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一、金针虫 金针虫是叩头虫的幼虫,有沟金针虫、细胸金针虫两种,成虫在4月下旬,地温达到8~10℃活动最盛,不耐高温,有越夏性,6~7月份为产卵盛期,卵产于3~9厘米的土层.秋季温度降低时又到土表危害根系.在土壤中啮食种子、幼根、根茎和地下茎.  相似文献   

2.
1.金针虫 金针虫是叩头虫的幼虫,有沟金针虫、细胸金针虫两种,成虫在4月下旬,地温达到8~10℃活动最盛,不耐高温,有越夏性,6~7月份为产卵盛期,卵产于3~9厘米的土层.秋季温度降低时又到土表危害根系.在土壤中啮食种子、幼根、根茎和地下茎.  相似文献   

3.
1.金针虫 金针虫是叩头虫的幼虫,有沟金针虫、细胸金针虫两种,成虫在4月下旬,地温达到8~10℃活动最盛,不耐高温,有越夏性,6~7月份为产卵盛期,卵产于3~9厘米的土层.秋季温度降低时又到土表危害根系.在土壤中啮食种子、幼根、根茎和地下茎.  相似文献   

4.
一、金针虫 金针虫是叩头虫的幼虫.有沟金针虫、细胸金针虫两种,成虫在4月下旬.地温达到8-10℃活动最盛,不耐高温.有越夏性,6~7月份为产卵盛期.卵产于3~9厘米的土层。秋季温度降低时又到土表危害根系。在土壤中啮食种子、幼根、根茎和地下茎。  相似文献   

5.
稻秆潜蝇在重庆市已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该虫在重庆地区1年发生3代,以第3代幼虫越冬.越冬代幼虫在3月下旬化蛹,4月中旬至下旬为第1代成虫期,5月上旬为产卵期.5月上旬至6月上旬为第1代幼虫期,6月上旬至下旬为蛹期.第2代成虫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中旬,7月上、中旬为产卵期,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幼虫期,8月上旬至下旬为蛹期.第3代成虫期为9月上旬至下旬,并迁至越冬寄主上产卵,10月初至11月底孵化为幼虫进入越冬期.成虫羽化后1~2 h即可交配,但多数于羽化后1~3 d才交配.交尾后越冬代于4~9 d,第2代于3~7 d后产卵,一般1叶仅产1卵,偶有数粒.单雌产卵量2~81粒不等.成虫寿命为20 d左右.  相似文献   

6.
随着春季天气回暖、地温提高,麦田地下害虫亦开始活动起来。金针虫是农田主要地下害虫之一,常常危害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种子、幼苗根部及地下茎等,在冀中北麦区一般3-5年一代,以成虫或幼虫在20-80厘米土层内越冬,来年3月上中旬当l0厘米土层土温达到3-6℃时幼虫开始上升活动;  相似文献   

7.
《新农业》2020,(16)
正金针虫,鞘翅目叩头甲科,幼虫又叫铁丝虫,成虫俗称叩头虫,多食性地下害虫。河北省危害农作物的金针虫种类主要有沟金针虫、细胸金针虫、褐纹金针虫。金针虫幼虫期1~3年,蛹在土中的土室内,蛹期大约25 d。成虫体长8~9 mm或14~18 mm,依种类而异。幼虫体细长,25~30 mm,金黄或茶褐色,并有光泽,故名"金针虫"。成虫一般颜色较暗,黑或黑褐色,体形细长或扁平,头部生有1对梳状或锯齿状触角,胸部着生3对细长的足,胸部下侧有一个爪,受压时可伸入胸腔。头部能上下活动似叩头状,故俗称"叩头虫"。一、金针虫为害特性幼虫长期生活在土壤中,主要为害禾谷类、薯类、豆类、甜菜、棉花及各种蔬菜和林木幼苗等。幼虫会为害小麦的种子胚乳,并在幼芽小麦出苗后咬断刚出土的幼苗,取食须根及主根,使幼苗地上部分枯死造成地块缺苗断垄。成虫到小麦苗生长中后期,会钻入较大棵的小麦苗根茎部撕咬根系,并啃食小麦苗的叶片边缘或叶片中部叶肉,使麦株地上部分失去水肥供应,田间出现青枯、白穗,大面积虫害发生会造成粮食严重减产。  相似文献   

