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制动意图模糊识别的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能够最大限度地回收制动能量,增加汽车的续驶里程,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应用模糊逻辑方法对双能量源纯电动汽车制动意图进行识别.应用Matlab/simulink建立制动意图模糊辨识器,对双能量源纯电动汽车再生割动能量回收进行初步建模,将所建模型嵌入仿真软件ADVISOR中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制动意图识别,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双能量源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的回收,证明制动意图识别对双能量源电动汽车的制动能量回收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安装在火车上的能量回收式的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针对整套系统进行了具体的设计.该系统解决了现有火车的制动系统工作时只能消耗能量而不能把能量回收和重复利用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运用功能概念,对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作用及ABS汽车的紧急制动过程进行了分析.根据功能原理,提出了ABS汽车在平路、上坡、下坡3种不同道路上制动距离的计算方法和公式.分析表明:ABS能防止车轮被制动抱死,提高汽车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和转向操纵能力;ABS汽车在滑动率为15%~20%时获得最大制动力系数,制动距离最短.汽车总质量与制动距离无直接关系,计算方法和结果适合各种ABS汽车,在汽车制动性能分析和公路交通安全分析方面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异步电机牵引及制动测试系统复杂、成本高、能耗大的特点,设计了一种通过两台异步电机能量互馈的方式实现牵引制动试验。可牵引及制动试验系统利用传感器等仪器仪表完成试验过程的数据采集,通过上位机、下位机组成的控制系统对试验过程进行控制,并通过液晶显示屏将试验曲线及数据实时动态显示,以便工作人员操作。结果表明:该系统虽然以小功率电机作为试验对象,但通过对变频器参数和模式的设定,可对不同类型的电机进行牵引、制动试验,具有良好的通用性,降低了企业对不同电机牵引、制动试验的成本。  相似文献   

5.
自动化带锯板尺用的是双速电机,进尺时要求能迅速停车,目前一般都是用电磁铁来实现制动停车。为了克服电磁铁吸合释放时的机械撞击,提高板尺精度,我们在板尺电机上成功的应用了“双流制动”,去掉了电磁铁。所谓“双流制动”即是交流反接制动和直流能耗制动。直流能耗制动的原理是:当切断电机交流电源时,电机转子因惯性继续转动,此时把直流电通入定子而产生一个恒定磁场,转动的转子切割此磁场产生电流,此电流与恒定磁场相互作用产生制动转矩,而使转子迅速停下来。  相似文献   

6.
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对于提高汽车制动时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主要对自适应机械式ABS及电子式ABS进行了介绍,详细叙述了关于评价ABS性能的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汽车作为一种便捷的交通工具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随着石油化石燃料的日益枯竭,节能减排也成为当前汽车工业的首要任务。混合动力汽车技术是当前最为成熟的节能技术,主要进行了48 V中度混合动力汽车在NEDC油耗试验循环中电池电量特性的试验。结果表明:在NEDC油耗试验循环中市区运转循环48 V电池电量基本保持在初始值61%附近小幅波动;在郊区运转循环中48 V电池电量先急剧下降到最低44%,在减速停机过程中通过回收制动能量48 V电池电量最终上升到59%。  相似文献   

8.
制动性能是汽车的主要性能指标之一。行驶中汽车的制动所形成的使路面和轮胎接触面之间的制动力,与作用在汽车重心处的惯性力力矩,使汽车前轴负荷增大、后轴负荷减小,进而产生了一种新的振动,即制动时汽车的振动。制动时汽车的振动不仅严重影响汽车的稳定性,同时,对人体与机械系统均有一定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装卸桥是林区贮木场及大型货场重要的归装生产设备,应用广泛。设计中能否恰当地选择驱动机构的电机容量,对于电机本身与工作机械的正常运行影响极大。根据电机发热情况确定电机容量后,对起升机构需进行起动的工作验算;对运行机构则需进行起动打滑、制动打滑等能力的验算。在对装卸桥运行机构的起动打滑、制动打滑验算时,影响其验算是否能够通过的因素,除了部件规格型号的选择及运行机构的布置是否合理外,还与其验算公式的本身有很大的关系。1起动打滑公式的比较分析及确定 起动、制动打滑验算是以驱动轮或制动轮的最小轮压为准,对…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减轻驾驶人员的劳动强 度,提高汽车的制动性能,在现代 小客车及一些轻型货车的液压制 动系统中使用了真空增压器。如 果真空增压器产生故障,会影响 汽车的制动效果。因此,发生故障 后如何诊断与检修,对每个驾驶 操作人员来说很重要,这里就其 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简述如 下。 1制动不良,增压效果差 当踩下制动踏板时,感到似 有东西支撑踏板,制动效果不 好,这时应首先检查各管路及接 头有无松动变形或破损而造成真 空度不够。 拆下联接真空增压器一端的真空管,启动发动机后用手堵住管口,若有吸力说明单向阀或真空泵良好。否…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林区汽车辅助制动系统——液体粘性辅助制动系统,详细介绍了其制动原理,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其制动性能进行分析,并给出了在两种典型的林区路况下该辅助制动系统作用时车辆系统动态响应的计算机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2.
制动器的作用在汽车行驶中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但是,如何合理地使用汽车制动器,人们却有着不同的见解。本文仅就这一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一、滥用制动器问题汽车驾驶室的制动踏板和加速踏板是作用相反的两个操纵部位。有些驾驶人员在驾驶车辆时松开加速踏板就踏上制动踏板,抬起制动  相似文献   

