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田间定期观察及挂枝接种试验结果,说明柑桔粉虱座壳孢菌可寄生柑桔粉虱各龄幼虫、蛹及桂花粉虱的一二龄幼虫;在适宜条件下,柑桔上挂枝3个月后被寄生的植株可扩展30倍,桂花上挂枝后经36天子座数量增加17.3倍。根据虫体受侵染后的变化及子座形态特征,把该菌发育过程分为6个时期,并得出各期所经历的天数;结合气象资料分析,该菌传播需充足的雨水,子座发育温度为15~25℃,以此提出田间挂枝防治时间以4月上旬至5月下旬为宜。  相似文献   

2.
柑桔粉虱座壳孢菌Aschersonia aleryodis Webber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柑桔粉虱座壳孢菌Aschersonia aleryodis Webber可在10℃-32℃下生长和产孢,20℃-25℃为最适生长温度。分生孢子萌发温度为5℃-30℃,而以20℃-30℃萌发较好。A.aleryodis在pH3-10之间都可生长,pH6-7时最适于菌丝生长及产孢。  相似文献   

3.
腥红菌是一种寄生在柑桔粉虱若虫体上的重要寄生性天敌真菌,自然条件下寄生率高达95%,经采用多点挂枝法接种后可在柑桔园长期定居,能有效控制柑桔粉虱的危害。在重视环保的今天,猩红菌的识别及利用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4.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牡丹链格孢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和孢子活力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牡丹链格孢菌菌丝的生长受温度条件影响较大,16~28℃较适宜菌丝的生长,菌丝生长量与温度、时间呈正相关,其中28℃最适合菌丝的生长。4~28℃时,病菌孢子的萌发率与温度、时间呈正相关,最适宜病菌孢子萌发的温度为28℃。温度对牡丹链格孢菌的孢子活力有明显影响,45℃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孢子活力明显下降,60℃以上时孢子失去活力。说明温度对牡丹链格孢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和孢子活力均具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采用常规流行学方法研究了芸薹链格孢菌的孢子萌发及附着胞形成.结果表明:一般浸入水中2h后就有少量孢子萌发,10 h孢子萌发率可达90%以上;孢子萌发时各个细胞均可萌发形成芽管,向不同方向伸长,形成附着胞,20 h附着胞形成率可达50%以上;花粉和叶面物质对孢子萌发有促进作用;孢子抗干燥能力较弱,萌发孢子只须经4h干燥即可完全丧失存活能力;芸薹链格孢菌孢子萌发及附着胞形成的温度范围均为10~25℃,15℃为孢子萌发及附着孢形成的最适温度,温度达40℃后孢子不再萌发.  相似文献   

6.
粉虱座壳孢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分子生物学和形态学方法,鉴定出寄生在贵州榕江县脐橙园内柑橘粉虱上的病原菌为粉虱座壳孢Aschersonia aleyrodis;探讨了座壳孢属内种间系统学关系,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研究结果显示,该菌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0~30℃,最适温度为25℃;PDA培养基和玉米粉蔗糖酵母膏琼脂培养基比较适合该菌生长,丰富的氮源有利于该菌的生长,对碳源的利用以蔗糖最佳;光照对于该菌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但12 h间隔光照有利于产孢。该菌在PDA、PSA和玉米蔗糖酵母膏琼脂培养基上产孢较多。对能与该菌结合使用的常用农药进行了初步筛选,结果表明,除多菌灵外其余的6种杀虫剂均不能完全抑制座壳孢菌落的生长,杀菌剂的抑制作用强于杀虫剂。  相似文献   

