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取自四川省不同地区的牦牛粪便、肠道内空物为材料,用MRS琼脂双层培养基进行厌氧培养,分离到50株乳酸菌,经生化鉴定为嗜热链球菌(2株)、乳酸乳球菌(1株)、保加利亚乳杆菌(5株)、嗜粪乳杆菌(10株)、嗜酸乳杆菌(8株)、乳酸乳杆菌(9株)、肠乳杆菌(10株)、弯曲乳杆菌(5株)。采用乳酸菌16 SrDNA通用引物,对分离的8种菌的16S rDNA-段可变区序列进行扩增,均得到大小约470bp的产物;扩增产物经纯化、测序后与GenBank中标准菌株的核甘酸序列比较,同源性均大于97.5%,同源性分析与生化试验的结果是一致的。证实,牦牛肠道和粪便的乳酸菌较为丰富,且乳杆菌的数量较多,这可能与牦牛复杂的生长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2.
《畜牧与兽医》2017,(9):107-110
采集10份健康奶牛阴道临床样品,利用MRS琼脂培养基进行细菌分离培养与纯化,通过形态特征观察、生化试验、16S r RNA基因序列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并通过抑菌试验检测分离菌株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等致病菌的抑菌能力。结果显示,分离筛选到3株乳酸菌,其菌落特征、形态特征、生化特性均符合乳酸杆菌的特性,均具有较好的生长性能和较强的产酸能力,与Gen Bank中乳酸杆菌的同源性均在99%以上,对病原菌的抑菌环直径均在11.41 mm以上。研究表明分离鉴定的3株乳酸杆菌是有潜质的有益菌株,可作为奶牛子宫内膜炎防治的候选益生菌。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从海兰褐蛋鸡盲肠食糜中分离筛选优质乳酸菌。试验采集健康的海兰褐蛋鸡盲肠食糜,将内容物置于无菌生理盐水中,过滤后倍比稀释,采用平板划线分离法进行划线分离,反复提纯,选择疑似菌株,对其进行菌落形态观测、通过革兰氏染色镜检、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绘制24 h生长、产酸曲线。结果显示,在蛋鸡盲肠食糜中分离出两株菌,分别为唾液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livarius)和敏捷乳杆菌(Lactobacillus agilis strain),命名为JZ1和JZ2。两株菌均在10 h达到生长平台期,培养24 h后JZ1的pH值约为4.2,JZ2的pH值约为5.3。研究表明,JZ1具有生长速度快和产酸能力强的优势,耐酸(pH值3.0)、耐高温(45℃)、耐低温(15℃)和耐盐(6.5%NaCl)能力优于JZ2,更适合作为畜牧养殖中的优质菌源。  相似文献   

4.
采用添加碳酸钙的MRS培养基分离乳酸菌,从自然样品中分离到1株禽用乳酸菌.采用形态学鉴定、生理生化特性试验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筛选到的乳酸菌SR1进行菌种鉴定.结果 表明,乳酸菌SR1属于乳酸片球菌.  相似文献   

5.
乳酸菌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是人肠道的正常菌群之一,对肠道内微生物群落有一定调节作用。作为益生素菌种在肠道内生长繁殖,对致病菌有一定拮抗作用,能够改善肠道环境,提高抗病力。人们对乳酸菌的分类、生理特性和作用机理等进行了较全面的探索,并已有效地应用于食品、医药工业,但在乳酸菌作为益生素饲料添加剂方面,  相似文献   

6.
中国林蛙(Rana chinensis)俗称田鸡、蛤什蟆、雪蛤等,其肉质细嫩、清白、味道鲜美,属高蛋白低脂肪肉类,具有极高的营养和经济价值[1].目前,在水产动物免疫方法上,还没有十分有效方法使动物获得最佳的免疫效果.对于规模化养殖来说,对林蛙成蛙进行免疫操作难度较大,但如果能在蝌蚪时期对其进行免疫操作则较为容易.在人和动物体内定殖着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既有有害菌也有有益菌,其中乳酸菌(Bacterium acidi lactici)是有益菌类,而且是肠道内的优势菌群.乳酸菌在肠道内的数量较多,可以分解碳水化合物,产生多种有机酸,因而可提高机体的消化机能,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2].  相似文献   

