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隆冬季节,放眼通川大地,行走巴河两岸,青山绿水间,通川大地依然一片生机勃勃。达州市通川区共流转土地3 660.00 hm~2,建成磐石都市农业体验区农耕文化博览馆、乡村田园大舞台;月湖旅游区成功创建为国家AAAA级景区;蒲家秦巴植物博览园、蓝莓产业园、食用菌产业园联合创建为四川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园区,创建"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6家……近年来,达州市通川区创新推进农旅深度融合,传统农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2020年之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在这个时期需要做好三大攻坚战,精准脱贫攻坚战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旅游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借助地方特色乡村旅游资源,能帮助农民实现增收减负,在带动乡村地区旅游业的同时提升农民生活水平。为此,文章结合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社会发展背景,分析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模式框架,并针对当前乡村旅游扶贫发展存在的问题,就如何优化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吉林市意禾田生态家庭农场是吉林省省级示范家庭农场,是集水稻全程机械化种植、农业休闲旅游观光、畜禽水产养殖销售、特色农产品采摘、农业技术实训、作业技术服务等于一体的生态家庭农场,现有固定资产1000万元。该农场先后被评为吉林市优质水稻种植可视农业基地、吉林市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吉林市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吉林市妇联科普宣传基地、吉林市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吉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示范企业、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4星级企业、吉林省乡村旅游4A级经营单位、吉林市休闲农业十大景区、吉林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吉林省创业创新实训基地、科技部确定的国家级“星创天地”、吉林省示范家庭农场等诸多荣誉。  相似文献   

4.
乡村旅游景区因其在带动农村发展、拉动旅游消费、促进农民增收、振兴乡村方面的巨大作用,日益受到政府的重视与支持。本文以芦山县3个乡村旅游景区为例,分析了乡村景区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创新景区开发模式等措施,为促进乡村景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李云歌 《农业工程》2019,9(1):118-119
乡村农业旅游景区景观规划是推动乡村农业旅游全面发展的外部保障,优质的景区规划设计更是乡村农业旅游的形象展现。如何优化乡村农业旅游景区规划设计,使视觉艺术设计与景区人文环境相衔接,使乡土文化元素与现代视觉元素相融合,是打造现代优质乡土旅游品牌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扶贫以新兴的产业活力、强大的市场优势、强劲的造血功能、广泛的带动作用,成为扶贫攻坚的生力军。文章在梳理三亚市旅游扶贫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四个机制、三个原则、两个工程、一个体系、一个网络"为主线的旅游产业扶贫发展思路,认为三亚市实施政府主导、政策引领,因地制宜、多元发展,整合资源、立体扶贫,创新机制、多样带动的乡村旅游扶贫成功经验值得推广、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正走进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乐平镇塘约村,玉带绕村的洗布河与塘约河清澈明亮,飘逸洒脱;矗立山间的电杆与银线将10个自然村寨紧紧相连,接通千家万户;远远望去,百余栋粉红色的新式别墅连成一条条匍匐的卧龙,于青山绿水间向前延伸,格外耀眼。"今年,我们村已开始着手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人大代表、塘约村党总支书记左文学介绍,塘约村近两年在"小康电"的助力  相似文献   

