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室内测定了7株莱氏野村菌Metarhizium rileyi菌株对草坪害虫淡剑灰翅夜蛾Spodoptera depravata 3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25℃下1×108个/m L孢子浓度莱氏野村菌对淡剑灰翅夜蛾的致死中时LT50为3.75~5.21 d。选取室内毒力测定中效果较好的菌株DT2011N7分别在8月和9月进行2次野外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8月高温条件下,莱氏野村菌对淡剑灰翅夜蛾无防治效果,而9月份防治效果明显,药后7 d,1×10~8个/m L和1×10~7个/m L孢子悬浮液的校正防效分别为78.53%和54.29%,药后10 d达到最佳防效,分别为79.33%和89.85%,药后20 d,仍有一定的防效,分别为46.17%和41.55%。试验表明莱氏野村菌对淡剑灰翅夜蛾具有良好的杀虫活性和持效性,具有作为生防菌株开发利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梦尼夜蛾是危害杜仲的重要食叶害虫,本文以成都市大邑县杜仲人工种植林为试验基地,采集罹病的杜仲梦尼夜蛾僵虫,分离获得10株4种生长良好的纯菌种,表型特征、显微形态结合分子生物学检测该4种天敌微生物分别为:桔青霉,产黄青霉,球孢白僵菌(次优势菌),莱氏野村菌(优势菌株)。经室内幼虫毒力比较试验证明莱氏野村菌强于球孢白僵菌,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该菌在幼虫表皮下生长,二者可望作为林间无公害防治杜仲梦尼夜蛾的原型生防菌株。将莱氏野村菌与球孢白僵菌制成复合粉炮在林间施用333.33 hm~2,一般在1周后开始产生防治效果(虫口减退率:70%),随着时间增加,生防菌不断繁殖,防效可持续提高,稳定在85.1%~90%间,示范区与试验区趋势一致,粉炮施用后每半月收集的僵虫可分离到莱氏野村菌、球孢白僵菌,说明两菌能有效在幼虫上定殖。  相似文献   

3.
白僵菌生产工艺规范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对白僵菌不同工艺技术生产菌粉产孢量比较研究 ,筛选出工艺规范化生产各环节的最优组合技术参数 ,提出二级液体 (7%麦皮煮出液 )和三级固体培养基 (麦皮∶谷壳 =9∶1)及其液固接种量 (1∶1)最适配方 ,并确定前 3d三级固体开放培养发酵最适温度为 18~ 2 2℃、相对湿度为 95 %~ 10 0 % ,还总结出以二级液体振荡培养 6 0h接种 ,三级固体发酵培养 7~10d ,可获得最优质的菌粉 ,平均含孢量达 2 0 0× 10 8个·g-1以上 ,缩短生产周期 1/3 ,降低生产成本 ,增加菌厂经济收益 ,为菌厂大量生产提供参数依据。  相似文献   

4.
塔拉组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塔拉嫩茎、茎尖、叶片、叶柄作外植体容易诱导形成愈伤组织 ,在MS BA 1.5mg·L- 1 蔗糖30g·L- 1 琼脂 5 .7g·L- 1培养基上芽苗分化率为 5 0 %。分别以 1/2MS BA 0 .1mg·L- 1 蔗糖 2 0g·L- 1 琼脂 5 .7g·L- 1和MS BA 1.5mg·L- 1 IAA 0 .2mg·L- 1 干酪素 1.5g·L- 1 蔗糖 30g·L- 1 琼脂 5 .7g·L- 1作培养基 ,用胚轴诱导芽苗 ,愈伤组织块上的芽苗分化率 79%。芽苗培育约 2 0d后 ,用 1/2MS NAA 3.0mg·L- 1 IAA 1.0mg·L- 1 KT 0 .5mg·L- 1 蔗糖 15g·L- 1 琼脂 5 .7g·L- 1作生根培养基培养约 15d ,生根率为 76 %。培养条件为 :光照 2 0 0 0  2 5 0 0lx ,温度 2 5  2 9℃。  相似文献   

