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蔬菜》2016,(6)
介绍了L808香菇品种的特征特性,同时,作为国内大规模栽培的优良代料香菇品种,探索了L808在房县山区反季节栽培技术,通过对场地选择、配料、夏季温湿度控制等关键技术环节的把控,解决了常规反季节品种柄长盖薄、商品性状差等缺点。  相似文献   

2.
平泉县反季节香菇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宝军 《北方园艺》2016,(4):143-145
以香菇"L808"为试材,研究立棒、三层架、七层架等3种反季节香菇栽培模式的特点及生产工艺,掌握反季节香菇栽培的关键技术,为反季节香菇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3.
香菇反季节低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宝军 《食用菌》2017,(5):63-65
<正>平泉县2007年开始香菇反季节覆土栽培,品种以L18为主。由于多年覆土栽培,黏菌危害严重,三潮菇后菌棒腐烂严重,经济效益严重下滑。2011年引进新品种L808,进行香菇反季节立棒栽培试验,经过四年的试验、示范、推广,栽培技术成熟,经济效益显著,单棒纯收入达到2元以上。香菇立棒栽培的子实体,菇柄弯曲,相对层架栽培,优质菇少,采菇、注水不方便。为了利用原香菇反季节覆土栽培设施,生产出优质菇,操作时又方便  相似文献   

4.
应国华 《食用菌》2010,32(4):21-22
香菇L808品种是丽水市大山菇业研究开发有限公司科技人员针对现有代料香菇品种而选育的菇形及菇质优良的中高温型香菇菌株。经过2004年至2007年多点品种比较表明:香菇L808产量高、适应性广,菇质、菇形好,出菇整齐,2008年经全国食用菌品种认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经过公示获得国家认定,认定编号为国品认菌2008009。现将主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香菇反季节覆土栽培技术具有省工、高产、优质、高效等优点,现已成为香菇反季节栽培的主要技术模式。但目前生产中由于所用的品种较混乱,乱编号,致使产量品质差异较大,甚至出现了由于品种选择不当给菇农生产造成损失。为此,我们于1999~2000年对5个香菇品种进行反季节覆土栽培品比试验,以筛选出适宜本地区反季节覆土栽培的香菇品种。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品种 供试品种有 Cr04、Cr02、L26(中高温型)引自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武香1号(高温型)引自浙江武义真菌研究所;621(高温型)引自福建南平市农科所。以Cr04为对照。1.2 培养基配方 母种培养基为PDA。原种、生产种、栽培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宁夏香菇产业发展,通过调整菌袋配方组分和比例、选择适宜的香菇品种和种植模式、严格控制出菇时间等关键技术,在形成相对稳定的含水量之上降低了杂菌污染率,在彭阳成功引进种植了香菇品种L808。通过技术示范,香菇产量为0.5~1.0 kg/袋,纯收入3.8元/袋,每茬收入8 000~10 000元/棚,填补了宁夏香菇生产的空白,且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7.
为了摸清定向出菇新技术对香菇(Lentinula edodes)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传统免割保水膜袋法为对照,开展了定向出菇新技术的出菇试验。试验选用2个香菇品种L808和兴农1号,统计香菇产量,测量子实体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定向出菇新技术在产量上的表现因品种而异,对于品种L808,采用2种栽培方式,其产量持平;而对于品种兴农1号,采用定向出菇技术栽培的产量显著高于传统免割保水膜袋法;新技术在单菇重、菌盖直径等子实体形态特征指标方面优于传统的免割保水膜袋法。研究表明定向出菇新技术可用于香菇栽培。  相似文献   

8.
<正>古田县常年栽培香菇规模在4 000万袋左右,2010年开始从浙江丽水引进L808进行示范、推广。该品种具有产量高,适应性广,菇质、菇形好,出菇整齐等特点,受到当地广大菇农的欢迎,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常规栽培香菇一般于4月中旬结束,5月之后鲜香菇市场供应紧俏,价格逐渐上扬,基地的收购价为每千克12~16元。古田县菇农从2012年开始在高海拔(1 070米)山区吉巷乡前洋坂村对香菇L808进行冬季制袋  相似文献   

9.
‘申香215’香菇是从晚熟品种‘L808’中系统选育出的新品种。产量高,柄短菇大,越夏安全,属中高温型长菌龄品种,适合在全国范围内用于香菇代料栽培。  相似文献   

10.
采用单单杂交和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将香菇(Lentinula edodes)栽培菌株L808的原生质体单核体的细胞核分别导入含有基因型A2和B的原生质体单核体细胞质中,构建了L808-A2和L808-B菌株,以探讨异源细胞质对香菇栽培菌株L808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L808-B在PDA培养基平板上的菌丝生长速度较慢,与L808和L808-A2相比,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与L808的子实体相比,L808-A2和L808-B的菌盖和菌柄直径、菌盖厚度以及菌盖和菌柄重量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但菌褶宽度以及菌盖和菌柄硬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808两潮子实体的总产量为18112.72 g,L808-A2为17180.10 g,L808-B为22882.77 g。  相似文献   