7.
乳房炎是奶牛养殖业中的顽疾,给奶牛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传统的抗生素疗法存在诸多问题,乳酸菌作为抗生素的替代物在许多治疗乳房炎的案例中取得成功。因此,对于有针对性治疗乳房炎的乳酸菌菌株的筛选显得尤为重要。本试验从20头健康泌乳期荷斯坦牛的乳样中分离细菌,采用16S rRNA基因序列对分离获得的乳酸菌进行鉴定,最终获得黏膜乳杆菌、粪肠球菌、乳酸乳球菌、双歧杆菌等22株乳酸菌。该试验中获得的乳酸菌为今后乳房炎的治疗提供了优良的乳酸菌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8.
青贮饲料中优良乳酸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试验从12种不同来源的青贮饲料中分离到25株乳酸菌,依据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的标准和描述,把25株乳酸菌都鉴定到了属的水平,有17株乳酸菌鉴定到种的水平,其中:玉米乳杆菌2株、布氏乳杆菌4株、短乳杆菌4株、戊糖乳杆菌3株、干酪乳杆菌1株、粪肠球菌1株、坚强肠球菌2株。其余的8株乳酸菌根据本研究的结果还无法确定其种的归属。测定同时已鉴定的17株乳酸菌的产酸速率,结果发现,Sld2-1、Ssd3、Shw3-7和Ssm3-1都表现出较强的产酸能力。  相似文献   

9.
青贮饲料中优良乳酸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12种不同来源的青贮饲料中分离到25株乳酸菌,依据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的标准和描述,把25株乳酸菌都鉴定到了属的水平,有17株乳酸菌鉴定到种的水平,其中:玉米乳杆菌2株、布氏乳杆菌4株、短乳杆菌4株、戊糖乳杆菌3株、干酪乳杆菌1株、粪肠球菌1株、坚强肠球菌2株。其余的8株乳酸菌还无法确定其种的归属。测定同时已鉴定的17株乳酸菌的产酸速率,结果发现,Sld2-1、Ssd3、Shw3-7和Ssm3-1都表现出较强的产酸能力。  相似文献   

10.
魏日华  桂荣  塔娜 《草业科学》2010,27(10):149-153
本试验以禾本科牧草为研究对象,从人工种植的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和野生牧草老芒麦(E.sibiricus)、野生冰草(Agropyroncristatum)、羊草(Leymus chinensis)上共分离得到8株异型发酵乳酸菌(Lactobacillus),依据生理生化试验方法,将8株异型发酵乳酸菌鉴定到种的水平,其中布氏乳杆菌(L.buchneri)4株、短乳杆菌(L.brevis)2株、果糖乳杆菌(L.fructivorans)2株。通过测定8株异型发酵乳酸菌的生长曲线和产酸速率,研究这8株异型发酵乳酸菌的生长特性,最终筛选出生长速度快、产酸性能好、适宜用作青贮饲料添加剂的2株布氏乳杆菌。  相似文献   

11.
为了分离鉴定产乳酸菌细菌素,采用双层琼脂扩散法,对从健康鸡肠道内容物分离到的68株乳酸菌进行筛选,获得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鸡白痢沙门菌均有抑制作用的17株乳酸菌,在排除酸、过氧化氢等因素作用后仍具有较强抑菌活性,表明发酵液中还有其他抑菌活性物质的存在,用蛋白酶处理上清液后有6株菌的抑菌效果消失,表明抑菌物质具有蛋白质性质,是一种细菌素类物质。筛选出的菌株所产抑菌物质是一种广谱细菌素,它们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均具有较强抑制效果。结合形态鉴定、生理生化特性试验以及16S rRNA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菌株LABJN02、LABJN05、LABJN06和LABJN14分离菌为唾液乳杆菌,LABJN16为约氏乳杆菌,LABJN31为卷曲乳杆菌。细菌素作为潜在的抑菌物质,与其产生菌一起在平衡肠道菌群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乳酸菌是动物肠道内重要的生理性菌群,本研究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牧区自然放养的牛、马、山羊和绵羊为研究对象,对其肠道中的乳酸菌进行分离和16S rRNA鉴定,并对38株罗伊氏乳杆菌进行耐酸性、模拟胃肠液转运和胆盐耐受性试验。乳酸菌分离鉴定结果显示共分离到乳酸菌纯培养物96株,包括双歧杆菌属、肠球菌属、乳杆菌属和链球菌属四个菌属,其中乳杆菌属数量最多,为所有分离株的82.29%;乳杆菌属中罗伊氏乳杆菌所占比例最大,为48.10%。益生特性筛选试验结果显示菌株IMAU10240、IMAU10230和IMAU10256具有良好的耐酸、耐胃肠液和胆盐特性,可作为潜在益生菌进行进一步的益生功能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全身及局部应用抗生素治疗临床型乳房炎后病原菌的构成及比例,本试验对全身及局部灌注治疗后仍未痊愈的奶牛进行基本信息汇总并对乳样中病原菌进行形态学分离鉴定及16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经过治疗仍可分离到大量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绿脓假单胞菌等易产生耐药性的细菌。本试验为临床上经久不愈的乳房炎病例的治疗提供了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4.
应用MRS琼脂和乳酸杆菌琼脂培养基从SPF鸡肠道分离益生菌并计数,通过菌株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 S rDNA基因序列分析与系统发育进化分析进行种属鉴定。结果发现,分离的6种益生菌中,4种乳酸菌分别为口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唾液乳酸杆菌、戊糖片球菌,2种肠球菌分别为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在鸡肠道中,乳酸菌与肠球菌盲肠密度最高,乳酸菌数量显著大于肠球菌数(P0.05)。  相似文献   

