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试验采用复合乳酸菌微生态液体制剂饲喂奶牛,旨在研究其对奶牛的产奶量和乳房炎患牛的乳体细胞数量的影响。试验选用的微生态液体制剂是由植物乳杆菌SCI-01和SCI-02经过共生耦合发酵技术制成,通过10d的试验发现,该微生态制剂可增加奶牛平均头日产奶量,试验组产奶量由初始的29.5kg/d增加到31.1kg/d,与对照组相比,最大产奶量差异达2kg/d。该微生态制剂可降低乳房炎患牛的乳体细胞数,由原来的883.0万个/m L下降至191.2万个/m L,降幅达78.3%。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乳酸菌微生态制剂对奶牛饲料转化率的影响,选取360头胎次、泌乳天数、产奶量相近的健康荷斯坦牛,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80头进行饲喂试验。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添加30g/(头·d)的复合乳酸菌制剂,其中干酪乳杆菌(L.casei HM-09)和植物乳杆菌(L.plantarum HM-10)的活菌数均≥2.5×108 CFU/g,连续饲喂3周。结果表明,乳酸菌微生态制剂有提高产奶量及饲料转化率的趋势,且能够改善牛粪形态,更利于进行清理。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芽孢杆菌、乳酸菌复合菌制剂即奶牛专用微生态制剂对奶牛生产奶性能及乳中体细胞数的影响,选择45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头,进行为期60 d天的饲养试验,3组的基础日粮相同,1、2组分别添加0.5%、1%的奶牛专用微生态制剂,3组为对照.分析了各组的产奶量、乳脂率及体细胞数.结果表明:试验组1、2奶牛产奶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0.83%,14.28%,差异均极显著(P<0.01);试验组1、2牛奶的乳脂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0.27%、0.34%,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1、2组奶中体细胞数比对照组分别低0.21%、0.26%,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认为奶牛专用微生态制剂对奶牛提高产奶量、改善牛奶品质和预防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试验选用40头荷斯坦奶牛,根据胎次、体质量、泌乳阶段及产奶量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2组,每组10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每头牛每天添加微生态制剂5 g。试验时间30 d。在整个试验期间,与对照组相比,复合微生态组显著提高奶牛日采食量0.91 kg/头,提高日产奶量0.88 kg/头,复合微生态组显著提高乳蛋白率及乳脂率,显著降低乳中体细胞数(P0.05)。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微生态制剂能够提高奶牛产奶量和提升乳品质,并可预防奶牛乳房炎。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全面了解微生态制剂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防治效果,为科学利用这一新型饲料添加剂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用45头乳中体细胞数(SCC)小于100万个/ml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组为对照组(A)、试验B组和试验C组,每组15头,根据试验方案定期采集乳样,分析测定乳成分及SCC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在奶牛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乳品质,同时对降低乳中SCC,治疗和预防隐性乳房炎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抗菌肽复合制剂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治疗效果,试验选取隐性乳房炎患牛40头,随机分为2组,即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0头。试验组奶牛在奶牛全混合日粮(TMR)中添加抗菌肽复合制剂,10 g/(头·d),对照组不添加,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试验结束时试验组奶牛日均产奶量显著提高(P0.05);乳脂率与乳蛋白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试验前体细胞数为63.86万个/m L,试验结束时为26.15万个/m L,降低59.05%,差异显著(P0.05);试验结束时试验组共有17头奶牛痊愈,痊愈率85%。说明抗菌肽复合制剂可以有效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改善奶牛的健康状况,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7.