8.
作为我国社会扶贫开发工程的一个新阶段,乡村旅游扶贫必须结合精准扶贫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背景进行。文章在增权视角下,结合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中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适合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相蕾 《南方农机》2022,(6):86-88,98
笔者以山西平定娘子关景区为例,深入分析近年来乡村旅游的发展实践和现实成效,从文旅融合视角甄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旅游产品业态、宣传效果、文创产品等方面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认为应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加强文旅融合机制、实现精准营销、开发特色的旅游产品,从而提升乡村旅游吸引力,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0.
洪泽湖大堤工程因其悠久的治水历史,丰富的水文化遗存,原生态的自然景观,逐渐成为地方政府发展旅游经济的热点区域.江苏省洪泽湖水利工程管理处着力提升三河闸水利枢纽景区内涵,充分展示景区深厚的水文化底蕴,新建御碑亭和水文化碑廊,改造三河闸工程建设展示馆,做好水利科普宣传,利用工程加固改造巧妙结合建筑之美与传统文化,打造地标建筑,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打造生态乐园.管理处加强与蒋坝镇政府、洪泽区政府通力协作,加快特色小镇建设,打造滨湖最美3公里;古堰景区2015年成功获批4A级景区,信坝遗址、周桥大塘遗址、渔人湾、洪泽湖碑、水釜城、欢乐园等小景点鳞次栉比,一个集水文化体验、美食休闲为一体,功能齐全的大景区格局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11.
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是国家进行旅游扶贫的重要依托,沿线旅游资源禀赋较好,形成了新型旅游功能区。调研发现,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沿线乡村社区旅游扶贫带动效果不显著、扶贫监督体系不完善、社区利益相关者协调机制不顺畅等问题。认为可以提高乡村旅游项目开发门槛、避免粗放式开发,健全基层政府部门、旅游企业与村民之间的交流沟通与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2.
李泽琳 《南方农机》2023,(13):112-115
目前关于山西省太原市乡村旅游发展的文献研究较少,且太原市乡村旅游处于发展初步阶段。笔者结合实例,基于景区依托型、文旅融合型、农家互动型、综合景区化发展型4种主要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分别选取晋祠镇赤桥村、阳曲店子底村、宇文山庄、娄烦河北村等作为研究对象,从产业链的角度分析了全面小康背景下乡村旅游的特征,发现其存在旅游产品生产不足、产业缺乏融合性、管理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基础设施条件不完善等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大资金支持、完善旅游要素、跨产业融合、运用互联网技术优化产业链发展、充分利用新媒体加大宣传力度等乡村旅游产业链优化发展的对策,以期为太原市乡村旅游发展实践提供思路,为其他地区乡村旅游的开发与优化提供借鉴,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家精准扶贫力度的不断加强,学者对精准扶贫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精准扶贫进行了研究。乡村旅游作为实现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理应受到广泛关注。文章对河南省淮阳县旅游资源和贫困现状进行分析,并论述了乡村旅游的可行性,为乡村旅游的持续性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旅游扶贫逐渐成为我国贫困地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及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文章以典型民族贫困地区贵州省黔西南州册亨县为例,在分析册亨县贫困现状、致贫原因以及乡村旅游发展条件基础上,提出该县乡村旅游扶贫路径,即依托乡村旅游发展实现社会贫困问题治理需要创新理念、思路和方法,发挥全域旅游资源优势,以"旅游+"战略推动多产业融合发展,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贫困地区文化、农业、治理等方面的振兴,以期实现册亨县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的有机衔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景区位于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依托延寿溪而建,景区规划面积11.48km2,其中水域面积0.19km2,属于自然河湖型水利风景区. 延寿溪发源于仙游县,全长16.13km,年均径流量6036万m3.近年来通过污水收集处理,加大山体绿化,加强水科普宣传展示,营造了山清水秀、清新宜人的滨水空间.景区以徐霞客考察踪迹为主线,以峡谷谷道为骨架,"山、谷、水、石、瀑、洞、林"等景观为特色,科学打造、精心保护飞凤漈瀑布、聚龙潭、水帘洞和蝴蝶谷等景点,形成了"一轴、两带、七区"总体布局.景区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森林公园.  相似文献   

16.
季节性困境是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逐渐凸现的一大难题,文章以成都三圣花乡旅游景区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创客"平台的搭建,实现乡村旅游的转型,提升消费者的需求体验,最终实现景区全季全天候旅游经济.  相似文献   

17.
<正>产业兴旺是精准脱贫的关键,也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近年来,十堰市农机局紧密围绕全市农业产业发展大局,立足地域特点和产业特色,坚持以"全面、全程、高质、高效"为目标,以"61"特色产业强农计划为重点,以"五型农机"创建为载体,大力实施农业"机器换人",切实发挥农机部门行业指导、政策支持、公共服务、安全监管的作用,全面服务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区域特征的农机化路子。1瞄准产业所需,走特色农机化之路  相似文献   

18.
正龙泉村作为宁夏大武口区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塞外桃园""饮食之乡""水果之乡"之美誉。村内种植有枣树、核桃树、苹果树、梨树、杏树、葡萄树等果植,植被丰富,域内有名气沟、山洪沟、桃枝沟等景点,沙沟河穿镇而过。村内塞外桃园景区集大地生态景观、郁郁树木、乡村绿道、田园特色文化、民俗小吃展示于一体,近年来成为石嘴山市闻名周边的乡村旅游打卡点。  相似文献   

19.
景区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依托西淠河支流燕子河大峡谷和丰坪水库而建,景区规划面积3.83km2,其中水域面积1.03km2,属于自然河湖型水利风景区. 景区内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水资源丰沛,水质优良,以险崖、奇石、幽谷、秀水而被誉为"华东奇趣相生第一谷".近年来,景区注重水环境保护、水文化弘扬,通过不断升级改造,改善了丰坪水库水质,提升了防洪排涝能力,带动了周边村民脱贫致富.景区现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  相似文献   

20.
张文娟 《南方农机》2022,(10):107-109
白银市具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近年来为了满足人民对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提升"民生三感"(即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白银市大力推进乡村旅游,打造了一批乡村旅游景点.但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未来白银市将继续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乡村旅游的龙头景区和优势品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