15.
断奶仔猪的胃酸分泌不足,而胃酸是抵抗细菌入侵的第一道防线。通过在日粮中添加乳酸、饲喂发酵乳或向饮水中添加乳酸等措施来调控胃中的酸度,都可降低胃中的pH值并减少胃中的大肠菌数量。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陕西省某奶牛养殖场出现乳房炎的病例进行确诊,无菌采集患病奶牛的乳汁对其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特性观察、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测序、动物致病性试验以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到的细菌,其培养特性和生化试验结果与少动鞘氨醇单胞菌相吻合;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与少动鞘氨醇单胞菌的同源性为98%;小鼠致病性试验表明该菌株有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复方新诺明等耐药,对多黏菌素、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庆大霉素、头孢曲松等敏感。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马来穿山甲病变肠道菌群的组成,本研究通过对一只死亡的马来穿山甲的肠道细菌分别进行接种培养、革兰氏染色及对其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PCR扩增等,对穿山甲病变肠道菌群的组成进行鉴定.高通量测序后,共获得有效序列77441条,8个OUTs,细菌分类归属3门3纲5目6科8属.属含量从高到低分别为变形杆菌属(53.4...  相似文献   

18.
实验用MRS+CaCO3固体培养基,以新疆吐鲁番地区棉花秸秆为实验对象,分离纯化得到乳酸菌4株。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RNA序列同源性分析进行鉴定,结果表明:Z1、Z2菌株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Z4、Z5菌株为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同时测定已鉴定的4株乳酸菌的产酸速率,结果发现,Z2和Z5表现出较强的产酸速率,可进一步研发成青贮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19.
高山兀鹫肠道微生物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青海高原,国家二级保护鸟种,高山兀鹫(Gyps himalayensis)以动物和人类的尸体为食,对维持生态系统平衡至关重要。然而,腐尸中存在诸多有害因素(如兽药残留,病原菌或病毒感染等),对高山兀鹫种群的生存和保护构成威胁。肠道微生物调控宿主的免疫、营养物质代谢及发育等诸多生理过程,因此,也成为野生动物保护领域的研究热点。为了解高山兀鹫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其耐药情况,本研究采集野生高山兀鹫的新鲜粪便在实验室进行细菌分离培养、16S rRNA基因PCR扩增和序列分析、生化鉴定以及细菌耐药性试验。结果显示:从高山兀鹫新鲜粪便中共分离到119株细菌,隶属于6个属、8个种,分别是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奥斯陆莫拉氏菌(Moraxella osloensis)、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索氏类梭菌(Paeniclostridium sordellii)、蒙氏肠球菌(Enterococcus mundtii)、海氏肠球菌(Enterococcus hirae)以及耐久肠球菌(Enterococcus durans)。选取含有34种不同抗生素的药敏纸片对分离的8种代表性菌株进行耐药性分析,发现这些菌株对8到26种不等的抗生素表现出耐药性。进一步分析发现,氧氟沙星、哌拉西林、诺氟沙星、环丙氟哌酸、左氧氟沙星以及强力霉素能够抑制本研究中分离到的所有8种代表性菌株。而制霉菌素以及林可霉素对所有分离到的8种代表性菌株均无抑制作用。本研究利用培养的手段分析了高山兀鹫肠道微生物中潜在的致病菌、益生菌及其耐药性,增添了对高山兀鹫肠道微生物的新认知,对其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鉴定乳酸菌GF103的菌种属性,并通过体外法评价其作为益生菌的益生效果,筛选出具有益生作用的乳酸菌。试验从北京市大兴种猪场附近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能抑制病原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乳酸菌,编号为GF103,经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经体外益生效果评价得知,乳酸菌GF103在pH=3的条件下活菌数较高,能够耐受0.3%胆盐。乳酸菌GF103在人工模拟胃液中培养0.5 h活菌数不受影响(P>0.05),培养3 h活菌数降低1 log值(P<0.01);在人工模拟肠液中培养3 h活菌数不变(P>0.05)。结果表明,乳酸菌GF103具备益生菌特性,可进一步研究其作为微生物添加剂在动物上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