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邵磊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1):235-235
本文分析了砀山县大棚覆盖栽培土壤盐害的发生原因,并且对盐害的预防和治理提出了具体的生产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随着棚室栽培时间的增长,棚内土壤盐分不断积累,盐害逐年加重,既降低蔬菜产量,又降低蔬菜品质,严重影响了蔬菜棚室种植的经济效益。据我们调查,凡种植3年以上的大棚土壤,均有不同程度的盐害发生,进行土壤盐害的防治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蔬菜大棚栽培发展势头迅速,已成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但随着大棚栽培时间的增长,大棚内土壤盐分不断积累,盐害逐年加重,既降低蔬菜产量,又降低蔬菜品质,严重影响大棚效益.据对湖北十堰市郊的万亩大棚蔬菜调查得知,凡种植3年以上土壤,均程度不同地产生盐害,有必要加以治理.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蔬菜大棚栽培发展势头迅速,已成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但随着大棚栽培时间的增长,大棚内土壤盐分不断积累,盐害逐年加重,既降低蔬菜产量,又降低蔬菜品质,严重影响大棚效益.据对湖北十堰市郊的万亩大棚蔬菜调查得知,凡种植3年以上土壤,均程度不同地产生盐害,有必要加以治理.  相似文献   

5.
对设施蔬菜大棚土壤障碍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包括大棚土壤盐害、土壤板结、土传病害、土壤养分元素失调等,并从减轻土壤盐害、改善土壤板结、调节土壤养分元素、减少土传病害等方面总结了大棚土壤障碍改良措施,以期改良设施蔬菜大棚的土壤,提高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6.
随大棚栽培时间的增长,大棚内土壤盐分不断积累,盐害逐年加重,降低蔬菜的产量和品质,严重影响大棚效益。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大棚蔬菜栽培发展迅速。但随着大棚栽培时间的增长,大棚内土壤盐分不断积累,盐害逐年加重,既降低了蔬菜产量,又降低了蔬菜品质,严重影响了蔬菜大棚种植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设施土壤蔬菜栽培的障碍因子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揭示蔬菜地设施栽培障碍因素,系统地研究了玻璃温室,塑料大棚及其露地土壤的理化性质,生物学性状,土壤盐分组成及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硝酸盐积累是设施土壤蔬菜生理障碍的主导因子,温室,大棚土壤硝酸盐都有不同程度积累,NO3^-约占全部阴离子含量的70%,其中以玻璃温室最严重,大棚次之,露地无积盐,从盐分动态看,每年3-5月为返盐高峰,6-8月降低,每二年仍重复如此,尤以大棚因每年高温揭膜,正值雨季降淋,积盐不重,玻璃温室无雨水淋洗随棚龄增加积盐量增加。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1998,(2)
近几年来,蔬菜大棚栽培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成为“一优两高”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了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条有效途径。但在生产中,随着大棚栽培时间的增长,大棚内土壤盐分的不断积聚,已不同程度地影响到蔬菜生产和种菜效益。笔者根据杭州市郊蔬菜产地调查和各地反映,开展对大棚蔬菜生产障碍因子诊断及矫治方法研究,发现必须注意防治大棚蔬菜盐害,为此提出大棚蔬菜的盐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周贵 《今日农村》2004,(8):28-29
大棚蔬菜种植超过4年以上的,土壤积盐程度重,对作物生长极为不利,下面介绍如何通过观察土壤及蔬菜生长情况来判断土壤积盐程度,以便对土壤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11.
瓯海区地处东南沿海,紧依温州大都市,人口密集,交流便利,经济发达。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区种植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至2002年12月,蔬菜种植面积达4.25万亩,全年蔬菜播种面积为12万亩;大棚蔬菜总面积0.64万亩,其中3~5年大棚0.22万亩,5年以上大棚0.26万亩。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解决棚龄长的耕层内盐分含量高,微生物组成发生明显变化,直接导致蔬菜病虫害加重、产量下降、品质变劣的问题。[方法]研究了江苏省淮安市的不同使用年限的塑料大棚的土壤养分变化和盐分累积情况。[结果]所有大棚内碱解N都超过了140mg/kg;4年龄棚比1年龄棚、3年龄棚比2年龄棚速效P含量分别增加48.561、3.52 mg/kg;棚龄3年、4年的大棚有效K分别为96.88、138.4 mg/kg;棚龄4年的土壤pH值为5.12;4年大棚的表层土水溶性盐含量达到了4.62 g/kg。[结论]大棚内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均高于露地,0~20 cm土层的含量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棚龄4年的大棚土壤pH值已呈一定的酸化;大棚土壤的水溶性盐分明显高于相邻露地,多数已达中度盐害程度。  相似文献   

