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甜菜抗丛根病(BNYVV)资源研究概况冯建忠RT.Lewellen(新疆农业科学院经作所)(美国萨里纳斯试验站)甜莱丛根病由甜菜黄脉坏死病毒(BNYVV)引起,由土壤多粘菌(P.betae)传播。美国于1983年在加利福尼亚州北部发现该病害,继而...  相似文献   

2.
甜菜品种抗(耐)丛根病试验初报谢惠琴,张素珍(新疆石河子农学院)(新疆石河子甜菜研究所)甜菜丛根病是由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引起,以甜菜多粘菌(P.betae)作为传毒媒介的土传病害。该病在我区发展蔓延速度较快,对甜菜生产威胁很大。目前,国内...  相似文献   

3.
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和其他病毒一样是高度依赖寄主细胞的大分子寄生物,它的介体甜菜多粘菌(Polymyzcabetae)是土壤专性寄生真菌,至今仍缺乏具有选择性的高效治疗药物。而抗病品种的选育和应用刚刚开始起步,甜菜丛根病的防治研究进展缓慢。...  相似文献   

4.
甜菜抗丛根病机理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长魁  陈晓军 《中国糖料》2005,(3):32-34,38
研究结果表明:甜菜抗丛根病类型品种与感病类型品种在发育的前、中、后期传毒介体多粘菌的含量差异均达极豆著水平(t〉0.01),而在同一抗性类型的品种间,甜菜在同一或不同的发育阶段,多粘菌的含量差异均不显著,多粘菌的含量与甜菜抗丛根病性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初步认为:通过对甜菜多粘菌含量的分析,可以作为甜菜抗丛根病特性鉴定和品种选育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应用ELISA检测甜菜品种抗BNYVV病毒差异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应用ELISA检测甜菜品种抗BNYVV病毒差异蔡惠珍,孙以楚,张春来(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甜菜丛根病(Rhizomunia)是由多粘菌(Polymyxa)为介体传播的甜菜坏死黄脉病毒病(Beetnecroticyellowveinvirus)。...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甜菜丛根病研究初报刘杰贤,咸洪泉(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甜菜丛根病(Rhizomania)是由甜菜多粘菌(Polyniyxabetae)携带的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侵染甜菜块根引起的一种土传病毒病害,是近40年来世界甜菜种植国家新...  相似文献   

7.
甜菜丛根病(Rhizomania)是由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引起,以甜菜多粘菌(P.betae)为传播介体的一种土壤传染性病害,是世界范围内分布的甜菜生产上的最严重的病害。该病发生后甜菜根产量和含糖率大幅度下降,已成为世界甜菜生产的一大障碍。我国于1978年在内蒙古首次发现该病害,以后在西北、华北、  相似文献   

8.
甜菜抗丛根病品系及杂交组合的选育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甜菜抗丛根病品系及杂交组合的选育初报姚元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甜菜丛根病(Rhizomania)是以多粘菌(Polymyxabetae)为传播媒介,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为病源的土传病毒病。此病自1950年首次在意大利北部发现,...  相似文献   

9.
我国甜菜丛根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菜丛根病是目前甜菜种植业中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我国对甜菜丛根病的研究十分重视,并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本文从甜菜丛根病的症状类型、甜菜丛根病的病原病毒和真菌介体、甜菜丛根病的防治、甜菜抗丛根病品种的选育等方面出发,对我国甜菜丛根病的研究进展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
从引发甜菜丛根病的致病病毒BNYVV、传播介体P.betae及环境影响因素等方面,对甜菜感染丛根病后的病症、鉴定、生理生化反应及其防治等研究进行了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11.
甜菜丛根病属土壤传染性病害,是由一种低等真菌Polymyxa betae(甜菜多粘菌)为媒介而传播的病毒病。这种菌可在土壤中生存20年以上,农田被污染后,使它灭绝几乎不可能,防治极为困难。到目前为止,有效的防治方法尚未确立。此病与其它许多土传病害相同,一旦发病,为害很大。可使根产量严重降低,根中含糖显著下降,在  相似文献   

12.
甜菜抗耐丛根病品种生理指标和形态指标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甜菜丛根病是世界甜菜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于50年代在意大利首先发现,后相继在许多国家迅速传播和蔓延,对甜菜制糖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失。由于该病是由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引起,以真菌作介体而传播的病毒病害,田间表现为系统浸染,地上部和地下部均表...  相似文献   