8.
一、葵螟发生规律 向日葵螟一年发生1~2代,以一代幼虫为害最为严重.以老熟幼虫在土壤5~15厘米深处做茧越冬,翌年7月上旬化蛹,蛹期6~7天.第一代成虫7月中下旬开始羽化,7月末8月初为羽化盛期,成虫有趋光性,白天潜伏在向日葵田附近的荒草地里,受惊后可做短距离飞翔.  相似文献   

9.
麦田地下害虫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害虫主要在北方旱作地区发生,有蛴螬、蝼蛄和金针虫,一般在小麦秋苗期和春苗期危害,咬食小麦地下根茎,造成秋苗期缺苗断垄,春苗期枯心苗。一、发生规律1.蛴螬多1年发生1代,大多以3龄幼虫越冬,春季10厘米地温6℃以上开始上升危害。成虫昼伏夜出,有假死性,趋光性强,上灯雌虫多于雄虫;暗黑金龟子成虫有群集取食习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细胸金针虫的饲养方法作了系统的报道.在蛹、成虫和卵的饲养中,成活率均高,方法简便且易于观察;虽然幼虫自相残食和饲养期间遭受微生物侵袭,死亡率偏高,但仍得出预期的饲养结果.经1981—1987年室内饲养和田间观察得知,该虫有世代上的多态现象(Polymorphism),在武威、民勤一带3年1代,亦有2年或4—5年1代者.主要以幼虫越冬,幼虫期平均958.5天,蛹期平均15天,当代成虫寿命30—68天,少数越冬成虫270天左右,卵期平均14天.  相似文献   

11.
小麦枯白穗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小麦后期出现枯白穗的株率呈上升趋势,重者受害株率10%~20%,枯白穗的田也越来越多,成为小麦夺取高产、优质的一个制约因素.现就小麦发生枯门穗的原因及防治方法等论述如下: 第一、金针虫 金针虫俗名铁丝虫.成虫叫叩头虫,2~3年才能完成一个世代.  相似文献   

12.
棉铃虫在酱用番茄上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棉铃虫发生规律及习性 1.发生规律与习性 焉耆地区棉铃虫一年发生3代,以第2代危害最重,第3代次之.全年发生过程以二十二团为便.越冬蛹于4月未至5月初.当5厘米地温达到12.6~14.2℃时开始羽化.5月中旬达盛期.羽化期较长.5月底至6月初.第1代卵进入孵化盛期,幼虫期在6月上中旬,但发生量较少,寄主分散,主要为害春小麦、春玉米及食用西红柿等.第1代成虫于6月20日前后形成蛾峰,第2代卵孵化高峰在7月上旬,幼虫主要为害酱用番茄,且发生早,寄主集中,是防治的关键时期.第3代卵孵化高峰在8月中旬,可继续为害后期酱用番茄,一般年份达不到防治指标,第3代老熟幼虫入土2~5厘米越冬,形成次年越冬蛹.  相似文献   

13.
沟金针虫生物学特性及绿僵菌毒力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 ,掌握了危害雷竹的沟金针虫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沟金针虫一般 2~ 3a完成 1个世代 ,以幼虫或成虫在土中越冬。室内用绿僵菌Mf2 菌株对沟金针虫进行毒力测定 ,结果表明 :绿僵菌 1 0× 1 0 8个·mL-1和 1 0× 1 0 7个·mL-2 2种浓度的孢子液对沟金针虫均有明显致病力。图 1表 2参 8  相似文献   

14.
泰兴西北部地区,过去沟金针虫为害很严重,1971~1977年,在旱田地区停用“666”毒土后,采取轮种水稻方法,有效地杜绝了虫害.如管营一队有20亩田,1974年种了一次水稻,至1978年春种稻已间隔三年,土中仍无沟金针虫,麦苗亦无被害现象.另据田间调查:在无积水的田中,0~12寸土层内,每平方米有虫42头;秋季未淹水的田,麦苗被害率为8~12%,而淹水10天、20天和30天的,麦苗被害率依次降为4.8%、2.4%和0.1%.室内淹水试验也证明,沟金针虫不耐淹水,发育幼虫淹水5~7天,死亡率为90%,淹水10天就全部死亡;滞育幼虫淹水60天死亡率为95.6%(表1、2、3).  相似文献   

15.
杨荣明 《当代农业》2013,(22):34-35
地下害虫主要在旱作区发生.以蛴螬、蝼蛄和金针虫为主.主要在小麦秋苗期和春苗期危害.咬食小麦地下根茎,造成秋苗期缺苗断垄.春季枯心苗。一、发生规律 1.蛴螬 多1年发生1代.大多以3龄幼虫越冬,春季10厘米地温6℃以上开始上升危害。成虫昼伏夜出.有假死性,趋光性强.上灯雌虫多于雄虫,暗黑金龟子成虫有群集取食习性。  相似文献   