《畜牧与兽医》2017,(3):39-42
本研究旨在探讨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奶牛泌乳性能和乳品质的影响,为微生态制剂在奶牛养殖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将90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Ⅱ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 g·kg~(-1)、1.0 g·kg~(-1)的复合微生态制剂。通过测定各处理组的产奶量、采食量、料奶比等泌乳性能指标和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乳干物质率、体细胞数等乳品质指标,比较分析复合微生态制剂不同添加水平对奶牛泌乳性能和乳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试验Ⅱ组与对照组相比,日产奶量显著提高(P0.05),料奶比显著降低(P0.05),乳脂率、乳蛋白率均显著提高(P0.05),体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该结果表明奶牛基础日粮中添加1.0 g·kg~(-1)的复合微生态制剂能显著改善奶牛的泌乳性能和乳品质。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微生态制剂对奶牛乳体细胞数、泌乳量和饲料利用率的影响,本研究以5,600头荷斯坦泌乳牛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奶量、胎次和泌乳天数等相近的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00头,进行为期60d的饲喂试验。对照组保持基础日粮,试验组添加微生态制剂80g/头/d。结果表明,饲喂10d后试验组体细胞数从21.0万个/mL降低到13.8万个/mL,试验组奶牛泌乳量比对照组平均高出1.80kg/头/d,试验组的采食量及饲料利用率显著提高。综上所述,复合乳酸菌微生态制剂可以显著提高奶牛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9.
在动物饲料中加入添加剂主要是为了增加饲料营养价值,提高动物生产性能,保证动物健康。益生菌添加剂因其特有的安全性和多功能性已成为饲料添加剂的热点之一。试验将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和酿酒酵母菌(4种菌菌数比例约为1:1:1:1)组成的复合益生菌制剂以每头奶牛每天200g的量添加到奶牛日粮中,连续添加7d,观察其对奶牛隐性乳房炎及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隐性乳房炎奶牛中,试验期间,隐性乳房炎的治愈率为90%;在健康奶牛中,与试验前比较,试验期奶产量提高了18.87%(P0.05),奶中的乳蛋白率、乳糖质量分数和乳脂率分别提高4.10%(P0.05)、2.31%(P0.05)、3.18%(P0.05)。实验表明,日粮中添加复合益生菌制剂既能提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又能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0.
过瘤胃甜菜碱对隐性乳房炎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选择15头体细胞数在100万个/mL以上奶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5头,分别在日粮中添加0g/d、18g/d和24g/d过瘤胃甜菜碱,研究其对隐性乳房炎奶牛产奶性能和体细胞数的影响。结果发现:对照组奶牛产奶量与试验前相比,下降了1.04kg,而试验组分别提高了0.52kg和0.88kg;乳脂率、乳蛋白等乳成分略有提高,但差异均不显著。添加过瘤胃甜菜碱组牛奶中体细胞数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表明隐性乳房炎奶牛补饲过瘤胃甜菜碱,能够降低牛奶中体细胞数,提高奶牛产奶性能。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无乳链球菌Fc-Sip亚单位疫苗的免疫效果,并验证IgGFcRn在奶牛乳腺发生局部免疫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表达了由IgGFcRn介导无乳链球菌保护性表面抗原蛋白(Sip)的融合蛋白Fc-Sip,并与佐剂混合制成Fc-Sip亚单位疫苗。选取干奶前15 d的奶牛进行加州乳房炎检测法(CMT)检测,选取120头CMT(++)以上的奶牛进行分组免疫。通过免疫前后的细菌分离试验、牛奶体细胞数测定、免疫牛血清抗体间接ELISA检测来评价该亚单位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显示,免疫前乳样细菌分菌率为86.6%,无乳链球菌检出率为46.6%;免疫后乳样分菌率降至40%,无乳链球菌检出率降至13.3%,表明Fc-Sip亚单位疫苗不但可以治疗无乳链球菌性奶牛乳房炎,还可以抑制其它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侵入。