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研究钾、钙、钠交互作用对蔬菜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方法]通过盆栽试验共11处理研究钾、钙、钠交互作用对小白菜生长和钾、钙养分吸收效果的影响。[结果]施用钾肥或钙、钾配施均能提高小白菜对钾、钙的吸收,钙、钾之间存在交互作用。适量的钙对小白菜吸收钾素产生促进作用,过量的钙则产生抑制作用。钙、钾用量分别0.33、0.67g/盆(Ca2K3处理)时效果最佳,可显著提高小白菜干物质积累量和钙、钾吸收量。[结论]在土壤钠水平较低时,施用一定量的钙能有效缓解钠对小白菜的胁迫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氮磷钾用量对辣木生长及养分吸收累积的影响,进一步了解辣木对氮磷钾养分的需求,为以采摘新梢为目的的辣木栽培提供施肥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氮磷钾施肥量为试验因素,每因素分别设计高、低2个水平:每千克土壤中氮纯养分用量为0.28和0.12 g,每千克土壤中磷纯养分用量为0.33和0.17 g,每千克土壤中钾纯养分用量为0.33和0.17 g,另设不施肥处理为对照,比较不同处理下辣木的生物量及养分吸收累积情况。【结果】高氮处理辣木新梢和茎秆的干物质累积量均显著高于低氮处理(P0.05),分别为低氮处理的1.47倍和1.19倍。在氮磷钾纯养分组合用量分别为0.28、0.33和0.17 g/kg的处理下,植株单株整体养分累积量最高为19.02 g,单株新梢干物质累积量最高为103.53 g。【结论】氮用量显著影响辣木新梢生长,氮磷钾纯养分组合用量分别为0.28、0.33和0.17 g/kg为本试验条件下最优处理。  相似文献   

3.
钾肥对蔬菜生长及品质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探明大棚小白菜合适施钾量,通过在主推配方基础上增减钾肥用量处理,研究钾肥用量对大棚小白菜产量构成、养分吸收利用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大棚种植的小白菜,在主推配方(K_2O 75 kg/hm~2)的基础上减钾20%、40%或增钾20%3个处理的小白菜产量无显著降低,但是钾肥偏生产力随着钾肥施用量增加而显著降低;减钾20%处理土壤速效钾水平无显著变化,减钾40%显著降低了土壤速效钾含量,而增钾20%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升高;减钾20%、40%2处理的钾肥投入和吸收失衡,不能满足持续生产需求,其钾素亏缺分别达32.8、53.1 kg/hm~2。因此,根据小白菜生长期需求设立的主推配方施钾量(K_2O 75 kg/hm~2)可以满足当季小白菜生产需求,但考虑钾肥投入和吸收的平衡,在主推配方的基础上增施20%的钾肥(90 kg K_2O/hm~2),可维持土壤速效钾水平,满足小白菜可持续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离子色谱法测定再造烟叶中的钠、氨、钾、镁、钙的含量。[方法]采用0.05 mol/L盐酸溶液作为提取溶液,在超声波辅助条件下提取30 min,离子色谱法准确快速地同时检测出再造烟叶中的钠、氨、钾、镁、钙5种阳离子的含量。[结果]该方法对于钠、氨、钾、镁、钙5种阳离子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1和0.05μg/ml,0.06和0.019μg/ml,0.03和0.012μg/ml,0.04和0.013μg/ml,0.15和0.048μg/ml,5种阳离子3个浓度梯度的加标回收率范围均在91.7%~109.9%。用建立的方法对市场上常用的几种再造烟叶进行了测定显示,低含量的氨离子和钠离子含量的偏差分别为51.17%和51.96%,而高含量的镁、钾和钙离子含量偏差均在20%以内。[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重复性好、适用性强等优点,适用于大批量样品分析。  相似文献   

