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果园生草采用的是人工行间生草,行内清耕覆盖的方法。该方法可增加土壤有机质,从而改善猕猴桃根际土壤环境,提高猕猴桃植株抗病抗逆能力,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目前,城固县在猕猴桃果园土壤管理中,按是否生草割草,分为:清耕、半年清耕半年生草、全年生草(割草)、全年生草(不割草)四种方式。笔者近年来通过在生产实践中试验,发现全年生草免割草方式,除具有生草果园的传统好处外,它还具有省力化、充分利用太阳光转化最多有机物的两点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果园控草除草有很多办法,以下"大家谈"是编辑通过专业论坛征集、电话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的不同地区果农、生产技术指导人员(部分人名为笔名或网名)对果园控草除草方法的一些总结,希望对果园作务者有所启发和帮助。张立功:国际上普遍认为果园生草有利于蓄水保墒,增加土壤通透性,促进天敌活动,改善果园生态环境,是生产绿色果品的重要途径。因此,欧美等发达国家将行间生草和树盘覆草作为果园管理的一项普遍措施。我认为应该提倡生草。生草应该用1年生浅根草、有益固氮的低秆豆科作物和有利增收的中药材等,禁用恶性杂草,原则上割草不除草。  相似文献   

3.
20世纪50年代,欧洲、美国、日本、意大利、波兰、苏联等国家,开始实行果园生草栽培.日本青森苹果试验场从1931年开始进行果园生草栽培试验,并自1952年起在生产中推广.现在苹果园生草率接近100%;波兰果园几乎全部采用生草法,有行间、全园两种;朝鲜也大力发展生草法;美国果园普遍采用行间生草,株间和树盘施用除草剂的管理办法.果园生草技术已成为发达国家开发成功的一项现代化、标准化的果园土壤管理技术,它符合果业可持续发展及生态农业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果园生草技术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果园生草即在果园行间或树下种植一年生或多年生豆科或禾本科草本植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普遍推广了生草法。波兰的果园通常在定植后第三年开始种草;日本苹果产区果园基本上采用生草栽培法;意大利有80%的果园采用生草法;美国的果园普遍采用行间生草、株间和树冠下施用除草剂的管理方法。 我国传统的果园土壤管理制度主要是沿用大田作物的管理制度,多强调清耕除草,从而导致果园行间地面裸露。这样,不仅使土壤有机质及各种养分含量降低,坡地果园还形成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80年代开始,我国也开始对果  相似文献   

5.
<正>果园生草法就是除果树树盘以外,在果树行间播种禾本、豆科等草种的土地管理方法。果园生草技术是一项改善果园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改善果园生态环境、提高劳动效率、提高果实质量的土壤管理技术。近年来,浙南地区大力推广果园种草技术,在果园实行全园或行间种植优良的牧草,如三叶草、黑麦草、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适宜的宁夏果园行间绿肥植物,以行间自然生草、播种紫花苜蓿、苏丹草、黑麦草、油菜、白三叶草为处理,以清耕为对照,开展不同果园生草品种对土壤温、湿度及天敌数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清耕相比,行间生草可明显降低0~15 cm深度土壤温度,降温作用最明显的处理组为苜蓿,其次为三叶与黑麦处理,3个生草品种平均温度分别降低9.28%、5.90%、5.69%;果园生草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主要集中于浅层土壤区域(5~10 cm),对土壤含水量具有明显增持作用的生草品种为苜蓿,其次为三叶草与苏丹处理,3个生草品种土壤含水量分别增加28.39%、18.15%、16.20%;此外,果园生草也可明显提升瓢虫与草蛉种群数量。该研究筛选得到的理想果园生草品种依次为苜蓿三叶黑麦与苏丹草。  相似文献   

7.
1果园生草的方法果园生草可分为全园生草和行间生草两种模式。土层深厚、肥沃、根系分布深、灌溉条件较好的果园可采用全园生草;土壤浅薄的果园可采用行间生草。1.1生草品种的选择果园生草要求矮秆或匍匐生长,适应性强,耐踩踏,耗水量小,与果树没有共同的病虫害,能引诱天敌,生育期短的草种。具体种类有:禾本科的早熟禾,结缕草、燕麦草等;豆科类的白三叶、紫花苜蓿、田菁等。1.2播种时期春播一般在3月中下旬至4月份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进行。秋季播种一般从8月中旬开始到9月中旬结束。1.3播种方法播种前翻地深20~25cm,整平,灌水补墒。条播时…  相似文献   

8.
<正>果园生草对保持果园水土,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改善果园生态环境,增加天敌数量,控制害虫发生,促进果树生长发育,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等方面作用显著。果园生草栽培模式有全园生草、行间生草及株间生草3种。可人工种草和自然生草,其中人工种草由于选择了生长量大、营养丰富的草种,通常肥田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1)生草类型。①自然草,自生自灭的、容易腐烂的、和果树没有共性病虫害的,以一年生为主的天然草;②人工草,有目的、有选择性地给果园内种植的草。 2)生草规格。根据试验,幼龄果园适宜行间生草和株间清耕相结合的生草法;成龄果园适宜全园生草。为解决果、草争夺水肥气的矛盾,一般旱地果园,树盘下都不种草、留草。同时,行间生草带应距树盘30cm左右。 3)选择草种。一般以豆科作物为主,有黑豆、黄豆、绿豆、豌豆、蚕豆、毛苕子、白三叶、红三叶、紫花苜蓿、百  相似文献   

10.
<正>果园生草也称"果园生草覆盖",是对果园实施全园或行间生草覆盖,不使土壤暴露,每年刈割1 ̄2次覆于树盘下或刈割用于发展养殖业,或常年不刈割的一种土壤管理制度[1,2]。果园生草是无公害果品、绿色果品和有机果  相似文献   

