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岷江柏(Cupressus chengiana)是国家Ⅱ级保护物种,主要分布于岷江、大渡河和白龙江流域。不同干扰强度下的岷江柏群落特征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以干扰种类和强度为基础,分析了重度、中度和轻度干扰强度下的岷江柏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特征。结果表明:重度、中度和轻度干扰强度下的岷江柏群落分别由30、43和50种物种组成,重度干扰与中、轻度干扰的物种多样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重、中、轻度干扰强度下乔木层岷江柏重要值依次为256.09、154.09和116.19,灌木层中岷江柏幼苗幼树的重要值依次为107.08、25.44、29.27,重要值均高于其他物种。研究认为,人为干扰对岷江柏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组成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大渡河上游成片分布的天然起源岷江柏木生长分布情况,选择以马尔康市、金川县内典型分布区岷江柏木林为对象,以高清遥感影像为底图,采用现地调查和ARCGIS矢量化技术,调查了基质类型、坡度、坡向、海拔、可及度等生境因子及各因子上岷江柏木胸径、树高情况。结果发现:1)基质类型以裸岩和高石质砾石为主,两者面积达总面积的85.64%。小、中、大径组依次主要分布在高石质砾石、裸岩、土壤基质上。2)岷江柏木在不同坡向上均能生长,北、西北、西3个坡向面积占总面积68.04%,是岷江柏木的集中分布区,分布面积大、高度高,且以小径组为主。3)岷江柏木生长的坡度大多比较陡峭,36°坡度以上的面积占总面积的60.33%。不同径组、不同树高集中分布在陡坡、急坡、险坡上。4)岷江柏木集中生长在2 301 m~2 500 m的海拔范围内,分布面积占总面积81.01%。随着海拔升高,树木分布范围呈现出逐渐缩小的特点。5)受河流隔断、坡度陡峭等因素影响,天然岷江柏木林可及度较差,高达83.27%的面积为不可及。  相似文献   

3.
在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通过设置不同海拔梯度,对土壤水分、岷江柏生理生化及生长指标进行了分析,旨在探索干旱河谷区主要造林树种对逆境的响应,为这一地区岷江柏人工林的营造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研究结果表明:随海拔的升高,岷江柏的光合速率、水分利用率、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苗高和地径年生长量的蒸腾速率、可溶性蛋白含量表现为先升高再下降的趋势;而POD活性和叶绿素含量则是随着海拔的升高呈不断下降的变化趋势。从其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来看,岷江柏在海拔2 200 m~2 300 m之间生长最好。因此,在该区营造人工岷江柏林的时候,应该优先选择这一地段。  相似文献   

4.
为寻找岷江柏木最佳的种质资源保存方式,以马尔康市天然起源岷江柏木为对象,从岷江柏木移植试验入手,结合已有的岷江柏木种质资源保存方法,进行了两方面研究:1)探讨了不同移植时间、不同树龄、不同修枝比例对岷江柏木移植的影响。试验共移植216株个体,1 a后成活8株,成活率3.70%。主根发达、须根偏少,土壤贫瘠且砾石含量多,移植施工的直接伤害、移植地环境难以完全相似等因素,直接影响到岷江柏木移植的成活率。2)比较了原地保护、异地移植、采种育苗、存入种质资源库等岷江柏木种质资源保护方式。提出在原地保存不可行的情况下,应优先采取采种育苗,结合入库保存等方式保护岷江柏木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5.
高大鹿药作为滇西北一种重要的野生蔬菜,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人为采集压力.为检验不同人为干扰强度下高大鹿药种群特征的变化,运用对比样方带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以密度、株高、基径3个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干扰强度下,其种群特征发生了明显变化.在重度干扰区,3个指标都明显小于其他区域,且呈无规律变化,种群衰退趋势明显;在中度干扰区,3个指标变化幅度较大,反映了随着人为干扰强度的减弱,其种群特征发生了明显的改善;在轻度干扰区,3个指标平均值达到最大且变化幅度较小,反映了在人为干扰轻微的区域,其种群仍处于稳定的状态.人为干扰是造成高大鹿药分布面积萎缩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对高大鹿药资源进行合理采集和适当保护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
摘要:以三峡库区秭归县3种不同干扰强度下的马尾松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马尾松林类型土壤碳储量特征,以及土壤碳储量与乔木层平均胸径、林分密度与郁闭度等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3种类型马尾松林O~60cm土壤总碳储量分别为103.42。70.26t·hm。和54.81t·hm,轻度干扰下的马尾松林土壤总碳储量比中度和重度干扰林分分别高47.20%和88.68%,且3种类型之间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马尾松天然林土壤碳储量与平均胸径、林分郁闭度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林分密度相关性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在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自2008年起,连续2a进行了覆草、覆膜、覆草皮、设挡水墙和对照5种不同处理的栽培试验。通过对岷江柏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分析了不同处理对岷江柏生理状况的影响,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保墒处理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几种保墒处理均有效地提高了0~3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平均含水率分别比对照增加了4.88%、4.23%、3.96%、2.18%,从而缓解了水分供需矛盾。将处理下不同的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其效果表现排序为:覆草、覆草皮、覆膜、挡水墙、对照。因此,在干旱河谷与类似地区的植被恢复与重建过程中,可以优先选择覆草、覆草皮等蓄水保墒措施。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样线法对毛乌素沙地开发整治研究中心北实验地天然臭柏种群的雌雄比例及空间分布进行了调查,利用方差/均值比的t检验法、负二项参数、丛生指标、平均拥挤指数与聚块性指数分析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毛乌素沙地臭柏种群雌雄比例为0.6∶1,空间分布格局为集群分布.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求岷江柏种子的适宜发芽温度,选择四川省岷江流域(理县、汶川、茂县)、大渡河流域(马尔康、小金、金川、丹巴、康定)及甘肃省的白龙江流域(武都、舟曲、文县)的优良种源进行育苗试验,设4个恒温梯度(10℃、15℃、20℃、25℃),分别测定岷江柏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温度对11个种源地岷江柏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岷江柏种子的适宜发芽温度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种源地环境变化而变化。其中,马尔康的适宜发芽温度为10℃,金川为15℃,理县、丹巴、康定为20℃,茂县、武都、舟曲3地为25℃。相关分析表明海拔越高,种源地的降雨量越多,种子的适宜发芽温度越低。不同种源地岷江柏种子的发芽能力存在显著差异,综合来看,马尔康的岷江柏种子发芽情况极显著(P0.01)优于其他地区,其次为金川、理县和舟曲,上述4个地区可作为岷江柏优良种子的采集地。  相似文献   