5.
硫酸钾镁肥对小白菜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棕壤为试材,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肥料及用量对小白菜(Brassica chinesis)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为硫酸钾镁肥在蔬菜上的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CK+硫酸钾(K1)、CK+硫酸钾镁(K2)和CK+硫酸钾+硫酸镁(K1M)各处理水平下,小白菜鲜重比对照(CK)分别提高14.70%~80.97%、52.16%~69.54%、12.89%~54.21%,硫酸镁(M)处理下小白菜生长受到抑制。各用量下K2处理小白菜产量、单位养分产出及产投效益最高。2施钾可明显促进小白菜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VC的积累。当施钾低于0.30 g/kg时,K1、K2处理下可溶性糖含量较高,且与K1M之间差别不大。施镁可提高小白菜可溶性蛋白和VC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为K1MK2K1M,VC含量为K1、K2处理显著高于K1M处理。小白菜植株硝酸盐的积累受施肥量的影响较小,而随施肥种类变化差异较大,与CK相比,施钾显著降低硝酸盐含量,施镁却促进硝酸盐的积累,钾、镁共存时硝酸盐积累量较大。3施钾能促进小白菜植株对钾的吸收,抑制对钙的吸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沿江江南地区水稻适宜钾肥用量。[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水稻钾、氮吸收特性与施钾效应。[结果]在适量氮肥条件下,随着施钾量的增加,水稻产量提高,但当氮肥高到一定极限后,水稻产量不再增加,反而会下降;在氮肥用量相同的条件下,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水稻吸钾量也相应提高,水稻氮吸收量和氮肥利用率也提高;在施钾量相同条件下,高氮处理吸氮量反而减少。[结论]在该试验土壤肥力条件下,水稻钾肥(K2O)推荐用量为130 kg/hm2。  相似文献   

7.
氮肥对小白菜生长及硝酸盐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东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825-18827
[目的]研究氮肥对小白菜(Brassica rapa L.)生长及硝酸盐积累的影响。[方法]通过盆栽试验分析了不同氮肥施用量对小白菜生物量、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以及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小白菜的生物量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当氮肥施用量达0.20 g/盆后,再增加用量增产效果已不明显;小白菜中硝酸盐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直线上升,而对照的硝酸盐含量随生育期的延长而降低;小白菜中硝酸还原酶活性与硝酸盐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小白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缓慢上升,但各处理亚硝酸盐含量均未超标。[结论]该研究可为小白菜种植时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一次性施用钾肥用量对夏玉米产量和钾肥利用率的影响,为明确钾肥适宜用量和玉米高产稳产提供参考。[方法]以夏玉米品种隆平206为试验材料,在一次施用条件下,设置不同钾肥用量(0、45、135、270、540 kg/hm~2),研究钾肥用量对玉米产量、钾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结果]玉米产量呈随着施钾量增加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各处理玉米产量呈K_(270)≈K_(135)≥K_(45)≈K_(540)≥K_0的规律,其中,K_(270)和K_(135)处理的产量最高,比对照分别增产20%和18%。兼顾玉米产量、肥料养分利用和损失,认为钾肥用量135 kg/hm~2是较为适宜的施钾量,该施钾量条件下,钾肥的表观利用率为64.8%。[结论]综合考虑玉米产量、籽粒钾含量和钾肥利用效率等因素,皖南地区隆平206一次性施用的适宜施钾量为135 kg/hm~2。  相似文献   

9.
李可  其其格  李刚  李春艳  曹国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455-9456,9495
[目的]研究春玉米对钾素的吸收、积累与分配规律,为有效施用钾肥,促进产量增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先玉335为材料,设置K0(不施用钾肥)、K1(施用K2O100 kg/hm2)、K2(施用K2O200 kg/hm2)、K3(施用K2O300 kg/hm2)4个处理,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钾素在春玉米不同生育时期的动态变化。[结果]不同施钾处理钾素吸收、积累与分配规律基本一致,春玉米生育前期钾素积累量为K3〉K2〉K1〉K0,生育后期则为K2〉K3〉K1〉K0。[结论]春玉米对钾素的吸收不随施钾量的增加而提高,过量施用钾肥不是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枸溶性钾肥对油菜生长及土壤钾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枸溶性钾肥不同用量对油菜生长及土壤钾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枸溶性钾肥能够明显促进油菜的生长并增加土壤钾素含量。施钾量(K2O)为0.75~3.00 g/盆(0.075~0.300 g/kg)时油菜生物量与钾素积累量随着施钾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施钾量为2.25 g/盆时达到最高,分别较对照处理增加70.6%和3.08倍。油菜钾素含量随着施钾量的增加而升高,而钾肥利用率则相反。油菜收获后的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枸溶性钾肥的适宜用量为1.50~2.25 g/盆。在试验条件下,等量钾养分投入时,枸溶性钾肥处理的油菜生物量、钾素含量、钾素积累量、肥料利用率及土壤钾素含量均略高于水溶性钾肥处理。从钾的养分供应角度考虑,枸溶性钾肥可以替代水溶性钾肥。  相似文献   

