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调查阿尔泰山两河源草地地上植被,确定点位因子对草地地上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为两河源草地管理、维护以及我国西北干旱地区草地生态安全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两河源草地为研究对象,沿经度、纬度和海拔梯度调查了30个样地草地的植被状况,利用α-多样性测度中Margalef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Alatalo均匀度指数对草地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两河源草地地上生物量与物种多样性表现出明显空间规律,地上生物量呈中西部高,东南部低的空间分布特征,而物种多样性则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格局;同时地上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与纬度、经度、海拔均显著相关(P<0.05)。经度、海拔、纬度和盖度共同作用影响了地上生物量的分布格局;经度、海拔和纬度共同作用影响了物种多样性的分布格局。【结论】两河源草地地上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表现出明显的空间规律性,经度、海拔和纬度等环境因素是影响地上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空间格局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2.
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地衣的地理成分及垂直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内的地衣物种进行了实地调查,并结合前人的研究资料,对该保护区地衣植被的地理成分及垂直分布进行了分析。在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共记录到地衣120种、11个变种和4个变型,分别隶属于23科49属。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地衣地理成分有世界广布成分、环北极成分、泛热带成分、东亚成分、两极—西太平洋成分、温带成分、北欧—喜马拉雅—北美成分、地中海—西亚—中亚成分、两极分布成分、东欧—北亚成分、中国特有成分等11种,其中环北极成分占优势。垂直分布地带有荒漠带、山地荒漠草原带、亚高山与山地草原带、亚高山草甸带、高山草甸带及高山垫状植被地衣带等6个自然地带。 相似文献
3.
浙江百山祖自然保护区昆虫区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993 ̄1995年在浙江省百山祖自然保护区进行了昆虫区系研究,共采集昆虫标本5万余号,鉴定整理出含22目256科1364属2204种的昆虫名录,其中有9新属250新种。在此基础上试作昆虫区系分析,结果表明:百山祖昆虫区系属东洋区性质,由于植物和天敌丰富,人为干扰少,昆虫群落稳定;特殊的地理位置、植被以及地史孕育了丰富的昆虫种类,特有成分丰富。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北川河源区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调查,在保护区内兽类有4目14科37种,以古北界为主的有26种,占保护区兽类总种数的70.73%,东洋界和古北界的有11种,占保护区兽类总种数的29.27%。 相似文献
5.
6.
青海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西宁市大通县境内,地处北川河源头。东西长约95km,南北宽约69km,总面积107870.0hm2,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类别中的大型"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在围绕保护区建设的法律法规、管护、技术、科研、宣传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保护区的地位得到了法律法规的保护,社会公众、特别是保护区周边居民对保护区地位及其作用的认同度越来越高。保护区已成为生态保护意识和功能最强的区域。 相似文献
7.
程亚青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7,42(3):74-79
对崆峒山自然保护区昆虫群落的种类组成和区系成分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崆峒山分布有昆虫16目、107科、466属、909种.其中古北界757种,占所采总数的83.28%;东洋界79种,占所采总数的8.69%;东洋-古北界12种,占所采总数的1.32%;广布种56,占所采总数的6.16%;特有种5种,占所采总数的0.55%.崆峒山昆虫区系组成是一个以古北界昆虫占绝对优势,并有一定数量的东洋界、东洋-古北界兼有种、广布种、特有种共同组成的较为复杂的昆虫区系. 相似文献
8.
乌鲁木齐南部山区地衣生态分布与地理区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在乌鲁木齐南部山区对地衣物种进行的实际调查并结合资料,初步整理了分布在乌鲁木齐南部山区的地衣种类,共有130种,分别属于22科54属.其中蜈蚣衣科(Physciaceae)和梅衣科(Parmeliaceae)的属数最多,占属总数的14.81;,种数占总种数的12.96;.将乌鲁木齐南部山区地衣的地理区系划分为广布成分、环北极成分、欧亚成分、北美成分、东亚成分、中亚成分、中国特有成分等7种类型.同时结合地衣的生长环境特征将把该地区地衣的生长类型划分为9种生态类型. 相似文献
9.
南滚河自然保护区鸟类区系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调查,在南滚河保护区共记录到鸟类147种和亚种。隶属14目。36科别4亚科,约占云南省鸟类种数的18.4%。在实地考察和综合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对南滚河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进行了区系和生境分析及资源评价。并提出了保护和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齐云山自然保护区的蕨类植物区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齐云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和文献研究,记录该地区蕨类植物40科86属230种.分析表明:(1)该保护区中蕨类植物的优势科、优势属均表现明显,优势科有鳞毛蕨科、金星蕨科、蹄盖蕨科、水龙骨科和凤尾蕨科等,优势属有鳞毛蕨属、凤尾蕨属、卷柏属、铁角蕨属和短肠蕨属等;(2)属的区系地理成分划为4大类,热带分布的属占优势,为总属数的60.5%,世界分布属占20.9%,温带分布属占17.4%,中国特有属占1.2%;(3)种的区系地理成分也可划为4大类,温带分布种(114种)所占的比例最大(49.6%),热带分布种占有较大的比例(30.0%),中国特有种占18.7%,世界分布种占1.7%;(4)在种的相似性上比较,该保护区与井冈山的相似性系数最高(59.7%),而与大瑶山的相似性系数最低(36.7%). 相似文献
11.
