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研究春玉米后期套种夏大豆不同种植模式对大豆产量的影响,为春玉米合理套种夏大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广西夏大豆主推品种桂夏1号和玉米品种正大619为供试材料,于2011年在广西3个有代表性的夏大豆产区进行春玉米套种夏大豆不同模式试验,研究适宜与春玉米后期套种夏大豆的最佳种植模式.[结果]垄上双行种植平均产量最高为2754.87 kg/ha,垄沟单行种植(CK)平均产量为2466.57 kg/ha,最低为垄上双行隔行种植,产量为2160.70kg/ha.[结论]春玉米后期套种夏大豆最为适宜的种植模式为春玉米后期垄上双行套种夏大豆.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鲁西北地区夏玉米间作大豆适宜模式。[方法]研究在鲁西北地区夏玉米间作大豆不同种植模式(2行玉米2行大豆、2行玉米3行大豆,3行玉米3行大豆,行距均50 cm)的生物学性状、作物产量,对各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等进行比较。[结果]在现代农业机械化生产条件下鲁西北地区夏玉米间作大豆适宜模式以三三式即3行玉米间作3行大豆,行距均为50 cm为佳,该模式与常规夏玉米种植方式相比,少收夏玉米340 kg/hm~2左右,增产大豆近2 200 kg/hm~2,增收7 500元/hm~2左右。[结论]该模式能够实现机械化收割,达到以生产粮食为主要目的,兼收夏大豆的高产、高效、节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NPK不同施肥方式对夏大豆产量和脂肪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高油夏大豆鲁豆9号为试验材料,以N,P,K三要素不同配比和不同施肥期为处理,探讨N,P,K不同施肥方式对夏大豆产量和脂肪含量的影响,研究出有利于夏大豆高产、高油的施肥措施。结果表明,N,P,K配合施用可显著提高夏大豆产量和脂肪含量;改N肥底施为花荚期追施,适当控制N肥用量,增加P,K肥用量,可使夏大豆产量和脂肪含量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黑龙港地区主要农作物生产的技术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衡水市桃城区邓庄乡8个材249个农户5种主要农作物生产的投入产出调查资料为依据,应用统计最大生产函数模型对小麦、棉花、夏玉米、春大豆、夏大豆生产的技术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益在5种作物中最高,其余依次为棉花、夏大豆、夏玉米、春大豆;技术效益总体上随投入量的增加而提高;小麦、棉花、夏大豆、夏玉米、春大豆的技术增产潜力分析为26.8%、39.4%、41.8%、45.1%和54.5%。  相似文献   

5.
相关性分析在大豆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为夏大豆育种及其在农业生产上农艺措施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方法]以区域试验大豆品种为供试材料,对夏大豆区试品种的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单株粒重、单株粒数、每荚粒数和抗倒性是影响夏大豆产量的主要因素。[结论]选择综合农艺性状好的品种是提高大豆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近年来广西发展的一年三熟"春玉米‖春大豆/夏大豆"间套作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揭示其增产、增效机理及玉米、大豆种间作用关系,为更好的利用推广该模式的间套作优势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土地当量比(LER)、种间竞争力(A)、产量、经济效益等不同量化指标对广西"春玉米‖春大豆/夏大豆"(A1)、"春玉米/夏大豆"(A2)2种间套作模式和"春玉米—夏大豆"(A3)、"春大豆—夏大豆"(A4)2种一年两熟轮作种植模式进行评定,以探讨A1种植模式产量、经济效益及种间竞争力变化。【结果】相较于各作物单作,一年三熟"春玉米‖春大豆/夏大豆"间套作模式下,春大豆、春玉米植株变高,产量降低;夏大豆百粒重增加,产量增加;LER=2.490,Ams10,Ams20,全年粮食总产量、经济效益高于A2、A3和A4,施肥量最少,生态效益最好,表现出明显的间套作优势。【结论】"春玉米‖春大豆/夏大豆"间套作模式,可同时满足粮食增产、经济效益增长等多目标的要求,可在广西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对晋南夏大豆田间杂草进行了调查和化防试验,结果表明,晋南夏大豆田间主要为害草类为苋、马齿苋,以氟乐灵药剂100倍液播前处理防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皖北地区是安徽省大豆主产区,夏大豆种植面积占夏季作物种植比例大,但近年来多种问题严重影响了夏大豆产量和农民增收。为确保夏大豆高产稳产,该文结合皖北地区夏大豆生产实际,从良种良法、旺长和落花、配套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取正交旋转回归设计,以播种期、种植密度、施肥量为试验因子,以300公斤/亩为产量目标函数,进行夏大豆超高产栽培模式集成。结果表明:夏大豆高产的主要限制因素是种植密度和施肥量,次要限制因素为播种期。基于实验结果提出,最佳种植密度、播种期和合理的肥料施用量作为主要指标的栽培技术模式,能达到预期夏大豆单产300公斤/亩以上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张明 《河南农业》2011,(12):33-33
河南省是我国的夏大豆主产区。由于夏大豆生产季节在每年的6—9月份。此时正是河南省高温多雨的季节。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气候异常。夏大豆生产中的病虫害逐年加重。笔者根据近年来的积极探索和生产实践,总结出一套以农业管理措施为主、病虫害化学防治措施为辅的夏大豆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1.
