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解决单一药剂的长期使用使致病菌产生抗药性及复配剂对双孢蘑菇疣孢霉病的防治问题,以双孢蘑菇疣孢霉为检测菌,对21种复配杀菌剂进行了实验室平板药效检测试验,并筛选对疣孢霉抑制力强的药剂组合进行菇床应用验证。结果显示,对疣孢霉病的防治效果和对双孢蘑菇生长的影响,不同复配杀菌剂存在很大差异,其中用4000倍与4800倍的复配杀菌剂(25%腐霉·福美双可湿性粉剂+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体积比1:1)和4000倍的复配杀菌剂(40%多·福可湿性粉剂+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体积比1:1)处理覆土材料,对防治疣孢霉病均有较好的实效,且对蘑菇的菌丝生长与子实体发育无不良影响,生产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民族地区的农村居民点因受国家政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而亟待转型,探索此区域农村居民点的布局优化模式有利于推进该区域国土空间治理和全面实现乡村振兴.以民族地区典型代表区贵州省黎平县为研究区,采用AHP法、GIS空间分析法、复杂网络、Python语言编程等方法集成分析研究区农村居民点的优化布局模式.结果表明:(1)研究区农村居...  相似文献   

3.
基于2015年文县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和相关统计数据,根据农村居民点的现状分布规律,运用GIS空间分析和景观生态学理论,空间韵律测度、局聚类检验、平均最近邻指数、空间热点探测分析等方法,定量分析了文县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格局特征。结果表明:(1)文县农村居民点主要沿着交通道路和河流错落分布,形成以道路和河流网分布为主的枫叶状;(2)文县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普遍偏小,空间上呈现出低值集聚,高值离散的特征,在天池镇、城关镇等地区形成了小规模村庄集群分布的"冷点区",在范坝镇等地区形成了大规模的农村居聚落集中分布的"热点区";(3)受资源条件、自然区位及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文县农村居民点在空间上以集群式和随机型分布为主;(4)文县农村居民的分布呈具有明显地域差异的集聚模式,整体形成了以范坝镇、碧口镇为中心的高密度区,并依次向北、向西、向南以阶梯形式逐渐稀疏的低密度区;(5)全县农村居民点聚落形态整体相对规则、整齐、破碎化程度较低,呈现较为平稳的演化形态,局部地区居民点分布形态复杂程度较高,东西走向规模分异明显,复杂程度由东向西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4.
农村居民点布局的调整和格局的优化是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对统筹城乡发展、增强区域经济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应用ARCGIS空间分析和统计功能技术以及景观指数的定量分析方法,以重庆市石柱县临溪镇前进村为研究区域,分析研究了在村域范围内农村居民点分布特征、居民点分布现状与该村自然、社会、经济等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并运用GIS多因素叠加模型,建立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优化。结果表明,前进村农村居民点的区位受坡度、河流、道路和耕作环境的综合影响,尤其道路指向更为紧密。前进村就居民点空间格局优化可分为优先发展区、重点发展、保留发展、搬迁区4种类型,该研究为科学指导农村居民点整理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扩展意义。  相似文献   

