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是浙江省最主要的粮食作物,而籼粳杂交稻品种已成为浙江省的主要水稻种植品种类型。但籼粳杂交稻制种是一种劳力密集型技术,其中水稻授粉阶段主要依靠人工采用绳索、竹竿或木杆振动父本和自然风力辅助授粉。随着近年来中国农用无人机的发展与研究,为杂交水稻制种辅助授粉机械化提供了可能。以四旋翼无人机为例,通过田间授粉试验、花粉密度观测、结实率测算,考察农用无人机和人工拉绳的授粉效果。结果显示,无人机辅助授粉与人工拉绳相比效果相当,即花粉统计为95个/视野左右,平均结实率为27%左右。但无人机辅助授粉效率是人工的10倍以上,节约50%的人力成本,同时克服种植地形环境等困难,有助于机械化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利用杂种优势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是现代农业科学取得的主要成就之一,杂交水稻(hybridrice)便是这其中的典型。杂交水稻是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其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出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用于实际生产的水稻生产技术。我国杂交水稻方面的科研成果在国际遥遥领先。自1973年由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袁隆平等发明籼型杂交水稻以来,其亩产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的高产特性为杂交水稻赢得了东方魔稻的国际称号。这项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不仅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惠及世界。有换算表明,如果将常规稻全部换种杂交稻,全世界水稻总产量可翻一番,能多养活10亿人口。一直以来,作为这项技术的领跑者,我国的杂交水稻技术正在不断改进和创新,不仅实现了产量的不断突破,更克服了早先杂交稻口感不舒适的问题。可以说,自杂交水稻问世以来,其高产的特性解决了世界人民的吃饱问题,其不断改善的稻米品质更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更好口感的白米饭。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遂宁市水稻品种备案情况及备案品种来源、特征特性等信息着手,围绕品种数量、品种类型、稻米品质、穗颈瘟抗性等方面,探讨遂宁市近14年来水稻品种的变化,以期为水稻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品种选育方向提供参考。结果显示:随着水稻生产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提高,遂宁市水稻品种数量急剧增长;品种类型仍以三系杂交稻为主,但组配方式更加丰富多样;稻米品质显著提升,其中:两系杂交稻优质率更具优势;品种穗颈瘟抗性整体较差,其中:高感品种宜香1A、冈46A系列占比较大。  相似文献   

4.
Ⅱ优084是江苏省镇江市农科所用Ⅱ-32A与自育恢复系镇恢084测配而成的中籼迟熟杂交稻新组合,200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会员审定.  相似文献   

5.
福龙两优863系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用自主选育的水稻低温敏核不育系福龙S2为母本,自选的龙恢863为父本配组育成的晚籼优质两系杂交稻新组合,于2010年10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1F01)。该组合具有高产、优质、抗倒伏、抗稻瘟病、抗寒、熟期适中、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龙岩市作中、晚稻种植。文章...  相似文献   

6.
<正>水稻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目前,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已达到4.5亿亩(1hm~2=15亩),且分布面积广,从消费群体和实际需求量来看,可以说是我国最主要的口粮。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已经达到了70%,机械化程度较高。但是,由于自然禀赋等原因,我国南北方水稻种植有很大差异,水稻品种多,如北方就有常规稻、杂交稻之分,南方还有粳稻、籼稻、杂交稻;种植模式有单季稻、双季稻、稻(麦)油轮作等,使  相似文献   

7.
施磷量和灌溉方式对水稻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明施磷量和灌溉方式对水稻分蘖期、拔节孕穗期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方法]以杂交稻C两优608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分别设置P1(0 g/kg)、P2(0.18 g/kg)、P3(0.36 g/kg)、P4(0.54 g/kg)4个施磷水平,及干湿交替灌溉(AI)、增氧+干湿交替灌溉(AO)2种灌溉方式,系统研究了...  相似文献   

8.
水稻品种是水稻丰产的决定性因素,为筛选出适宜夹江县“水稻-泽泻”轮作种植模式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指导全县水稻生产,笔者于2022年在夹江县开展了水稻新品种对比试验,用稻药轮作模式,以F优498、宜香优2115两个水稻品种为对照,对泰优808、雅优637、荃优399、品香优秱珍、晶两优1206、川优553,6个新品种的生育期、抗逆性、株高、有效穗数、穗实粒数、千粒重和产量等性状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新引进的6个参试水稻品种均适宜夹江县“水稻-泽泻”轮作生产模式,适宜推广,其中,荃优399的生育期、产量和株高等综合表现能力最强,其次为晶两优1206、泰优808。  相似文献   