11.
《食用菌》2015,(5)
中原气候条件下小拱棚中袋栽培模式为基础,以9608、S602、L808为供试香菇菌株,通过观察比较各菌株的菌丝满袋时间、菌丝长速、长势、各潮次产量及子实体主要经济性状等指标,精准筛选出适宜中原气候下春季小拱棚中袋模式栽培的香菇品种。试验结果表明:9608最适宜中原地区春季小拱棚中袋栽培,L808菇形优势明显,但越夏管理难度较大,也是比较有潜力的春栽品种,但栽培模式可以进一步探索,S602不适宜春栽模式栽培。  相似文献   

12.
选择13个春栽香菇品种,分别从菌丝生长情况、农艺性状和产量等方面对菌株进行综合评价,以期筛选出适合当地发展的香菇品种。结果表明:L808、秋香1和9608这3个菌株在当地栽培模式与气候条件下具有污染率小、子实体紧实度好、产量高等优点,适宜在当地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13.
刘勇勇 《食药用菌》2020,28(5):344-345,355
针对景宁生产中存在的传统主栽品种种性退化、优质高产品种缺乏的问题,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引进香菇新品种‘浙香6号’,与现有生产性应用品种‘L808’进行栽培比较试验。结果为:两个试验点‘浙香6号’菌棒平均接种成活率表现略低,但增产明显,分别比‘L808’增产7.04%和12.12%;其菇盖圆整、厚实,菇柄短,外观颜色比L808浅,菇体结实致密,不易开伞,口感好,适宜推广。并详细述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正2013年,潢川九龙春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始利用杏鲍菇工厂化生产设施设备探索香菇工厂化生产技术与管理,至今共生产香菇菌棒560余万棒,涉及香菇品种有庆科212、L808、申香215等多个品种。笔者就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中的微孔污染、灭菌不彻底、接种穴口污染、热害与烧菌等易发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措施。1微孔污染微孔污染是菌棒污染的主要形式,其危害具有长期性。尤其夏末秋初及春末季节,环境气温偏  相似文献   

15.
以越南安息香(Styrax tonkinensis)树木屑为主料栽培香菇L808,发现不但香菇产量明显高于对照,早期出菇量多,而且香菇子实体菌盖表面颜色比对照更浅,商品性提高。试验结果表明越南安息香是当前香菇L808的适宜基质树种,越南安息香可作为香菇专用林的营造树种。  相似文献   

16.
以中原气候条件下夏香菇覆沙栽培模式为基础,以武香1号、931、L808、L18、南山1号、S605、939等7个香菇品种为供试菌株,通过观察比较各品种的菌丝满袋时间、菌丝长速、长势、各潮次产量及子实体主要农艺性状等指标,精准筛选出适宜在河南省夏季覆沙栽培模式栽培的香菇品种。结果表明:南山1号、L18出菇期较短,菇形好,且产量主要集中于6-8月,最适宜夏季覆沙出菇;武香1号出菇期较长,菇形圆正,出菇期集中于7月以后,也比较适宜夏季覆沙栽培。S605、939采用菌棒覆沙栽培,有利于安全越夏,菇形好,菇体适中,后期产量高,但出菇晚,总产量较低,其栽培模式值得进一步探索。L808采用覆沙模式产量低,菇质差,不适宜该模式栽培。  相似文献   

17.
为了筛选出适合运城市反季节栽培香菇(Lentinus edodes)的最适宜品种,降低烧袋带来的损失,提高反季节栽培香菇的产量,本试验利用水冷降温技术在夏天降低菇棚的温度,选用运城市夏季主栽的5个香菇菌株为试验材料,通过比较其菌丝体长势、生长周期、子实体品质和产量等性状,筛选出最适宜运城市夏季反季节栽培的香菇品种为庆科212。  相似文献   

18.
反季节地栽袋料香菇起源于福建,现已北移至河南、湖北、陕西等省。采用覆土技术栽培香菇,一是菇质佳、产量高,产量高出传统方法20%左右,二是管理省工,平常的管理就是采菇,一个人可管2万~3万袋,三是在气温高的地方也能很好地出菇,使反季节香菇从高山走向平原。为了弥补夏季香菇市场空缺(香菇是中低温食用菌品种,常规栽培一般上市期为10月至翌年5月),提高香菇生产的经济效益,通过在宁强县舒家坝镇成功引种试验,总结出反季节地栽香菇夏季上市的袋料栽培技术。夏季鲜香菇价格比平常价格高l~5倍,而且供不应求。现将香菇反季节袋料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晋南地区香菇反季节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山西古县近几年香菇反季节栽培的研究和生产实践,总结出了晋南地区香菇反季节高效栽培技术:选好栽培时期、选择适宜品种及做好转色期和越夏的精细管理。  相似文献   

20.
陈晓  包金亮 《食用菌》2023,(1):35-36+39
为探索香菇工厂化栽培的可行性,筛选适宜工厂化栽培的香菇菌株,进行武香1号、L238、L212、申香215、浙香6号、L808等6个香菇菌株的工厂化栽培比较试验;考察试验香菇菌株菌丝生长、子实体性状、产量、栽培效益和污染率等,结果供试香菇菌株L238、L212、申香215、浙香6号相比较适宜工厂化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