11.
苹果园行间生草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苹果园行间生草分人工生草和自然生草两种方式。果园生草后每隔4~5年应旋耕一次,将行间烂草翻耕到土壤下层,重新长草。这样既丰富土壤有机质,又防止草皮退化。根据果园规划,提倡在果树苗木定植的前1年实施行间生草。1人工生草与自然生草1.1人工生草优良草种有黑麦草、高羊茅、梯牧草(猫尾草)、早熟禾、毛叶苕子(长毛野豌豆)、紫花苜蓿、鼠茅草等。提倡有选择地混合栽植,如黑麦草与高羊茅混种,或豆科与禾本科混  相似文献   

12.
马磊 《山西果树》2012,(5):52-53
庄浪县苹果园,大多立地条件差,土壤瘠薄,有机质含量低,水土流失较重,不利于苹果生产。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果园有机肥不足、地面蒸发量大、养分留失多、土壤管理费工等实际问题,近年来,我县对大多苹果园的土壤地面管理改传统的清耕制为非清耕制,其主要模式有以下几种。一是生草。除树盘外,在果树行间播种禾本科、豆科等草种,这种土壤管理方法叫生草法,在土壤水分条件较好的果园采用。生草后,土壤不进行耕翻,可覆盖土壤,减少土壤冲刷,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使土壤保持良好的团粒结构。果园采用生草法管理,一年内可割草4~6次,每次667m2施氮肥5~,并酌情灌水,可解决与果树争水、争肥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正>1果园生草的意义和作用果园生草是在果树行间或全园种草覆盖,不使土壤暴露,每年刈割12次覆于树盘下或刈割利用,以达到生产果品优质、丰产、稳产及安全的目的的土壤管理模式。果园生草与间作、种绿肥、秸秆覆盖不同。生草是指种植多年生草,使果树行间、株间常年有植物活体覆盖,果园土壤充分得到利用,但产品并不收获。  相似文献   

14.
果园生草及其管理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果园生草是指在果树行间或间隙地任其自然生草或人工种草的土壤管理制度。生草栽培主要盛行于欧美和日本等国,其实施生草的果园面积占果园总面积的55%以上,有的国家达到95%左右。在我国,生草栽培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现在山东、山西、辽宁、河南等地已有部分应用。现将生草的优点及果园生草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李海山  谭鑫  蔡海燕 《河北果树》2012,(1):32-32,35
<正>1土壤管理1.1果园生草、覆草1.1.1果园生草在果树行间与株间,种植豆科、禾本科类植物或牧草,亦可自然生草,由于生草层的覆盖,能够增强果树抗旱、抗涝和抗高温能力,保护土壤,提高果树的产量和品质,还可大量节省除草剂使用量。  相似文献   

16.
苹果园生草技术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果园株行间生草栽培是现代果园的一个标志,早在上世纪50年代,苹果生产先进国家如美国、日本等的果园已经采用果树生草栽培技术。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农业部将其纳入绿色水果生产必备技术之一,开始在全国大力推广。本文对现代苹果园生草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重点从生草的主要作用、适宜生草的果园类型、生草方式方法、适宜生草种类、生草种植管理,以及苹果园生草后的技术效果等方面进行概述,以供水果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王丹 《河北果树》2016,(2):41-42
正1果园生草1.1人工生草在果树行间种植白三叶、黑麦草、苜蓿、毛叶苕子、百脉根、扁茎黄芪等优良草种。果园生草一般是在果树3年生以后不能间作其它作物时进行,多采用行间生草,果树行距在3m的在行间可种草2行,行距在3.5~4 m的可以在行间种3~4行,草行距为40 cm。播种时期是春、秋两季,春季土地解冻后,地温在5℃以上,最好在秋季播种,秋季是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中下旬进行,但不可以过晚,因过晚草的生长萌蘖力差,冬季不好越冬。播种前应浇水(或下雨后),使土壤墒情良好,杂草锄净,开始播  相似文献   

18.
半自然生草就是在每年的生长初期,让果园自然生草,在生长中后期,割草覆盖树盘以控制杂草生长。坡地类型果园,在定植时一般修有半圆形“蜗牛坑”,当杂草长到30 cm左右时,从距地面 10 cm处割下,铺放在“蜗牛坑”内任其腐烂。6~8 月份杂草生长量大时,一般要割草2~3次,以保持果园生草高度不超过 30 cm。至生长末期,则任杂草自然死亡。半自然生草果园树盘区域土壤肥水状况与覆草果园相似。生草区土壤肥水状况略低于覆草果园,但明显高于清耕除草栽培的果园。连续3 a(年)以上半自然生草果园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为清耕除草果园的 1.73 倍,有效磷含量为…  相似文献   

19.
<正>果园生草是指采用人工种草或自然生草的方式在果树行间或全园生草的一种土壤管理模式。19世纪末,果园生草栽培技术开始于美国纽约州,后来,随着机械割草机的问世及现代农业灌溉系统的发展而得以普及应用[1]。目前,一些发达国家57%以上的果园采用生草管理,有的国家甚至达到95%左右,均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2]。果园生草能够调节土壤特性、培肥地力、  相似文献   

20.
果园生草的好处及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果园生草就是在果园自然生成或人工播种豆科或禾本科植物,并定期刈割,用割下的茎秆覆盖地面,让其自然腐烂分解,从而改善果园的土壤结构,是发展节水农业、自给式解决肥源、提高劳动效率和改善果园生态环境的最有效的技术措施之一。土层深厚、肥沃,根系分布较深的果园,可全园生草;而土层较浅、瘠薄的果园,则宜采取行间或株间生草。一般在果树3年生后不能间作其他作物时进行生草。高密果园(667 m2栽树90株以上)不宜生草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