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泡桐丛枝病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泡桐丛枝病是影响泡桐生长的严重病害,此病在我国分布甚广,尤以华北平原为害严重。最常见病状为丛枝型,极少见花变枝叶型。健康泡桐实生苗经病树皮嫁接表现典型丛枝病状。用电镜观察病枝叶的超薄切片,在韧皮部筛管中发现有大量类菌原体(MLO)。类菌原体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为200—820nm,具有10nm厚的单位膜。用病枝叶汁液接种不能传病。病树的种子不带毒,采用种子育苗可减少丛枝病的发生。用病树根及带毒苗繁殖可以传病。防治丛枝病可推广种子繁殖。严禁从病区引种种根和苗木。用40—50℃温水浸种根30分钟或用1000单位四环素溶液浸种根12小时。用10000单位四环素、5%硼酸钠注入病树干基部髓心或用根吸方法,都有明显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海南岛番茄巨芽病和番茄丛枝病的初步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番茄巨芽病1982年在海南岛首次发现,它的病原类菌原体(MLO)形态,寄主范围和所引起的症状与澳大利亚,以色列和美国报道的番茄巨芽病MLO基本相同,但不能侵染翠菊和酸浆,可能属不同的株系。
从番茄巨芽病株分离出来的番茄丛枝病(MLO),其寄主范围和所引起的症状与番茄巨芽病显著不同,看来是一个与番茄巨芽病不同的新病害。  相似文献   

3.
土霉素对桑树黄化型萎缩病治疗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土霉素(OTC)对植物类菌原体病害的治疗机理,本课题综合考察了OTC对桑树黄化型萎缩病及其病原类菌原体的影响。结果发现:(1)OTC对病害的治疗效果与进入树体的OTC浓度呈显著正相关;(2)在植物体内处理的情况下,病原类菌原体(MLO)抽提物的蛋白质含量降低,电泳图谱上蛋白带减少;MLO的形态结构发生了改变,并随进入树体的OTC含量的增加而加剧;(3)离体处理,MLO的形态结构无明显变化。认为干扰和破坏MLO的代谢作用是OTC的治病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4.
木麻黄黄化丛枝病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电镜观察、传毒试验及抗菌素处理,首次摸清了木麻黄黄化丛枝病的病原为类菌原体(MLO)和类细菌(BLO)复合侵染;传病虫媒为菱纹叶蝉(传播MLO)和短头叶蝉(传播BLO)。聚丙烯酰胺圆盘凝胶电泳的结果,病、健植株内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谱型及活性差异显著,病植株中都缺少AIII兀区谱带。
经土壤分析发现,健病苗植土中的Mg、Cu、Fe、Mn、Zn的含量相差极显著,施相应元素盆栽活疗试验,处理3个月后病菌有明显好转。
以畜用土霉素液淋根结合施元素、碳肥和杀虫媒的综合防治有较好效果,相对防效为55.62%  相似文献   

5.
 在广东省海南岛发现几种绿肥植物:巴西苜蓿、卵叶山蚂蝗、暗紫莱豆、爪哇大豆罹患了植物黄化病害。病株表现症状:植株矮化、枝叶丛生、叶变小、普遍退绿或黄化。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在病株叶柄韧皮部筛管细胞超薄切片中,存在大量的类菌原体(MLO)。这些菌体形态多样,有些可见菌体内纤维状样核酸物质,有的菌体正处于二分裂、或发芽状态。这些MLO大小分别为170~800nm、170~700nm、250~650nm、375~770nm。由于在病株中发现有MLO存在,而健株中则没有。可以初步认为四种绿肥植物丛枝病是由MLO所致。  相似文献   

6.
 通过超薄切片的电镜观察,在木麻黄丛枝病病枝的筛管及伴胞中发现类菌原体,在木质部薄壁细胞发现类立克次细菌、类菌原体多态形,大小为45~300nm,单位膜厚约7.5nm;类立克次细菌多态型,大小为114~762nm×1000~1760nm,膜壁厚22~28nm。并观察到菱纹叶蝉的唾腺中存在类菌原体;短头叶蝉唾腺中存在类立克次细菌。在健株组织中没有发现任何病原体。  相似文献   

