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究标准化生产牦牛体尺和产肉性能之间的相关性,笔者选取了年龄及体重相近的麦洼牦牛和金川牦牛各15头进行了体尺性状测定。按照标准化饲养100 d后进行屠宰,测定其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等产肉性能指标,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麦洼牦牛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和管围均略高于金川牦牛,但差异不显著(P>0.05);麦洼牦牛净肉率为42.76%,略高于金川牦牛的42.06%(P>0.05);麦洼牦牛屠宰率为51.90%,略高于金川牦牛的50.83%(P>0.05);胸围与宰前活重和胴体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可作为估测牦牛生产能力的体尺指标;主成分分析确定了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80.952%。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金川多肋牦牛体尺及屠宰性状的测定,揭示金川多肋牦牛这一遗传资源的生长发育情况和产肉性能,为其今后的选育和杂交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选择金川多肋牦牛中心产区金川县毛日乡热它村75头牦牛进行体尺体重测定,对15头牦牛进行屠宰测定,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金川多肋牦牛体型小于九龙牦牛,和麦洼牦牛相近,产肉性能方面15肋骨牦牛要高于14肋骨牦牛。结论:金川多肋牦牛中15肋骨牦牛相对14肋骨牦牛具有较高的体尺性状和产肉性能,金川多肋牦牛是一个优良的地方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3.
《畜牧与兽医》2016,(6):64-66
应用主成分坐标图描述肉杂鸡个体的屠宰性状,进行个体的评价与比较。200只1日龄肉杂鸡(科宝1 500♂×海赛克斯♀),公母各半,饲喂基础日粮,常规饲养。42日龄随机抽取50只,公母各半,测定活重、屠宰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腹脂重等屠宰性状,绘制并分析个体的入选主成分坐标图。结果表明:1)主成分F_1、F_2的贡献率分别为79.30%、13.48%,累计贡献率达92.78%,为入选主成分。2)主成分表达式显示F_1、F_2可分别视为屠宰因子和腹脂因子。3)以F_1得分排序的20个个体,在F_1和F_2构成的平面坐标中,绘制个体主成分坐标图,综合评价个体的屠宰性状。  相似文献   

4.
选择6月龄和4周岁的无角牦牛进行屠宰性状测定,并以同年龄的有角牦牛作为对照,比较分析了无角牦牛和当地有角牦牛的产肉性能,以期为今后无角牦牛新品种的培育提供科学的基础数据。结果表明:6月龄无角公牦牛和母牦牛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和肉骨比均显著高于同龄的有角牦牛(P0.05),4周岁的无角牦牛的宰前活重和胴体重也均显著高于同龄有角牦牛(P0.05)。以上结果说明无角牦牛具有较高的产肉性能。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优异野生中华猕猴桃种质资源,以国家果树种质云南特有果树及砧木圃收集保存的28个云南野生中华猕猴桃种质资源为材料,测定了8个果实品质性状并进行变异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综合评价。变异分析结果显示,果实单果质量和维生素C含量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34.86%和19.99%。相关分析表明,果实维生素C含量与单果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可滴定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干物质含量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中,提取的前3个主成分方差累积贡献率为73.25%,其中第一主成分特征值为2.79,方差贡献率为34.84%,主要由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决定。最后提取前3个主成分计算果实品质综合评价得分,以综合评价得分进行排序,样品ZH-35、ZH-41、ZH-10排名前三,果实品质表现最佳,可作为种质创新和育种利用候选资源。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宁都黄鸡公鸡体尺和屠宰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试验对16周龄健康的495只宁都黄鸡公鸡的活体重、体尺和屠宰性状的15个指标进行测定,并对各性状指标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体尺性状的变异系数相较于屠宰性状的变异系数偏小,宁都黄鸡公鸡的产肉性能良好;宁都黄鸡公鸡的体斜长、胸围、龙骨长与活体重和屠宰性状之间存在强相关关系(相关系数≥0.60,P0.01),可通过体斜长、胸围、龙骨长等体尺性状对活重和屠宰性状进行预测和筛选;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了通过体尺性状预测屠宰性状的回归方程,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主成分分析将15项指标综合成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69.62%。说明宁都黄鸡公鸡选育可以以体重为主,兼顾胸宽、髋骨宽和胫宽。  相似文献   