13.
甜菜丛根病的综合治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邓峰 《中国糖料》1996,(3):51-56
甜菜丛根病的综合治理邓峰(内蒙古甜菜制糖工业研究所)甜菜丛根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自50年代初在意大利首次记载以来的40多年中,已延及20多个国家。我国发现于1978年.10多年来,所有的原料区均不同程度的发生,特别在西北、华北区,原料甜菜老区几乎被摧...  相似文献   

14.
甜菜丛根病是1978年在我国内蒙地区发现的一种新病害。1979年笔者从该病病株根表皮细胞中发现甜菜多粘菌(polymyxa betae)的寄生,并与甜菜毛根坏死病(后定名为丛根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随后用三年时间(1980~1982年)在研究“甜菜丛根病发生及防治”的同时,对该菌的形态及其生活史进行一些观察,本文将阐述对polymy-xa betae的观察结果,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加准确地检测患有丛根病的甜莱植株中BNYVV病毒的含量。实验采用了RT-PCR的方法分别从26株待测甜菜的根中扩增获得了324bp的BNYVV病毒基因片断。通过调整反转录cDNA模板的浓度,研究发现,当cDNA模板稀释到100倍时.能更加精准地检测到不同丛根病染病植株中BNYVV病毒含量的差异。同时.半定量PCR的统计结果进一步表明.当待测植株中BNYVV病毒的相对含量低于阳性对照的一半时,甜菜丛根病病症并不明显;而当其相对含量超过阳性对照的1.3倍时,甜菜受害严重,有些几乎死亡。本检测方法为更加及时、快捷、准确和系统地检测甜菜植株的染病程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14.对育苗床表土消毒防除甜菜丛根病的效果甜菜育苗床栽培的情况下.丛根病的感染源之一是育苗床表土被BNYVV污染。所以,对育苗床表土进行消毒.能有效地防止丛根病的扩散。15.关于丛根病的土壤诊断法由于在大田中很难防除甜菜丛根病,所以就增加了对育苗士或在甜菜移栽前及播种(直播)前对大田土壤进行预先诊断的重要性。本报告研究了把甜菜作为标志植物用ELISA法,简单、易行、在短期内就能诊断许多土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译文文摘     
9213 日本的甜菜丛根病分布、产量损失和诊断—T.Tamada等,《第五届国际植物病理学会论文摘要汇编》,1988,P452—1(英)自1965年首次记载丛根病以来,这种由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引起,并由土传真菌甜菜多粘菌(Polymyxabetae)传播的甜菜丛根病已在北海道广泛蔓延,并对甜菜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丛根病最明显的症状是叶子黄化,叶柄略微伸长。由于是根部病害,所以诊断是很困难的。酶联免疫测定法(ELISA)是检测甜菜细根中BNYVV最适合的常规方法。1982年检测结果表明:在北海道地  相似文献   

18.
石河子地区甜菜黑色焦枯病调查研究初报孙晓陆,崔星明,王建梅,程海军(新疆农业科学院)(新疆石河子农学院)近年来,新疆石河子农学院在新疆调查甜菜丛根病发生、危害的同时,又发现了一种由球状病毒引起的黑色焦枯型病株。1991年日本有关专家来我国考察,认为黑...  相似文献   

19.
水杨酸浸种对甜菜丛根病防御酶系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对甜菜抗(耐)、感丛根病品种进行浸种处理,研究了SA对丛根病地甜菜防御酶系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浸种处理的甜菜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较对照均有所提高,病情指数下降,根产量、舍糖率和产糖量都有所增加.不同的SA处理浓度相比较,抗(耐)病品种适宜浓度为3mmol/L,感病品种适宜浓度为5mmol/L.  相似文献   

20.
耐丛根病甜菜新品系—SN8901的选育李景慧,邹如清,张素珍,谢惠芹(新疆石河子甜菜研究所)甜菜丛根病的发生及蔓延,使甜菜根产量和含糖率大幅度下降,甜菜丛根病已成为我区甜菜制糖生产上的一大障碍。为了控制甜菜丛根病的危害和蔓延,除建立建全合理的耕作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