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小麦—水稻轮作种植模式进行不同秸秆还田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在当前施肥水平条件下,秸秆还田量在0-9 000kg/hm2时,产量表现出随秸秆用量增加而递增的趋势,用量在9 000 kg/hm2时水稻产量达到最高。随着秸秆还田量的继续增加产量反而呈迅速递减的趋势。建议小麦秸秆全量还田,通过施用有机物料腐熟剂腐熟分解,不断提升土壤肥力水平,改善作物生长环境,进而提高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2.
为验证秸秆还田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秸秆半量还田和秸秆全量还田两种方式对后茬水稻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秸秆半量还田对水稻的增产作用较好.  相似文献   

3.
以国家土壤有机质提升和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为支撑,研究了秸秆不同还田量及钾肥、腐熟剂不同用量对中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磷钾肥配施条件下,秸秆还田+腐熟剂对中稻分蘖初期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中期促进分蘖,后期增加实粒数,提高产量;腐熟剂推荐使用量以30kg/hm2为宜。不加腐熟剂秸秆还田分蘖初期对中稻生长影响不大,后期能促进分蘖,增穗、增粒、增产。连续几年实施秸秆还田后应调整氮钾施用量,推荐调整氮肥的基追比例,将基肥:分蘖肥:穗肥的比例由2:1:1调整为2.5:1:O.5。在氮磷钾肥配施条件下,实行全量秸秆还田能提高中稻的产量,单产达8100kg/hm2,较氮磷钾肥配施增产310kg/hm2.增幅3.98%:在氮磷钾肥配施条件下,全量秸秆还田+腐熟剂30kg/hm2也能显著增加中稻产量,单产可达8225kg/hm2,较氮磷钾肥配施增产435kg/hm2。增幅5.58%。  相似文献   

4.
采取大区对比的方法,研究了水稻秸秆不同还田量对土壤养分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秸秆还田后对水稻产量均产生增产作用,增产范围为2.4%~4.9%。其中秸秆全量还田处理水稻产量最高,达到9271.5kg/hm2,比对照增产4.9%;其次是秸秆半量还田处理,比对照增产2.4%。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多,土壤中全氮和全钾含量增加,全磷含量减少,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5.
以冬闲-双季稻种植模式为对照(CK),研究了在紫云英-双季稻(T1)和油菜-双季稻(T2)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3种不同种植模式条件下,以T1处理下秸秆还田的效果最好;与CK相比,T1处理可以显著地促进水稻分蘖,提高水稻植株的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和茎鞘转运率,增加有效穗数、每穗粒数、早稻的结实率以及晚稻的产量。  相似文献   

6.
小麦—水稻轮作模式下进行不同秸秆还田并减量施用化学肥料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秸秆全量还田下,降低习惯性用肥量,可以取得高产,并能有效解决秸秆焚烧导致环境污染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麦秸秆全量还田对机插稻产量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笔者以"南粳44"为供试材料,进行了麦秸秆全量还田对机插稻移栽质量、施肥技术、最终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麦秸秆经过粉碎灭茬后全量还田,不影响机插稻栽插质量;在麦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机插稻每667m2最适施肥量为20kg,前后期最佳施用比例为7:3。  相似文献   

8.
油菜秸秆还田后水稻总粒数、成穗率、千粒重提高,稻谷产量提高7.5%;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和孔隙度提高,容重下降。  相似文献   

