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故障经过2016年1月14日20:00,某供电所值班人员反馈,某台区用户失去采集数据,初步判断台区故障跳闸。抢修人员赶赴现场,发现该台区变压器箱体发黑,跌落式熔断器、进出线电缆均无受损迹象。2故障分析2.1初步研判智能配电网运行监控平台每个小时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调取各台区电压、电流等数据信息,供运维检修人员对辖区内台区负荷进行监控。通过智能配电网运行监控平台,该台区故障前负荷监  相似文献   

2.
1 影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原因分析(1)配电网网架结构.配电网网架结构薄弱、结构不合理,造成供电可靠性低.部分线路为单电源辐射接线,没有备用,故障时负荷无法转移;部分线路虽为环网接线,但由于导线线径细、联络开关容量小等原因,导致互供能力较差,出现故障时无法转移负荷.  相似文献   

3.
张呈宇 《农机化研究》2022,44(6):257-260
针对拖拉机发动机检修人员技术水平较低、故障检测系统依赖人工检验程度较高的问题,基于大数据对拖拉机发动机故障检测系统进行了设计.系统主要组成为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库、智能分析模块、检测模块、信息查询和维护模块和检修模块.为了避免人工操作对故障检测的干扰,采用卷积神经网络的故障检测方式对拖拉机发动机进行故障类型识别,并对卷积...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力用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现代配电网中的10kV联络线路的数量越来越多,改变了以往单辐射线路检修或故障停电时无法实现负荷转移的被动局面,配电网络的供电可靠水平也得以提高。依托联络线路分段开关和联络开关的合理配合可以实现线路负荷的灵活转供,但也应注意,联络线路在给负荷转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配网的安全运行带来了一定压力。本文简要分析了如何利用联络线路实现负荷转供,并针对联络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用电需求逐渐增多,电网结构愈加复杂.配电网作为电力输送到户的"最后一公里",直接与用户相连,保证其安全稳定运行十分重要.本文针对配电网重过载、检修、运行方式倒换等需要进行负荷转供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富裕容量动态分析的负荷转供辅助决策方法.该方法利用OPEN3000系统采集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流等电网运行数据,从而...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电网的发展,电力生产调度的许多数据业务,如电量计费系统、电力市场支撑系统、保护故障信息系统、生产计划考核与检修工作票处理系统、EMS系统、MIS系统以及RTU上网等业务已经在电力调度数据网上投入使用。电网生产和管理业务的安全性,对调度数据网的安全运行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某供电局在对地调核心层传输设备进行检修时,造成了全局多个站点调度数据网业务的中断。通过对该事故的分析,发现调度数据网虽然在数据网络层面上结构合理,但在承载网层面上却存在单点故  相似文献   

7.
徐小明 《农村电工》2011,19(5):29-30
中压配电网基本接线方式有:树枝网、分段隔离树枝网、干线(部分)联络树枝网和全联络树枝网等。由于中压配电线路沿线地理条件较复杂,线路绝缘水平较低,因此线路故障率高。而且由于中压配电网直接面向众多电力用户,线路作业停电的概率也很大。因此,如何提高中压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是中压配电网改造和建设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吴国松 《农村电工》2003,11(12):29-29
随着配电网的发展,配电自动化系统在配电网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配电自动化设备与我们传统的配电设备有许多不同的地方,这要求我们在应用中要特别注意,避免因使用不当而造成意外事故。下面就配电自动化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作简单介绍。1配电线路联络断路器应核相,防止因相序不正确而导致合环事故。2当一条线路转带另一条线路或其一部分时,这时应注意将联络断路器和分段断路器的模式及时进行转换,否则,由于联络断路器和分段断路器时限不同,线路出现故障时,断路器会不正确动作,可能造成无法隔离故障和及时恢复供电。3操作前…  相似文献   

9.
<正>相对于城市配电网来说,农村配电网的发展速度比较慢,但随着农网改造升级的持续进行,配电自动化技术在农村电网得到了广泛应用,降低了农村电网出现故障的概率,提高了故障的检修速度,为农村提供更加安全稳定的电力供应。1配电自动化的功能简述配电自动化以现代的计算机作为控制手段,结合通信技术,对配电网的一次网架、电力供应的实时运行数据、相关配电设备的运行情况、电力用户  相似文献   