13.
汽车鼓式制动器制动鼓的模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对汽车鼓式制动器制动鼓的动态特性进行理论计算和研究.建立了制动鼓的有限元模型,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模型进行分析计算,得出制动鼓的各阶频率及振型,对计算结果进行了模态分析.在模态分析和模态振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修改制动鼓的结构参数、材料参数以及在模型上添加质量块或加强筋的措施与方法,以错开各零部件的固有频率范围,降低振动噪声.  相似文献   

14.
车轮制动防抱死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车轮制动防抱死系统曾是一些昂贵轿车的额外选装件。在当时提供的某些车轮制动防抱死系统只是后轮防抱死系统。到了20世纪80年代,消费者和汽车制造商的安全意识加强了,与此同时,电子器件的价格逐渐下降,这些因素促使车轮制动防抱死系统越来越流行。进入20世纪90年代,甚至在很多中低档的汽车上,车轮制动防抱死系统也成了标准设备。1车轮制动防抱死系统急刹车或在雨(雪)路面等较滑路面上刹车时,根据各车轮滑动量适当地调节各车轮的制动油压,防止车轮抱死的装置就是车轮制动防抱死系统(Anti-lockBrakeSystem,简称ABS)。在行车…  相似文献   

15.
起重机液压能回收利用系统能量平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起重机能量利用率,针对液压起重机的结构特点,本文从能量平衡观点出发,提出了在传统的液压起重设备中增加液压蓄能器,由液压蓄能器和液压平衡缸组成液压能回收和再利用系统,实现起重机在升降过程中将部分液压能回收并储存在蓄能器中在起重机工作时协助液压泵提供辅助能量,达到减少能量供应,提高能量利用率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地提高液压起重机的效率,改善液压起重机的能量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带锯跑车数控摇尺仪上的电机,因制动时需精确定位,故设计了简易的能耗制动电路。该电机功率3千瓦,转速为每分钟960转,额定电流7.12安,功率因数0.83,两进线间直流电阻为1.8欧。我们选用额定平均电流为20安的硅二极管。在制动频率高达每分钟5~6次、且只有在  相似文献   

17.
QZK—1型高效汽车制动控制器,是深圳瑞达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哈尔滨分公司研制生产的进口替代型高科技产品(已获中国专利:ZL93228809.X)。在国外称汽车制动防抱装置(ABS),已经成为当代汽车必装或选装部件。国外的汽车制动防抱装置有两类,一类为电子式,  相似文献   

18.
董长青  吴蒙  贾彦敏 《绿色科技》2013,(12):201-203
对欧、美、日、韩等汽车工业发达国家的汽车产品有害物质和回收利用管理方式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建立适应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有害物质和回收利用管理方式的可行思路:依靠纳入汽车生产准入、由专业技术服务机构进行企业审查和产品抽查、利用现代信息系统管理技术等方法和手段,从生产源头实现对汽车产品有害物质的控制,不断提高产品可回收利用水平,促进绿色汽车工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确合理地确定运材汽车的制动距离,是控制行车速度、保证行车安全和提高运输效率的主要根据和措施之一。本文力图通过对汽车实际能达到的最大制动力的分析,探讨合理确定原条运材汽车制动距离的方法,以供参考。一、对汽车制动力的分析影响汽车制动力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车轮制动器对车轮的制动力;一是车轮与路面的附着力。前者是通过后者对汽  相似文献   

20.
三维动态平板式制动检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今滚筒式与平板式汽车制动检测设备已经不能适应汽车技术的发展现状。通过对传统的汽车制动性能检测设备的分析,指出其不足之处,据此设计了三维动态平板式制动检测系统,并首次将三维传感器应用于汽车制动性能检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