夏大豆密植简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大豆密植简化栽培技术以窄行距、小株距为主要栽培方式,以良种、化控、化除、机械播种和收获为配套措施,具有省工、简便、稳产、易推广等优点,深受永城市及周边地区农民青睐,尤其适宜在土质黏重的夏大豆种植区应用。  相似文献   

12.
麦茬夏大豆是广大黄淮海地区的传统耕作模式,近年来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麦茬夏大豆产量出现减产现象。从麦茬处理、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增施有机肥、田间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麦茬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淮北地区原位秸秆还田后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根据淮北地区夏大豆规模生产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分析影响夏大豆高产的主要因素,总结原位秸秆还田后的夏大豆抗灾避灾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当地农户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介绍夏大豆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要点: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农业措施、药剂拌种为基础;以抓住开花前、鼓粒初期"一喷多防"为关键,即杀菌剂+杀虫剂+叶面肥+钼肥,从而达到夏大豆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夏大豆3000kg/hm~2栽培技术指标与技术操作规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根据沿淮淮北地区夏大豆生产情况和多年研究结果 ,提出了以土壤、光温、品种、播种期、群体结构、产量结构 ,供水肥指标等为主要内容的夏大豆单产 3 0 0 0kg/hm2 的高产栽培技术指标。较详细介绍了实现上述指标的技术操作规程 ,内容规范明了 ,可操作性强 ,供沿淮夏大豆产区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夏大豆的种植环境是比较复杂的,我国夏大豆的种植区域并不广泛,现在我国经过研究,提出了夏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为夏大豆产量的提高提供了可行性建议。一、品种的选择影响着夏大豆产量的因素有很多,种植区域的气候、耕作条件、自身的遗传性、栽培条件和土壤等,这些因素对夏大豆的种植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选择优质的夏大豆品种,这样的大豆在种植的时候,才能够达到稳产、丰产的效果,主要表现在早熟、中大粒多、适合机收、抗渍害、抗倒等特点。二、播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黄淮夏大豆生产现状及发展优势进行分析,提出适合黄淮夏大豆发展的对策,以期为黄淮地区夏大豆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优质鲜食夏大豆新品种通豆5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豆5号系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优良地方品种海门粗白豆为母本,大粒、优质、高产、多抗种质海系1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鲜食夏大豆新品种,2005~2006年参加江苏省鲜食夏大豆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7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成为江苏省首批通过审定的江苏省鲜食夏大豆新品种.该品种有限结荚习性,播种至采收青荚107d左右,大荚大粒,产量高、品质优、综合性状优良,适宜江苏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作鲜食夏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19.
大豆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是我国的夏大豆主产区.由于夏大豆生产季节在每年的6-9月份,此时正是河南省高温多雨的季节,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气候异常,夏大豆生产中的病虫害逐年加重.笔者根据近年来的积极探索和生产实践,总结出一套以农业管理措施为主、病虫害化学防治措施为辅的夏大豆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夏玉米套种夏大豆高效立体种植模式,并分别介绍了该模式下夏玉米、夏大豆的栽培技术,以期为采用该模式的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