7.
C/A值与甘薯丛枝病症状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比测定了由植物类菌原体(MLO)引起的甘薯丛枝病病株和甘薯健株中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含量在整个生长周期内的变化。结果显示:甘薯中细胞分裂素以玉米素为主。病株中玉米素含量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而吲哚乙酸含量仅在芽萌发时期病、健材料间存在明显差异,随着甘薯的生长,这种差异逐渐消失。结合甘薯丛枝病发病特点,讨论了植物激素C/A值的改变对病状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甘薯丛枝病在我国东南沿海主薯区流行多年,发病率高,是影响我国甘薯产量和品质的一个主要限制因子。其典型症状是植株叶小、褪绿、矮缩和侧枝丛生。甘薯丛枝病病原物是一种类菌质体(Mycoplasma-like organism,MLO),现在国际上统称植原体(Phytoplasma)。  相似文献   

9.
李春 《植物检疫》1989,3(6):421-421
自从1967年首次在植物上发现类菌原体(Mycoplasmalike Organisms简称MLO是植物的病原菌以来,多种技术已应用于显现和证明感病植物中的类菌原体和螺原体(Spiroplasma)。电子显微镜观察是目前最重要和最普遍使用的类菌原体病害诊断方法,但此法昂贵且费时。近些年来,一些植病学家运用能与DNA结合的荧光染料  相似文献   

10.
组织化学技术快速检测泡桐丛枝病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迪纳氏染色和萤光显微镜技术——苯胺蓝染色法,和DAPI染色法,可从感染泡桐丛枝病的嫩茎和叶柄及将MLO转接到长春花上,表现典型症状的嫩茎和叶柄中诊断MLO的侵染。病株切片的迪纳氏染色阳性,健株切片阴性。苯胺蓝染色病株韧皮部产生的特异性萤光区域比健株大。DAPI染色可直接检测韧皮部组织中的MLO,而且韧皮部萤光强度与MLO的密度和外部症状严重度呈正相关。三种染色方法比较结果说明,DAPI染色法是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更强的泡桐丛枝病类菌原体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1.
辣椒发生的一种类菌原体新病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害辣椒呈现丛枝小叶症状,叶柄变细伸长,花器变绿。严重时茎杆带化,花序聚生,花器萎落,鳞片发育成小叶片。经多年反复试验,该病原能通过大青叶蝉及嫁接顺利传播,而不能通过汁液摩擦和蚜虫传播。罹病辣椒的叶片中脉切片经甲苯胺兰(TBO)染色后,用荧光显微镜可在韧皮部观察到清晰的枯黄色萤光反应斑,整个维管束组织严重退化变小。用电子显微镜对超薄切片观察,在辣椒病株的筛管中观察到大量的172~311nm的MLO菌体。病株用土霉素(OTC)溶液灌根3周后症状开始缓解,而青霉素处理无效。据此,作者认为引起辣椒丛枝病的病原是一种类菌原体(MLO)。本文在国内首次报道了MLO对辣椒的为害。  相似文献   

12.
从1967年首次发现类菌原体(Mycopl asma Like Orgnisms,简称MLO)是一些植物黄化型疾病的病原以来,世界上许多实验室中的研究者们都期望能够找到这种病原微生物的体外培养方法。然而,迄今只有少数几种产生螺旋状和能动丝状物的类菌原体在体外培养成功,并将其归为一个新病  相似文献   

13.
甘薯套种预防丛枝病的效果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薯丛枝病是福建甘薯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其病原为类菌原体(MLO)。近年来,此病在福建沿海部分薯区发生普遍,危害很大。1982年莆田县的下房、上林、赤歧、铁炉大队损失严重,早薯因病每亩较常年减产2—5成。如何控制其危害已成为当务之急。 三年来,我们对如何防治此病进行了一些调查研究。1982年秋在莆田县下房等大队  相似文献   

