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电力部门的日常用电检查工作中,经常遇到要对用户窃电行为进行处罚,处罚的法规依据是《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规定:①擅自迁移、更改或擅自操作供电企业用电计量装置的行为属于危害供电、用电,扰乱正常供电、用电秩序的行为,供电企业可以根据违章事实和造成的后果追缴电费,  相似文献   

2.
<正>窃电行为的产生,不仅会影响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还会对人们的日常用电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电力行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约束性和限制性。因此,展开用电检查反窃电工作非常必要。用电检查反窃电工作中常见的一些问题不确定窃电行为在窃电行为发生后,由于工作人员没有定期进行检查,无法及时发现窃电行为。同时,在用电检查反窃电工作  相似文献   

3.
李亚峰 《农村电工》2004,12(2):18-18
1 窃电行为的法律概念《电力法》、《供电营业规则》明确指出,窃电行为是违法行为。窃电行为包括:(1)在供电企业的供电设施上,擅自接线用电;(2)绕越供电企业用电计量装置用电;(3)伪造或者开启供电企业加封的计量装置封印用电;(4)故意损害供电企业用电计量装置;(5)故意使供电企业用电计量装置不准或者失效;(6)采用其他方法窃电。  相似文献   

4.
正违章用电及窃电行为危害了供用电安全,扰乱了正常的供用电秩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第三十二条"对危害供电、用电安全和扰乱供电、用电秩序的,供电企业有权制止"的规定,基层供电企业有权对本供电营业内的用户进行用电检查,义不容辞地承担起预防与查处违章用电、窃电行为的职责。一般情况下,违章用电和窃电行为的发生,与基层供电企业的管理、与基层供电企业内部职工的素质等有着紧密的联系。为了有效预防和查处违章用电和窃电行为,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窃电手段的科技含量在不断增加,窃电方式也日趋隐蔽。供电企业为了维护正常的供用电秩序,打击窃电、违约用电等违法行为的工作任重而道远。1窃电1.1窃电的定义所谓窃电,指以非法占用电能为目的,以不交或者少交电费为目的,采用非法手段不计量或者少计量用电的行为。1.2窃电行为《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窃电行  相似文献   

6.
<正>电能是一种特殊商品,消费者有权用电,但必须依法缴费。而有些人为私利不顾法律的规定,想方设法窃电,使供电企业蒙受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从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2个方面谈谈如何预防和遏制窃电。1预防窃电的组织措施(1)建立组织,明确责任。供电所应成立反窃电工作小组,或依托用电营销部组织机构,开展反窃电和用电检查工作。明确组织机构和各类人员的责任,明确工作任务和工作范围,健全规章制度和考核办法,量化考核指标,并认真考核兑现。  相似文献   

7.
徐福洲 《农电管理》2003,(10):27-29
为规范供用电行为,本人根据学习我国关于电力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提出供用电行为的法律分析,可供供电人和用电人在实施供用电行为时参考。我国《合同法》第176条规定:“供用电合同是供电人向用电人供电,用电人支付电费的合同。”因此,实施供用电合同的行为就是供电人卖电、用电人买电的行为,即一种买卖行为,而买卖行为则是典型的民事行为。但是,供用电行为又是一种特殊的买卖行为,也即一种特殊的民事行为。其特殊性,主要是由供用电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自然和社会的客观规律决定的。根据我国关于电力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其供用电的…  相似文献   

8.
<正>1供电企业所面临的法律纠纷(1)电费收缴。虽然法律赋予了供电企业对欠费用户采取停电的权力,但有些供电企业对欠费用户的停电未按法定程序操作引起法律纠纷。(2)查处违约用电、窃电。查处违约用电、窃电,规范电力市场秩序,是供电企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行为。可由于电力法律法规的有待完善和供电企业执法地位等问题,使供电企业面临着很多不确定的法律纠  相似文献   

9.
在电力企业中,窃电一直是困扰供电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窃电行为的加剧,窃电手段的高超,致使窃电现象愈演愈烈,屡禁不止。当前,对付窃电的方法,除了要加强有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外,各供电部门要积极开展用电普查,堵塞漏洞,合理地增收外,最重要的是要加强电能的计量管理是反窃电工作中的一项措施。既要防范简单的表外窃电,还要强化对电能计量装置防窃电的研究,增加电力设计,安装方面的防窃电措施,才能使窃电者既无窃电之心,又无窃电之能。例如,故意伪造或起封供电企业加封的表计封印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供电部门的合法利益,其中在计量装…  相似文献   