5.
胡馨  张安明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4):358-362
本文利用熵值法评价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程度,计算出各项指标权重,采用综合加权法得出农村居民点利用的集约度。以重庆市黔江区30个乡镇及全区作为评价对象,根据科学性、系统性、代表性、可操作性原则选取指标后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投入对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集约度影响最为明显,其次为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结构、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强度和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效益;黔江区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水平有待提高,全区总体水平仅为0.0304;黔江区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水平区域差异明显。结论:应提高对农村居民点规划、管理、整理的投入;熵值法能够更加客观准确的评价目标;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指标选取参考;仍需进一步应探讨如何提高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区域建设用地变化中,占重要地位的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已经成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以城市化为角度对广州市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和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1997~2002年间,广州市的城市化水平综合指标由68.28增加到75.28,年平均增长的比率为1.92 %,而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变化非常平稳,在6年间共增长了 796.67 hm2,年平均增长的比率为0.47 %。以上数据反映广州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滞后于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广州的城市化是以自组织为主的城镇化,产业与居住的分散化决定了小城镇发展呈现均衡性特征。这样实质上把有限的农村空间割裂为多个不大的发展中心。这种多中心往往导致无中心,即建设无重点、发展无中心、各乡镇过度竞争,造成区域内资源的不合理流动与低效率配置,影响资源向优势区位的流转,无法形成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最终导致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滞后于经济发展和城市化。针对农村居民点用地状况,当前对策主要是依托城市化对农村居民点进行土地整理规划使其用地变化向规模减少、集约利用发展。广州市有农村居民点的各区(县级)市,发展情况各不相同,根据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和地理条件可以对上述区域进行分类,分别采用适合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孙丽娜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23):138-146
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重构对于指导区域农村居民点整理规划、实现土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以黑龙江省明水县明水镇为研究区,通过计算研究区空心化程度、农村居民点整理的重要性指数、迫切性指数、整理时序指数,对农村居民点的整理时序进行划分,提出农村居民点的整理迁移方案。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各村屯农村居民点空心化现象明显,向阳村张奎英屯空心化率最高;在空心化趋势预测结果中,规划近期城北村空心化增强趋势变化最明显,规划中期互助村空心化增强趋势变化最明显,规划远期向阳村空心化增强趋势变化最明显;在农村居民点整理时序上,保留农居点占总数的35.29%,近期整理农居点占总数的9.8%,中期整理农居点占总数的23.53%,远期整理农居点占总数的31.37%。最后提出合理的整理迁移方案,研究成果为指导县域农村居民点整理规划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当前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主要依托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和进行,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农村非政府组织新农村理事会在农村建设用地管理等农村公共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笔者以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理事会为例,通过对3个行政村的理事会运行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了当前非政府组织在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运行现状和现实困难,针对性地提出了引导非政府组织在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农村居民点是农村居民为生产和生活便利修建的固定住所,社会表现为农村居民空间的聚集,其时空演变与景观格局变化受当地自然环境、传统文化、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影响。笔者通过成都平原边缘洪雅县1997、2006、2015年三期遥感影像,借助RS、GIS软件提取农村居民点数据,结合DEM高程及坡度数据,研究了洪雅县农村居民点的时空演变及景观格局,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1997—2015年,18年间洪雅县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总体表现为更加聚集,地理聚集方向没有变化,持续地逐渐集中于该县北部平缓区域;(2)坡度对洪雅县农村居民点的布局影响强烈,农村居民点中超过70%分布在0°~5°范围内。随坡度的升高,农村居民点的斑块数及斑块面积总体上均表现为先降低后回升再降低;(3)海拔对洪雅县农村居民点的布局影响显著,500 m范围集中了超过55%的农村居民点。从1997—2015年洪雅县农村居民点变化结果及趋势来看,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呈现逐渐优化过程,农村居民点有从高海拔地域向低海拔城镇迁移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0.
宋伟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129-133
为了提高农村居民点用地挖潜的可行性,促进农村居民点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探讨了经济欠发达区域农村居民点的用地标准。农村居民点用地标准通过农村宅基地挖潜的可行性分析推定,农村宅基地数据主要来源于农户调查。结果表明:(1)农村宅基地可以划分为生产用地和生活用地2个类型,生产用地主要包括农村宅基地内的种植、养殖以及农机具存储用地,生活用地主要包括起居室、堂屋、粮食储存等用地;(2)在保障农民必要生产和生活用地的基础上,舒兰县农户的人均农村宅基地标准在162.46m2左右比较合适;(3)通过农村宅基地用地标准推定,舒兰县合理的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标准应在232~295m2之间。人均150m2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标准缺乏挖潜的可行性,标准应该按照保证农民正常生产与生活需求的原则确定。  相似文献   