5.
采用假叶树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组织培养,对加入适合的植物激素作筛选试验,结果表明:MS+ZT 2.0 mg·L-1+IBA 0.5 mg·L-1培养基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MS+ZT 1.5 mg·L-1+IBA 0.2 mg·L-1培养基分化不定芽效果最佳,并且在MS+ZT 1.0 mg·L-1-1.5 mg·L-1+IBA 0.2 mg·L-1培养基上继代增殖培养增殖系数可达45倍;不定芽在1/2MS+NAA 1.0+1.5 g·L-1活性炭的培养基上,生根率达100%;生根小苗移栽珍珠岩与泥炭土(1∶1)基质上,成活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6.
将2016年7月在黑龙江省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的朱红栓菌Trametes cinnabarina子实体接种于PDA固体培养基平皿中,30℃下培养7 d,截取菌丝体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用于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实验。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酶解温度、酶解时间、菌丝质量分数、酶配比对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0.6 mol·L-1甘露醇溶液作为高渗缓冲液,复合酶组成为1.5%溶壁酶﹢1.0%纤维素酶﹢1.0%蜗牛酶,菌丝质量分数为20%,30℃条件下酶解3.5 h为朱红栓菌原生质体制备的最适条件,产量达1.00×107个·m L-1;以0.6 mol·L-1蔗糖溶液作为再生高渗缓冲液,原生质体再生率最高达20.6%。  相似文献   

7.
以钟花樱(Cerasus campanulata)的嫩枝作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适合不定芽诱导的培养基为 MS+6-BA 1.0 mg · L-1+NAA 0.1 mg · L-1+蔗糖30 g · L-1+卡拉胶6.5 g · L-1,诱导率为44.44%,适合增殖培养的培养基为 MS+6-BA 1.0 mg · L-1+NAA 0.05 mg · L-1+GA30.5 mg · L-1+蔗糖30 g · L-1+卡拉胶6.5 g · L-1,增殖倍数为3.70,适合生根培养的培养基为1/2 MS+IBA 1.5 mg · L-1+NAA 0.1 mg · L-1+蔗糖30 g · L-1+卡拉胶6.5 g · L-1+活性碳0.5 g · L-1,生根率为82.23%。  相似文献   

8.
影响聊红槐离体叶片再生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蔗糖浓度对聊红槐试管苗的增殖倍数的影响较小,但影响试管苗的生长形态,在WPM培养基中蔗糖浓度由原来20 g·L-1增加到60 g·L-1时,叶片由皱褶变为正常,颜色变为深绿.经过以下培养程序可以建立叶片再生体:将聊红槐增殖分化苗接种于WPM(附加6-BA 2.0mg·L-1 NAA0.05 mg·L-1 蔗糖20~60 g·L-1琼脂7.0 g·L-1)上,继代培养20 d,获得分化型试管苗;剪取叶片投入1 mg·L-1Vc无菌水浸泡1~3 min,接入WPM(附加6-BA 2.0 mg·L-1 NAA 0.1 mg·L-1 蔗糖40 g·L-1 琼脂7.0g·L-1)上,光照培养30-40 d,获得剪切口组织脱分化;环境控制(光照时间12 h,暗培养12 h,光强2000 lx,温度25℃;黑暗温度15℃,pH值5.8)下培养20~30 d,诱导出绿色愈伤组织;转接WPM培养基(附加6-BA 4.0 mg·L-1 NAA 0.05 mg·L-1 GA 2 mg·L-1 蔗糖60 g·L-1 琼脂7.0 g·L-1)上,培养后由绿色愈伤组织萌发出不定芽,再生不定芽率为89%.  相似文献   

9.
花曲柳体胚发生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花曲柳合子胚的单片子叶为外植体成功诱导出体胚并获得再生植株。未成熟合子胚的子叶在添加400mg·L-1水解酪蛋白、0.25mg·L-16-BA、1.5mg·L-1NAA、70g.L-1蔗糖和6g·L-1琼脂的MS1/2培养基上可以成功诱导产生体胚,诱导率达到34.7%,每个外植体上体胚数量为2~9个。成熟合子胚的子叶在添加0.25mg·L-16-BA、2mg·L-1NAA的MS1/2培养基(其他成分同上)上可以成功诱导产生体胚,诱导率为10.0%。体胚在MS1/2培养基上经过成熟培养后可以正常萌发,萌发率87.6%。萌发的体胚植株在MS1/2+0.01mg·L-1NAA培养基上生长较好,具备实生幼苗的外观特征。经炼苗后的体胚苗移植到栽培基质(草炭土:蛭石:珍珠岩体积比为5:4:1)中可以正常生长,成活率为75.0%。  相似文献   

10.
以高精油含量的互叶白千层优良单株(H21、H35、H38)为试验材料,通过茎段离体培养,开展不同单株的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3个单株在诱导培养基MS+1.0mg·L-16-BA+0.05mg·L-1NAA上均取得较高的诱导率,但单株间诱导率存在极显著差异;H21、H35、H38在最佳增殖培养基(B1+1.5mg·L-16-BA+0.01mg·L-1NAA)上增殖培养40d,其增殖倍率分别为4.1、5.3、5.6,有效芽苗率高达90%以上;H21、H35、H38在培养基1/2B1+0.5mg·L-1ABT+0.5mg·L-1NAA诱导生根,生根率分别为65%、96%、93%,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0.5mg·L-1ABT+0.5mg·L-1NAA;以纯黄心土为移栽基质,炼苗30d,3个无性系平均移栽成活率高达84.8%。  相似文献   

