髓,以"艰苦奋斗,迎难而上"为重要内容,以"无私奉献,清正廉洁"为为鲜明特征。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青年是否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决定着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着他们对社会的贡献方式和程度。因此,通过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对于帮助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指导青年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20.
甘肃"铁人"精神是甘肃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新时代甘肃发展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弘扬甘肃"铁人"精神在新的历史节点上非常必要。文章从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三个方面切入,对弘扬甘肃"铁人"精神的路径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