10.
《农村电气化》2004,(1):36-38
编者按:近年来,窃电已成为供电企业营销活动中的顽疾,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窃电活动不但影响了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为电网安全运行带来不安全因素,影响广大用电单位的安全用电。为预防和查处窃电行为,保障供电企业和用户的合法权益,维护供用电秩序和电力运行安全,北京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北京市实际,通过了《北京市预防和查处窃电行为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03年9月1日起施行。《条例》规定了供电企业和用户的权利和义务,并要求市和区、县人民政府负责电力行政管理部门进行供用电监督管理。各级公安、检察、审判机关和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维护供用电秩序,保护供电企业和用户的合法权益。现将《条例》转载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当前,用电客户数量不断增加,用电检查人员很难做到对高、低压用电客户检查的全覆盖,因此建立客户用电行为分析模型,开展基于客户用电行为的窃电概率预警分析,对提高用电检查效率十分必要。客户用电行为的窃电概率预警分析可以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和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积累的大量客户用电信息,综合考虑各种窃电因素,建立客户窃电概率分析模型,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手段,实时对窃电嫌疑户进行概率推测和预警,精准识别疑似窃电户,建立预警、排  相似文献   

12.
根据《全国供用电规则》规定,凡有下列行为的均属窃电:1.在供电局线路上私自接线用电或绕越电能表用电;  相似文献   

13.
<正>客户用电行为的窃电概率预警分析可以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和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积累的大量客户用电信息,综合考虑各种窃电因素,建立客户窃电概率分析模型,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手段,实时对窃电嫌疑客户进行概率推测和预警,精准识别重大疑似窃电户,建立预警、排查和处理的闭环工作机制,加大反窃电的查处惩治力度,维护正常的供用电秩序。1研究思路研究重点在于如何通过客户用电行为信息来区分  相似文献   

14.
<正>1查处盗窃电能或违章、违约用电的程序在查处盗窃电能或违章、违约用电引起的盗窃罪或供用电合同纠纷的诉讼中,供电企业要从实体和程序两方面证明其对盗窃电能或违章、违约用电行为查处的合法性。关于证据的合法性要求,司法解释规定,法庭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从以下方面审查证据的合法性:一是证据是否符合法定形式;二是证据的取得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和规章的要求;三是是否有影响证据效力的其他违法情形。因此,供电企业在查处盗窃电能或违章、违约用电案时,必须遵守国家电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程序,包括资质、资格,参与查处的人数,查处的内容、范围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15.
电能是商品,对于任何消费者来说,花钱用电是理所应当的。但有些人为私利,竟不顾法律的规定,想方设法偷电,这使电力部门蒙受很大的损失。因而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加大打击力度,使供电部门的合法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下面对预防窃电及如何反窃电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6.
《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第31条规定:“禁止窃电行为。窃电行为包括:(一)在供电企业的供电设施上,擅自接线用电;(二)绕越供电企业的用电计量装置用电;(三)伪造或者开启法定的或者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加封的用电计量装置封印用电;(四)故意损坏供电企业用电计量装置;(五)故意使供电企业的用电计量装置不准或者失效;(六)采用其他方法窃电。”  相似文献   

17.
正防反结合反窃电方案充分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功能实时监控用户的用电信息,监测到异常后,自动生成异常清单并告警;建立多种窃电手法的预判模型,分析异常信息,智能判别窃电方式类别,指导反窃电工作人员现场开展针对性检查。基于聚类算法,对窃电历史数据进行汇总、处理,建立窃电行为特征知识库,并据此研发出防窃电设备;基于GIS分析生成窃电热点分布图,进行分类别、分区域精准布防。1精准布防利用窃电特征知识库进行二次分析,根据不同窃  相似文献   

18.
<正>用电检查是供电企业营销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反窃电又是用电检查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如果用电检查人员在工作中出现不当行为,将导致不能将窃电者绳之以法,给企业造成损失。在法制化环境下,用电  相似文献   

19.
1防窃电工作采取的应对方法1.1加大普及《电力法》的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宣传材料、广告等媒体,大力宣传《电力法》、“电力是商品”和反窃电的重大意义。树立“窃电就是盗窃”的正确认识,强化公众对电力是商品的正确理解,加大对窃电分子的威慑力,并借此引起有关政府职能机关对窃电违法行为的关注,为防治窃电工作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1.2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反窃电法律条文。完善和争取打击窃电行为相关的法律条款或司法解释,将窃电违法行为等同于盗窃等犯罪;窃电数量金额给予相关法律规定或认定。由于电能是一种特…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以下简称《电力法》、《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及相关的规则、通告规定了制裁窃电行为的方式和方法.现就上述法规和规章中确立的对窃电行为的制裁措施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