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持续低温对彩叶树木枝条内渗透物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4种彩叶树木在-20℃低温持续胁迫下离体枝条内渗透物质含量变化规律,为揭示离体枝条生理特性和判断树木抗寒性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以处于深休眠的紫叶矮樱,美国红栌,鸡爪槭,元宝枫为试材,离体枝条在保水条件下,使用冰箱提供-20℃低温胁迫,3次重复。结果表明:4种彩叶树木枝条内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出升高的变化,升高幅度分别达到93.56%,162.45%,114.95%,57.19%;美国红栌枝条内可溶性蛋白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其余3个树种表现出一直升高的变化,试验末期含量显著高于第3天;紫叶矮樱和鸡爪槭试验期间游离脯氨酸含量无显著差异,美国红栌和元宝枫第15天含量显著高于第3天。综合分析认为,彩叶树木离体枝条在-20℃低温胁迫下仍然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紫叶矮樱抗寒性略高于其他3个树种。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云南不同种源北美红杉的抗寒性,以生长于德钦、丽江、昆明、昌宁的北美红杉枝条为试验材料,人工设定-15℃、-20℃、-25℃、-30℃、-35℃和-40℃低温梯度处理,以4℃为对照,通过测定和分析其相对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北美红杉枝条的相对电导率、SOD、POD活性、MDA含量均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而呈现上升变化,高寒地区枝条的SOD、POD活性相对较高,MDA含量和电导率较低,4个供试材料中其抗寒性强弱顺序为:德钦丽江昆明昌宁。研究结果将为北美红杉跨区域引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5种微量元素对紫叶矮樱叶片内花色素苷含量影响的变化规律研究,以期为开发新的紫叶矮樱专用瓶插液提供理论依据。以生长有15片叶的新生紫叶矮樱枝条为试材,分别含有Mn,Cu,B,Zn,Mo5种元素高中低3个浓度的营养液为试剂,清水培养为对照,3次重复,测定叶片在第1,3,5,7天的叶片中花色素苷含量。实验结果表明,B元素会使整个处理期间花色素苷含量逐渐升高的趋势,其他4种元素表现出各自特有的变化规律;Mn元素处理不利于花色素苷的形成,而B,Cu,Zn,Mo元素处理有利于花色素苷的产生;处理后的第5天,Cu处理的花色素苷含量下降,Zn,Mo处理则在第7天开始降低;第7天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表明,3个浓度的Mn处理叶片内花色素苷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其他4种元素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综合比较后得出,较好的紫叶矮樱瓶插液配方以含有较低浓度的Mn元素,较高浓度的Cu,B,Zn,Mo微量元素为佳。  相似文献   

4.
喷施壳聚糖对核桃抗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核桃枝条短期低温胁迫研究,探讨低温胁迫条件下核桃枝条内的生化代谢过程与树体抗冻能力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离体香玲核桃枝条以—2、0、4℃低温处理,并在处理后不同时间测定相关酶活性与抗冻蛋白含量,分析低温胁迫后树体抗冻相关酶活性和蛋白含量。研究结果发现,在—24℃的低温胁迫均能够显著提高核桃枝条内SOD、CAT、POD酶的活性,同时脯氨酸的含量在04℃的低温胁迫均能够显著提高核桃枝条内SOD、CAT、POD酶的活性,同时脯氨酸的含量在04℃的低温胁迫下也有显著增加。说明SOD、CAT、POD和脯氨酸参与了核桃树体的抗冻反应。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外源磷酸二氢钾对紫叶矮樱叶片显微结构的影响,试验在田间条件下,3年生紫叶矮樱为试材,磷酸二氢钾浓度设置为0.1%,0.2%,0.4%,清水为对照,3次重复。试验结果表明:紫叶矮樱叶片内栅栏组织厚度与海绵组织厚度外观表现是随着浓度的增加细胞变小,细胞间隙变小,细胞排列紧密;叶片喷施磷酸二氢钾后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细胞长度显著低于对照,叶片厚度显著低于对照;外源物质显著改变了紫叶矮樱叶片显微结构,喷施浓度越低效果越好,浓度越高改变越小。综合分析认为,较低浓度的磷酸二氢钾处理能够较好的改变紫叶矮樱的叶片显微结构。  相似文献   