首次免疫后60 d,免疫组80%奶牛血清抗体滴度达到1∶2 048~1∶4 096,对照组奶牛抗体滴度一直保持在1∶512。首次免疫后90 d,使用利拉伐牛奶体细胞计数仪测定实验奶牛乳样中的体细胞数,免疫组奶牛乳样体细胞数范围在0.17×10~5个/mL~3.91×10~5个/mL,对照组奶牛乳样体细胞数的范围在4.05×10~5个/mL~7.27×10~5个/mL。免疫组奶牛血清抗体滴度的升高及免疫后牛奶中体细胞数的减少,表明该亚单位疫苗促进了奶牛体液免疫反应和局部免疫反应的发生,也证明该亚单位疫苗具有降低牛奶体细胞数的作用。本研究为奶牛乳房炎无乳链球菌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乳汁中的体细胞增多,特别是白细胞增多是乳房炎的特点之一,因此,根据乳中体细胞数含量的多少来判断是否患有隐性乳房炎是一种可靠的检测手段本试验对不同管理状况下的奶牛随机抽样以检测乳汁中的体细胞数.结果显示:来自管理状况较好的合肥某乳业公司样本中的体细咆数明显低于安徽农业大学校牧场样本的体细胞数.两样本相比较,前者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30%)低于后者的发病率(50%)。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在奶牛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对其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择产奶量、胎次、泌乳期等生理状况相近的荷斯坦奶牛12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组和试验2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类型的微生态制剂。结果表明:复合微生态制剂可显著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乳蛋白含量(P0.05);极显著降低乳中体细胞数(P0.01);提高乳中干物质含量,但差异不显著(P0.05);乳中其他成分无明显差异。说明在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可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并降低乳房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该研究选取240头不同泌乳阶段、1~8胎次的荷斯坦奶牛,探讨影响牛奶中体细胞数以及产奶量和乳成分的某些因素。同时,12头健康奶牛、15头亚临床乳房炎奶牛以及15头临床乳房炎奶牛分别分为3组,第1组不添加蛋氨酸锌,第2、3组分别添加蛋氨酸锌5g/d·头和10g/d·头。亚临床和临床性乳房炎奶牛乳房内注射抗生素(100mg),直到完全康复。研究结果显示,冬季乳中体细胞数最高(P0.05),接着是夏季,最低的是秋季。体细胞数的变化是随着泌乳开始产奶量上升到高峰期的过程中呈现下降趋势,之后显著升高(P0.05),并且随着泌乳期的增加也在升高。正常奶牛、亚临床乳房炎奶牛和临床乳房炎奶牛的比例分别为77.71%、15.82%以及6.46%。产奶量和乳成分以及产奶收入都随着体细胞数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补充蛋氨酸锌导致乳中体细胞数显著下降(P0.05)。亚临床和临床乳房炎补充蛋氨酸锌显著降低了乳中体细胞数、导电性、康复时间以及与未添加组奶牛相比消耗的费用(P0.05)。  相似文献   

15.
该研究考察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壳聚糖对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以壳聚糖和聚维酮碘为主效消毒成分研制奶牛乳头保护膜药浴剂,分别使用壳聚糖乳头保护膜药浴剂(左乳区,试验组)和聚维酮碘药浴剂(右乳区,对照组)对奶牛乳头进行药浴,通过乳中营养成分、体细胞数(SCC)及体细胞评分(SCS)、隐性乳房炎发病率等指标评价壳聚糖乳头保护膜的使用效果。结果表明,相对分子质量为50×10~3的壳聚糖对6种致病菌的抑菌效果最好;且在乳头保护膜中添加1.00%的壳聚糖后,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蜡样芽胞杆菌的抑菌效果要显著大于未添加组(P0.05);乳区试验结果表明,试验28 d后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含量、总固体含量和SCC、SCS差异不显著,28 d时,试验组和对照组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分别为9.38%和14.58%,此外试验组14 d的SCC显著低于0 d(P0.05),而对照组的差异不显著。表明壳聚糖乳头保护膜药浴剂可有效地预防奶牛乳房炎。  相似文献   

16.
