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牧压和肥力对亚热带山地牧草净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亚热带山地湿润环境条件下, 研究牧压和土壤肥力对人工草地净生产的影响。三年试验结果表明, 绵羊在轮牧下, 产草量和磷肥对全年及各月牧草净生产具有显著影响。禁牧时, 夏季地上生物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 只有很少量的净生产。放牧时, 产草量在1000kgDM/hm2左右时, 净生产最大, 当产草量低于300kgDM/hm2以下时, 净生产量则降低。每年施一次 P2O536~ 60kg/hm2, 可以显著增加牧草净生产, 尤以春末夏初时施肥更为显著。最低产草量出现在不施肥处理  相似文献   

2.
卢川北  洪月云 《中国草地》1999,(6):18-19,22
嘛要介绍了闽牧42的植物学特征的利用价值。闽牧42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以丰产、适应性广的甘蔗栽培品种Co419为母本,以大茎野生蔗的杂种后代PT43-52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出作饲草的新型C4亚热带牧草-甘蔗属种间杂交种。  相似文献   

3.
亚热带山地5个高羊茅品种生产性能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亚热带山地对引自美国的5个高羊茅品种的生长状况、生产性能做了比较评价,从中筛选出Fawn和Forager等2个表现优良的品种,在该地区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不同放牧压和放牧时期对山羊牧食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南方人工草地上,对云岭黑山羊在不同放牧压和放牧时期的牧食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放牧压指数较小时,能减少采食时间和采食时行进步数,明显增加每步吃草口数、采食速度、口食量、日采食量、反刍时间,对其他牧食行为影响不大;9月份采食口数、行进步数最少,口食量、日采食量最大,6月份每步吃草口数明显小于其他月份。7,8,9月份采食速度相差不大,小于10月份采食速度;10月份反刍时间、每个食团咀嚼时间最长,反刍咀嚼速度、逆呕时间间隔在不同月份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5.
亚热带山地5个高羊茅品种生产性能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亚热带山地对引自美国的5个高羊茅品种的生长状况、生产性能做了比较评价,从中筛选出Fawn和Forager等2个表现优良的品种,在该地区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主要介绍了闽牧42的植物学特征和利用价值。闽牧42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以丰产、适应性广的甘蔗栽培品种Co419为母本,以大茎野生蔗的杂种后代PT43-52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出用作饲草的新型的C  相似文献   

7.
刈割对羊茅黑麦草叶片净生长和净牧草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植物组织转化分析方法,研究羊茅黑麦草在不同刈割时期和留茬高度对叶片净生长和净牧草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茬(2和6cm)刈割时叶片净生长动态呈“S”曲线型;而高茬(10和14cm)则割为抛物线型,但其第二茬则呈“S”曲线型。牧草净积累在各处理中均以“S”型曲线增长。对后初期叶片净生长率表现为高茬大于低茌,后期则相反。牧草净积累率在第一茬为低茬大于高茬,早期变化幅度大于晚期。在第二茬则相反。  相似文献   

8.
施肥对亚热带红壤山地人工草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人工草地施肥试验的结果表明,在亚热带红壤丘陵山地立地条件较差的情况下,人工草地建植当年,适宜的施肥组合是N69P51,干草产量可达5337.5kg/hm^2,且增施磷肥的作用比较明显,翌年,以N207P51为好,产量可达9088.9kg/hm^2,但氮肥的作用较大,氮、磷肥混合施用的效果显著高于二者单施的肥效(P<0.01)。增施氮肥能改善牧草品质,提高其饲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寒草甸土壤碳氮变化对牧压梯度的响应,以青海海北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监测分析了禁牧(对照,CK)、轻牧、中牧、重牧试验地土壤有机碳密度、土壤全氮密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SOCD和STND均与牧压梯度呈"V"形二次曲线关系(P0.05),说明禁牧可增加SOCD和STND,但放牧强度约高于7.5只羊·hm-2时存在由低向高的一个阈值转折点。同一放牧梯度上0~40cm的SOCD均表现出5月最低,升至7月后,CK、LG到9月持续升高,而MG、HG有所下降,而STND自5月到9月表现为"И"型波动变化规律。随着土层深度加深SOCD和STND下降明显。不论是季节变化还是垂直变化,SOCD和STND相互间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C/N随生长季延长逐渐增加,随土层深度的加深而降低,放牧梯度并未改变土壤C/N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刈牧对牧草分生组织的影响及其与放牧管理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放牧绵羊对亚热带人工草地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王代军  黄文惠 《草地学报》1995,3(3):206-213
本文在放牧和封育条件下研究了多年生黑麦草和白三叶人工草地地上部第一性生产力及其形成的规律。结果表明,黑麦草生物量和地上生物量的形成规律为双峰型,而白三叶则为单峰型。在放牧采食率为69、55、45%和不放牧条件下,人工草地地上净第一性生产力分别为1210.9、1076.4、987.9和555.2g/m2,其中多年生黑麦草的地上净第一性生产力分别为899.8、777.0、746.0和372.0g/m2。白三叶分别为311.1、299.4和207.2g/m2。放牧地较封育地获得较大的净第一性生产力。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设计的70%采食率是该混播草地较适合的放牧强度。  相似文献   