7.
对菌核重寄生菌盾壳霉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 :盾壳霉菌可在 5~ 2 5℃温度范围内生长繁殖 ,菌丝生长和繁殖的最适温度为 2 0℃ ;菌丝生长的pH值范围是pH 3~ 10 ,pH 5时最适宜于菌丝生长 ;孢子萌发需 95 %以上的相对湿度 ,空气湿度为 10 0 %时孢子萌发率较高 ;光照对孢子成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该菌在PDA培养基上菌落生长迅速且产孢量最多。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室内控制培养和室外人工接种的方法较为系统地探讨丁黑龙江省密虎地区大豆灰斑病初侵染来源与病菌侵染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病菌在病残体和种子中越冬,为次年初侵染的来源。放置于仓库和地表堆积病残体比埋入地下病残体产孢量多。随着时间的顺延,越冬后病残体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率也逐渐下降。分生孢子萌发温度范围12~35℃,最适温度20~25℃;在24℃温度条件下,病菌孢子置于相对湿度90%环境中6 h才能萌发,在水滴小萌发率最高;孢子萌发的pH值范围3~9,最适pH6~7;光对孢子萌发无显著影响。在13~30℃范围内病菌均能侵入寄主发病,在最适温度21~25℃范围内保湿6~8 h病菌即可顺利完成侵入寄主过程。在15~20℃温度范围内,病菌在寄主叶片潜育期为4~15d,荚部潜育期17~24d,温度越高潜育期越短,籽粒感病率越高。大豆植株体代谢旺盛的叶片和大于1cm的荚最易感病,而幼嫩和老化组织不易感病。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系统地研究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菌病害的发病规律,对黑龙江省该病主要致病菌新月弯孢菌[Curvularia lunata(Wakker)Boed.]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适生长和孢子萌发温度为25~35℃,弯孢菌产孢适宜温度是25~30℃,其中30℃时菌落直径最大、孢子萌发率最高,产孢量为高峰(为产孢高峰)。在25℃条件下,相对湿度96%以上孢子开始萌发,随相对湿度的增加,萌发率也明显增加,分生孢子在水滴中萌发率最高。病原菌对酸碱度的适应范围较广,以pH6~8菌丝生长最适宜、产孢量最大;孢子萌发的适宜pH范围是5~8,最适pH为7。光照对菌丝体无显著影响,光暗交替有利于孢子的形成,光线对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一株分离自柑橘粉虱座壳孢子座的淡紫紫孢菌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量、产蛋白酶和几丁质酶的活性,为淡紫紫孢菌作为生物防治剂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将来自红江橙叶片粉虱座壳孢子座上的菌株进行分离纯化,结合形态学特性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并采用Folin-酚法和DNS法测定其蛋白酶和几丁质酶的活性。【结果】菌株ZJPL1812经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分析鉴定为淡紫紫孢菌(Purpureocillium lilacinum),菌株最佳培养温度为30℃、适宜pH值为5.0~9.0;以磷酸二氢铵为氮源、麦芽糖为碳源时最有利于菌丝生长,以蛋白胨为氮源、蔗糖为碳源时产蛋白酶活性最高,以硝酸铵为氮源、可溶性淀粉为碳源时几丁质酶活性最高。【结论】该菌株可以利用多种不同氮源、碳源,具有广泛的酸碱适应能力和较强的环境适应性,所产蛋白酶和几丁质酶活性较高,表明其具有一定的生物防治潜力。  相似文献   