9.
<正>1材料与试验设计1.1材料及工具水稻供试品种:德优4727;栽秧机(型号XL2Z-6);水稻穴播机(型号2BDX-10);肥料(复合肥料总养分≥41,18-8-15;中化化肥);抛秧盘(规格561孔);机插秧秧盘(规格30×10);水稻性诱剂;1 m×1 m测产框,标签,4B铅笔。1.2试验设计  相似文献   

10.
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分蘖成穗规律及产量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杂交稻II优818为材料,通过对水稻不同灌溉方式下分蘖成穗规律的定点考察,明确了水稻好气灌溉的高产原理及其分蘖组成与常规灌溉有很大差异。水稻好气灌溉带3叶以上的分蘖比例明显高于常规灌溉,而3叶以上的分蘖成穗率高,成穗数多,形成的穗型大,构成了水稻好气灌溉的高产结构。  相似文献   

11.
丹徒区水稻氮磷钾肥料利用率试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摸清丹徒区水稻常规施肥下氮、磷、钾肥料利用现状及测土配方施肥下氮、磷、钾肥料的利用效果,2011年在镇江市丹徒区的宝堰镇鲁溪村布点试验,目的在为水稻合理施肥提供科学理论指导。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试验于2011年在丹徒区宝堰镇鲁溪村进行。供试水稻品种:武运粳23号;种植方式:机插秧;土种:  相似文献   

12.
氮水平对不同时期盐胁迫下水稻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究供氮水平对不同时期盐胁迫下水稻生长及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2个北方常规粳稻品种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法,开展了5个氮水平对3个时期盐胁迫下水稻植株地上部与根系的生物量、渗透调节物质量、水稻叶片丙二醛量和膜透性影响的研究。【结果】(1)盐胁迫下水稻地上部与根系的生物量积累均显著降低,与CK相比,在分蘖期、孕穗期和抽穗期分别以营养液正常含氮量的2倍、1倍和0.5倍水平下降低的幅度最小。(2)盐胁迫下,2个水稻品种叶片与根系的可溶性糖和脯氨酸量均显著增加,与CK相比,在分蘖期、孕穗期和抽穗期时分别以营养液正常含氮量的2倍、1倍和0.5倍水平下增加的幅度最大。(3)盐胁迫下水稻叶片的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和膜透性均显著增加,与CK相比,分别以营养液正常含氮量的2倍、1倍和0.5倍水平下增加的幅度最小。【结论】综上可知,盐胁迫条件下,分蘖期、孕穗期和抽穗期最佳的施氮水平应为营养液正常含氮量的2倍(1.43 mmol/L)、1倍(0.715 mmol/L)和0.5倍(0.357 5 mmol/L)水平。  相似文献   