13.
有关调查资料表明,我国蔬菜保护地土壤的次生盐渍化现象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多数使用年限在3年以上的蔬菜保护地土壤表层的盐分含量均大于露地土壤表层的盐分含量,大棚土壤的含盐量在0.1%~0.38%,日光温室土壤的含盐量在0.15%~0.5%.蔬菜已不同程度地出现盐分浓度为害。土壤发生次生盐渍化后还表现为土壤结构破坏、板结,拉秧以后,在干燥的土壤表面可以看到较坚硬的盐化层,通气和透气能力降低。蔬菜缓苗慢,容易发生烂根和枯萎病等。  相似文献   

14.
西甜瓜是南汇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据统计,2002年南汇地区西甜瓜种植面积达18.8l万亩次,其中大中棚设施栽培面积10.72万亩,占春播11.83万亩的90.37%。设施栽培中的光热条件和土壤盐分运行状况与露地栽培有明显差异,加上氮肥等过量使用和自然淋洗作用弱,土壤次生盐渍化现象日益严重,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西甜瓜生产的发展。为  相似文献   

15.
大棚蔬菜土壤产生盐害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化肥施用量过大。大棚蔬菜的茬数多,产量高,施肥量是露地栽培的好几倍,致使大量未被吸收的化肥在土壤中积累,使盐浓度提高。二是大棚蔬菜土壤中特殊的水分运行形式使土壤盐分积累。大棚内的热量高于露地,有利于土表水分汽化,土壤蒸发强  相似文献   

16.
不同栽培年限大棚土壤盐分变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了探明杨凌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演变特性。[方法]以露天菜地为对照,运用相关及方差分析方法,研究了杨凌地区不同种植年限的大棚土壤水溶性盐分的变化特性。[结果]大棚土壤中水溶性总盐含量与电导率(EC)比露地蔬菜土壤明显增高,且随栽培年限的延长总盐含量与EC值逐渐升高,水溶性总盐与EC值在0-10cm土层呈线性正相关,R2=0.9106。对不同棚龄土壤总盐含量进行方差分析可知,F=16.977>F0.01=5.06,3、5年大棚土壤含盐量与其他处理之间有显著差异,3年大棚土壤与其他处理有极显著差异。随着栽培年限的延长,土壤pH值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在0-40cm土层,大棚土壤pH值随土壤层次加深而增高。8大离子组成中阴离子以SO42-为主,阳离子以Ca2+为主,分别占总盐的24.42%和21.46%。大棚土壤盐渍化趋势随栽培年限的延长越来越明显。[结论]确定了杨凌地区土壤盐渍化的演变规律,为解决设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土壤障碍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大棚土壤由于它所属空间的特殊性,多受到盐害。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棚内没有受到外界雨水的淋灌。使土壤中的盐分过多堆积在土壤表面,使土壤表面的盐分浓度不断升高。导致蔬菜农作物不能正常生长,给大棚种植代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在实践中总结出多种方法克服这一困难。主要通过对大棚内土壤营养结构的分析,以及对蔬菜对养分的需求加以分析举证。对大棚内土壤进行科学合理地土壤改造工作。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山东省齐河县大棚蔬菜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大棚蔬菜生产已成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但随着大棚栽培时间的增长,大棚内土壤盐分不断积累,盐害逐年加重,既降低蔬菜产量,又降低蔬菜品质,严重影响大棚效益,需要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9.
蔬菜大棚土壤酸化的原因危害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蔬菜大棚种植的崛起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大棚土壤的酸化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据2004年耕地地力调查,土壤pH值<5.5的大棚占29.4%,pH值<6.0的面积达50%。大棚土壤的酸化使作物发育不良,病害加重,严重影响了大棚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土壤酸化的原因1.大棚蔬菜的高产量,从土壤中移走了过多的碱基元素,如钙、镁、钾等,导致了土壤中的钾和中微量元素消耗过度,使土壤向酸化方向发展。2.大量生理酸性肥料的施用,棚内温湿度高,雨水淋溶作用少,随着栽培年限的增加,耕层土壤酸根积累严重,导致了土壤的酸…  相似文献   

20.
一、识别识别大棚蔬菜发生肥害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种:1.脱水。施化肥过量或土壤干旱,施肥后引起土壤局部浓度过高,导致蔬菜失水并呈萎蔫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