6.
以紫叶矮樱休眠枝条为试验材料,测定越冬期间相对电导率、总含水量、自由水含量、束缚水含量等指标的变化。以期找到紫叶矮樱越冬过程中水分变化与抗寒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特草在低温胁迫下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草坪草本特草离体叶片为材料,设置3种低温处理:2℃,冷冻2d;2℃,冷冻2d后在-9℃下冷冻1d;-9℃直接冷冻1d;并以鲜样(田间直接取样)为对照,然后测定保护酶SOD、POD的活性、叶片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1)随着低温胁迫的加剧,SOD、POD活性下降,叶片伤害率增大。各处理问差异显著(P〈0.05)。(2)在相同冷冻温度下,预先2℃低温锻炼的叶片,其SOD、POD活性明显比未经锻炼直接冷冻的高。低温抗寒锻炼能有效增强本特草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8.
宋丽华  高玲 《林业科技》2010,35(6):52-55
采用人工模拟低温处理的方法,通过对红瑞木、北海道黄杨、紫叶矮樱、金银木、金叶莸、小叶黄杨1年生休眠期枝条的相对电导率、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及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分析和比较它们的抗寒性,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的加剧,6种灌木绿化树种的相对电导率呈“S”形变化;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上升;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先平稳后急剧上升的变化趋势。6种灌木绿化树种抗寒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金叶莸、红瑞木、金银木、紫叶矮樱、北海道黄杨、小叶黄杨。  相似文献   

9.
持续低温胁迫对大叶黄杨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人工持续低温对大叶黄杨生理特性的影响规律,以期为大叶黄杨初冬养护中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在人工控制低温条件下,设置自然条件对照(D1)、5℃(D2)、0℃(D3)、-5℃(D4)、-10℃(D3)5个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电导率D2比对照提高了25.20%,无显著差异,D3、D4、D5分别比对照提高了42.71%、54.45%、115.54%,差异显著;D2处理MDA含量比对照提高了41.91%,无显著差异,D3、D4、D5分别比对照提高了56.79%、123.40%、145.74%,差异显著;SOD活性D5比对照提高了19.53%,无显著差异,D2、D3、D4分别比对照提高了62.47%、83.95%、43.82%,差异显著;POD活性第60小时4个低温处理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1.89U/g、16.06U/g、10.99U/g、18.09U/g,差异显著。综合分析认为,0℃以下持续36小时以上低温胁迫会对大叶黄杨生理特性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部分桂花品种的耐寒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6个桂花品种的离体叶片进行人工冷冻处理,通过测定其相对电导率、SOD、POD活性研究其抗寒机理。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电导率变化呈现"S"曲线,在-12℃以下变化不明显,但其后急剧升高,各品种的半致死温度在-15.67℃~-17.54℃之间;SOD、POD随温度降低呈现降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供试品种耐寒性差异不显著,速生金桂、朱砂丹桂和小叶四季桂叶片耐寒性较强。除低温外,空气湿度也是植物越冬的限制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不同榆树资源的抗寒特性,以白榆、黑榆、春榆等3个树种的9个无性系1 a生枝条为试验材料,对枝条进行4℃(对照)、-10℃、-20℃、-30℃、-40℃低温处理,测定各无性系枝条的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SOD酶活性、POD酶活性、CAT酶活性、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8个相关指标,比较各生理指标与榆树抗寒性的相关性,并利用隶属函数方法和主成分分析对9种榆树无性系抗寒性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枝条电解质渗透率、 MDA与抗寒性呈负相关, SOD、 CAT及POD与抗寒性呈正相关;这8个相关指标可以用于评价9个无性系的抗寒性,且各无性系间抗寒性差异显著(P0.05);根据Logistic方程拟合9个榆树无性系枝条的半致死温度在-33℃~-40℃之间,隶函数综合评价对比分析其抗寒性由强到弱为:白榆、黑榆、春榆;无性系之间由强到弱依次为:D1520、 D1507、D1526、 D2、 H1506、 Y1、 B19、 Y3、 D28,该结果与LT50拟合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的目的在揭示低温对紫叶矮樱生理活动的影响机理,找出最佳防寒技术措施,解决其在北方冬季栽培的技术难题,促进其在我国的生产和利用。室内实验在-25℃下,规定时间梯度,利用褐变观察法和恢复生长法测定紫叶矮樱抗寒性。室外实验分别对紫叶矮樱进行根颈培土树干裹草处理、喷防冻液处理、树干涂白处理、风障处理、未做防护处理,观察其生长萌动状况和冻伤情况。文中最终得出紫叶矮樱越冬防寒技术序列以防寒效果排序为根颈培土树干裹草技术、风障处理技术、喷防冻液技术、树干涂白技术。    相似文献   