12.
华北农牧交错带人工草地放牧系统植物补偿性生长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戎郁萍  韩建国 《草地学报》2005,13(Z1):62-66
研究华北农牧交错带不同人工草地在不同放牧强度下的总净生长量及净生长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无芒雀麦-杂花苜蓿草地在任何放牧强度下均表现为超补偿性生长,即净生长量增加;新麦草-杂花苜蓿和杂花苜蓿-新麦草-扁穗冰草草地在轻度放牧下,总净生长量增加,在中度和重度放牧条件下分别表现为等补偿性生长和欠补偿性生长;新麦草草地在轻牧下呈超补偿性生长,在中牧下为等补偿性生长,重牧时表现欠补偿性生长;杂花苜蓿净初级生产力变化同新麦草草地一致;无芒雀麦在所设放牧强度下均表现为超补偿性生长,表明其耐牧性极强.因此,草地放牧强度应根据其组成种群来确定,以保证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3.
放牧强度对新麦草土壤氮素分配及其季节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可喻  韩建国 《草地学报》1999,7(4):308-318
通过不同放牧处理对新麦草人工草地土壤氮素分配及其在生长期间的动态研究。结果表明,0~30cm土层全氮量月均值的顺序为对照〉重牧〉轻牧〉中牧(P〈0.01)。放牧强度对铵未形成显著影响(P〉0.05)。0~30cm土层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硝态氮量逐渐增加。放牧区净可矿化氮量大于对照区,其中以中度放牧区最高。0~30cm土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的顺序为重牧〉对照〉中牧〉轻牧(P〈0.05)。  相似文献   

14.
红池坝人工草地放牧方式和放牧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淑强 《草地学报》1995,3(3):173-180
在红池坝人工草地对放牧方式和放牧强度进行比较研究,同时对已给定的载畜量加以验证,以便制定该草地的最适放牧制度。研究结果表明,适于该地区的放牧管理制度是划区轮牧;各个阶段的载畜量与牧草生长速度之间的关系可用数学模型表示为:Y=179.5+5.48X,在每公顷7.5个绵羊单位的载畜量下进行中度放牧强度可获得草地最大产草量,并保持其稳定。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喀纳斯景区山地草甸的可持续管理,本研究通过设置无牧对照(NG)、单牧马-轻牧区(HG)、牛马混牧-重牧区(MG)三种放牧方式,探求提高山地草甸生态系统多项生产和生态功能协同性的放牧方式。结果表明:不同放牧方式下山地草甸的生产功能放牧后较放牧前均有下降,生态功能中土壤N:P、植物N:P、凋落物N:P放牧后较放牧前均升高,其他生态功能降低,但HG的Shannon-Wiener指数在放牧后变化不大;NG的土壤呼吸速率和植被C:N升高。在山地草甸生态系统生产和生态功能的权衡关系中,权衡、协同和不相关关系同时存在,与牧草产量,草地质量指数相关的生产和生态功能存在协同关系;与植被平均高度、土壤呼吸速率、土壤碳储量相关的生产和生态功能存在权衡关系,其余指标为不相关关系。综上所述,最适放牧方式为HG,其协同关系最佳。  相似文献   

16.
通过放牧实验探讨放牧强度对环湖地区高寒草原地上净初级生产量与再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不同放牧强度下牧草的总净初级生产量在2.29只/hm2的放牧强度下出现最大值232.01g/m^2,各放牧小区的净初级生产量均小于对照区,不存在超补偿性生长,极重放牧与对照的差异显著(P〈0.05);②牧草生长季节地上净初级生产量随放牧强度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而且极重放牧(4.01只/hm^2)条件下地上净初级生产量最大值的形成日期提前出现;③适宜的放牧强度有利于增加牧草的再生量,在放牧强度为2.29只/hm^2时牧草再生量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7.
混播人工草地不同方式放牧苏尼特羊生产效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混播人工草地放牧苏尼特羊为样本,在相同载畜量条件下,连续3年测定连续放牧与划区轮牧两种不同管理模式下羊只的生产性能变化并分析成本与收益趋势。结果表明,试验羊体重、销售收入的最佳时间点为每年的9月初;销售收入随放牧年限增加而增加,但以当年9月出栏经济效益较佳。划区轮牧效益与收入均优于连续放牧,3年的纯收入分别高74.80元/只、39.38元/只和62.26元/只,销售收入分别高77.66元/只、32.56元/只和85.14元/只。商品羊成本主要由羔羊、人工、冬春季节补饲料三部分构成,占总成本95%。降雨量减少造成牧草产量下降,缩小了划区轮牧和连续放牧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草地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但长期不合理的放牧使其土壤氮素的供应能力发生变化,草地生态和生产功能受到影响。因此,为探究不同放牧强度对土壤氮矿化的影响,本试验于2016年设置4个放牧强度,分别为不放牧(No Grazing,NG)、轻度放牧(2.35 Sheep Unit (SU) hm-2·生长季;Light Grazing,LG)、中度放牧(4.80 SU hm-2·生长季;Medium Grazing,MG)和重度放牧(7.35 SU hm-2·生长季;Heavy Grazing,HG),分别在2017年和2018年采用顶盖埋管培养法测定土壤净氮矿化速率。结果表明:不同放牧强度对土壤无机氮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生长季不同月份土壤无机氮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重度放牧的净氮矿化速率最大,轻度放牧最低;放牧主要通过影响土壤温度和水分的变化进而影响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可见,短期内重度放牧会使土壤无机氮累积,提高植被可利用氮含量,显著提高土壤的净氮矿化速率,但造成地上生物量减少,地表裸露,草地有退化的风险,因此,为更好地维持北方农牧交错带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还需进行长期的试验监测来确定适宜的放牧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