14.
 1983~1984年,以紫红色长春花(Vinca rosea)为指示植物进行欧洲菟丝子(Cuscuta australis)传递甘薯丛枝病试验,并采用电子显微镜和超薄切片技术比较甘薯丛枝病原(MLOs)在罹病长春花和甘薯组织内的形态和密度。电镜观察结果表明:除长春花健株样本切片未发现任何类似菌原体的构造外,在甘薯和长春花病株的样本切片上均发现类菌原体。  相似文献   

15.
致死黄化病(Lethal yellowing)是Nutman和Roberts(1955)为流行在牙买加西部的一个椰子病害所取的名字。从他们的报道公布以来,几个国家中已明确有致死黄化病发生并肯定此病除了危害椰子树以外,还危害至少30种其他棕榈科植物, 此病明显地由类菌原体(MLO)引起,由于类菌原体不断在病树韧皮部的筛管中发现,而未在健康树上找到。用氧四环素  相似文献   

16.
几种植物类菌原体(MLOs)的分子检测及其遗传相关性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密西根翠菊黄化病MLO 16S rDNA序列为依据,参照有关引物序列,改进合成寡核苷酸R1和L1作为引物对,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以甘薯丛枝病(SPWB),泡桐丛枝病(PWB),枣疯病(JWB)和枣疯病长春花(JPWB)罹病植株中提取的DNA为模板,扩增出了1.2 Kb的MLO 16S rDNA片段。该方法所需罹病植株的总DNA量分别为:甘薯丛枝病2×10-2 ng/μl,泡桐丛枝病0.4×10-2 ng/μl,枣疯病0.8×10-2 ng/μl,感染枣疯病的长春花0.3×10-3 ng/μl。对1.2kb 16S rDNA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首次确证枣疯病的罹病植株中存在枣疯病MLO和泡桐丛枝病MLO混合侵染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罹病表现为花变叶和韧皮坏死症状.根部韧皮组织超薄切片观察,发现大量具单位膜而无细胞壁,形态各异的类菌原体。存在于筛管分子及其周围伴胞中.类菌原体大小为90—950nm,外膜厚度8—9nm.以50单位/ml四环素三次喷洒植株地上部,能显著降低根部块死的病情指数.初步认为西洋参韧皮组织坏死,是由类菌原体引起的病害。  相似文献   

18.
枣疯病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枣疯丛枝与花、叶畸变的症状作了比较系统的观察和描述。病树根部的超薄切片和疯枝韧皮匀浆的部分提纯物在电镜下都检查到类菌原体(MLO)。健树的相应对照样品中未见任何病原物。试验表明:四环素族抗菌素对枣疯病有一定的疗效,少数病树经治疗后,外观康复,正常开花结果已维持两年之久。认为枣疯病是由MLO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19.
自1967年,日本土居养二从电镜观察,泡桐丛枝病是由类菌质体MLO所引起,一般认为是昆虫传播。笔者1979年在郑州地区发现当年实生苗发病率2.22%,次年又调查90株实生苗,其中6株发病,发病率6.6%,表明泡桐丛枝病有种子传病迹象,1980年进行了此项试验。  相似文献   

20.
海南省木豆丛枝病植原体的分子检测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植原体通用引物R16mF2/R16mR1和rp (Ⅱ) F1/rp (Ⅱ) R1对海南木豆丛枝病植原体16S rDNA和部分核糖体蛋白(ribosomal protein,rp)基因序列进行PCR扩增、克隆和测序。获得海南木豆丛枝病植原体16S rDNA基因片段为1430bp,rp基因片段为1170bp。核苷酸同源性比较和系统进化树构建表明,引起海南木豆丛枝病的植原体应属于16SrⅡ组中的亚组ⅲ。本研究首次从分子水平确定了引起我国海南木豆丛枝病的病原物为植原体,明确了其分类地位,为该病害流行学研究和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