13.
以冰川红叶小檗和紫叶小檗当年生枝条为试验材料,于12月和3月测定其7个处理温度(4℃、-10℃、-20℃、-30℃、-35℃、-40℃、-50℃)下的相对电导率、电阻抗参数值以及3个处理温度(-10℃、-20℃、-40℃)下的萌芽率,并对电导法、电阻抗图谱法及恢复生长法的测定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低温处理下的冰川红叶小檗当年生枝条的相对电导率均低于紫叶小檗;12月份冰川红叶小檗当年生枝条用相对电导率,胞外电阻率(r_e)及低频电阻率(r_1)拟合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34.84℃、-31.46℃和-29.47℃,紫叶小檗拟合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28.37℃、-27.12℃和-26.07℃。3月份冰川红叶小檗当年生枝条用相对电导率,胞外电阻率(r_e)及低频电阻率(r_1)拟合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31.94℃、-29.94℃和-27.98℃,紫叶小檗拟合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26.84℃、-26.08℃和-25.43℃,证明冰川红叶小檗的半致死温度均低于紫叶小檗的半致死温度;12月份不同低温处理下的当年生枝条冰川红叶小檗的萌芽率为85.79%、74.33%和14.77%,紫叶小檗的萌芽率为75.74%、57.65%和8.06%;3月份不同低温处理下的当年生枝条冰川红叶小檗的萌芽率为88.80%、77.77%和16.16%,紫叶小檗的萌芽率为78.92%、68.37%和12.38%。由此表明,冰川红叶小檗的萌芽率均高于紫叶小檗,冰川红叶小檗的抗寒性高于紫叶小檗。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阿克苏地区具有优良抗寒性的苹果砧穗组合。【方法】以阿克苏红旗坡农场TD-1/王林、八棱海棠/维纳斯黄金、八棱海棠/蜜脆、八棱海棠/新红1号、八棱海棠/爱妃、M9T337/爱妃、青砧/瑞雪、新疆野苹果/新红2号、新疆野苹果/新红1号各砧穗组合的1年生深度休眠期苹果枝条为试材,分别置于-15、-20、-25、-30、-35、-40℃低温下处理12 h,以4℃处理下的各砧穗组合枝条为对照,测定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生理指标。采用电导法结合Logistic方程计算各组合枝条的半致死温度。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9种苹果砧穗组合枝条的抗寒性。【结果】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9种苹果砧穗组合枝条的相对电导率呈“S”形曲线增加,青砧/瑞雪和八棱海棠/维纳斯黄金砧穗组合枝条的相对电导率显著高于其他组合;丙二醛含量呈双峰变化趋势,八棱海棠/维纳斯黄金砧穗组合枝条的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合,峰值含量是4℃处理的4.2倍;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CAT活性、POD活性、SOD活...  相似文献   