12.
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确定的优先领域保护的地区之一,计有蕨类植物23科、47属、93种。从植物系区系地理学角度对该区蕨类植物的科、属、种进行了区系分析。 相似文献
13.
和太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7):75-84
根据实地调查及历史文献资料整理结果,统计分析了广西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特征。结果表明:(1)保护区植物种类多样性丰富,区系地位重要,已知维管束植物219科912属2 233种(含变种、亚种和变型),其中蕨类植物30科76属150种,裸子植物8科9属16种,被子植物181科827属2 067种;(2)区系特有性强,单种及寡种的属极为丰富,中国特有科1科,特有属9属;(3)区系起源古老,珍稀濒危植物多,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5种,其中Ⅰ级重点保护植物2种,Ⅱ级重点保护植物13种;(4)居热带与亚热带过渡区,区系热带边缘性明显,热带性质与温带性质属数之比值(即R/T)为4.56;(5)区系以木本植物占优势(种数占47.5%),藤本植物占一定比例(13.6%),雨林植物景观突出。总的来说,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具有古热带植物区-马来西亚植物亚区-北部湾地区的区系特点,但表现出明显的热带北缘性质。 相似文献
14.
根据调查和参考有关文献,对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区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发现,该区共有苔藓植物34科55属107种(包括亚种、变种、变型),其中苔类植物8科8属8种,藓类植物26科47属99种;地理成分复杂多样,种地理成分统计分析表明,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东亚成分次之,中国特有种第3,热带成分也占有一定比例;该区苔藓植物区系隶属于华北地区但兼有多种成分,体现该区苔藓植物区系的南北过渡特征。 相似文献
15.
基于野外调查和文献资料整理,构建了鼎湖山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名录,并对植物区系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鼎湖山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资源丰富,包含1755种,隶属于171科783属;区系科属组成具有明显的亚热带特征;区系表征科包括樟科、桑科、壳斗科、冬青科、五列木科、山茶科、山矾科、菝葜科、清风藤科和五味子科共10科。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以热带性成分占明显优势,热带性科97科及温带性科30科分别占非世界性科总数的76.38%和23.62%,热带性属566属及温带性属161属分别占非世界性属总数的77.86%和21.19%,科属的热带性成分与温带性成分的比值介于中亚热带地区与热带北缘地区之间,与该区域所处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性质相符。在种级水平上,热带东南亚至印度—马来,太平洋诸岛分布型种占非世界性种总数的45.25%,优势性明显,体现该区域植物物种与热带亚洲植物区系的紧密联系;另外,中国特有分布型种217种,占非世界种总数的13.38%,种级水平特有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贵州省龙头大山苔藓植物物种组成及区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苔藓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共有45科93属181种(包括亚种、变种及贵州省1个新纪录种),而且单种科、单种属在植物组成中占比例较大,分别占总科数的57.78%、总属数的58.06%;区系成分复杂,分布交错,可划为13种类型。其中,以温带成分和东亚成分为主,分别占26%和23.2%,热带成分和中国特有也占一定的比例,分别为18.23%和10.5%。 相似文献
17.
采用典型样地和典型线路的调查方法,于2014—2015年对云南雕翎山自然保护区进行了3次物种资源调查,记录和分析该保护区的植被类型和分布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云南雕翎山自然保护区有野生种子植物112科、355属、655种,科属种的比例与哀牢山的不同,与紫溪山相近,其中,1~5种的中小属比例达9436%。在科级水平上,保护区类型主要以泛热带成分为主;在属级水平上,属的温带成分仅次于热带成分。故保护区植物区系表现出较典型的从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类型。其次,本区有4个东亚特有科,2个中国特有属,较滇中其他地区,特有性偏低。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分析陕西天华山自然保护区的地质及地貌特征,为合理规划和利用其资源提供基础依据。【方法】根据调查分析并参考有关文献,对陕西天华山自然保护区的地质构造、地层与地貌类型进行分析。【结果】天华山自然保护区在大地构造上属于秦岭褶皱系南秦岭印支冒地槽褶皱带。该区的地层主体部分是巴颜喀拉-秦岭地层区(Ⅶ)南秦岭地层分区(Ⅶ2)宁陕-白河地层小区(Ⅶ23)的一部分,其地貌属于秦岭山地区、秦岭南坡中山亚区的侵蚀剥蚀中起伏-大起伏花岗岩中山地貌;地貌类型主要分为山岭系统和沟谷系统,中、小型地貌甚为发育。【结论】天华山自然保护区的地质构造为冒地槽褶皱带,地貌类型比较简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