7.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5个不同类型柞蚕品种及10个杂交组合的经济性状进行综合评价,为柞蚕优良新品种选育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从11个柞蚕主要经济性状确定3个主成分,即产量因子、茧层与繁殖效率因子、生长发育因子,这3个主成分所表达的信息量占信息总量的90.25%。第1主成分来自产量和收蚁结茧率等性状,其贡献率为50.65%;第2主成分来自茧层率、茧层量及产卵量等性状,其贡献率为25.83%;第3主成分来自全龄经过及茧质性状,其贡献率为13.77%。基于3个主成分分值对5个柞蚕品种及10个杂交组合进行综合评价:新品种金凤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表现突出,以该品种组配的4个杂交组合的综合得分排列前5位;10个杂交组合综合得分排列前3位的是金凤×抗大、方山黄×抗大、金凤×青6号,显示出较好的推广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
湖北白猪屠宰测定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湖北白猪90个样本屠宰测定资料的11个变量的主成分分析,选取了累计贡献率达82.2%的前6个主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前4个主成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利用主成分来评价胴体品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机抽取42日龄AA肉鸡40只,公母各半,测定活重、屠宰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腹脂重等屠宰性状,绘制个体入选主成分坐标图。主成分F1、F2、F3的贡献率分别为60.57%、19.91%、15.24%,累计贡献率达95.72%,为入选主成分。信息量表达式显示,F1、F2、F3可分别视为屠宰因子、胸肌因子、脂肪因子。选择F1得分排序前十的10个个体,在F1和F2、F1和F3、F2和F3构成的平面坐标中,绘制个体主成分坐标图,描述个体屠宰性状。由此得出:主成分坐标图描述AA肉鸡个体屠宰性状直观、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10.
对平度市马戈庄肉牛育肥场的48头中国西门塔尔牛18~22月龄育肥公牛的产肉性能及牛肉质量进行测定,同时对胴体分割性状、优质切块性状做主成分分析.其结果:屠宰率、净肉率分别是60.38%、54.26%.高档牛肉质量符合美国部颁优级标准.胴体分割性状的前8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4.88%,与肉用型牛的线性评定的反应内容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亚丁牦牛的遗传资源特性并为今后的选种选育提供参考,试验随机选取6头(公母各半)5.5岁健康亚丁牦牛测定其体尺、体重,并采用屠宰分割的方法测定亚丁牦牛的屠宰副产物和内脏重及各项屠宰指标。结果表明:公牛的宰前体尺和体高都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母牛(P0.05或P0.01);屠宰后亚丁牦牛公牛头重、蹄重均极显著高于母牛(P0.01);胴体性状指标上,公牛胴体胸深显著高于母牛(P0.05);在产肉性能指标中,公牛胴体重、净骨重、净肉重和眼肌面积极显著高于母牦牛(P0.01)。说明5.5岁的亚丁牦牛公牛产肉性能要优于母牛。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分析不同辅料对调理牦牛排感官品质和质构特性的影响,试验采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调理牦牛排的辅料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调理牦牛排辅料添加量优化结果为木薯淀粉1.30%,大豆蛋白0.90%,水24.00%。第一主成分(咀嚼性,62.400%)和第二主成分(胶着性,19.695%)对总体方差的累积贡献率为82.095%。说明这两种主成分基本上可以反映原有质构指标所包含全部信息,可以选取咀嚼性和胶着性作为评价调理牦牛排质构特性的综合指标。  相似文献   

13.
为挖掘最新发现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亚丁牦牛群体的遗传资源特性,试验选取6头成年牦牛进行屠宰及分割,测定其宰前体尺体重、胴体性状及产肉性能各项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亚丁牦牛宰前重公牦牛大于母牦牛,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体高公牦牛大于母牦牛,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胴体重公牦牛大于母牦牛,两者间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净骨重公牦牛大于母牦牛,两者间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净肉重公牦牛大于母牦牛,两者间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其他指标公母牦牛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亚丁牦牛产肉性能良好,是我国较好的牦牛遗传资源,具有进一步选育开发和挖掘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15个柞蚕杂交组合部分数量性状主成分的评估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数量性状的主成分分析是评价杂交种综合性状优劣的重要手段之一。对15个柞蚕杂交组合的产茧量、千粒茧质量、收蚁结茧率、死笼率、发病率、不受精卵率6个数量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将6个性状归纳为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93.170%。其中:第1主成分为产量因子,主要来自产量和生命力性状,其贡献率为57.924%;第2主成分为育性因子,主要来自不受精卵率,其贡献率为20.526%;第3主成分为生命力因子,主要来自生命力性状,其贡献率为14.719%。根据主成分值对供试杂交组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是582×9906、582×抗大、8822×抗大、582×黑翅、8821×黑翅和582×8821的综合得分较高,为较优的柞蚕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5.