11.
丁洪  张玉树  李卫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042-4043
[目的]为新型肥料的研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配制新型白菜专用肥(N∶P2O5∶K2O=16∶7∶13),设5个肥料处理,比较了新型专用肥、普通肥料和俄罗斯复合肥对大白菜的施用效果。[结果]新型专用肥显著或极显著增加大白菜的产量。与普通肥料相比,施用等养分量、等养分比例的肥料,新型专用肥可增产10.0%;与俄罗斯复合肥(N∶P2O5∶K2O=16∶16∶16)相比,施用等养分量的新型专用肥可增产20.0%。新型专用肥能明显改善大白菜品质,可溶性糖含量可提高2.7~3.4 g/100 g,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还可明显提高肥料利用率,氮、磷、钾比普通肥料分别提高3.4%、2.4%和9.8%,比俄罗斯复合肥分别提高-0.1%、10.0%和9.5%。[结论]研究开发新型专用肥是实现作物增产增收和保护环境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黄芪高产平衡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材黄芪的平衡施肥技术。[方法]以蒙古黄芪为供试品种,施肥处理设4个P水平(0、75.0、112.5和150.0kg/km^2);4个K水平(0、37.5、75.0和112.5kg/hm^2),每个处理均加入N150.0kg/hm^2,研究磷钾配施对黄芪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在甘肃高寒阴湿区采用黄芪高产栽培技术和平衡施肥技术,黄芪产量可超过当地平均产量1.5倍。黄芪在磷中低水平时减产,在磷高水平(150.0kg/hm^2)时增产效果显著,施P较P0增产16.5%,增收6499.5元/hm^2,每公斤P2O5可增产黄芪5.0kg,产投比为8.3;施K较K0增产10.7%-25.1%,增收3582.0—9132.0元/hm^2,每公斤K2O可增产黄芪4.3~20.4ke,,产投比11.9—60.9。[结论]黄芪获得最高产量的氮磷钾量分别为N150.0kg/hm^2、P2O5 150.0kg/hm^2、K2O 112.5kg/hm^2,氮磷钾比为1:1:0.75,获得最经济产量的氮磷钾比为1:1:0.25。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寻求干酪乳杆菌6028发酵产酸的最佳条件。[方法]以干酪乳杆菌6028为试验菌种,经斜面培养基、筛选培养基、种子培养基、发酵培养基培养后进行液体发酵,研究碳源、氮源、硫酸镁、磷酸氢二钾、乙酸钠、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对干酪乳杆菌6028 L-乳酸产量的影响。[结果]当培养基中葡萄糖、氮源、无水乙酸钠、MgSO4.7H2O含量分别为14%、3.75%、0.5%、0.02%,发酵温度为34℃、发酵时间为96 h时,L-乳酸产量最高。在此条件下,L-乳酸的产量达到97.03 g/L。[结论]干酪乳杆菌6028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蛋白胨、牛肉膏、酵母膏、无水乙酸钠、MgSO4.7H2O、MnSO4.7H2O、碳酸钙分别为140、15、15、7.5、5、0.2、0.05、100 g/L、吐温-80 1 ml、pH值6.8。最佳发酵时间和温度分别为96 h、34℃。  相似文献   

14.
半夏配方施肥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蒋燕  翟玉铃  王惠  刘晓燕  连群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887-7888,7936
[目的]为了研究半夏配方施肥模型。[方法]采用四因素二次旋转组合设计,通过研究有机肥、N、P2O5、K2O施用量对半夏纯收入和产投比的影响,建立相应的回归方程,并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提出两套半夏高产高效施肥模型。[结果]半夏高产、高效施肥最优方案为:①投产比高于1.40,纯收入高于27000元/hm2,有机肥、尿素、普钙、硫酸钾施用量为87493.725~99 739.845、687.944~785.492、4437.218~4474.887、680.340~1 059.730 kg/hm2;②投产比为1.6时,纯收入达到34 500元/hm2,有机肥、尿素、普钙、硫酸钾施用量为101600.775~109164.555、710.755~823.912、4302.150~5612.805、558.679~712.356。[结论]提高半夏产量、纯收入、产投比的关键是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厩肥和磷肥的施用量,其次是氮肥、钾肥的施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确定广西来宾市兴宾区的甘蔗专用肥的三要素参数及配方。[方法]以甘蔗品种新台糖16号为试材,在分析土壤养分状况的基础上进行N、P、K缺素试验。[结果]多点采样分析表明,该区的土壤偏酸性,有机质和速效磷处于中等水平,碱解氮处于中下水平,速效钾处于中高水平。测算出的三要素的土壤产蔗能力分别为59 580、76 110和69 810 kg/hm2。根据广西旱地甘蔗模式施肥公式,计算出该蔗区甘蔗的目标产量达到90 000 kg/hm2时,N、P2O5、K2O的需求量分别为266.10、134.70和180.30 kg/hm2。根据GB15063-2001技术标准,将甘蔗专用肥配方确定为占总养分26%,NP∶2O5∶K2O=126∶8∶。应用试验证明,甘蔗专用肥比传统常规施肥增产22.07%,蔗糖分增加0.65个百分点。[结论]该研究研制的甘蔗专用肥适用于广西来宾市兴宾蔗区。  相似文献   