10.
一直以来,电力界对配电网的安全运行问题都十分关注,近些年随着智能配电网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配电网的故障处理技术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配电网的故障处理是一个比较系统的过程,文章从不同的方位对故障处理技术进行分析,希望为电力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为配电网故障处理技术的发展尽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1.
马丽 《农村电工》2022,(2):38-39
1实施配电网自动化的意义配电网自动化是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提升供电能力、实现配电网高效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智能电网的重要内容之一。1.1传统配电网故障处理的弊端配电网线路具有结构复杂、点多面广、负荷分布广、类型多样、线路故障定位难等特性。传统配电网故障处理存在如下弊端。(1)故障定位慢。查找故障靠人工巡线和试拉线路,故障定位效率低下,故障定位耗时长。(2)故障隔离慢。故障定位后,需要人工到现场拉开故障区域开关设备,隔离故障区域耗时较长。  相似文献   

12.
配电网断线故障危害性较大,且难以检测,目前并没有针对这一故障类型的保护装置。为解决这一现状,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配电网断线监测软件,该软件通过解析故障录波数据文件,实现对录波数据的提取、显示、分析、处理和存储功能;通过对录波数据和线路编号的配置,提取各个线路故障前后负序电流特征量,采用希尔伯特黄变换(HHT)对其进行处理,最终实现对故障线路的选线功能。软件界面简洁、操作简单,仿真测试结果验证了该软件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我国农电企业配电网管理相对落后的现状,阐述了GIS系统应用于配电网管理系统的优势,详细探讨了配电网GIS系统的地图浏览控制、数据维护和查询统计、线路编辑、地图输出、联机帮助等功能,为农电企业进行配电网管理提供了较详细的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我国农电企业配电网管理相对落后的现状,阐述了GIS系统应用于配电网管理系统的优势,详细探讨了配电网GIS系统的地图浏览控制、数据维护和查询统计、线路编辑、地图输出、联机帮助等功能,为农电企业进行配电网管理提供了较详细的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15.
系统图是调控员日常决策的基础。随着配电网规模与负荷密度的提升,系统接线越来越复杂,在决策时,调控员需要从系统接线图中快速获取相关的信息,忽视与决策目标无关的数据,目前图形中存在大量的与决策目标无关的干扰信息,阻碍了调控员获取信息的速度与准确性。本研究基于配电网常见的停电决策场景,以转供电分区为单元,自动生成简易联络图,实践表明,简易联络图能够有效提升调控员效率,减少误判风险。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分布式光伏电源接入配电网系统,对传统的配电网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配电网由传统辐射式的单端电网变成一个有源多端电网,在停电检修的区域内有可能会存在孤岛运行的分布式光伏电源,造成倒送电,对中低压配电网运行检修、安全作业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乡配电网的不断发展,联络开关、分段开关在配电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实践证明,装设联络开关、分段开关对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提高供电企业经济效益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就联络开关、分段开关在实际应用中的几个问题作简单介绍。l 在装设中的几个问题1.l 装设联络开关,尽量选择不同电源点的线路。1.2 装设分段开关尽量选择在分支较多、负荷较重的地方,且分段开关数量不宜过多,每条线路装设数量在3台左右为宜。装设过多,则会造成整条线路供电可靠性下降。1.3 联络开关装设完后,应及时定相。若相位不合,…  相似文献   

18.
1 从基础入手,加强设备管理 1.1 加强电网改造,优化供电网络 县级电网规划应确定合理的、且符合本地特点的电网网架.重要的35 kV变电站应有双回电源进线,尽量避免采用单电源辐射型线路供电.中压配电网应做好负荷预测,确保有一定容量裕度,接线方式应灵活,以满足用电负荷增长和转移的需要.县城配电网重要用户较多,主干线应采用"手拉手"环网供电方式,在检修或故障时能灵活转供电;分支线路可以采用电缆线路,并通过环网柜形成小分支"手拉手"环网向用户供电,形成网格式的供电结构,进一步提高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正>为防止故障时农网全线停电,在10 kV线路上加装线路分路断路器,能灵活改变运行方式,缩小故障时停电范围,隔离故障点后能保证故障检修的安全性和快速性。笔者现对农网10 kV线路加装分路断路器时的设备选型、安装地点选择、保护配合、运行维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实施对策和注意事项,供配电网的运维和检修参考。  相似文献   

20.
首先分析了北京市丰台区的电力负荷特点及设备情况,然后利用丰台区2019年的配电线路电力故障数据,分别以故障地点和故障原因两方面进行归类和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为提升丰台配电网的可靠性和保障配电网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