15.
开展了紫叶矮樱(Prunusxcistens pissardii)接穗的采集时间、接穗保鲜处理、大田移植和嫁接苗综合管理等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紫叶矮樱在玻璃温室嫁接宜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不同嫁接时间开始形成愈伤组织时间在13~20d;紫叶矮樱温室内的嫁接苗木成活率要高于露地17.8%,新梢生长量比露地高94.7%,基径比露地高21.4%;接穗蜡封处理的嫁接成活率比未处理的提高20.5%。不同砧木品种嫁接紫叶矮樱综合效果总体表现为山杏山桃榆叶梅;用GGR6号处理10min接穗,使用30.0mg/L嫁接成活率达87.0%,比对照提高嫁接成活率19.8%;紫叶矮樱嫁接苗的栽植成活率随着土壤pH值的增大,成活率下降。  相似文献   

16.
土壤干旱胁迫及复水对紫叶矮樱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盆栽3年生紫叶矮樱为试材,采用称重控水法,研究土壤干旱胁迫及复水对紫叶矮樱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条件下,随着胁迫程度的加重,紫叶矮樱的叶水势、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下降,叶绿素、花青苷含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先升高再降低;复水后,叶水势、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绿素含量、花青苷含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升高,表明紫叶矮樱具有胁迫后补偿生长特征。  相似文献   

17.
叶面喷肥对紫叶矮樱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元素叶面喷肥对紫叶矮樱生理特性的影响,试验对紫叶矮樱进行过磷酸钙(浓度1‰)、硫酸钾(浓度0.80‰)、磷酸二氢钾(浓度1‰)叶面喷肥处理,以喷清水为对照。结果显示:硫酸钾处理紫叶矮樱其叶绿素a、b、总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了15.2%、22.5%、17.3%,差异显著;喷施过磷酸钙和硫酸钾处理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磷酸二氢钾处理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喷施硫酸钾处理花色素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叶面喷肥各处理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各处理叶片内氮含量无显著差异,喷施硫酸钾处理磷元素含量最低,但钾元素含量最高;过磷酸钙和磷酸二氢钾处理显著提高了叶片的蒸腾速率,硫酸钾处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表明:叶面喷施硫酸钾降低了叶绿素含量,但能提高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苷含量,对蒸腾作用无显著影响。而喷施过磷酸钙和磷酸二氢钾虽然对叶片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影响,但能提高其蒸腾速率。  相似文献   

18.
以紫叶李1a生休眠枝条为试验材料,测定在低温胁迫下细胞内源激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以及相对电导率变化。结果表明:ABA含量、I从含量在-10~-15℃之间迅速增加,之后随着温度降低呈下降趋势;随处理温度降低,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双峰曲线变化,在-15、-30℃达到高峰,可溶性糖含量在处理温度前期逐渐升高,在-30℃达到最大值,之后呈下降趋势;相对电导率呈"S"型曲线上升,结合Logistic方程拟合紫叶李低温半致死温度(LT_(50))为-20.17℃。以上结果表明在细胞膜受到伤害之前,植物体内各种保护系统已经启动,提高了组织抗寒性。  相似文献   

19.
干旱胁迫对垂柳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干旱对垂柳2年生苗生理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垂柳叶片内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均有所降低,6月9日,干旱处理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1.45、0.30、1.45mg·g^-1;干旱胁迫提高了保护酶活性,其中POD、SOD、CAT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4.30、17.42、9.67U·g^-1;渗透物质含量在干旱持续时间超过25d后显著升高,其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40.10%、25.33%、69.46%;电导率在干旱持续15d后显著升高,MDA含量在干旱持续10d后显著升高,试验结束时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1.47%、35.62%。综合分析认为,浇水25d后垂柳生理特性会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20.
紫叶矮樱当年成苗夏季芽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对毛桃当年实生苗夏季芽接紫叶矮樱的嫁接方法、嫁接时期、嫁接高度及解绑、剪砧的方法、时间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6月15日至18日,在离地面18-20cm光滑处采用"丁"字形芽接,嫁接后10d在接口以上1cm处剪砧,疏除接口以下强壮分枝,嫁接苗的萌芽率、优质苗率达93%以上,当年繁育出紫叶矮樱成品苗20多万株,2004年春部分苗木用于秦皇岛市的园林绿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