11.
王章郡  陈华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0):316-320

乡村旅游是贫困地区实现区域扶贫的重要举措,研究其发展动力及其空间分异规律有利于有序推进乡村旅游地的开发。文章以渝东南地区为例,运用区位理论和空间组织理论探讨其动力机制,分析其空间变动过程,总结其空间分布特征和空间结构特征,并以此为基础对渝东南地区乡村旅游地进行空间结构组织。研究发现,渝东南乡村旅游地在空间上整体呈离散型分布。除与客源地之间的简单点轴联系外,点状极化现象和轴向一体化结构开始出现。构建区域旅游集散体系,打造区域旅游客流通道,完善区域空间网络化结构是实现其空间组织的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12.
尹珂  肖轶  罗光莲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9):336-340
基于重庆市北碚区大量农访数据,分析了调查区现有农地流转现状。结果表明:调查区现阶段农地流转分布不均且流转率较低,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缓慢,农地流转管理不规范,农地流转后保障不完善。在此基础上,从健全农地流转市场,完善农村社会保障,规范农地流转管理等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帮助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切实可行的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赵磊  邵雪亚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35):128-133
目前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是土地研究的热点之一。为了研究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子,将快速城市化地区划分为城区、郊区和工业主导区3个部分,分2个时段研究了2002-2010年各分区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并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的热点集中在城区和工业主导区;2006-2010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幅度要明显大于2002-2006年,其中两期建设用地分别增加806.40 hm2、3112.91 hm2;耕地、林地等地类大规模减少,二者两期减少之和均占减少总面积的85%以上,建设用地迅速增加;经济发展、外部政策干扰是刺激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因素。在土地利用和产业规划过程中进行用地分析,科学实施规划改善土地利用结构,保护水体、林地、耕地等地类,提高土地利用率是保护耕地、林地等地类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基于旅游业对乡村社区可能产生的影响,从民主权力、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4个维度构建旅游目的地农民幸福指数测量模型.以泰宁世界遗产地的寨下村和下坊村作为实证地,采用深度访谈和调查问卷法,运用SPSS统计工具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下坊村村民幸福指数87分,寨下村村民仅为64分,旅游参与程度高的下坊村幸福指数显著高于参与程度低的寨下村;旅游业对乡村老人和妇女幸福感正向贡献最为显著;民主权力是影响社区农民从旅游发展中获取收益进而获得幸福感的根本因素,经济影响与社区农民幸福感关联性最直接也最密切,社会文化和环境因素对村民幸福感有一定影响但不显著.研究表明,为确保旅游业与乡村社区协调发展,建立以社区居民幸福为导向的旅游发展评价体系有必要成为地方政府的施政参考.  相似文献   

15.
陈晓磬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35):311-316
为了统计与测评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的现状,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水平,以长沙市周边地区乡村旅游为例,构建了乡村旅游服务质量评价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项评价指标赋权,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测度了该地区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的综合水平。结果表明:该地区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水平一般,且交通服务质量水平与社区支持质量水平存在着较大的问题。这说明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并没有跟上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步伐。基于此,提出了完善交通条件,提高社区支持与加强服务质量监测等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的有利举措  相似文献   

16.
张俊  郑鹏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0):112-117

为促进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联结“小农户与大市场”的过程中更加有效地开展农产品营销,以3个全国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对其在产前、产中和产后开展农产品营销的行动及其有效性进行分析和比较。总结得出:合作社的营销行动主要体现在产前进行生产规划和产品质量控制,产中开展生产标准化管理和产品安全化控制,产后运用各种营销策略促进销售和树立形象等方面;进而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功开展农产品营销的原因及其深入营销渠道的有效性和阻力,最后给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剧烈转型大背景,力求较准确地研究农地流转.经文献梳理,采用实地调研、经验总结等方法对农地流转进行综合性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农地流转规模较小、发展缓慢、收益偏低、多处于自发无序状态.进而分析可得,农地流转是乡村社会经济转型一部分,诸如农地流转渠道、现代农业技术应用、农村家庭生活方式变革、城市化下城乡互动、农村市场深化程度等,皆为社会经济转型组成部分,乡村转型整体缓慢导致农地流转缓慢.应从整体视角系统性促进农地流转,不应强推、不必迟滞、可积极有序引导随社会经济转型顺势而为.  相似文献   

18.
1840年以前的清代是农业发展的繁荣鼎盛时期,关中农学家杨屾是蚕桑业发展的领军人物,对关中农业发展有很大的贡献,但其农桑并存的观点并未持续发展.以杨屾的农桑俱全的种植思想为切入点,总结了这一时期陕西关中主要副业发展的特点,即由蚕桑业发展为植棉业.试图分别从棉与桑发展的条件着手,用多个角度全面的分析清代棉桑关系变更的原因.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杨屾农桑观点在当时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具有可行性,后未发展下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9.
吉莉  李强  陈欢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0):263-269
为了了解重庆地区的高温风险规律,减少该地区高温引起的灾害损失。利用重庆地区34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的气温观测资料(1981—2010年),结合信息扩散理论模型,分析了重庆地区的高温风险及成因。结果显示:重庆地区的年平均最高气温、高温日数随时间呈现线性增加趋势;重庆有3个极端高温与高温日数易发高值区;且重庆地区4个区域的高温日数风险差异幅度较大,在高温度数风险概率研究中,重庆4个区域均在36℃时风险概率值达到最大值,黔江所代表区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高温事件发生的风险概率小;从高温灾害风险空间分布来看,随着高温等级的升高灾害发生的区域面积也相应地减小。基于此,为重庆防灾减灾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