11.
应用生态位及熵变值分析了柑桔园系统内某些物种之间的关系.当果园引入霍香蓟等绿肥植物后,境内树冠和地表温度下降0.4—0.7℃和0.3—0.5℃,相对湿度则分别提高2%—4%和2%—3%;土壤速效氮、磷、钾提高5.37%,33.69%和118.59%;熵变值为-924.85×10~6cal/kg;粉虱座壳孢菌寄生率增加184.4%.果园系统生产力大为提高,害虫也得到了自然抑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新疆棉铃红粉病致病菌,分析不同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对该菌生长、产孢量及孢子萌发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病菌的分离培养、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以及病原菌rDNA-ITS序列分析进行病原鉴定。设置不同温度、湿度和光照,对该菌菌落生长、产孢量及孢子萌发进行测定。【结果】 引起新疆棉铃红粉病的病原菌为Trichothecium roseum;该菌在10~35℃均可生长,生长最适温度为25℃左右,在5℃以下及40℃以上时不能生长;完全黑暗和光暗交替有利于产孢;最适孢子萌发温度为20~25℃,小于5℃或大于40℃均不能萌发;孢子在完全黑暗、完全光照和光暗交替的条件下均可萌发,完全黑暗最适萌发;80%以上的相对湿度萌发率最高。【结论】 棉铃红粉菌的致病菌是T. roseum。温度在25℃左右、完全黑暗和光暗交替有利生长和产孢;温度为20~25℃、完全黑暗、80%以上的相对湿度有利于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13.
莫建国  陈庆园  于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530-12532
[目的]明确赤星病侵染与流行的适宜气象指标及其关键气象因子。[方法]对贵州省5个典型山地气候区烟草赤星病进行调查,在室内分析不同菌株间生物学特性差异;在人工气候箱内采用均匀设计法模拟不同气象条件(光照、温度和湿度),在离体叶片上采用悬滴法分析不同气候区赤星病病原菌的侵染能力差异。[结果]贵州省不同气候带的赤星病病原菌侵染率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在湿度50%~60%、温度10~20℃即低温中等湿度条件下即可侵染烟叶,各菌株间有一定差异,但差异不大。[结论]为赤星病的流行预测和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向日葵菌核病菌的萌发和子囊盘形成的最适温度是10~25℃,最适土壤相对湿度80%~90%,良好的通气条件。菌核的萌发不需要光,但子囊盘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散射光。菌核在最适宜的条件下的萌发,子囊盘柄的长度最长不超过8 cm。因此,秋季深翻灭茬,可有效防止第二年菌核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黄瓜褐斑病菌分生孢子萌发与侵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黄瓜褐斑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和侵染情况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形式多样,可以从孢子一端、两端、或一侧一端、或两端一侧长出芽管。不同温度条件,对孢子萌发方式有明显影响。分生孢子萌发的适温为25~30℃;孢子在相对湿度90%以上才能萌发,水滴中萌发率最高;孢子萌发的pH值为3~13,最适pH值为5~6。病菌既可直接侵入,也可通过气孔侵入,以气孔侵入为主,伤口对侵入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paper, the numeral response and main parameters of experimental population life table were analyzed for determiningthe suppressing ability of Amblyseius cucumeris on Panonychus citri. The result showed that: (1) Under 21-31 ℃ and 1-9 prey densities/leaf fragment condition, the prey consumptions ofA. cucumeris increased with the temperature or prey density; (2) In 1:3 predator-prey ratio treatment, the suppression ofP. citri (Ro=34.0053; T=19.4369; t=3.8204) was rather weak, it was enhanced as the ratio over 5:30, and the populations ofP. citri in these treatments can be fully controlled within 4-5 days; (3) Under 25±1℃, 80-85% RH and 15L: 9D illumination conditions, the net reproductive rate, mean generation duration and the time for population double increase ofP. citri (Ro=34.0053; T=19.4369; t=3.8204)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A. cucumeris (Ro=21.8750; T=16.8943; t=3.7954). While the intrinsic rate of increase and finite rate of increase of the former (rm=0.1814; λ= 1.1989)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latter (rm=0.1826; λ= 1.2004).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 cucumeris is a desirable bio-control agent to suppress P. citri at lower population stage in citrus orchard.  相似文献   

17.
室内测定了粉棒束孢(Paecilomyces farinosus)菌株nq1–1对柑橘全爪螨雌成螨的毒力,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该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nq1–1菌株对柑橘全爪螨雌成螨的LC_(50)和LT_(50)分别为1.59×10~7/mL和7.9 d;菌株最适生长和产孢培养基分别为萨氏培养基和PDA培养基;蔗糖和有机氮源(赖氨酸)有利于该菌生长和产孢;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适温度均为20℃,最适孢子萌发温度为25~28℃;菌丝生长、产孢以及孢子萌发的最适pH均为6.0;nq1–1菌株具有较强的抗紫外线能力;82.6%氧化亚铜(水分散粒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喹啉铜(可湿性粉剂)等杀菌剂与菌株相容性较好。nq1–1菌株对柑橘全爪螨有较好的毒杀活性,喜好偏低温、中性以及富含有机营养的环境。  相似文献   

18.
气象因素对核桃幼树抽条的影响及防止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分析了在和田地区核桃幼树抽条与诸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日平均气温、日平均地温、日较差、日蒸发量、日平均风速、大气湿度等因子在达到任一极端值时,均不能使核桃幼树抽条;(2)冻土深度与核桃幼树抽条率极显著相关;(3)通过回归分析表明,落叶后的负积温、10cm地温负积温、蒸发量、低湿(相对湿度<30%)天数、高风速(高于月平均风速)天数和冻土深度与核桃幼树抽条率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4)通过分析发现,低湿天数、低温负积温和高风速天数是影响核桃幼树抽条的主导因子,当达到78d、-142.2℃和68d时,使核桃幼树抽条;(5)通过试验和研究,提出了防止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月季黑斑病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月季黑斑病的危害程度、症状表现进行了调查和观察,着重对病原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月季黑斑病在北京地区主要以无性阶段Actinonema rosae(Lib)Fr.进行危害,并以分生孢子在病落叶上越冬,但尚未发现有性阶段。分生孢子需在水滴中保持16h方可萌发。其萌发最适宜的温度为20~25℃。在0~5℃及40℃孢子萌发均受抑制。在2%葡萄糖液中孢子萌发率最高(93%)。人工接种证明:病菌通过表皮直接侵入,潜育期为10天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