16.
稻秆潜蝇在重庆市巳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该虫在重庆地区1年发生3代,以第3代幼虫越冬。越冬代.幼虫在3月下旬化蛹,4月中旬至下旬为第1代成虫期,5月上旬为产卵期。5月上旬至6月上旬为第1代幼虫期,6月上旬至下旬为蛹期。第2代成虫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中旬,7月上、中旬为产卵期,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幼虫期,8月上旬至下旬为蛹期。第3代成虫期为9月上旬至下旬,并迁至越冬寄主上产卵,10月初至11月底孵化为幼虫进入越冬期。成虫羽化后1—2h即可交配,但多数于羽化后1—3d才交配。更尾后越冬代于4—9d,第2代于3—7d后产卵,一般1叶仅产1卵,偶有数粒。单雌产卵量2—81粒不等。成虫寿命为20d左右。  相似文献   

17.
朝阳棉区棉铃虫生活习性和防治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铃虫在朝阳地区过去没有系统资料。作者通过两年的试验观察,初步摸出了棉铃虫的生活习性和我出比较有效的防治方法。棉铃虫在朝阳地区一年发生三代,幼虫老熟化蛹在寄主根部附近20厘米左右处。6、7、8月下旬是药剂防治适期。防治棉铃虫要采用综合防治办法,人工捕杀成虫结合化学药剂杀死幼虫效果高。  相似文献   

18.
向日葵螟属鳞翅目、螟蛾科昆虫,成虫和幼虫都可危害向日葵,成虫发生盛期在7月下旬-8月上旬.成虫夜间8-9时集中在葵花地取食、产卵.8月上旬卵孵化为幼虫,取食种子,常把花盘咬成很多隧道,并吐丝结网;遇雨时常使花盘腐烂,降低向日葵的产量和品质. 一、危害情况 向日葵螟又称葵螟,是以幼虫危害向日葵花盘、花萼片和籽粒的一种害虫,花盘被害率一般在20%-50%,重者高达100%;籽粒被害率轻者在10%以下,重者可达80%以上;被害植株的花盘一般有幼虫1至5头左右,最多可达1431头.  相似文献   

19.
小麦地下害虫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害虫主要在旱作区发生,以蛴螬、蝼蛄和金针虫为主,主要在小麦秋苗期和春苗期危害,咬食小麦地下根茎,造成秋苗期缺苗断垄,春季枯心苗。一、发生规律1.蛴螬多1年发生1代,大多以3龄幼虫越冬,春季10厘米地温6℃以上开始上升危害。成虫昼伏夜出,有假死性,趋光性强,上灯雌虫多于雄虫;暗黑金龟子成虫有群集取食习性。暗黑金龟子是花生产区的主要害虫,春花生—冬小麦、夏甘薯两年三熟制,长期旱作,利于发生危害;林木果  相似文献   

20.
细胸金针虫(Agriotes fusicollis Miwa)在陕西武功地区为两年一代,也有一年或3—4年完成一代者,此为世代上的多态现象(Polymorphism)。成幼虫在土中越冬,成虫3月出蛰,4月盛发,6月上旬终见。雌虫产卵于土中,卵期为13—38天。成虫啮食小麦等植物叶肉,残留叶脉,作补充营养;昼伏夜出,有强叩头能力和伪死性;趋光性很弱。雌雄虫平均寿命分别为285天、263天。翌夏越冬幼虫在地下20—30厘米处营土室化蛹。幼虫期平均451天,蛹期8—22天;羽化成虫潜伏土室中翌春出蛰。5月曝卵于阳光下,30分钟死亡。用七种粉刺农药制成的毒土,杀卵、初孵幼虫和老龄幼虫效果良好;用六种液剂农药拌小麦种子,防治幼虫具较好效果,溴氰菊酯效果则不稳定。大田用1605、奎硫磷、甲基异柳磷等拌小麦种子的播种量之半,防效同于药剂拌全播量麦种。六六六、DDT、1605、西维因、乐果等粉剂和1605、奎硫磷、辛硫磷、敌敌畏、甲基异柳磷等液剂农药对防治成虫均有卓效。秋播前深耕有较好灭虫作用。成虫盛发期在田间堆置鲜草小堆,诱捕效果具佳。成虫天敌主要是步行(虫甲)和蟾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