9.
作物秸秆是一种含碳丰富的能源物质,还田后对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均有重要作用,但随着化肥的广泛运用,堆沤秸秆的有机肥迅速减少。同时秸秆的焚烧不仅浪费资源,而且对土壤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将秸秆就地还田在农业生产中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旨在研究不同麦秸还田量对机插水稻群体特征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研究秸秆还田对机插水稻群体特征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麦秆全量还田能够正常进行机械插秧且能获得高产。秸秆还田机插水稻可降低水稻前期茎蘖数量,减少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但有利于促进水稻中后期茎蘖成穗,协调源库关系,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1.
赵绘  慕向宾  王占林  高鹏  杜吉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057-8058,8062
[目的]为明确使用SODM调节剂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的增产效果。[方法]结合运用喷施、浸种等措施,对2种不同小麦品种(弱筋小麦扬麦15和中筋小麦扬麦16)施用Cu/Zn和Mn 2种金属离子类型SODM调节剂,测定分析不同生长时期干物质重、叶面积指数及成熟期的穗数、每穗粒数、粒重和产量。[结果]各处理增加了苗期、拔节期、挑旗期、抽穗期、乳熟期和成熟期的干物质重及叶面积指数,浸种处理和浸种+喷施处理与对照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除Mn-SODM喷施处理外,其他各处理均显著增加了小麦穗数、每穗粒数、粒重和产量。其中Cu/Zn-SODM浸种处理增产14.1%~16.1%,增幅最大,Mn-SODM喷施处理增产2.6%~4.0%,增幅最小。[结论]用Cu/Zn-SODM浸种对提高扬麦15和扬麦16产量最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稻草覆盖还田对烤烟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探讨邵阳烟区稻草覆盖的最佳使用量,为进一步推广稻草覆盖、增强土壤肥力、降低烟农生产成本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设5个处理:不覆盖稻草,且不覆盖地膜(T1);覆盖地膜(T2);覆盖稻草4 500kg/hm2(T3);覆盖稻草6 000 kg/hm2(T4);覆盖稻草7 500 kg/hm2(T5)。T1为对照。调查烟田的地温、土壤湿度,烟株生育期,烟叶生长发育、干物质的积累分配、经济性状、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内在化学成分、香气物质及吸食质量。[结果]稻草覆盖还田对烟田的地温和土壤湿度都有调控作用。在内在质量上,稻草覆盖还田可明显协调烟叶内在化学成分,有效地提高烟叶总糖、还原糖、氯及钾含量,降低烟叶总氮和总植物碱含量,提高烟叶类胡萝卜素和多酚含量,从而有效提高烟叶的香气品质。[结论]稻草覆盖还田可有效提高烤烟品质,其中以7 500 kg/hm2覆盖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油菜秸秆还田对不同水稻品种秧苗前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通过裂区试验设计,以油菜秸秆不同还田方式为主处理,水稻品种为副处理,分析油菜秸秆不还田、覆盖还田以及翻埋还田对宜香优2115和德优4727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不同水稻品种在油菜秸秆翻埋还田处理下均表现为,秧苗前期的分蘖数、根长、叶面积指数及地上部分干重低于对照与秸秆覆盖还田;相同还田方式下,德优4727在所有观测时期的分蘖数、根长、叶面积指数及地上部分干重均高于宜香优2115。[结论]秸秆翻埋还田造成水稻僵苗,由于不同水稻品种对秸秆还田方式的响应不同,为适应机械化操作,生产上应推广适宜秸秆翻埋还田的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14.
高超男  赵鹏飞  张宏彦  黄成东  李晓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457-12458,12497
[目的]研究早春麦田划锄对麦田土壤水分状况及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生长发育的影响,为相关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在2010~2011年华北地区麦区遭受多年不遇冬春气象干旱条件下,依托曲周县—中国农业大学万亩小麦玉米(Zea mays L.)高产高效技术研究基地,研究了早春麦田划锄技术对麦田土壤水分含量和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划锄可显著增加返青期麦田0~5和5~10 cm土层土壤的含水量,提高氮肥和水分的利用效率,增加小麦地上部生物量、成穗数和穗粒数,起到明显增产作用,平均增产12.6%,增收1 014元/hm2。[结论]划锄是一项被生产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农田保墒节水技术措施,是一项有效的抗旱增产技术。  相似文献   