13.
在塑料大棚内,以2个杂交稻品种汕优63和扬两优6号为材料进行了半期旱作盆栽实验,半期旱作处理在分蘖盛期前保持浅水层,其后采用类似旱作(平均水势值为-13.5 kPa)的水分管理直到成熟,对照处理则保持浅水层直至成熟。半期旱作处理与对照相比,平均节省灌溉用水40.20%,2个杂交稻品种的水分生产率平均提高42.89%,稻谷产量平均增产3.29%,蛋白质含量平均增加0.38%。初步实验结果表明,水稻半期旱作具有节水、增产和提高营养品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20份水稻恢复系为研究对象,从12个农艺经济性状出发,通过聚类分析将其分为4类。第一类包含4个恢复系,以华占为代表,可作为选育穗数型品种的材料;第二类包含12个恢复系,以成恢727为代表,可作为选育穗数型与重穗型兼顾的材料;第三类包含3个恢复系,以乐恢188为代表,可作为选育大穗重穗型的材料;第四类仅有乐恢99这1个恢复系,可作为选育大穗穗粒型的材料。此试验结果可为育种提供参考,对杂交水稻品种选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针对营口稻区氮肥施用中存在的问题,设计水稻营养生长期与生殖生长期施氮试验。结果表明:水稻营养生长期与生殖生长期施氮最佳比例为7∶3;氮肥后移可以减少水稻无效分蘖,减轻病虫危害,提高结实率和千粒质量,增产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水稻品种矮秆化和70年代籼型杂交稻的三系配套是现代水稻育种史上的两个重要里程碑。从遗传学的角度说,水稻育种史上的这两个突破,可简单归结为矮秆基因和野败胞质的利用。面对当今新的形势,水稻育种第三次突破口在哪里?2003年10月18日,我国一批年青的水稻遗传育种科技人员群英汇集中国水稻研究所,参加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组织的“利用生物技术开发水稻育种新材料”国际水稻育种峰会。在这次水稻育种高峰会上,“基因设计育种”将成为第三次水稻育种的突破口这一新的观点的提出,引起与会国内外水稻育种专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插秧密度和施氮量对不同穗型水稻灌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穗数型水稻品种牡丹江30、穗重型水稻品种松粳14和中间型水稻品种东农426为试验材料,运用Richards方程进行拟合,研究了插秧密度和施氮量对3种不同穗型水稻灌浆特性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密度和施氮量下,牡丹江30的强势粒灌浆速率随着密度的升高而降低,松粳14和东农426随密度升高先升高后下降;弱势粒灌浆速率与强势粒的趋势一致,低密度下强、弱势粒灌浆趋于同步。适量的增施氮肥有利于提高强、弱势粒灌浆速率。插秧密度和氮肥对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的影响较大。牡丹江30在低密度下产量最高,但有效穗数、穗粒数的降低抑制了产量提高。松粳14、东农426分别在高密度和中等密度下产量最高,千粒质量、结实率的降低抑制了2个品种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记者日前从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了解到,由当地科研人员选育出的籼型三系杂交稻"特优582",最近被农业部确认为2011年超级稻确认品种。这一新品种适应性强、生育期短,可大幅提升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19.
钝化修复对不同水稻品种镉累积效应及土壤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坡缕石钝化修复下不同水稻品种(T优272和丰优9号)吸收累积Cd差异,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酸性Cd污染稻田土(PL1、PL2和PL3处理)对2种水稻品种重金属Cd累积效应,以及对土壤酶活性、氮磷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的常规水稻品种T优272稻谷干物质量比低Cd吸收品种丰优9号高7.91%。坡缕石钝化修复下,T优272与丰优9号稻谷干物质量无显著差异,但土壤p H值分别较CK增加了0.33~0.46和0.40~0.53。与CK相比,PL1F、PL2F和PL3F处理土壤有效态Cd质量分数最大降低13.59%,稻米Cd质量分数降幅达20.51%~51.28%,其中PL3F处理的稻米Cd质量分数为0.19 mg/kg,低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限量值(0.20 mg/kg);PL1T、PL2T和PL3T处理土壤有效态Cd质量分数最大降低25.08%,糙米Cd质量分数最大降低37.50%,其中PL3T处理糙米Cd质量分数为0.35 mg/kg。土壤酶活性随着坡缕石添加量的增加而逐渐升高,而且种植T优272品种的土壤酶活性总体上高于丰优9号。随着坡缕石添加量的增加,钝化修复各处理间土壤碱解氮质量分数无显著差异,但土壤有效磷质量分数呈逐渐降低趋势;与CK相比,种植丰优9号和T优272品种的土壤有效磷质量分数分别降低了7.08%~18.08%和9.02%~19.59%。研究结果可为重金属Cd污染酸性水稻田土壤坡缕石钝化与低Cd吸收水稻品种联合修复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水稻机插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机插推广工作情况从2003年起,尤溪就已开展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历年被定为全省育插秧技术示范县。还被农业部列为2005年全国水稻全程生产机械化示范县。几年来,县农机部门先后引进了东洋PF455S型插秧机6台、2ZQB-300型播种机2台,建设标准化连栋育秧大棚720m~2、简易育秧棚900m~2,在本县西城镇、梅仙镇、洋中镇、坂面乡、台溪乡等地,不断对早稻(常规、杂优)、单季杂交稻、连晚杂交稻进行育秧、插秧试验示范,育秧的模式有工厂化育秧、软盘育秧、双膜育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