16.
施用沼液对无土栽培小白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沼液和化学肥料组配施用对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L.)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在无土栽培条件下,利用沼液作为营养液基液进行正交试验。[结果]当施用的沼液营养液肥为1L含沼液250ml,配入3g尿素、2g磷酸二氢钾、1g氯化钙、2g硫酸镁和2ml微量元素储备液时,小白菜产量最高,为10.6g/株,而且与单纯施用化学肥料营养液(对照)相比,小白菜品质指标硝氮、Vc、可溶性糖、叶绿素含量并没有下降,Fe、Zn、Cu、Mn含量显著提高,而Cd、As含量则显著低于绿色食品绿叶类蔬菜[NY/T743-2003]重金属含量的国家标准限值。[结论]合理利用沼液栽培小白菜对提高其产量和品质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ICP-OES法同时测定石灰性土壤中交换性盐基钙镁钾钠。[方法]用pH 8.5的0.1 mol/L氯化铵溶液-70%乙醇溶液作为交换浸提液,交换浸提液稀释5倍,盐酸酸化,ICP-OES同时测定石灰性土壤中交换性盐基钙镁钾钠。[结果]方法检出限:Ca0.751 cmol/kg,Mg 0.344 cmol/kg,K 0.060 cmol/kg,Na 0.135 cmol/kg。用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和不同地区石灰性土壤进行验证,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均小于5%。[结论]该方法能够满足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样品中交换性盐基钙镁钾钠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腐植酸钠对镉胁迫小白菜生物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学军  杜彬  任艳军  马建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6888-16890
[目的]研究镉(Cd)胁迫土壤中施用不同剂量的腐植酸钠对小白菜的生物效应,探明腐植酸钠在抗Cd胁迫方面的生理作用。[方法]采用人工模拟方法制备Cd污染土壤,研究Cd胁迫土壤中施用腐植酸钠对小白菜生长发育及Cd元素吸收和累积的影响。[结果]不同程度Cd污染土壤中施用适量腐植酸钠可明显促进根系伸长生长,增加根系鲜重,增强根系吸水能力;同时增加地上部茎叶鲜重和干物质的积累,最佳施肥量为1.00~2.00g/kg。腐植酸钠可以明显降低污染土壤中Cd元素的生物有效性,减少Cd向地上部转移。[结论]腐植酸钠肥料在抗土壤重金属Cd胁迫蔬菜栽培方面具有较好的增产和抗逆效应,是一种较理想的生态肥料和土壤改良剂。  相似文献   

19.
春甘蓝施用钾肥的增产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甘蓝高产的钾肥施用技术。[方法]以甘蓝品种"春甘8398"为试材,设置了2个氮肥(N)水平(225、300 kg/hm2)和3个钾肥水平(0、225和338 kg/hm2)共5个处理。收获时调查了甘蓝的株高、叶片数、展开度、单球重、叶重、根重、单株生物量和净菜率。[结果]在施用氮磷肥的基础上增施钾肥,能明显促进春甘蓝的生长发育。施钾量在338 kg/hm2以下时,株高、单球重、根重、生物量和净菜率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加大逐渐增加。1999年施钾平均增产33.8%,2001年施钾平均增产27.7%。施用钾肥处理平均增收2 190~3 090元/hm2,施用钾肥的产投比达3.85~5.19∶1。[结论]施用钾肥能大幅度提高甘蓝产量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