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7):282-284
"三下乡"是大学生走出固有环境,尝试接触不同环境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三下乡"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团队里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学习与实践中得到成长。同时,"三下乡"活动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使学生能适应社会的一个过程。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育帮扶禅石支教服务队为例,开展为期七天的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探析了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的意义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三下乡"是大学生走出固有环境,尝试接触不同环境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三下乡"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团队里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学习与实践中得到成长。同时,"三下乡"活动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使学生能适应社会的一个过程。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育帮扶禅石支教服务队为例,开展为期七天的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探析了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的意义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提前认识社会、走进农村并服务农村的重要平台及关键载体,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独立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回顾我国开展"三下乡"背景来源,分析新时代加强农业大学"三下乡"的必要性,以及目前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并结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组织进行"三下乡"活动的有益经验,提出相应对策:"精英""普遍"两手抓,以点带面;校地企联动,建设好实践基地;实践与专业结合,内容多样化;健全保障机制,保护学生权益;结合新闻媒体扩大社会影响力;注重激励和考核评价机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重要性,取得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245-246
暑期"三下乡"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形式,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组织管理工作存在思想认识不全面;实践经费不足;组织管理体系亟待完善;考评机制不科学等问题。创新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组织管理工作路径,高校应全方面动员,强化思想认识;融合各方资源,完善经费机制;整合有效资源,加强组织建设;完善考评机制,增强实践成效。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国家精准扶贫战略落实与推进的有效渠道。而当前,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存在着活动主体的思想认识有偏差、参与活动的动机不足以及实践基地更换频繁等问题。因此通过加强政策宣传,转变旧观念旧思想、激发学生内在动力、加强和被服务地区的沟通与联系来提升大学生通过"三下乡"来扶贫帮贫工作的实效性。本文从利益相关者角度使学生群体成为帮助国家打精准扶贫攻坚战的主体,从而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的新形势下,丰富多彩的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之一。由于三下乡等志愿活动经费受限等原因,极大地限制了大学生参与三下乡等志愿活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不仅提高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为大学生养成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的实践观,也为国家建立了良性发展的优秀人才储备。目前中国已经全面实现脱贫,但贫困地区发展与经济发达地区 间仍存在差距。农村人才、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严重,农村新一代年轻人教育资源不均衡、农村老龄化严重等问题亟待 解决。实行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对于现代农村建设以及大学生自身培养,都具显著的作用与意义。因此,本文 依托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试图厘清大学生“三下乡”在改善农村人才流失中起到的作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有助于为农村普及文化、科技和卫生知识,更是磨砺大学生意志和践行大学生社会责任的有力载体。结合2019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调研和考察经历,总结了当前高校"三下乡"工作开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依托"三下乡"平台更好地引导高校青年大学生践行社会责任的对策。助推高校"三下乡"工作进一步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当代大学生助力农村发展和建设的优势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校共青团“三下乡”社会实践在高校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人职业能力培养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调查问卷与访谈,分析了高校共青团“三下乡”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为实践团队提供经费及后勤保障、加强“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宣传、做好“三下乡”社会实践后期的总结与表彰工作等工科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育人效果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对以“三农”为服务对象的农科大学生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则为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提供了较好的途径。目前农科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不足在于:覆盖面小、实践内容和形式单一、实效性差等。为了更好地促进这一活动长期、高效地开展,需要思想上充分重视、完善考核与激励机制、加强引导、加快新的实践基地建设、优化实践内容与形式。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勇  刘兰  丁娟 《河北农业科学》2008,12(6):156-157
大学生进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服务农村、服务群众,对发展农村经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对暑期“三下乡”的现状进行了简略分析,并就如何让大学生更好地帮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课堂教育的延伸,是培养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的有效途径。活动开展二十余年来取得了不少成就,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只有在统筹规划、加强创新、注重实效等方面多下功夫,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取得更大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在新形势下有效地开展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了解国情、社情、农情和民情,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措施和成功经验,为今后进一步有效地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对大学生的实效性程度关系到能否为祖国的未来和发展,关系到大学生自身能否成长成才,因此,需要关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对大学生的实效性现状问题.在面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部分大学生参与度低;展开的效果不明显和运行机制不够健全等实效性现状时,需要提高高校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对实践育人的实效性认知力;丰富和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内容和形式;创新和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渠道;加强载体建设,形成社会、高校、学生"三位一体"合力的实践基地.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与国家的脱贫攻坚战略紧密结合,是落实和推进精准扶贫战略的有效渠道。为促进帮扶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可通过服务需求、健全机制、加强基地建设、整合资源等四项措施来保证大学生“三下乡”助推精准扶贫的常态化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受到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分析河南省大学生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新"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路径,并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高校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人才和专业的优势,可以利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培养学生认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综合能力。通过贵州财经大学工商学院暑期“三下乡”的社会实践调研,分析了贵州省贞丰县者相镇乡村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和形成原因,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三下乡”主要是让科技、卫生、文化下农村,也是开展社会实践的重要形式。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对 推动新时代脱贫攻坚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为大学生运用学科知识、发挥智力优势、投身农业发展提供实践平台,另一 方面,在农村地区传播科技文明、树立新风,提高农民脱贫致富信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本文从大学生“三下乡”的角 度出发,来说明如何扩大新时代脱贫攻坚的成果以及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6):235-236
近年来,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发挥育人功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和重视。本论文通过梳理国内专家、学者对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育人问题的研究,以期提实践活动的实效性,促进实践活动更好的发挥育人功能,真正达到"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在校大学生学习社会学知识,是了解自己、职业选择、日常决策和适应变革的需要。但学校和学生似乎并不重视它。为此,应加强在校大学生对社会学知识的学习与实践。首先应加强社会学知识的课堂学习,其次应重视自学与课外学习;同时应加强社会学知识的实践,注重实践方法与内容,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践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学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