10.
岷江柏叶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毛细管气相色谱保留指数法和标准品叠加法分析了岷江柏叶精油的化学成分.从分离出来的160个成分中,初步鉴定出44个成分,其含量占总组成的96.32%.最主要的成分是桧烯(44.92%)α—蒎烯(17.46%)、松油醇—4(6.55%)、月桂烯(4.68%)等.  相似文献   

11.
通过典型抽样法,对四川省卧龙自然保护区邓生阴坡的的岷江冷杉原始林进行了分布以及种群特征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岷江冷杉林主要分布在湿润的阴坡或半阴坡,常形成多种群落类型,并能从海拔2 700 m的坡底连绵成片分布到海拔3 800 m的林线;主要有6类群落,分别为岷江冷杉-华西箭竹林、岷江冷杉-峨眉玉山竹林、岷江冷杉-冷箭竹林、岷江冷杉-大叶金顶杜鹃林、岷江冷杉-星毛杜鹃林和岷江冷杉-无柄杜鹃林。研究区岷江冷杉相同径级的树高随着海拔的升高却逐渐变矮,在海拔2 700 m、2 900 m、3 100 m和3 300 m的岷江冷杉种群属于增长型的年龄结构,海拔3 600 m岷江冷杉种群属于稳定型的年龄结构;岷江冷杉林剧烈的种间竞争发生在森林底层或下层,海拔2 700 m~3 200 m间岷江冷杉种群的主要竞争对象是华西箭竹,海拔3 200 m~3 600 m的范围的主要竞争对象是大叶金顶杜鹃和无柄杜鹃,影响岷江冷杉种群繁殖与更新;岷江冷杉种群常遭受病虫兽害和风灾与雪灾,影响岷江冷杉种群生长发育和造成数量减小。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东北红豆杉天然种群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北红豆杉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濒危物种。通过对辽宁省现存东北红豆杉的地理分布特征、种群数量以及种群结构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天然东北红豆杉仅存60株;在5个区域呈相对集中分布;个体林木胸径分布在6cm以下;种群结构不均衡,通过自然繁育困难。亟待加强保护和人工促进种群恢复。  相似文献   

13.
巴山北坡不同干扰条件下栓皮栎种群结构与动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对巴山北坡2个干扰环境下的栓皮栎种群结构、数量动态和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对比研究.种群A分布于较低海拔地区,距离居民点近,持续受到砍柴、放牧等强烈干扰,群落发育较差;种群B分布于较高海拔,远离居民点,受人为干扰少,群落发育较好.结果表明:A种群的更新能力较弱,幼龄个体数量少,并以萌生起源幼龄个体占优势,呈现衰退势态,种群B更新能力较强,幼龄个体数量丰富,以实生起源个体占优势,呈现持续发展势态;2个种群存活曲线均属于Deevey Ⅲ,在Ⅰ-Ⅲ龄期,幼苗死亡率最高;萌生苗在资源利用方面占有明显优势,在幼苗到幼树的生长转化过程中,比例逐渐增大;不同生境栓皮栎种群幼苗、小幼树、大幼树和大树均呈聚集分布,但种群聚集强度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对影响栓皮栎种群生长和发育的环境因素主成分分析表明,人为干扰是最主要的影响因子.在未来的经营和管理中,低海拔地区应尽量减少人为干扰和间伐频次,保留足够数量的结实母树,促进种群结实及种子成苗;应适时对高海拔地区种群进行抚育,间伐非目的树种,调整环境因素和种间关系.促进天然条件下种群结实和种子成苗.  相似文献   