对平度市马戈庄肉牛育肥场的48头中国西门塔尔牛18~22月龄育肥公牛的产肉性能及牛肉质量进行测定,同时对胴体分割性状、优质切块性状做主成分分析。其结果:屠宰率、净肉率分别为60.38%、54.26%。高档牛肉质量符合美国部颁优级标准。胴体分割性状的前8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4.88%,与内用型牛的线性评定的反应内容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先前研究表明金川牦牛在肋骨数上出现变异,为明确14肋与15肋金川牦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差异,本试验选择初产和经产的不同肋骨数金川牦牛各6头,统计其6~9月份的月产奶量,同时进行乳成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15肋牦牛(初产和经产)产奶量均高于14肋牦牛;15肋牦牛经产个体在6~8月份产奶量高于初产个体;除9月份以外,15肋牦牛6~8月份乳脂率极显著高于14肋牦牛(P0.01);15肋牦牛6月份乳糖、非脂乳固体和乳蛋白含量都显著性高于14肋牦牛(P0.05)。  相似文献   

17.
实验旨在研究特克塞尔×哈萨克羊杂交F2代的尾部脂肪大小对胴体性状的影响。选用体况良好的520只8月龄羔羊,运用SPSS与R语言对羔羊的表型数据进行主成分与聚类分析,研究尾部脂肪的分化情况,并对杂交F2代各类型尾脂羊屠宰前体重、胴体重、断奶重及脂肪沉积性状进行差异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主成分分析中41个表型值提取到9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7.694%,屠宰前体重、胴体重、断奶重与5个脂肪表型性状的特征值较高;聚类分析结果可将杂交F2代分为A型、B型、C型和D型4个类型;D型的屠宰前体重、断奶重与A型屠宰前体重、断奶重差异不显著,C型背膘厚极显著高于A型,B型的屠宰前体重、胴体重、断奶重极显著高于A型、C型和D型。B型、C型和D型间背膘厚差异不显著。综上,杂交F2代的尾部脂肪发生性状分离,屠宰前体重随着尾部脂肪的增加而下降,结合特克塞尔与哈萨克羊的体型外貌特征,C型和D型更趋近于哈萨克羊,B型则更趋近于特克塞尔羊。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主成分分析构建大白猪一般抗病力的评估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构建大白猪一般抗病力的评估模型,本研究分别检测了30日龄大白猪血清中IL-1β、IL-4、IL-6、IL-8、IL-10、TGF-β、TNF-α和IFN-γ 8个重要细胞因子的浓度,并对这8个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选取前5个特征值作为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7.721%),基本上反映了原先免疫指标的全部信息;通过建立主成分综合评价模型,比较30日龄腹泻及健康大白猪断奶仔猪的主成分综合得分,健康组断奶仔猪综合得分为0.080,而腹泻组断奶仔猪综合得分为-0.009.本研究初步确定了影响大白猪一般抗病力的主成分,并且对其进行了初步验证,为今后大白猪一般抗病力的早期选育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数据,我们能够更好的了解到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组成.我们采用基于协方差的主成分分析法通过累计方差贡献率来分析2012年中国国家数据网发布的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现金支出数据,并且我们通过各大城市的综合得分得知了各大城市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20.
山西野生草地早熟禾主要农艺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9个山西野生草地早熟禾居群种质资源为材料,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其12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野生草地早熟禾各农艺性状在居群间差异极显著(P<0.01),各性状在居群间存在广泛的变异,变异系数介于11.92%~72.73%之间.主成分分析表明,前7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6.91%,能概括农艺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并能用此信息对种质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将49个居群野生草地早熟禾种质资源划分为4个类群,其中Ⅱ类群和Ⅲ类群综合表现较好,可作为今后草坪草育种的重点选育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