15.
秸秆还田与施氮量对小麦、玉米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研究高产条件下秸秆还田与不同施氮量对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灌溉农田作物产量、品质的影响,在山东龙口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高产条件下,短期(2 a)秸秆还田对小麦、玉米增产效果不显著,但可以提高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延长面团稳定时间,改善加工品质。麦季施氮240 kg/hm2(N2)和减氮处理168 kg/hm2(N1)、玉米季施氮皆为112.5 kg/hm2条件下,N1、N2处理间小麦产量2 a均无显著差异,麦季氮肥后效对玉米季产量亦无显著影响。试验第1年,N1、N2处理对小麦和玉米籽粒品质无显著影响,试验第2年,小麦籽粒湿面筋含量及淀粉含量,N1处理显著高于N2处理,N2处理玉米籽粒的淀粉含量显著高于N1,同时也改变了玉米籽粒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比值。综合比较认为,在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用量以麦季168 kg/hm2、玉米季112.5 kg/hm2较适宜。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麦稻两季秸秆还田条件下,麦季不同氮肥用量(纯N 180、225、270 kg/hm2)和水稻不同氮肥用量(纯N225、300、375 kg/hm2)对水稻产量及其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麦季氮肥用量对后茬水稻产量、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影响较小,在每公顷施氮(N)180~270 kg范围内差异未达显著水平;水稻氮肥用量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较大,在每公顷施N 225~375 kg范围内,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对水稻的增穗效果明显,3个施氮量处理间的差异显著,对每穗粒数的影响不大,但水稻结实率降低、千粒重下降,施N 375 kg/hm2的处理与225 kg/hm2、300 kg/hm2两处理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产量随着施氮水平提高而增加,但施N 375 kg/hm2与300 kg/hm2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于海波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796-5797
[目的]为了研究ABT生根粉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方法]用浓度为51、0 mg/L的ABT 4号生根粉溶液对水稻进行浸种处理,研究了其对水稻秧苗素质、分蘖动态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ABT 4号生根粉浸种后,水稻幼苗根数增加,根系增长,茎基增粗,秧苗的鲜重和干重增加;单株分蘖数多,穗数多,千粒重高,产量明显高于对照。[结论]在水稻上应用ABT 4号生根粉,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具有十分显著的增产效果,是水稻高产稳产的有效措施,在北方水稻生产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不同类型硅肥对水稻生长发育及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优质水稻品种越光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Na2SiO3.9H2O和水稻谷壳两种硅肥对水稻生长发育、抗性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两种硅肥都能缩短水稻基部节间长度,降低株高,改善株型,延长叶片功能期,增强抗倒、抗病能力,提高分蘖成穗率和结实率,增产效果显著。Na2SiO3.9H2O施入量120g/m2的处理增产效果最显著,比对照增产17.0%,水稻谷壳施入量1 kg/m2的处理次之,比对照增产15.7%。用水稻谷壳做硅肥,能控制水稻前期生长,使中后期生长稳健,更有利于提高抗病、抗倒能力,但施入量过大会导致群体生长量不足而减产。  相似文献   

19.
不同生育时期施氮对冬小麦旗叶衰老和粒重的影响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研究了高产条件下,冬小麦春季二棱期、雌雄蕊原基形成期、四分体形成期和开花期施氮78.75kg/hm#+2对旗叶衰老及产量因素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四分体形成期和雌雄蕊原基形成期施氮提高了旗叶衰老初期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衰老后期的光合作用速率,降低了叶片衰老期间细胞膜质过氧化水平及叶片衰老后期脱落酸积累量,延长了籽粒线性增重阶段持续时间,显著提高了粒重和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20.
王安东  郑桂萍  慕永红  刘婧琦  孔宇  隋阳辉  解保胜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059-16060,16074
[目的]研究镁钾配施对寒地水稻(Oryza sativa L.)产量的影响,以确定适宜的镁钾配比量。[方法]以空育131为材料,按照随机区组设计,研究镁肥、钾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并探明镁肥、钾肥最佳施用比例。[结果]在高中低施钾区,按照七水硫酸镁与氧化钾1∶1(钾肥165.0 kg/hm2,镁肥100.5 kg/hm2)或者1∶2(钾肥276.0 kg/hm2,镁肥100.5 kg/hm2)的重量比配施,能够在水稻关键生育时期合理增加水稻叶片氮含量;按照七水硫酸镁与氧化钾1∶2的重量比配施,能够保持群体叶面积指数趋于合理,不发生早衰和贪青现象;按照七水硫酸镁配施比例与氧化钾2∶1(钾肥165.0 kg/hm2,镁肥201.0 kg/hm2)的重量比配施,能够通过增加穗数和结实率提高产量,产量为9 660 kg/hm2。[结论]该研究对于保持土壤养分平衡,进一步增加水稻产量和改善稻米品质,促进水稻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