11.
金得森 《林业科学》1991,27(2):132-139
本文对利用载体进行砖式半固体开放培养法机械化生产白僵菌孢子粉和液体深层发酵的工艺中有关技术问题作了多方面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麦皮+1.5%黄豆粉+0.5%玉米粉和1%麦皮+1.5%黄豆粉+1%玉米粉是理想液体培养基配方,平均产孢量分别达9.16亿/ml和8.51亿/ml,比土法生产常用5%麦皮浸出液提高1.65—1.85倍。筛选出C号半固体发酵培养基配方,平均产孢量达890.7亿/g,比常规土法生产提高7.91倍;选择出半固体发酵培养的理想载体R质粒;筛选出培养基、载体、接种量优化组合配比为1:3:6;载体平铺厚度以6cm为宜,其产孢量为125.7亿/cm~2,比4cm、2cm厚的分别提高0.86和3.1倍;不同菌龄菌液接种与固体发酵培养产孢量关系,以菌丝状态接种(含孢量806.2亿/g)比节孢子状态接种(含孢量573.1亿/g)提高41%;半固体发酵以13—15天为宜。  相似文献   

12.
厚壁轮枝菌对根结线虫虫卵有很强的寄生力,是线虫的生防菌,本文对其最适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每12 h对其产孢情况进行跟踪,探讨了不同C、N源,初始pH值,无机盐对其产孢量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培养条件及发酵终止时间.结果显示,28 ℃下,在160 r·min-1 摇床上,以500 mL三角瓶200 mL的装量进行液体培养,筛选出的最佳复合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0 g·L-1,玉米粉20 g·L-1, 黄豆粉20 g·L-1,KH2PO4 0.5 g·L-1 ,MgSO4·7 H2O 0.5 g·L-1.最佳pH值范围5.0~7.0,最适发酵终止时间120~144 h.  相似文献   

13.
以辣木种子为外植体组织培养并在各培养阶段添加不同浓度植物激素培养基的试验结果表明:外植体消毒以脱壳种子→84消毒液预处理→Hg Cl2消毒效果最佳,污染率10%;最好的发芽诱导培养基为Mc+6-BA 0.4 mg·L-1,发芽率达82%;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c+6-BA 0.5 mg·L-1+KT 0.1 mg·L-1,增殖倍数达5.8倍;生根培养基为1/2Mc+IBA 0.5 mg·L-1+NAA 0.2 mg·L-1+AC 1.0 g·L-1,生根率达80%。炼苗20 d移栽于河沙∶珍珠岩∶刨花(1∶1∶1)混合基质的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14.
苏琛 《四川林业科技》2011,32(2):49-51,15
以大花蕙兰茎尖为外殖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探讨了外源激素对原球茎分化、增殖与不定根形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MS+6-BA 0.5 mg·L-1~1.0 mg.L-1+NAA0.1 mg·L-1~0.3 mg·L-1+AC(活性炭)2.0 g.L-1的培养基,对原球茎的分化及增殖效果好;采用1/2MS+6-BA0.1 mg.L-1+NAA0.5 mg·L-1+AC2.0 g·L-1的培养基,50 d内生根率可达93.3%。在水苔或水苔:椰糠=1:1的基质中驯苗,成活率可达92%以上。  相似文献   