进行了微生态活菌制剂对奶牛隐性乳房炎防治效果的观察试验。试验结果为:微生态活菌制剂对奶牛隐性乳房炎有较好的预防作用;治疗试验中灌注组效果要优于饲喂组,但灌注组操作不当会引发二次感染。试验结果表明,自制的微生态活菌制剂对奶牛隐性乳房炎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通过检测奶站大桶牛奶的体细胞数和细菌数.并通过CMT检测,检测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和乳区发病率.统计目前奶站奶牛乳房炎发病严重情况;本试验还比较乳房炎防治办法和效果,通过对照使用乳头消毒药.使用各种常见药物治疗传染性乳房炎.从而达到控制牛奶中体细胞数和微生物数,提高牛奶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蒲公英是一种珍贵的野生植物资源,也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它作为一种天然绿色畜禽饲料添加剂,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试验对蒲公英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降低体细胞数的药用功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蒲公英超微粉能明显降低奶牛原料乳中的体细胞数,有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功效,并且还能增加奶产量。  相似文献   

19.
旨在研究乳房炎及病原菌组成对中国荷斯坦牛测定日泌乳性能及体细胞数变化的影响.本研究于2009年9月对江苏某奶牛场140头成年中国荷斯坦泌乳牛进行乳房炎检测和DHI测定,同时对隐性乳房炎阳性乳区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并分析了不同乳房炎类型和隐性乳房炎病原菌组成对测定日泌乳性能和乳中SCC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牛场临床乳房炎、隐性乳房炎和正常奶牛比例分别为10.00%、51.10%和37.90%,其中隐性乳房炎以大肠杆菌和链球菌混合感染最多(19头,占26.00%),其次为链球菌单独感染(17头,占23.30%).由1种细菌单独感染的比例为26头(占36.11%),2种或2种以上细菌混合感染为44头(占61.11%).乳房炎类型对测定日产奶量、乳糖含量、体细胞数和体细胞评分4个指标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临床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奶牛日产奶量和乳糖含量极显著低于正常奶,同时体细胞数和体细胞评分极显著高于正常奶,而临床乳房炎奶和隐性乳房炎奶在所有检测指标上均无显著差异,但临床乳房炎奶比隐性乳房炎奶体细胞数高出约100万·mL-1.不同病原菌组成类型对乳中体细胞数和体细胞评分有极显著影响(P<0.01),而对其它性状无显著影响(P>0.05).混合感染奶牛测定日产奶量极显著低于单独感染奶牛(P<0.01),同时乳中体细胞数显著高于单独感染奶牛(P<0.01).乳房炎类型对乳中SCC的变化趋势有显著影响(P<0.01),正常奶牛维持较低SCC的能力较强,隐性乳房炎奶牛在下一泌乳月体细胞增加的可能性较大.不同隐性乳房炎病原菌组成类型对乳中SCC的变化无显著影响.奶牛生产中隐性乳房炎发病率高,危害性也最大,不同病原菌混合感染引起的隐性乳房炎对测定日产奶量和乳中体细胞数影响最大.该结果为奶牛场采取合理措施,降低隐性乳房炎发生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分析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不同发病阶段与乳清中α_1-酸性糖蛋白含量变化之间的关系,本试验选取10头健康奶牛和30头不同发病程度(轻、中、重)隐性乳房炎患牛作为试验动物,采用α_1-酸性糖蛋白ELISA检测试剂盒测定各组乳清样品中α_1-酸性糖蛋白的含量,对α_1-酸性糖蛋白与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隐性乳房炎组奶牛乳清中α_1-酸性糖蛋白的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健康组奶牛(P0.01或P0.05),且随着奶牛隐性乳房炎病情的加重及乳中体细胞数的增加,乳清中α_1-酸性糖蛋白的含量呈现出递增趋势。研究结果提示,乳清中α_1-酸性糖蛋白的含量变化与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乳腺炎症引发的乳腺损伤及乳中体细胞数增加与乳清中α_1-酸性糖蛋白的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