14.
为探寻栎类天然次生林细根形态和生物量等生长动态特征对不同森林抚育强度的响应,采用近自然森林抚育作业法对栎类天然次生中幼龄林进行抚育,并设置轻度(21%)、中度(35%)和重度(54%)3个抚育强度处理水平以及对照样地,抚育2年后进行样地调查,研究不同抚育强度条件下林地表层(0~20 cm)细根形态结构特征参数和生物量等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基于细根结构特征参数和Bray-Curtis相异距离的不同抚育强度样地PCo A排序图,能很好地描述不同抚育强度样地之间的细根生长发育差异特征;随着抚育强度的增加,0~20 cm土层活细根和死细根根长密度、细根表面积密度、细根平均直径和细根体积密度均不同程度增加,且在不同抚育强度之间呈现显著的差异(P0.05);随着抚育强度的增加,0~10 cm土层活细根生物量密度和总细根生物量密度均快速增加;相比于10~20 cm土层,森林抚育对0~10 cm细根生长的影响更为明显,强度抚育条件下的0~10 cm土层细根生物量密度比对照增加了136.72%,而10~20cm土层细根生物量密度比对照增加了105.68%。  相似文献   

15.
选择东北红豆杉为研究对象,根据野外74条样带的调查结果、14块野外植被样地调查结果和6株东北红豆杉解析木资料,系统研究黑龙江穆棱东北红豆杉自然保护区的天然东北红豆杉种群的资源特征、群落特征及生长规律。  相似文献   

16.
窗外是奔腾咆哮的大渡河,看着,听着,它跳出了花、唱出了歌的身影,我回想着从昨天傍晚到今天,整整一天与它的近距离接触。2004年7月7日,我们到了乐山县金口河区。在地质学家范晓和他的同事们的努力下,2001年12月,这里由国家正式批准:在大渡河金口河至乌斯河段建立国家地质公园。  相似文献   

17.
不同间伐强度下辽东栎种群结构特征与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种群结构是植物种群的重要属性,反映种群个体在空间上的组配方式和发展趋势;种群分布格局是指种群个体在水平空间的配置状况或分布状态,反映种群个体在水平空间上彼此间的相互关系(蒋  相似文献   

18.
For a long time, Dadu River, one of the rivers in west Sichuan Province with abundant water resources, has experienced large-scale hydroelectric develoxpment on its mainstream and branches. 48 hydropower stations have already been completed. Along the whole river, altogether 356 hydropower stations are in the layout, with a total installed capacity of 17.79 million kw, and only the mainstream will be taken a 24-level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Dadu River basin is also an area with high incidence of geologic disasters such as earthquake, landslide, collapse and mud-rock flow as well as serious soil erosion, but the river valley area is the most intensive farmingl and for residents in west Sichuan mountain area. Hydropower stations have brought us energy and other benefits, but they also left a lot of hidden dangers to arouse and aggravate geologic disasters, merge farming land, cause local residents‘ move, and damage natural landscapes and sights of human interests.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大石头林业有限公司森林资源复位调查样地数据库,对天然紫椴种群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平结构上阔叶混交林中紫椴种群属于典型的增长型群落,纯林和针阔混交林中紫椴种群属于稳定型群落。种群幼树中阔叶混交林个体数量所占百分比最大,中龄树中纯林个体数量所占百分比最大,成龄树中针阔混交林个体数量所占百分比最大。在垂直结构上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中紫椴种群是典型单层林分,纯林中紫椴种群垂直结构较复杂。种群下层中阔叶混交林个体数量所占百分比最大,中层中纯林个体数量所占百分比最大,上层中针阔混交林个体数量所占百分比最大。  相似文献   

20.
以地处典型荒漠地区的石羊河中游的2个天然柠条林种群为研究对象,调查柠条种群分布、密度、盖度等特征,分析2分布区柠条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石羊河中游2分布区天然柠条种群空间分布均为聚集分布类型,但聚集度存在一定差异;红敖包和阿拉古山天然柠条林种群密度相差不明显;2地天然柠条林的平均地径也相差甚微。通过方差分析法分析差异都不是很明显;2个柠条种群分枝数和新梢长度差异显著,红敖包柠条林的新梢长度明显大于阿拉古山,而分枝数相反;种群结构大小的调查显示,2个天然林都处于增长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