15.
山地杨MD-110原生质体的分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地杨MD-110(P.maximowiczii×P.deltoides)是黑杨派与青杨派的优良杂交品种.选择生长约1个月无菌苗的健壮叶片(长1.5~2 cm),切成长约0.5 mm的细条,在2%纤维素酶RS、0.05%果胶酶Y-23、0.6 M甘露醇(pH=5.6)组成的酶液进行分离,分离出大量的具有活力的原生质体,且大小均匀,细胞膜完整;酶解2 h后轻轻摇动培养皿利于酶解,酶解时间以6 h为宜.纯化后其原生质体的产量为3.6×107/gfr.wt,活力可达90%以上.纯化后的原生质体在B5(2倍浓度)培养基,附加2,4-D 10 nag·L-1、NAA 0.2 mg·L-1和BAP 1 mg·L-1中进行高密度液体浅层培养.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蒙花1、2号金银花带芽茎段的丛芽诱导和快速繁殖技术.结果表明:初代培养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6-BA1.0 mg·L-1 NAA0.2 mg·L-1诱导腋芽能得到理想的效果;在继代培养中,通过6-BA和NAA的组合试验,④号MS BA1.5 mg·L-1 NAA0.02 mg·L-1和⑥号MS BA1.5 mg·L-1 NAA0.05 mg·L-1及⑧号MS BA2.0 mg·L-1 NAA0.05 mg·L-1的诱导丛芽效果都较好;将无菌苗置于(1/2)MS NAA1.0 mg·L-1的培养基诱导生根,诱导率达92%.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新型的活性氧联合固体碱法对甘蔗渣进行蒸煮,研究所得浆及其废液的特性,探讨其浆在造纸方面的应用性及废水的环境影响性.结果表明,活性氧-固体碱浆的得率为44.74%,卡伯值为21.82,黏度为6.26 mPa·s,白度为34.21 (ISO).纸张的耐破指数为2.18 mN·m2/g,抗张指数为29.68 N·m/g,撕裂指数为9.16 mN·m2/g,耐折度为52次.废液的pH值7.98、化学需氧量(CODcr)4.165×104 mg/L、生物需氧量(BOD5) 1.2×104 mg/L和悬浮物含量6.18×104 mg/L.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有濒危植物崖柏扦插繁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重庆市城口县咸宜乡苗圃和中国林科院温室开展崖柏扦插繁殖试验,研究采穗母树年龄、不同激素种类及其组合、激素浓度、扦插基质、物理促根等不同处理方式下崖柏扦插生根效应.结果表明:(1)在咸宜乡苗圃,采用自动喷雾设施,以蛭石-泥炭土-珍珠岩(1∶1∶1)为扦插基质,用3种激素和清水处理崖柏幼树1年生枝条,扦插后160d的生根率为74.76%~96.70%,不同处理组合生根效应具有显著差异,2000 mg· L-1 IBA>清水对照(CK)>1 000mg·L-1 IBA>1 000 mg·L-1IBA+ 500 mg· L-1NAA;(2)在林科院温室用2种激素和清水处理崖柏幼树1年生枝条,扦插于蛭石-泥炭土-珍珠岩(1∶1∶1)的基质,搭塑料拱棚,扦插后120 d的生根率远低于咸宜乡苗圃,为25.93%~45.37%,激素处理后的枝条与对照差异显著,1 000 mg·L-1 IBA+ 50 mg·L-1 NAA=2 000 mg·L-1 IBA>清水对照(CK);(3)在咸宜乡苗圃用不同激素和物理促生根方法组成的27种组合处理的成年崖柏枝条,最高生根率仅为20.83%.生根率超过10%的处理组合是:清水处理,泥炭土∶蛭石∶珍珠岩(1∶1∶1);1 000 mg·L-1IBA+500 mg·L-NAA,泥炭土∶珍珠岩(2∶1);1 000 mg·L-1IBA,泥炭土∶蛭石∶珍珠岩(1∶1∶1),流水冲洗.  相似文献   

19.
经粉碎、发酵腐熟及消毒处理后的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废菌糠替代泥炭作为闽楠Phoebe bournei容器苗育苗基质材料,设计4种不同废菌糠添加比例的育苗基质,测定其理化性质及育苗效果。结果表明,4种基质配方容重为0.45~0.62 g·cm~(-3),孔隙比为0.40~0.63,p H值为微酸性或中性,全N在25.76~27.71 g·kg~(-1),全P在4.25~4.83 g·kg~(-1),全K在5.41~6.38 g·kg~(-1),速效K在83.23~92.66 mg·kg~(-1),适合植物生长。2013年5月使用不同配比的基质培育闽楠容器苗,同年11月测定苗高、地径、根系总量、主根长度、叶片数量、叶片长度和叶片宽度,结果显示均有差异但不显著,表现最好的是F3处理(废菌糠50%+腐殖土37.5%+谷壳10%+控释肥0.5%+有机肥2%)。  相似文献   

20.
刺山柑腋芽的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从意大利西西里岛引进的刺山柑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了预处理、丛芽诱导、丛芽增殖和生根、再生植株炼苗等研究,采用正交设计筛选出各阶段的适宜培养基.结果表明:在诱导阶段,较低的激素水平能促进幼芽萌发,其适宜的培养基为DKW+0.3 mg·L-16-BA+0.05 nag·L-1NAA+20 g·L-1庶糖;继代增殖阶段,丛芽增殖系数与6-BA用量成正比,但随着6-BA用量加大或长期在高浓度6-BA上培养,芽苗多且细弱,不适合做生根诱导,其适宜的培养基为DKW+0.3 mg·L-16-BA+0.025 mg·L-1NAA+30 g·L-1庶糖;生根培养阶段,其适宜的培养基为1/2MS+0.2 nag·L-1 IBA+100~200 mg·L-1 VB1+20 g·L-1庶糖,生根率87%.生根组培苗移植至草炭灰:珍珠岩(3:1)基质中成活率为92.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